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坐得十年冷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d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2014年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
  摘要:聚落是人类居住环境的基础单元,聚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生存的发展史。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刘森林教授《中华聚落》一书,详细、整体、系统的阐述和探讨了中国聚落的产生、发展、变迁与湮灭。通过多种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系统辩证的探究聚落景观艺术及民居建筑环境,完整的展现了中国区域内的聚落艺术。中国的聚落研究荆棘载途,然而刘森林教授以一己之力,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研究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对于研究聚落人居环境的研究者乃至整个学界来说,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榜样性的。
  关键词:聚落景观;人居环境;村落市镇;民居建筑
  1概述
  聚落,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环境最基层和最大量的空间单元,成为构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结构体系与封建制国家机器赖以依托的基础地理单元。《汉书·沟洫志》中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史记·五帝本纪》的“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管子·治国》篇中的“舜一徒成邑,二徙成都,叁徒成国”,以及《吴越春秋·吴太伯传》中“居三月,成城郭;一年,成邑;二年,成都”,这些记载细致的阐述说明了聚落在构筑国家体系框架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聚落广义上指的是人类居住的场所,而吴良镛院士称之为“聚落”的含义,已不再局限于“房子与房子的简单叠加,而是人们多种多样的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聚落的释义不再是简单的群居场所,而是延至更深层、更广泛的系统化、多学科的人类聚居科学(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因此,对其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更加具有社会意义。
  《中华聚落——村落市镇景观艺术》(以下简称中华聚落)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刘森林教授历时十年撰著的“刘森林中华传统人居环境文化研究书系”的第四册,该书基于聚落在社会体系框架构建和国家行政机器组成的重要性,以聚落景观艺术为中心切合点,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艺术、宗教、建筑等多方面因素,对中国传统聚落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比较与探究。书中近千幅精美的图片,数百个乡陬聚落案例,以直观形式将中国辽阔疆域上风格迥异、独具匠心的聚落形态予以展现。其范围从寒冷、辽阔的东北平原到多彩、绚丽的西南盆地,从高亢、雄浑的西北高原到秀丽、别致的东南丘陵,从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到悠闲的巴蜀天府之国,从牛羊遍地的内蒙草原到湖光山色的豫章湖广,从港澳的围拢大屋到金门的客家宗祠……,可以说该书是一部集理论探讨、史料研究和田野调查于一体的环境艺术学术专著。
  景观艺术,依托建筑环境而存在,是建筑在外部空间环境的延伸。《中华聚落》中的景观艺术,“指的是乡村环境和城镇环境中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技术价值的自然与人工的物态环境”。这也就预示着该书中的景观艺术,是聚落中的环境艺术,其考察“范围明显小于普遍或宽泛意义上的环境艺术的范畴”。自从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来,环境艺术专业发展空前的蓬勃、壮大,上千所高校设有环艺专业,从事环境艺术专业的研究员、高校教师等达上万人,职业设计师更众,然从事环境艺术理论研究尤其是聚落景观环境艺术理论研究者屈指可数,与之相关的文献,则更是寥若晨星,这更加凸显出聚落环境艺术研究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2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聚落景观艺术的研究中,各种思路与研究方法不断被吸纳和采用,使得研究的范围、层次与角度得以扩大和提升,这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全面的、多角度的了解聚落景观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刘森林教授在《中华聚落》一书中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纵向研究:所谓纵向研究,就是以时间为轴线,对村镇聚落景观的形成、发展、繁盛、消亡等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时期聚落的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和探讨。在《中华聚落》中,时间轴线“大体指古代至1940年,重点是近古时期,即宋、元、明、清、民国五代,尤其是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即明洪武元年(1368)至1940年代,时间跨度约为580年。为了论述需要,亦上溯至隋唐乃至上古,或下延至20世纪中叶后”。(2)横向研究:所谓横向研究,就是以地域空间差异为主,地势地貌、气候植被等差异为辅,对聚落进行探究。中国疆域辽阔,经纬度跨越幅度大,在中国的疆域内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地形地貌,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滨海等等。如此多样的地形地貌,势必使得聚落的空间形态和平面组织形式在其影响下产生多种多样。著者将其分门别类,并就每种不同的类型进行举例说明、分析与探讨。(3)民族差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占90%的汉族外,还有占不到10%的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居住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其聚居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各个少数民族的聚落特点各不相对,即使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的民族之间,聚落形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同一民族因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中,所形成的聚落形态也迥异不同。(4)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通过对生产生活中的田园模式、家族家庭观中的共居模式、堪舆风水观中的聚落模式、文化象征观中的人居模式、宗教习俗观中的村寨结构、安全防御观、政治权利观中的建筑方位布置和生态知行观中有关环境的悖论等八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实践理性精神、小农经济观念和方式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窖藏的悖论结构和矛盾。涉及社会历史形态、文化习俗、政治制度、人地和谐与持续发展等不同内容在村镇实体环境和空间景观中的映射,解析其成因和赖以形成或蔚成风尚的外部条件。
  除上述的四点外,著者还运用经济学、社会学、考古学、语言学、地理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对聚落的产生湮灭、结构图式、空间格局以及演进变迁等加以探讨。这种跨学科或融汇诸种角度的探究,无疑视野宽阔,新景迭出。
  3研究现状与局限
  在聚落景观艺术的研究中,理论研究著作凤毛麟角,而众多的本专业的专家学者也极少触碰,究其原因,大致有六方面的原因:(1)分布广泛:中国疆域辽阔,幅员近千万平方公里,每个区域的聚落景观艺术都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很难举一反三或是以一盖全,所以在聚落景观艺术的研究中,大都选取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区域环境进行研究,如果对全国的聚落景观没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把控、掌握和了解很难做到对中国范围内的聚落环境进行全局性的、整体性的、系统性的考察、研究、论述、比较和探讨。(2)位置偏远: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中国城镇发展的三十年,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城镇的面貌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大量的聚落景观被成幢、成片、成坊的圮毁、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摩天大厦、高档写字楼与公寓住宅。仅在较偏远、经济欠发达、城市化进程较慢、人口数量较少的乡陬山野还保存有较完整的聚落景观。之所以较为完好的保留是由于其远离“现代文明”,问题随之而来,对这些区域进行考察、研究、探访,是需要有较多的时间与财力、较好的体力与毅力的一项工作,这是聚落景观研究至关重要的前提之一。(3)圮坏严重:近年来,由于盲目的土地开发、追求高GDP、城市形象工程以及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漠视,致使大量城镇中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聚落景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是被拆除、隳圮,仅有少数得到了维护与整饬。现存众多的聚落面临着亟待整饬修缮及被拆除殆尽的问题,这在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市、中国东部、中部及沿海地区,尤为严重和突出。(4)设施陈旧:中国现存众多的聚落大多兴建于明、清、民国时期,基于中国传统建筑青睐于具有生命力的木质结构,显而易见的把问题凸显出来,经历了上百年风雨洗礼的市镇聚落,建筑主体、构件及相关设施等均已陈旧不堪甚至已经圮缺、隳堕,有些构件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大多已风化,无法再发挥作用,危险系数成倍增加。部分建筑的屋顶、墙身也已破损,屋顶漏雨、墙体圮塌之类的问题频频出现,致使一部分的村镇聚落被圮废、拆毁。(5)文献资料少:中国自古以来重“道”而轻“器”,关于聚落景观艺术的专著也是极其稀少,仅《考工记》、《营造法式》等少量著作。其余相关记载星罗棋布的散落于卷帙浩繁的各类典籍中,如通史、地方志、家族谱及诗词歌赋等。而关于聚落景观的文化历史及建造时间等,则通常是由祖祖辈辈人的口口相传,鲜有文字记载。种种因素给聚落景观的研究、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带来了巨大的难题。(6)研究者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聚落景观的研究,通常要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这就需要研究者具备考古、民俗、建筑、艺术、地理等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储备。并且研究不仅仅需要调查,更需要大量数据测绘、资料整理以及分类总结。因此,研究者不能只是具备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需要广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这无形之中就把聚落景观艺术研究的门槛提高到了一个难以触及的高度。
  4启示
  《中华聚落》是一部集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田野考察、史料研究等多方面于一体的环境艺术学术专著。该书涵盖了民族宗教、建筑艺术、历史地理、社会考古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和价值,包含着丰厚宽广的人文观念、精神情感、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正因为是一部涉及到多学科、跨领域的专业著作,文中涉及到的大量的文史资料,不仅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需要较强的汉字识别能力阅读起来颇费功夫。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对其所处地理环境以及堪舆风水等方面的探究和分析,则需要长时间、大量的阅读加以专业的知识才能得以理解,读者尚且如此,可知著者的艰辛。
  《中华聚落》一书,体现了著者高度自觉自律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纵观全书,可见其付诸的艰辛劳动,“板凳坐得十年冷”,数十年如一日的秉承传统学人的治学精神。正如吴良镛院士在其《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说到:“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这表明,研究聚落人居环境是一项全局性的、整体的、多学科领域的系统性工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虽柔必强。”刘森林教授仗一己之力,耗十年之光景,撰著一套“中华传统人居环境文化研究书系”,“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学术精神是值得后继研究者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刘森林.中华聚落——村落市镇景观艺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2]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藤井明(日).聚落探访[M].宁晶,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原广司(日).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于天,刘淑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李刚(1983—),男,山东沂水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依據凯瑟琳那·赖斯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按照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这一文本类型的划分模式,以反战歌曲“Eve Of Destruction”(毁灭的前夕)为例,结合越战期间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及歌词文本的表现手法,分析了歌词作为一种特殊的独立文本所具有的上述三种文本类型所对应的信息,表情和施为功能及其传递出的丰富内涵。希望通过对歌词文本的功能分析,为歌词赏析带来新启发,找到新途径。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文章以人文角度探讨方形作为“理性与秩序”的文化内涵及设计产物。以时间线的推进,论述了远古实践中因理性形成的方形观念、中国文化意识中“礼”与“秩序”所代表的方以及以蒙德里安为例的艺术精神追求中的“方”。通过对方形文化内涵的分析,以期为造型“为何如此”提供实践的参考。  关键词:方;理性与秩序;设计应用  “方”作为最基本几何造型之一,对其的分析是理解其作为“理性与秩序”的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过程
期刊
摘要: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在艺术的诸多领域中都离不开视觉造型语言的支持。版式设计是运用形式美的法则,与视觉造型有很密切的联系。它能够将点、线、面,色彩,图形图像等不同的视觉造型语言,用符合视觉美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鲜明、生动,深刻的突出要表现的主题。优秀的版式设计常常会以耳目一新的样式,突破常规的视觉感受,创造出一个新鲜、刺激,独特的视觉景观。显现出个性化的视觉造型,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很多学者说通过美术的学习,能够提高儿童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得到记忆力的提升,孩子并非一蹴而就的,在美术教育中,在图像背景下,对儿童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与强化,使新旧记忆产生碰撞,从而引发新的表达。  关键词:图像记忆;视知觉经验;图式;记忆痕迹  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普遍规律,而儿童的美术作品与其记忆力存在很大关系,倘若关注儿童美术作品就会发现其作品与现实还是有很大出入,这是因为儿童绘画并非是画
期刊
摘要:采用AHP法通过4项评价因素和17项评价因子对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校园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评价因素层中,功能性是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应着重校园景观服务功能的规劃,提升校园景观观赏性,建设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景观。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AHP法;景观评价  大学校园景观既是高等教育实施的场所,也是高等院校的标志。[1]优美又具有独特风格的大学校园景观,不
期刊
摘要:歌唱就像我们的母语一样帮助我们传情达意,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美好的声音不仅能让我们身心愉悦,享受音乐带来的艺术美感,还能带领我们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所以热爱歌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愿意选择歌唱为自己终生职业的年轻人也络绎不绝,如何引导这些人走上正确的声乐学习之路,是我们每一位声乐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严峻课题,尤其是面对初学者,教会他们如何去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会
期刊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人才启动项目 编号:2034020038  摘要:影像是没有国界、勿需翻译的直观的符号,他的诉说和叙事力量是其他叙事符号如:文字等符号所没有办法比拟的,电子商务影像正是这些符号中的一种。电子商务影像语言作为众多语言中的一种,用他独特的叙事方式带给我们的可能的世界的各种形态。叙事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人类的基本行为与生存的主要方式之一,人类的叙事符号有很多种,影像就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科学的考核评定方式有利于对学生的客观评价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结合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从理念、目标、考核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三个学期的实践,并分析和评价了考核方式改革的创新点和成效。为进一步深化高职大学语文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过程考核;全面评价  目前,我国高职院
期刊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长比与儿童选材研究(2010B310013)  摘要:目的:了解音乐专业大学生指长比(2D∶4D)特征,方法:采用Photoshop CS3测量音乐专业和普通专业大学生的食指、无名指长度。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t 检验。结果:音乐专业男大学生2D∶4D均值比女生的2D∶4D均值低(P<0.05),左手2D∶4D均值比右手2D∶4D要大(P<
期刊
摘要: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也因此提上了新的日程。高校京剧艺术教育与在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中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描述贵州大学京剧艺术教育与传播的现状,并结合本校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贵州大学;京剧教育与传播  京剧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艺术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