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域不同,文化迥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地处贵州东南部的台江,史称“苗疆腹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苗族的主要聚居地。即使社会发展至今,人员频繁流动,可台江县境内的苗族人口比例仍高达97%,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千百年来,台江人民于高山深谷间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节庆、服饰、歌舞、婚恋、祭祀等文化,成为世人考察苗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驿站。因为文化考察的需要,我零距离体验了一次台江春节期间的年味,深深为这个古老民族的热情、开放、勇敢和包容所感动。
古朴弄浓烈的民俗年味
过年,本质上是辞旧迎新,但各地对过年的认识和表现形式,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独特之处。贵州台江的民俗年味,就有很多不一样的特色和韵味。
进入隆冬腊月,台江苗家人就开始为过年做精心的准备。对一个家庭来说,年前杀猪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杀猪放红,意为驱邪纳福,预祝来年五谷丰登、百事大吉。杀猪当日,主人家早起烧水,邀请房族兄弟前来帮忙宰杀,再邀请家族妯嫂、亲朋好友一起“吃庖汤”。所谓“吃庖汤”,就是取用猪的心、肝、肺、血、大肠、小肠、排骨、腰花等,加佐料后,放在一个大锅里混合煮成大杂烩。这种庖汤,鲜美杂陈,滋味厚重,香气扑鼻,令人食后回味无穷。中午时分,赴宴的人端着酒水等礼物前来吃喝,大家围着火炉,一边道喜,一边品尝热气腾腾的庖汤火锅,气氛十分融洽。
杀年猪是节前的一件大事,但筹备年货同样不可忽视。年前,家家户户还要为过年做精心的准备:储蓄柴草、酿制米酒、打糍粑、灌香肠、熏腊肉、制血豆腐、筹备冻鱼、清扫房前屋后、置办生活所需物品等,每一项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一切准备就绪后,进入除夕当日,苗家人从中午便开始准备年夜饭。两三点,他们开始杀鸡煮肉,筹备宴席。到五点钟,美味佳肴基本摆上桌面。饭前,主人家于火塘边、灶台、堂屋、神龛、小门、大门甚至于牲畜圈门口,点香烧纸、倒酒捏肉祭祀山神、水神、财神及其祖先,“邀请”他们来家里过年,保佑合家幸福安康。祭祀结束后,还要在门外鸣放一串鞭炮以庆贺才开席。除夕年宴的菜肴极其丰盛,蒸、炒、炖、炸、煎、焖、煮,样样齐全。其中,酸汤鱼、冻鱼、鸡稀饭、腌肉折耳根、盐菜肉、血豆腐等均为享誉四方的台江传统名菜。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苗家人就起床吃饭,迎接新年。这一天,家家户户不拿扫帚、不往外泼水和倒垃圾,防止扫走运气,一年破财倒霉。饭后,爱过节、好打扮的台江人个个穿戴整洁,携老带幼,聚集在房族里某一家,开始进行拜年活动。台江苗家人的拜年,属于团拜,不送红包礼物,而是聚集整个房族人,一家一家的轮流吃喝,恭贺新禧,互致祝福,直到走完整个家族为止。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姑娘要备办糍粑、腌肉、米酒等回娘家拜年(嫁久了的老姑娘则送礼品回去)。期间,娘家一方以房族或家支为单位,集中接待回娘家探亲的姑妈、女儿,喝酒唱歌,终日不断,一直到初五六才结束。
吊脚楼下的歌舞升平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每有喜事,常常举办一些歌舞活动来庆贺。像过年这样的大型节日,生性喜欢热闹的台江苗家人,更是不会错过举办活动的机会。
台江境内居住着九个苗族支系,各支系文化相近却又各有区别。从正月初三四开始,各支系苗寨就开始自筹资金,陆陆续续组织举办踩芦笙、跳木(铜)鼓舞等活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苗寨生活的不断富裕,组织举办歌舞活动的村寨越来越多。为了争夺客源,使活动场面热闹,这些纯朴的苗家人,常常在村寨举办活动前,通知相邻的、未举办活动的村寨前去参与歌舞活动,很多村寨还将举办活动的广告张贴在乡镇、县城里,邀请全乡、全县人民去参加。同时,为了活跃活动气氛,满足男女老少各方面的爱好,踩芦笙、跳木(铜)鼓舞期间,苗寨里还常常举行斗牛、斗鸟、对歌、登山、跑步、篮球比赛、象棋比赛等项目。
苗寨的笙鼓场多半设在寨子中心位置(也有些在寨外),四周被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所环抱,给人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在这样的场地里举办活动,本身就有地利及人和优势。周边邻寨的人听闻有村寨举办歌舞活动,一个个穿着崭新衣裳,络绎不绝地前去参与。因此,无论是踩芦笙还是跳木(铜)鼓舞,场面都异常热闹,人山人海,欢腾不息。
不论是踩芦笙,还是跳木(铜)鼓舞,笙鼓手始终处于场地的中心,舞者跟随笙鼓节奏,围绕笙鼓手呈圆圈圈、逆时针方向旋转。人多装不下,舞圈外又另起舞圈,一圈套一圈,圈圈相扣,形如旋涡。“芦笙一吹,人心就飞;木(铜)鼓一响,脚板就痒”,整个人群都在跟着节拍晃动,整个舞场气氛温馨、热烈、欢乐、动人,所有的人都沉醉在这美好的梦境中。而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舞动人群中,那些盛装打扮的苗家姑娘却成为最诱人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外来旅游者竞相拍摄的热点和焦点。那些姑娘,穿着艳丽,头、耳、颈以及衣服绣片之外的空闲地方,全都缀满白花花、亮晶晶的银饰,工艺十分精湛。她们一边跳,一边旋转身姿,变换着各种舞步,身上披挂的银饰也随之摆动,发出叮当悦耳的响声,美丽的百褶裙也随着躯体的扭动而飘飘荡荡,洒洒落落,恰似一队队开屏的孔雀,令人看着赏心悦目。
实际上,笙鼓场上的苗家姑娘之所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全在于她们身上苗族服饰。这些服饰,雍容华贵,除了极具装饰功能的美学风格外,还有其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比其他民族的服饰更能溶化和组接历史。远古先民的衣冠、图腾崇拜的遗迹、宗教民俗的风味,全都可以在苗族服饰里找到踪影和体现。原始审美形态在苗族地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这种形态并不僵化,乐于移步换形,既保留了古代风格又不断与时俱进,结果古代与现代相得益彰,在一件衣饰中铺陈出一部小小的历史。这种由始祖开始的衍流,特别容易牵动人们的集体潜意识,因此经常会张罗起一个个虔诚的展示仪式。为什么这么多苗族姑娘乐于参加踩芦笙、跳木(铜)鼓舞活动呢?因为通过这个平台,服饰便成为穿着者的生命外化,制作者的生命外化,又是一个族群的生命外化,更是一部历史的生命外化。 当然,姑娘们如此乐于参加芦笙会,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欢乐的踩芦笙、跳木(铜)鼓舞是男女青年传递爱情的最好场所。
踩芦笙、跳木(铜)鼓舞时,青年小伙子若看中了舞队中的某一个姑娘,便手捧一把芦笙,对着姑娘,含情脉脉地边吹边舞,那种神态既直爽又含蓄。他把激情灌注到笙管里,吹出的笙乐清脆、柔和,散发出温馨、甜润的气息。姑娘如果看中小伙子,则用眼眸回应,与小伙子并行对舞,若舞步与情态和谐,姑娘又对小伙子倾心,就从身上取出一根花带,拴在小伙子的芦笙上,以示谢意。晚上,小伙子就到姑娘的寨子上去找姑娘“游方”(即谈情说爱)。苗寨的大多数家庭,就是在这样的笙鼓场里认识、相知、相爱而喜结良缘的。
火爆惊心的舞龙嘘花
龙是中国的象征。春节玩龙灯,在中华大地上随处可见。四川火龙、广东花灯龙、广西炮龙、浙江板凳龙、安徽香龙等等,无不独具风味,各领一方地域特色。但是,在这些庞大的玩龙家族中,像台江人那样疯狂,却是绝无仅有的。这个“绝无仅有”,主要体现在“嘘龙”一事上,台江人称为“舞龙嘘花”。
舞龙嘘花,其实就是往舞动的龙身上嘘放烟花炮弹,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夜举行。它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民俗表演活动,被旅游者们称为“勇敢者的狂欢节”。它与全国各地的舞龙活动相比较,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全国各地闹元宵,无非都是赏花灯、舞龙灯、耍狮子、跑旱场、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之类的。这些传统民俗活动,多半都由专业的表演队表演,终极目标停留在一个“赏”字上,一如播放一场精彩的电影给观众看,饱观众眼福,观众却没有机会参与表演。然而,台江苗族人民舞龙闹春节,观众不但可以观赏,而且可以参与嘘龙,体验和感受龙与火的搏击、人与火的狂欢。
舞龙嘘花是台江苗家人非常喜爱的一项自娱自乐的活动,也是台江奇特、热闹、长盛不衰的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它源于清朝中期,系清朝派驻苗疆驻守的汉族驻军、家属及其商贾带进来的一项活动,距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但是,汉族军仕、商贾带进来的仅仅是舞龙和耍狮,嘘花却是当地苗族人民加进去的,也是整个舞龙活动的重头戏。嘘花筒由当地苗民自制,即用竹筒或掏空树心的棕树做筒套,将铁(铜、钢或玻璃)屑、硭硝、硫磺、炭沫、硝酸铵等物品按一定比例精心配制后,塞进筒套内捣实做成。点燃花筒时,金黄色的火花呼呼喷出,咝咝作响,射程高达五六米,光芒四溅,火星缤纷,持续喷射的时间约五六分钟,让人看了又惊又怕又喜。
实际上,每年正月初三或初五,台江苗家人便开始编扎龙灯。他们以村寨或者房族宗支为单位,民主推选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为“龙头”,全程组织寨人或族人编扎龙灯、舞龙耍狮。他们编扎的龙灯,有草把龙、节节龙(也叫亮龙)、硬颈龙(也叫硬龙)、狮灯和花灯五种,俗称为“三龙两灯”。之后,于初七或初九出龙亮灯,鸣锣敲鼓祭拜土地爷、菩萨、河神等,民俗规定和程序繁杂而严肃。白天,台江苗家人忙碌着踩芦笙、跳木(铜)鼓舞;天黑后,则忙碌着舞龙。由龙头提灯率队走在前,依次为横幅旗幡、竹编鸟兽牌灯、纸扎造型花灯、龙灯(或狮灯)、鼓乐演奏队,再到随龙的村民,浩浩荡荡地进村入户拜年。不少单位及家庭在门前摆上烟酒糖果接待,鸣放鞭炮贺龙。舞龙队喝过接待方的贺酒后,在接龙处围成圆圈圈,纵情展演着各种舞龙技艺。尤其表演竹编硬颈龙时,场面精彩壮观。只见龙头雄俊昂扬,龙身浑圆强壮,龙尾翘立飘逸,红黄蓝紫,色彩各异,长达二十多节。舞龙者则赤身裸背,头系盔甲,英姿矫健,动作敏捷。他们举柄挥舞起来,龙口衔宝,上下翻腾,形同真龙,栩栩如生。接龙者一旦兴起,用嘘花筒嘘龙助威,只见龙身在火海烟涛中抗争拼搏,翻飞滚动,时隐时现,火爆惊心,其观赏性和视觉冲击率都很强。
正月十五夜,是台江舞龙嘘花活动的高潮。天黑后,各村寨的观众和舞龙云集县城,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川流不息。那些玩龙人,头戴安全帽(防止别人嘘龙时,烧红的铁屑落进头发根部烧焦头和头发),腰穿齐祼中裤,赤胸裸背走在大街上舞龙。此时,街两边的观众纷纷购买花筒持于手中,点燃引线追赶龙,他们直接将烈焰呼呼喷涌的花筒对准龙身和舞龙人嘘花。街面上,有时出现几筒或十几筒火花对着一条龙嘘,有时出现上百筒火花对着几条龙同时嘘,场面惊险刺激,火爆壮观,激动人心。这是一项勇敢者的活动,没有一定的胆识和勇气是不敢玩龙的,就连嘘花筒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胆量,因为嘘花人向龙和玩龙人嘘花的同时,也遭到别人火花的熏陶。即便如此,整个晚上,台江县城依然火花不断,高潮跌起,烟雾茫茫。街道上,有人躲闪,有人逃跑,锣鼓声、花筒声、喝彩声、惊叫声此起彼落,一片沸腾。而那些玩龙的苗族汉子(也有十二三岁的小男童)全无惧色,他们如入无人之境,任由观众嘘龙,任由火花落在赤裸的身上,依然在千万筒花筒的密集喷射中将龙舞得虎虎生风,直到每一条龙完全被烟花炮弹烧焦烧烂烧坏才转回村去。
正月十六,村民们把烧烂的龙重新修复,并开展一系列繁杂的民俗活动予以祭拜。十七放火化龙,鸣锣敲鼓、燃放鞭炮欢送“龙王归海”,舞龙活动方告结束,过年活动也才算结束。
古朴弄浓烈的民俗年味
过年,本质上是辞旧迎新,但各地对过年的认识和表现形式,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独特之处。贵州台江的民俗年味,就有很多不一样的特色和韵味。
进入隆冬腊月,台江苗家人就开始为过年做精心的准备。对一个家庭来说,年前杀猪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杀猪放红,意为驱邪纳福,预祝来年五谷丰登、百事大吉。杀猪当日,主人家早起烧水,邀请房族兄弟前来帮忙宰杀,再邀请家族妯嫂、亲朋好友一起“吃庖汤”。所谓“吃庖汤”,就是取用猪的心、肝、肺、血、大肠、小肠、排骨、腰花等,加佐料后,放在一个大锅里混合煮成大杂烩。这种庖汤,鲜美杂陈,滋味厚重,香气扑鼻,令人食后回味无穷。中午时分,赴宴的人端着酒水等礼物前来吃喝,大家围着火炉,一边道喜,一边品尝热气腾腾的庖汤火锅,气氛十分融洽。
杀年猪是节前的一件大事,但筹备年货同样不可忽视。年前,家家户户还要为过年做精心的准备:储蓄柴草、酿制米酒、打糍粑、灌香肠、熏腊肉、制血豆腐、筹备冻鱼、清扫房前屋后、置办生活所需物品等,每一项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一切准备就绪后,进入除夕当日,苗家人从中午便开始准备年夜饭。两三点,他们开始杀鸡煮肉,筹备宴席。到五点钟,美味佳肴基本摆上桌面。饭前,主人家于火塘边、灶台、堂屋、神龛、小门、大门甚至于牲畜圈门口,点香烧纸、倒酒捏肉祭祀山神、水神、财神及其祖先,“邀请”他们来家里过年,保佑合家幸福安康。祭祀结束后,还要在门外鸣放一串鞭炮以庆贺才开席。除夕年宴的菜肴极其丰盛,蒸、炒、炖、炸、煎、焖、煮,样样齐全。其中,酸汤鱼、冻鱼、鸡稀饭、腌肉折耳根、盐菜肉、血豆腐等均为享誉四方的台江传统名菜。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苗家人就起床吃饭,迎接新年。这一天,家家户户不拿扫帚、不往外泼水和倒垃圾,防止扫走运气,一年破财倒霉。饭后,爱过节、好打扮的台江人个个穿戴整洁,携老带幼,聚集在房族里某一家,开始进行拜年活动。台江苗家人的拜年,属于团拜,不送红包礼物,而是聚集整个房族人,一家一家的轮流吃喝,恭贺新禧,互致祝福,直到走完整个家族为止。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姑娘要备办糍粑、腌肉、米酒等回娘家拜年(嫁久了的老姑娘则送礼品回去)。期间,娘家一方以房族或家支为单位,集中接待回娘家探亲的姑妈、女儿,喝酒唱歌,终日不断,一直到初五六才结束。
吊脚楼下的歌舞升平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每有喜事,常常举办一些歌舞活动来庆贺。像过年这样的大型节日,生性喜欢热闹的台江苗家人,更是不会错过举办活动的机会。
台江境内居住着九个苗族支系,各支系文化相近却又各有区别。从正月初三四开始,各支系苗寨就开始自筹资金,陆陆续续组织举办踩芦笙、跳木(铜)鼓舞等活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苗寨生活的不断富裕,组织举办歌舞活动的村寨越来越多。为了争夺客源,使活动场面热闹,这些纯朴的苗家人,常常在村寨举办活动前,通知相邻的、未举办活动的村寨前去参与歌舞活动,很多村寨还将举办活动的广告张贴在乡镇、县城里,邀请全乡、全县人民去参加。同时,为了活跃活动气氛,满足男女老少各方面的爱好,踩芦笙、跳木(铜)鼓舞期间,苗寨里还常常举行斗牛、斗鸟、对歌、登山、跑步、篮球比赛、象棋比赛等项目。
苗寨的笙鼓场多半设在寨子中心位置(也有些在寨外),四周被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所环抱,给人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在这样的场地里举办活动,本身就有地利及人和优势。周边邻寨的人听闻有村寨举办歌舞活动,一个个穿着崭新衣裳,络绎不绝地前去参与。因此,无论是踩芦笙还是跳木(铜)鼓舞,场面都异常热闹,人山人海,欢腾不息。
不论是踩芦笙,还是跳木(铜)鼓舞,笙鼓手始终处于场地的中心,舞者跟随笙鼓节奏,围绕笙鼓手呈圆圈圈、逆时针方向旋转。人多装不下,舞圈外又另起舞圈,一圈套一圈,圈圈相扣,形如旋涡。“芦笙一吹,人心就飞;木(铜)鼓一响,脚板就痒”,整个人群都在跟着节拍晃动,整个舞场气氛温馨、热烈、欢乐、动人,所有的人都沉醉在这美好的梦境中。而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舞动人群中,那些盛装打扮的苗家姑娘却成为最诱人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外来旅游者竞相拍摄的热点和焦点。那些姑娘,穿着艳丽,头、耳、颈以及衣服绣片之外的空闲地方,全都缀满白花花、亮晶晶的银饰,工艺十分精湛。她们一边跳,一边旋转身姿,变换着各种舞步,身上披挂的银饰也随之摆动,发出叮当悦耳的响声,美丽的百褶裙也随着躯体的扭动而飘飘荡荡,洒洒落落,恰似一队队开屏的孔雀,令人看着赏心悦目。
实际上,笙鼓场上的苗家姑娘之所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全在于她们身上苗族服饰。这些服饰,雍容华贵,除了极具装饰功能的美学风格外,还有其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比其他民族的服饰更能溶化和组接历史。远古先民的衣冠、图腾崇拜的遗迹、宗教民俗的风味,全都可以在苗族服饰里找到踪影和体现。原始审美形态在苗族地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这种形态并不僵化,乐于移步换形,既保留了古代风格又不断与时俱进,结果古代与现代相得益彰,在一件衣饰中铺陈出一部小小的历史。这种由始祖开始的衍流,特别容易牵动人们的集体潜意识,因此经常会张罗起一个个虔诚的展示仪式。为什么这么多苗族姑娘乐于参加踩芦笙、跳木(铜)鼓舞活动呢?因为通过这个平台,服饰便成为穿着者的生命外化,制作者的生命外化,又是一个族群的生命外化,更是一部历史的生命外化。 当然,姑娘们如此乐于参加芦笙会,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欢乐的踩芦笙、跳木(铜)鼓舞是男女青年传递爱情的最好场所。
踩芦笙、跳木(铜)鼓舞时,青年小伙子若看中了舞队中的某一个姑娘,便手捧一把芦笙,对着姑娘,含情脉脉地边吹边舞,那种神态既直爽又含蓄。他把激情灌注到笙管里,吹出的笙乐清脆、柔和,散发出温馨、甜润的气息。姑娘如果看中小伙子,则用眼眸回应,与小伙子并行对舞,若舞步与情态和谐,姑娘又对小伙子倾心,就从身上取出一根花带,拴在小伙子的芦笙上,以示谢意。晚上,小伙子就到姑娘的寨子上去找姑娘“游方”(即谈情说爱)。苗寨的大多数家庭,就是在这样的笙鼓场里认识、相知、相爱而喜结良缘的。
火爆惊心的舞龙嘘花
龙是中国的象征。春节玩龙灯,在中华大地上随处可见。四川火龙、广东花灯龙、广西炮龙、浙江板凳龙、安徽香龙等等,无不独具风味,各领一方地域特色。但是,在这些庞大的玩龙家族中,像台江人那样疯狂,却是绝无仅有的。这个“绝无仅有”,主要体现在“嘘龙”一事上,台江人称为“舞龙嘘花”。
舞龙嘘花,其实就是往舞动的龙身上嘘放烟花炮弹,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夜举行。它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民俗表演活动,被旅游者们称为“勇敢者的狂欢节”。它与全国各地的舞龙活动相比较,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全国各地闹元宵,无非都是赏花灯、舞龙灯、耍狮子、跑旱场、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之类的。这些传统民俗活动,多半都由专业的表演队表演,终极目标停留在一个“赏”字上,一如播放一场精彩的电影给观众看,饱观众眼福,观众却没有机会参与表演。然而,台江苗族人民舞龙闹春节,观众不但可以观赏,而且可以参与嘘龙,体验和感受龙与火的搏击、人与火的狂欢。
舞龙嘘花是台江苗家人非常喜爱的一项自娱自乐的活动,也是台江奇特、热闹、长盛不衰的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它源于清朝中期,系清朝派驻苗疆驻守的汉族驻军、家属及其商贾带进来的一项活动,距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但是,汉族军仕、商贾带进来的仅仅是舞龙和耍狮,嘘花却是当地苗族人民加进去的,也是整个舞龙活动的重头戏。嘘花筒由当地苗民自制,即用竹筒或掏空树心的棕树做筒套,将铁(铜、钢或玻璃)屑、硭硝、硫磺、炭沫、硝酸铵等物品按一定比例精心配制后,塞进筒套内捣实做成。点燃花筒时,金黄色的火花呼呼喷出,咝咝作响,射程高达五六米,光芒四溅,火星缤纷,持续喷射的时间约五六分钟,让人看了又惊又怕又喜。
实际上,每年正月初三或初五,台江苗家人便开始编扎龙灯。他们以村寨或者房族宗支为单位,民主推选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为“龙头”,全程组织寨人或族人编扎龙灯、舞龙耍狮。他们编扎的龙灯,有草把龙、节节龙(也叫亮龙)、硬颈龙(也叫硬龙)、狮灯和花灯五种,俗称为“三龙两灯”。之后,于初七或初九出龙亮灯,鸣锣敲鼓祭拜土地爷、菩萨、河神等,民俗规定和程序繁杂而严肃。白天,台江苗家人忙碌着踩芦笙、跳木(铜)鼓舞;天黑后,则忙碌着舞龙。由龙头提灯率队走在前,依次为横幅旗幡、竹编鸟兽牌灯、纸扎造型花灯、龙灯(或狮灯)、鼓乐演奏队,再到随龙的村民,浩浩荡荡地进村入户拜年。不少单位及家庭在门前摆上烟酒糖果接待,鸣放鞭炮贺龙。舞龙队喝过接待方的贺酒后,在接龙处围成圆圈圈,纵情展演着各种舞龙技艺。尤其表演竹编硬颈龙时,场面精彩壮观。只见龙头雄俊昂扬,龙身浑圆强壮,龙尾翘立飘逸,红黄蓝紫,色彩各异,长达二十多节。舞龙者则赤身裸背,头系盔甲,英姿矫健,动作敏捷。他们举柄挥舞起来,龙口衔宝,上下翻腾,形同真龙,栩栩如生。接龙者一旦兴起,用嘘花筒嘘龙助威,只见龙身在火海烟涛中抗争拼搏,翻飞滚动,时隐时现,火爆惊心,其观赏性和视觉冲击率都很强。
正月十五夜,是台江舞龙嘘花活动的高潮。天黑后,各村寨的观众和舞龙云集县城,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川流不息。那些玩龙人,头戴安全帽(防止别人嘘龙时,烧红的铁屑落进头发根部烧焦头和头发),腰穿齐祼中裤,赤胸裸背走在大街上舞龙。此时,街两边的观众纷纷购买花筒持于手中,点燃引线追赶龙,他们直接将烈焰呼呼喷涌的花筒对准龙身和舞龙人嘘花。街面上,有时出现几筒或十几筒火花对着一条龙嘘,有时出现上百筒火花对着几条龙同时嘘,场面惊险刺激,火爆壮观,激动人心。这是一项勇敢者的活动,没有一定的胆识和勇气是不敢玩龙的,就连嘘花筒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胆量,因为嘘花人向龙和玩龙人嘘花的同时,也遭到别人火花的熏陶。即便如此,整个晚上,台江县城依然火花不断,高潮跌起,烟雾茫茫。街道上,有人躲闪,有人逃跑,锣鼓声、花筒声、喝彩声、惊叫声此起彼落,一片沸腾。而那些玩龙的苗族汉子(也有十二三岁的小男童)全无惧色,他们如入无人之境,任由观众嘘龙,任由火花落在赤裸的身上,依然在千万筒花筒的密集喷射中将龙舞得虎虎生风,直到每一条龙完全被烟花炮弹烧焦烧烂烧坏才转回村去。
正月十六,村民们把烧烂的龙重新修复,并开展一系列繁杂的民俗活动予以祭拜。十七放火化龙,鸣锣敲鼓、燃放鞭炮欢送“龙王归海”,舞龙活动方告结束,过年活动也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