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风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风力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增速最快的能源,近十年来,世界风力发电产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随着第一批机组逐步进入维修期以及国产机组的普遍使用,为持续获得较好的风电收益,机组的日常运行维护越来越重要,风电维护行业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风电市场;后市场服务;市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1-0238-02
一、前言
风电后市场是为了保障风电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而形成的服务性市场,是指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后相关市场及业务,主要包括从风电设备出质保期到全寿命终止,即风电设备投运后,除设备商提供质保期内服务以外的所有业务及市场,不仅包括运维(零部件维修、备件供应等),还包括认证、评估、检测和培训等相关咨询业务。目前我国风电后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分工还不明确,各方对成本控制和利益的最大化都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方案,风电后行业的细分业务尚没有形成,由此可见,风电后市场的机会很大。
二、风电后市场业务组成
目前大多数人理解的风电的后市场业务是运维服务,其实风电后场相关业务种类很多,涉及到很多风电相关很多专业及分类。主要有以下相关业务:
(一)风电运维服务。风电设备投运后即需要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以保障风电设备稳定、健康、高效运行。根据风电市场规律,风电设备投运后,設备有一个质保期,在此期间设备由制造商或其指定的运维服务商上提供3年或更长时间质保期服务,是风电设备制造的延续,而出质保后,风电设备运行维护交由业主方。风电后市场运维服务指的是设备出质保后,业主方承担的运维市场和业务。风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是风电后市场的主要也是最大的业务,包括零部件的维修、更换和备件供应。
(二)风电出质保第三方服务。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较晚,风电项目风险控制以及国产风电设备质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目前风电项目业主方和设备制造商在风力发电机组出质保验收时对验收内容、检验方法、考核指标等常常不能达成一致。风电出质保需要一个规范的要求,风电出质保认证服务指的是在风电设备达到质保期后,为更好鉴定设备,保障设备顺利实现退出质保期,顺利交付业主方提供而提供的一种第三方认证服务。
(三)风电后评价。风电后评价是指风电设备投产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风电项目的后评价通过对投资活动成绩和失误的进行主客观原因分析,能够使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学习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为投资决策服务的。
(四)除此之外,风电的运维阶段还衍伸了许多其他相关的业务,主要包含商务、物流、信息、金融、以及租赁、数据分析、检测、培训等相关的业务。
三、国内风电后市场发展趋势
作为全球最大风电市场,目前风电装机量已超过100GW,相当于65000台风机装机量,而这个数字还正以每天超过30台的速度迅猛攀升。我国运维市场第一次大规模发展为2011年~2013年,第二次大规模发展将从2018年~2019年开始。运维市场收益在2020年前后将由目前的整机商导向型运维模式向着多元化、版块细分化的方向转移,这种转移将使运维市场呈现不同的竞争合作态势。预计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运维市场,未来十年内市场体量将由目前每年8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50亿元人民币。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最新风电市场研究报告,报告预测:随着新风机质量的提升和旧风机机龄增长,未来几年出质保风机的规模将急剧增加。2014至2016年间,每年将有约14~18GW(约12000余台)风机出质保;2017年和2018年将分别达到26GW(约17000余台)和30GW(约20000余台);到2022年,将有累计约187GW(约10万余台)的风机出质保。
目前国内运维市场的竞争态势以及利润分配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表现为高利润的运维环节主要集中在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整机商运维团队以及大中型独立第三方服务商手中,门槛较低、竞争者众的低利润环节则出现红海。与欧美等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运维服务提供商更集中于人力密集型服务环节,升级改造市场仍未打开。
未来业主在制定运维策略时均考虑逐步减轻对外部服务供应商的依赖,向自主运维的方向转变。
四、国内风电后市场发展外部环境PEST分析
(一)政策环境分析
2009年底,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国际社会做出政治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将满足中国能源需求的15%。这对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规模和节奏提出了空前的要求。多年以来,风能发展得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2005年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并在2009年进行了修订。《可再生能源法》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可再生能源法律的系统框架,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可再生能源发展无法可依的历史。国家通过减免税收、鼓励发电并网、优惠上网价格、贴息贷款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性政策来激励发电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对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不但把风电的发展列入法律法规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来执行,而且同时也提升了风电的战略地位。
(二)经济环境分析
2018年,是中国谋求经济转型,实现再度跨越的关键之年,中国总体经济形势呈现阶段性企稳的特征。然而,由于制约经济增长的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外需疲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缺乏新的消费热点支持等,实体经济复苏艰难,经济转型的阵痛将不可避免。201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趋稳,预计GDP增速将保持在7%左右。而在经济趋稳的大背景下,用电量的增长也将放缓,新增的电力需求将下降,原有的风电和火电的冲突将更加激烈。 (三)社会环境分析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要求消费更为清洁的能源,但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危机意识和个体行为之间的链接还比较脆弱。风电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的比重仍不到1%,很多人仍然没有意识到风电在未来以“科学、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网和应用依然是近期风电发展的最主要障碍。发展和应用清洁能源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要通过普及宣传,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加强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为风电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技术环境分析
国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大型并网风电机组,但是直到1997年在国家“乘风计划”的支持下,风电才真正从科研走向了市场。我国风力发电机组的自主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基本还处于跟踪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由于中国风电设备制造起步较晚,虽然采取了测绘仿制、合资生产或购买许可证国内组装等技术途径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但未能掌握风电机组总体设计的核心技术。同时,风电开发中的测试、试验标准与技术规范很不健全。虽然中国对风电机组的测试技术作过一些研究,但仍然不够系统。技术标准、产品认证工作相对滞后,而且目前尚未建立风电设备的国家试验风场。此外,技术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
未来,国内大力发展大型风电机组的重点是掌握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核心关键技术,包括总体设计、总装技术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等。从各大国产风电设备厂家的研发情况来看,近几年整机技术路线将以采用目前欧洲国家比较流行的变桨变速的双馈异步发电型、低速永磁同步发电型为主。
五、风电后市场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一)行业内的竞争程度:中等
我国风电后市场发展较晚,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行业内的竞争程度中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股力量之间:
(1)随着中国风电后市场的快速扩大,以及风电运维服务市场中存在各种问题,中国风电市场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商(如优利康达、银星能源等)提供服务加备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由于业主方和设备制造商在风力发电机组出质保验收时对验收内容、检验方法、考核指标等常常不能达成一致,促进了专业第三方服务公司在中国风电后市场格局中快速发展。第三方运维公司由于其地理的区位优势能够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欧美的风电场业主,也有分包運维模式。第三方服务公司运维可以有更多在资源保证运维工作持续进行。在国际风电服务市场中,第三方服务公司以专业的理念和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合理的运营成本,稳步发展,逐渐占领主流市场。
(2)传统风机制造商看到风电后市场中的机会,同时由于企业新造市场的压力,强势介入风电整机后市场。这些企业大多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已经具有长期的整机制造基础和丰富的风场售后服务行业经验,从一开始就瞄准了风电设备投运后的日常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协助各风电场业主保障风电设备稳定、健康、高效运行,包括整机各零部件的维修、更换和备件供应。但由于技术保密方面的原因,往往很难涉足其它品牌风机的运维市场,且其服务价格相对较高。
(3)风电齿轮箱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如南高齿等)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并凭借对后市场的敏锐嗅觉,很早就意识到风电齿轮箱后市场的发展机遇,率先介入市场,为各风电场业主提供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的定检、维修、维保以及其它专业服务,形成了良好的市场业绩,在客户中牢牢树立自己的品牌,具备先发优势。
(4)各风电场业主单位成立、专门负责服务的子公司(如中能联创和协和运维),具备集团背景的风能运维服务公司在承接本集团运维服务业务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力:较弱
在的行业进入者是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因为新进入者会增加行业的总产出,威胁现有企业的市场份额。
由于风电齿轮箱是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且相比其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需要巨大的初期投入,同时需要专业的维修知识和服务团队。因此,我国风电齿轮箱后市场除上述四种力量外已经基本没有较大威胁的潜在进入者。
(三)替代品的威胁力:较弱
第一,虽然业务在不断要求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延长质保期,但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不会在风电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内免费提供质保服务,所以双方必然会商定合理的设备质保期,设备出质保后必然会产生出风电运维市场和业务。第二,业主不具备独立运维服务的条件和能力,不具备风电行业维修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不具备专业服务运营人才团队;第三,双馈和直驱技术路线之争由来已久,在世界范围内均未形成定论,总的来说双馈风机和直驱风机在制造、维护、发电、可靠性等综合性能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双馈风机技术成熟度高,技术隐患风险较小,所以直驱风机不可能完全替代双馈风机。第四,太阳能和生物质发电在我国刚刚起步,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则会存在较大的技术瓶颈和过高成本的难题。风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短期内风电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综上所述,风电齿轮箱后市场面对的替代品威胁力较弱。
(四)客户的影响能力:较强
目前,国内风电场的投资主体以国有大型电力集团为主,较为多元化,许多投资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由于风电机组占风电项目总投资的70%,因此风电场投资商对风机价格非常敏感。为了大规模商业化发风电,国家发改委从2003年起推行风电特许权项目,每年一期,通过招标选择投资商和开发商。在风电特许权招标中,投标商的实际投标价格是从自身的发展策略制订的。但部分投资商为了抢占风电场资源,以亏损的价格中标,导致风电上网电价过低,整个项目亏损,进而导致风电场运营商不具有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将成本转嫁给风电设备制造商和后市场运维服务商。 大型央企及地方国有企业是中国风电场开发的主力军,有接近90%的风电项目由这些企业投资建设完成。国电集团累计并网容量位列国内风电并网容量第一名,华能集团和大唐集团分别列位第二和第三,其他各投资企业基本保持稳定发展状态。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提出了集中式开发和分散式开发并重的发展思路,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一些内陆地区开始因地制宜规划风电开发项目,为中小型风电投资企业带来了机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打破目前国有大型电力集团的垄断局面。
(五)供应商的影响能力:中等
风电齿轮箱后市场主要为各风电场业主提供风电齿轮箱的定检、维修、更换和备件等服务。定检、维修主要是检测设备和人力的投入,供应商影响能力较弱;更换、备件成本主要集中在铸件、锻件和轴承等方面。铸件和锻件一般由各厂商自行生产或外协生产,由于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不高,供应商影响能力较弱;而轴承均被国外供应商垄断,国内没有替代产品,供应商的影响能力较强。因此综合考虑风电齒轮箱制造业面对的供应商影响能力中等。
六、结束语
风电齿轮箱后市场与新造市场相同,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新造与后市场相互依存度极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公司已经涉足风电齿轮箱的新造市场,且投入的资源并不少,虽然后市场行业刚刚起步并不规范,但风电行业在国内还是朝阳产业,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国家揭开了特高压建设序幕,电改提上了日程,能源互联网成为了话题,风电运维市场迎来发展机会。
未来发展目标是建立完善的风电后市场运营体系和营销网络,建立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重点实行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全方位扩张战略,大力进行资本运作。以核心技术占领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为目标,逐步发展成为国内行业产品质量优、产品配套能力强、售后服务响应快的一流的风电齿轮箱制造商和后市场服务商。
参考文献
[1] 贺德馨.中国风能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06.
[2] 贺德馨.中国风能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风能,2011,04.
[3] 李俊峰,时璟丽,宋彦勤.欧盟风电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可再生能源,2008,01.
[4] 张子瑞.风电后市场如何由乱到治[J].中国能源报,2017,05.
董耀忠,男,出生1963年8月,汉,江苏常州,工程师
[关键词]风电市场;后市场服务;市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1-0238-02
一、前言
风电后市场是为了保障风电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而形成的服务性市场,是指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后相关市场及业务,主要包括从风电设备出质保期到全寿命终止,即风电设备投运后,除设备商提供质保期内服务以外的所有业务及市场,不仅包括运维(零部件维修、备件供应等),还包括认证、评估、检测和培训等相关咨询业务。目前我国风电后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分工还不明确,各方对成本控制和利益的最大化都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方案,风电后行业的细分业务尚没有形成,由此可见,风电后市场的机会很大。
二、风电后市场业务组成
目前大多数人理解的风电的后市场业务是运维服务,其实风电后场相关业务种类很多,涉及到很多风电相关很多专业及分类。主要有以下相关业务:
(一)风电运维服务。风电设备投运后即需要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以保障风电设备稳定、健康、高效运行。根据风电市场规律,风电设备投运后,設备有一个质保期,在此期间设备由制造商或其指定的运维服务商上提供3年或更长时间质保期服务,是风电设备制造的延续,而出质保后,风电设备运行维护交由业主方。风电后市场运维服务指的是设备出质保后,业主方承担的运维市场和业务。风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是风电后市场的主要也是最大的业务,包括零部件的维修、更换和备件供应。
(二)风电出质保第三方服务。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较晚,风电项目风险控制以及国产风电设备质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目前风电项目业主方和设备制造商在风力发电机组出质保验收时对验收内容、检验方法、考核指标等常常不能达成一致。风电出质保需要一个规范的要求,风电出质保认证服务指的是在风电设备达到质保期后,为更好鉴定设备,保障设备顺利实现退出质保期,顺利交付业主方提供而提供的一种第三方认证服务。
(三)风电后评价。风电后评价是指风电设备投产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风电项目的后评价通过对投资活动成绩和失误的进行主客观原因分析,能够使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学习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为投资决策服务的。
(四)除此之外,风电的运维阶段还衍伸了许多其他相关的业务,主要包含商务、物流、信息、金融、以及租赁、数据分析、检测、培训等相关的业务。
三、国内风电后市场发展趋势
作为全球最大风电市场,目前风电装机量已超过100GW,相当于65000台风机装机量,而这个数字还正以每天超过30台的速度迅猛攀升。我国运维市场第一次大规模发展为2011年~2013年,第二次大规模发展将从2018年~2019年开始。运维市场收益在2020年前后将由目前的整机商导向型运维模式向着多元化、版块细分化的方向转移,这种转移将使运维市场呈现不同的竞争合作态势。预计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运维市场,未来十年内市场体量将由目前每年8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50亿元人民币。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最新风电市场研究报告,报告预测:随着新风机质量的提升和旧风机机龄增长,未来几年出质保风机的规模将急剧增加。2014至2016年间,每年将有约14~18GW(约12000余台)风机出质保;2017年和2018年将分别达到26GW(约17000余台)和30GW(约20000余台);到2022年,将有累计约187GW(约10万余台)的风机出质保。
目前国内运维市场的竞争态势以及利润分配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表现为高利润的运维环节主要集中在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整机商运维团队以及大中型独立第三方服务商手中,门槛较低、竞争者众的低利润环节则出现红海。与欧美等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运维服务提供商更集中于人力密集型服务环节,升级改造市场仍未打开。
未来业主在制定运维策略时均考虑逐步减轻对外部服务供应商的依赖,向自主运维的方向转变。
四、国内风电后市场发展外部环境PEST分析
(一)政策环境分析
2009年底,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国际社会做出政治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将满足中国能源需求的15%。这对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规模和节奏提出了空前的要求。多年以来,风能发展得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2005年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并在2009年进行了修订。《可再生能源法》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可再生能源法律的系统框架,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可再生能源发展无法可依的历史。国家通过减免税收、鼓励发电并网、优惠上网价格、贴息贷款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性政策来激励发电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对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不但把风电的发展列入法律法规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来执行,而且同时也提升了风电的战略地位。
(二)经济环境分析
2018年,是中国谋求经济转型,实现再度跨越的关键之年,中国总体经济形势呈现阶段性企稳的特征。然而,由于制约经济增长的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外需疲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缺乏新的消费热点支持等,实体经济复苏艰难,经济转型的阵痛将不可避免。201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趋稳,预计GDP增速将保持在7%左右。而在经济趋稳的大背景下,用电量的增长也将放缓,新增的电力需求将下降,原有的风电和火电的冲突将更加激烈。 (三)社会环境分析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要求消费更为清洁的能源,但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危机意识和个体行为之间的链接还比较脆弱。风电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的比重仍不到1%,很多人仍然没有意识到风电在未来以“科学、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网和应用依然是近期风电发展的最主要障碍。发展和应用清洁能源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要通过普及宣传,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加强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为风电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技术环境分析
国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大型并网风电机组,但是直到1997年在国家“乘风计划”的支持下,风电才真正从科研走向了市场。我国风力发电机组的自主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基本还处于跟踪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由于中国风电设备制造起步较晚,虽然采取了测绘仿制、合资生产或购买许可证国内组装等技术途径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但未能掌握风电机组总体设计的核心技术。同时,风电开发中的测试、试验标准与技术规范很不健全。虽然中国对风电机组的测试技术作过一些研究,但仍然不够系统。技术标准、产品认证工作相对滞后,而且目前尚未建立风电设备的国家试验风场。此外,技术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
未来,国内大力发展大型风电机组的重点是掌握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核心关键技术,包括总体设计、总装技术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等。从各大国产风电设备厂家的研发情况来看,近几年整机技术路线将以采用目前欧洲国家比较流行的变桨变速的双馈异步发电型、低速永磁同步发电型为主。
五、风电后市场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一)行业内的竞争程度:中等
我国风电后市场发展较晚,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行业内的竞争程度中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股力量之间:
(1)随着中国风电后市场的快速扩大,以及风电运维服务市场中存在各种问题,中国风电市场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商(如优利康达、银星能源等)提供服务加备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由于业主方和设备制造商在风力发电机组出质保验收时对验收内容、检验方法、考核指标等常常不能达成一致,促进了专业第三方服务公司在中国风电后市场格局中快速发展。第三方运维公司由于其地理的区位优势能够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欧美的风电场业主,也有分包運维模式。第三方服务公司运维可以有更多在资源保证运维工作持续进行。在国际风电服务市场中,第三方服务公司以专业的理念和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合理的运营成本,稳步发展,逐渐占领主流市场。
(2)传统风机制造商看到风电后市场中的机会,同时由于企业新造市场的压力,强势介入风电整机后市场。这些企业大多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已经具有长期的整机制造基础和丰富的风场售后服务行业经验,从一开始就瞄准了风电设备投运后的日常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协助各风电场业主保障风电设备稳定、健康、高效运行,包括整机各零部件的维修、更换和备件供应。但由于技术保密方面的原因,往往很难涉足其它品牌风机的运维市场,且其服务价格相对较高。
(3)风电齿轮箱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如南高齿等)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并凭借对后市场的敏锐嗅觉,很早就意识到风电齿轮箱后市场的发展机遇,率先介入市场,为各风电场业主提供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的定检、维修、维保以及其它专业服务,形成了良好的市场业绩,在客户中牢牢树立自己的品牌,具备先发优势。
(4)各风电场业主单位成立、专门负责服务的子公司(如中能联创和协和运维),具备集团背景的风能运维服务公司在承接本集团运维服务业务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力:较弱
在的行业进入者是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因为新进入者会增加行业的总产出,威胁现有企业的市场份额。
由于风电齿轮箱是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且相比其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需要巨大的初期投入,同时需要专业的维修知识和服务团队。因此,我国风电齿轮箱后市场除上述四种力量外已经基本没有较大威胁的潜在进入者。
(三)替代品的威胁力:较弱
第一,虽然业务在不断要求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延长质保期,但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不会在风电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内免费提供质保服务,所以双方必然会商定合理的设备质保期,设备出质保后必然会产生出风电运维市场和业务。第二,业主不具备独立运维服务的条件和能力,不具备风电行业维修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不具备专业服务运营人才团队;第三,双馈和直驱技术路线之争由来已久,在世界范围内均未形成定论,总的来说双馈风机和直驱风机在制造、维护、发电、可靠性等综合性能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双馈风机技术成熟度高,技术隐患风险较小,所以直驱风机不可能完全替代双馈风机。第四,太阳能和生物质发电在我国刚刚起步,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则会存在较大的技术瓶颈和过高成本的难题。风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短期内风电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综上所述,风电齿轮箱后市场面对的替代品威胁力较弱。
(四)客户的影响能力:较强
目前,国内风电场的投资主体以国有大型电力集团为主,较为多元化,许多投资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由于风电机组占风电项目总投资的70%,因此风电场投资商对风机价格非常敏感。为了大规模商业化发风电,国家发改委从2003年起推行风电特许权项目,每年一期,通过招标选择投资商和开发商。在风电特许权招标中,投标商的实际投标价格是从自身的发展策略制订的。但部分投资商为了抢占风电场资源,以亏损的价格中标,导致风电上网电价过低,整个项目亏损,进而导致风电场运营商不具有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将成本转嫁给风电设备制造商和后市场运维服务商。 大型央企及地方国有企业是中国风电场开发的主力军,有接近90%的风电项目由这些企业投资建设完成。国电集团累计并网容量位列国内风电并网容量第一名,华能集团和大唐集团分别列位第二和第三,其他各投资企业基本保持稳定发展状态。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提出了集中式开发和分散式开发并重的发展思路,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一些内陆地区开始因地制宜规划风电开发项目,为中小型风电投资企业带来了机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打破目前国有大型电力集团的垄断局面。
(五)供应商的影响能力:中等
风电齿轮箱后市场主要为各风电场业主提供风电齿轮箱的定检、维修、更换和备件等服务。定检、维修主要是检测设备和人力的投入,供应商影响能力较弱;更换、备件成本主要集中在铸件、锻件和轴承等方面。铸件和锻件一般由各厂商自行生产或外协生产,由于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不高,供应商影响能力较弱;而轴承均被国外供应商垄断,国内没有替代产品,供应商的影响能力较强。因此综合考虑风电齒轮箱制造业面对的供应商影响能力中等。
六、结束语
风电齿轮箱后市场与新造市场相同,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新造与后市场相互依存度极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公司已经涉足风电齿轮箱的新造市场,且投入的资源并不少,虽然后市场行业刚刚起步并不规范,但风电行业在国内还是朝阳产业,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国家揭开了特高压建设序幕,电改提上了日程,能源互联网成为了话题,风电运维市场迎来发展机会。
未来发展目标是建立完善的风电后市场运营体系和营销网络,建立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重点实行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全方位扩张战略,大力进行资本运作。以核心技术占领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为目标,逐步发展成为国内行业产品质量优、产品配套能力强、售后服务响应快的一流的风电齿轮箱制造商和后市场服务商。
参考文献
[1] 贺德馨.中国风能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06.
[2] 贺德馨.中国风能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风能,2011,04.
[3] 李俊峰,时璟丽,宋彦勤.欧盟风电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可再生能源,2008,01.
[4] 张子瑞.风电后市场如何由乱到治[J].中国能源报,2017,05.
董耀忠,男,出生1963年8月,汉,江苏常州,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