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教材中疑难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中教师简单的设问激不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只有提出思维属性较高层次的问题,才会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本文拟从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处理教材中的疑难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设问;创新思维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学生,做为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使这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入手。当然,开启学生创新思维这扇大门,关键还是要找到科学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材中疑难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从陶行知的话不难看出,智与愚的最大差别在于会不会问、善不善问。简单的设问激不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只有提出思维属性较高层次的问题,即较难回答的问题,才会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这显然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能否提出高质量的“为什么”会直接影响我们能否培养得出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学生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提出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呢?
首先,需要一定的理论素养。提问题,如果提不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那么,其所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很肤浅的。恩格斯说:“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例如在“资产阶级革命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一节中,在遍稽史料,仔细研究参考书之后,我提出了殖民主义加紧侵略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有何联系?这一较有深度的问题。学生讨论之后回答:(1)殖民主义的侵略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激起爱国主义思潮汹涌澎湃。(2)殖民主义的侵略客观上打击了旧的生产方式和旧思想,因而也就催化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思想。(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希望用西方思想来拯救中国。这时,我指出恩格斯的一段话,“没有哪一次巨大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同学们通过恩格斯的话去验证自己的结论,不仅让他们的结论找到了理论依据,还使他们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接着,我又提出为什么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思想来源于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为什么我们在19世纪60、70年代没有能吸收西方启蒙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提出对这一阶段革命任务的实现有何重要性?等一些问题,经学生讨论如下:(1)欧洲的启蒙思想中的天赋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2)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提出的思想。而19世纪60、70年代,我们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刚刚产生,不具备吸收启蒙思想的条件,但到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时启蒙思想才能够被吸收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来源。(3)先进思想能使先进阶级实现革命任务。据此,我引导学生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不仅仅如实地以反映社会存在为己任,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创新功能,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超越社会现实的局限而创造出新的观念,特别是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之后,社会意识就能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显然如果我们不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以上三个问题也就无法提出和解决。可见,对于教学起主导作用的老师来讲,要想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如果理论准备不足或认识状态没有达到理论建立的要求时,积累再多的经验材料,未必能对教材有一深刻的认识,教学也必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其次,要善于联系。有联系,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分析;有分析,才有提高。比如讲到中国近代铁路问题,这是一个比较重要但容易被教师、学生忽视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发现各阶级、各阶层对待铁路问题的态度皆不同,作为农民阶级代表的义和团挑铁路,作为资产阶级改良势力的维新派则办铁路,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却要求收回铁路权。据此,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各阶级、各阶层对待铁路的态度截然不同呢?在一番讨论之后,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农民阶级虽然爱国,但由于具有小生产者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只能以落后、极端的方式表达对侵略者的仇视,其对铁路的态度必然是破坏。资产阶级维新派认识到铁路具有经济利益,采取自己兴办铁路的办法。而资产阶级革命派鉴于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反帝的立场出发,积极投身收回铁路利权的斗争。由此,我马上提出下一个问题,救亡图存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诸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可以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吗?学生继续讨论后得出结论,由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即使这两场运动将几千年来的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也不能拯救中国。我紧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地主阶级可以拯救中国的命运吗?这个问题此时已显得过于简单,他们很快得出结论,无论是地主阶级改革派还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由于他们在思想上并没有越出封建主义的传统轨道,学习西方自然不能抓住根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继续滑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这时一个学生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旧式农民起义,那么作为新生产力代表的资产阶级为什么没有能拯救中国呢?此时,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思辩的乐趣使他们求知的欲望变得不可阻挡,他们已经从被动地探讨问题到主动地发现问题,历史思维开始不自觉的主宰他们的大脑,结论在激烈的争论后呈现了出来,资产阶级维新派幻想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通过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来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严酷的现实让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更加清醒,随后上演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随着辛亥革命的果实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势力篡夺,说明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这时候,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课堂疑难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得到了提高。
第三,要博观、勤思。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历史知识,中国有句古话“厚积方能薄发”。而做到这些,必须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同时还要经常不断地更新知识,及时接收新的史学动态。只有勤于思考,并能使所掌握的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理解、深化运用。才能让我们在把握教材难点、挖掘疑难问题方面左右逢源,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的一些初步体会,离真正做到提出和解决高质量的疑难问题还有很大距离,但我愿继续努力,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不断提高发现并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川.《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设问;创新思维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学生,做为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使这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入手。当然,开启学生创新思维这扇大门,关键还是要找到科学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材中疑难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从陶行知的话不难看出,智与愚的最大差别在于会不会问、善不善问。简单的设问激不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只有提出思维属性较高层次的问题,即较难回答的问题,才会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这显然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能否提出高质量的“为什么”会直接影响我们能否培养得出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学生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提出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呢?
首先,需要一定的理论素养。提问题,如果提不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那么,其所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很肤浅的。恩格斯说:“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例如在“资产阶级革命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一节中,在遍稽史料,仔细研究参考书之后,我提出了殖民主义加紧侵略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有何联系?这一较有深度的问题。学生讨论之后回答:(1)殖民主义的侵略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激起爱国主义思潮汹涌澎湃。(2)殖民主义的侵略客观上打击了旧的生产方式和旧思想,因而也就催化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思想。(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希望用西方思想来拯救中国。这时,我指出恩格斯的一段话,“没有哪一次巨大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同学们通过恩格斯的话去验证自己的结论,不仅让他们的结论找到了理论依据,还使他们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接着,我又提出为什么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思想来源于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为什么我们在19世纪60、70年代没有能吸收西方启蒙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提出对这一阶段革命任务的实现有何重要性?等一些问题,经学生讨论如下:(1)欧洲的启蒙思想中的天赋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2)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提出的思想。而19世纪60、70年代,我们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刚刚产生,不具备吸收启蒙思想的条件,但到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时启蒙思想才能够被吸收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来源。(3)先进思想能使先进阶级实现革命任务。据此,我引导学生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不仅仅如实地以反映社会存在为己任,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创新功能,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超越社会现实的局限而创造出新的观念,特别是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之后,社会意识就能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显然如果我们不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以上三个问题也就无法提出和解决。可见,对于教学起主导作用的老师来讲,要想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如果理论准备不足或认识状态没有达到理论建立的要求时,积累再多的经验材料,未必能对教材有一深刻的认识,教学也必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其次,要善于联系。有联系,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分析;有分析,才有提高。比如讲到中国近代铁路问题,这是一个比较重要但容易被教师、学生忽视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发现各阶级、各阶层对待铁路问题的态度皆不同,作为农民阶级代表的义和团挑铁路,作为资产阶级改良势力的维新派则办铁路,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却要求收回铁路权。据此,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各阶级、各阶层对待铁路的态度截然不同呢?在一番讨论之后,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农民阶级虽然爱国,但由于具有小生产者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只能以落后、极端的方式表达对侵略者的仇视,其对铁路的态度必然是破坏。资产阶级维新派认识到铁路具有经济利益,采取自己兴办铁路的办法。而资产阶级革命派鉴于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反帝的立场出发,积极投身收回铁路利权的斗争。由此,我马上提出下一个问题,救亡图存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诸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可以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吗?学生继续讨论后得出结论,由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即使这两场运动将几千年来的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也不能拯救中国。我紧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地主阶级可以拯救中国的命运吗?这个问题此时已显得过于简单,他们很快得出结论,无论是地主阶级改革派还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由于他们在思想上并没有越出封建主义的传统轨道,学习西方自然不能抓住根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继续滑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这时一个学生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旧式农民起义,那么作为新生产力代表的资产阶级为什么没有能拯救中国呢?此时,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思辩的乐趣使他们求知的欲望变得不可阻挡,他们已经从被动地探讨问题到主动地发现问题,历史思维开始不自觉的主宰他们的大脑,结论在激烈的争论后呈现了出来,资产阶级维新派幻想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通过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来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严酷的现实让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更加清醒,随后上演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随着辛亥革命的果实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势力篡夺,说明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这时候,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课堂疑难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得到了提高。
第三,要博观、勤思。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历史知识,中国有句古话“厚积方能薄发”。而做到这些,必须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同时还要经常不断地更新知识,及时接收新的史学动态。只有勤于思考,并能使所掌握的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理解、深化运用。才能让我们在把握教材难点、挖掘疑难问题方面左右逢源,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的一些初步体会,离真正做到提出和解决高质量的疑难问题还有很大距离,但我愿继续努力,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不断提高发现并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川.《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