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国海军“红箭”级导弹护卫艇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xue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1997年香港回归时,首先进入香港的解放军舰只便是“红箭”级导弹艇。9年来,该艇还一直是驻港部队海军的主力,也对外开放供人参观过。不过近来中国海军大型舰只经常外访,那些庞大的舰体和高高桅杆上的彩旗最易引来注目和众多迎接者的欢呼,相形之下低矮的小艇便很难吸引眼球。其实,在导弹化、信息化的新时代,小型舰艇的攻击威力未必低于大舰,且有隐蔽和造价低的优点。目前“红箭”级一类导弹艇仍担当水面作战的重要任务,且在不断改进,中国海军那种“以小搏大”的发展思路也在以新的形式延续。
  
  以小打大仍是主要手段
  
  近现代的海军舰艇,都是国家工业科技的结晶,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因没有机械制造业,建立海军时只有向外国买舰。新中国刚成立时,受命担任攻台总指挥的陆战骁将粟裕到刚组建的华东海军视察,马上感叹说一艘军舰好比一个小工厂。当时解放军只接收了4万吨起义投诚的舰艇,有的还是前清遗物,根本不能同拥有几百万吨战舰的强大美国海军较量,就是对付有16万吨舰艇的台湾也远远不足。于是,中国领导人在建立船舶工业时,对海军制订了“轻(型)、潜(艇)、航(空兵)”的发展方针,水面战的基点是采取“小艇打大舰”的不对称作战。
  19世纪后期,鱼雷的问世使海战全靠火炮相搏的局面被打破,能发射鱼雷的小艇也可击沉大舰。不过鱼雷快艇也存在防护力薄弱、远航难和靠近敌船不易等天生弱点,因而在世界海战史上战绩很小。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确定以小艇打大舰时,曾有两种设想:一是用鱼雷艇利用夜暗或白天放烟幕高速接近大舰,二是以高速护卫艇打先锋压制敌舰的速射炮,掩护鱼雷艇逼近攻击。为此,中国引进了苏联P-6型鱼雷艇(分别为15和30吨)并仿制了上百艘,此外还自制了53甲、55甲型巡逻护卫艇和“上海”级高速护卫艇(其排水量均在百吨以下)数百艘。在东南沿海的海战中,解放军小艇用“以小吃大,以多打少”的战术,共击沉国民党军千吨级以上战舰3艘,900吨级战舰1艘,400吨级舰艇4艘。不过这些小艇活动半径只有几十公里,风浪超过五六级又不能出海。后来,现代海军技术特别是雷达、夜视器材不断发展,小艇想隐蔽快速接近大舰就变得更为困难。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鱼雷艇就都相继退出了现役,护卫艇也多改用于近海巡逻。
  20世纪50年代后,飞航式导弹运用于舰艇,为海军战术出现一个新飞跃创造了物质条件,小艇就此能够在视距之外用导弹打大舰。美国一向在远洋作战而不重视发展耐航性差的小艇,重视近海防御的苏联最早研制出“黄蜂”系列导弹快艇,并于1959年向中国提供了技术资料和设备器材。翌年,苏联撤走专家,中国通过自行研究和仿制,解决了低合金船体钢材、大功率柴油机、“上游一号”反舰导弹和全自动30毫米舰炮等难题,于1963年下水了021型导弹快艇。其标准排水量170吨,所载导弹射程35公里,命中1枚便可摧毁3000吨级的军舰。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该型导弹快艇全部实现国产化并投入批量生产,同时还缩小尺寸制造了排水量79吨的024型导弹艇。这两型艇总共建造几百艘,除成为中国水面作战主力,又出口到不少亚非国家。不过这些导弹艇的雷达电子设备落后,常出现捕捉目标困难,加上适航性差,难以驰骋远海。1974年在距海南岛400多公里外的西沙发生海战时,解放军海军的导弹快艇便无法前往,只能靠400吨级的猎潜艇以舰炮的老方式作战。
  鉴于保卫国家海洋权益的任务日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海军的战略方针由近岸防御发展到近海防御,在继续加强导弹快艇建设方面又有了新的思路,重点是改进其适航性和导弹攻击能力。在此背景下,中国设计了0371G和03711导弹艇,“红箭”级导弹艇作为后者的改进型于1987年12月签订了建造合同,1990年12月下水,1994年5月交付部队,三年后便在进驻香港时向世界亮相。
  
  “红箭”有不断升级潜力
  
  近年来停靠在香港驻军码头上的“红箭”级导弹艇体态小巧,貌不惊人,其所载武器的攻击威力却不低于一艘中型护卫舰或轻型驱逐舰。它下水时的总体技术已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先进水平。这十多年间改进工作也一直在进行中。
  同中国前两代导弹快艇相比,“红箭”级导弹艇的排水量有了很大提升,其艇员配备47人,艇长65.4米,宽8.4米,吃水4米,正常排水量465吨,满载排水量为540吨,最大航速34节。按照世界海军通行的以500吨位来划分“舰”与“艇”的标准,它已处在小型导弹攻击舰的门槛上。此艇排水量的增加大大增强了适航性,在一般气候条件下可以远航南沙海域。该艇船体的增大,又为日后进行现代化改进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条件,艇员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得到改善。此前中国的作战艇只有风扇没有空调,在有半年酷热期的华南再遇阳光暴晒,艇内更是如同蒸笼,弹药仓出现高温后只有靠不断泼水防止引爆。“红箭”级内安装了空调设备,这对维护艇员的身体状况和保障安全都有重要作用。
  从外表看,“红箭”导弹艇采用的是常规排水艇型,舰艏外飘,方尾结构,水线下装有减摇鳍,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其航行的稳定性,可在风浪较大的条件下为艇载武器及人员提供稳定的发射及活动平台。该艇采用了全封闭设计,可在核、生、化条件下作战,也可使空调更好发挥效果。该艇机舱实现了远程遥控监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其柴油机的烟囱并没有设置在艇体表面,而是巧妙地设计在艇体水线以上的两侧。这样不仅使排出的高温废气可利用艇高速航行时所产生的水雾来降温,也能使艇体上层建筑设计比较新颖。“红箭”级导弹艇虽不是一型真正的隐身战艇,在雷达探测下却还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至少能大大缩短被发现的距离。
  导弹艇的威力,主要在于其所载导弹系统。“红箭”级导弹艇在艇体中后部两侧各布置了1座呈品字形的三联装舰对舰导弹发射架,入港时配备的导弹为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亚音速舰舰导弹“鹰击”8的改进-型“鹰击”8A。这种导弹已经外销到泰国、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据反映其性能超过英阿马岛(英称福克兰群岛)中最出风头的法国“飞鱼”反舰导弹。当然,想打中视距外的远程目标,雷达探测引导又是关键。
  从“红箭”级导弹艇的外表看,装备的雷达及电子设备并不很多,但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制的新型装备,不仅体积小、性能先进,而且可靠性、探测性能及抗干扰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这使“红箭”级除具备较强的对海探测能力外,还有很强的对空探测及电子战能力。其舰桥上 方所装的343型火控雷达对海最大作用距离为80公里,正常跟踪距离为65公里,艇载导弹可在这个距离内自主攻击敌水面舰艇,发射的全程可由雷达进行引导。如果超过这个距离,就需要由其他平台(如舰载直升机、侦察机等)指示目标。由于有这种搜索和引导能力,该艇同数千吨或上万吨的大舰对战时只要能有效发现和锁定目标,便可一举发射6枚反舰导弹,命中一两枚便可让对手失去战斗力甚至沉没。
  由于“红箭”级毕竟算是“艇”而非舰,自身结构和防护能力并不强,自卫武器主要有两种火炮:一种是装在艇首的1座76A型双37毫米自动舰炮;另一种是位于艇艉呈纵列布置的2座69A式双30毫米自动舰炮。这两型炮均可高速密集发射,以拦截低空的飞机或巡航导弹,也可打击来袭小艇。该艇还可装配轻型的防空导弹,以加强抗突袭能力。不过从总体上看,导弹艇体积小、抗打击力弱,主要防护方式还是靠隐蔽和机动。
  同过去的中国舰艇相比,“红箭”级导弹艇的问世反映出军工部门在改革开放后的巨大进步,特别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科研相结合,大大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该型艇生产时又采取了向船舶部门招标的方式,改变了国家指令性模式,使采购成本相对较低,并在竞争机制下增强了生产积极性,为中国海军的舰艇研制开辟了一条新路。
  
  未来海战导弹快艇是主力
  
  解放军在革命战争年代采取的是“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根据缴获的装备决定战术。掌握全国政权并逐步有了配套的军工生产能力后,中国军队的方针变成了“想打什么仗造什么武器”,发展装备服从于对假设敌的斗争需求。
  当年中国海军以发展导弹艇作为水面战主力,主要设想便是以相对弱势的力量对抗美国这种有绝对海空优势的强敌。想发展大舰进行平衡对抗根本不可能,以小艇在近海作战,既有可能摧毁大型舰只,其造价低廉也可大量制造,战时有损失也不太痛心。目前中国海军虽然建造一些数千吨的驱逐舰、护卫舰,大大提高了远海作战能力,不过仍远比不上美国这样的强手。美国(还可能联合日本)一旦介入台海冲突,中方的大舰仍难以相敌。用导弹艇以小搏大的不对称作战方式仍是中国海军的重要战法。台湾距大陆只有140~200公里,以“红箭”级导弹艇的近千公里活动半径可覆盖全岛周边海域,能有效担负封锁和打援任务。
  为了提升导弹艇的远海攻击力,中国军工部门已经研制出一种有隐身外形的双船体新艇,对“红箭”级的改进也在继续进行中。由于该艇是一种不错的搭载平台,只要电子信息设备和导弹、火炮予以更新后,很长时间仍不会落后于国际潮流。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末期问世的该级第五艘艇(舷号为774)便去掉了艇首原有的双37毫米自动炮,改装了1门俄制AK-176M型76毫米口径的单管自动舰炮。其最大射速为120发/分,对海最大射程为15.5公里,对空最大射程为9000米。该炮火力密集、射程远、杀伤力大,既可对海又可对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有舰炮对海火力不足的弱点。
  在导弹艇上加强火炮,按一般思路会认为意义不大,不过考虑到今后在南中国海保护所属岛屿及海洋资源时要经常面对外国中小型巡逻艇及导弹艇,而在非大战的状态下不能轻易发射导弹,近距离与小艇对峙和交火仍主要靠舰炮。“红箭”级上原来的37毫米口径炮的弹头重不足1公斤,杀伤威力对付百吨级艇都嫌不足。换上弹头重6公斤的76毫米炮,该艇到南海巡逻并遇到低烈度摩擦和冲突时便可游刃有余。对“红箭”导弹艇的火炮改进,也说明中国海军未来的作战考虑日益多样性。
  面对信息化战争的新形势,对“红箭”级导弹艇最重要的改进还是搜索追踪目标和精确引导打击的能力的提高,为此要换装新型雷达、数据接收系统和更新导弹。未来强手之间的海战如同捉迷藏,及时发现目标并进行不间断的追踪定位和引导打击,是克敌制胜的关键。目前美国称霸世界,恰恰在于有全球精确定位系统和对任何一点的攻击能力。“红箭”级导弹艇要在今后发挥威力,仅靠自身雷达追踪显然已不够,必须同卫星、无人机等监视装备相结合。例如中国研制射程100多公里的新型攻舰导弹装备该艇后,它只要在大陆海岸边游弋,卫星或侦察机发现台湾港口出现目标后及时以数据链传输,然后就可发射导弹攻击。
  近些年来,台湾军方也看到导弹艇在台湾海峡作战的威力,也在发展“光华”级导弹艇,不过其多数性能尚不及“红箭”。
  今后台海若发生大战,大陆和台湾都可能出现小艇打大舰的比拼,介入的强敌又会着眼于大舰防小艇。中国周边其他海域如发生冲突,也会有导弹艇亮相。从“红箭”级导弹艇身上,也可看出中国海军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个略影。
其他文献
多年来,西方国家一直忽视近距空空导弹在空战中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得到了俄罗斯tL-73近距空空导弹的详细情况,对以前低估前苏联的近距空空导弹技术大吃一惊。    西方许多人认为,要在空战中取得优势,就要在尽可能远的距离处进行超视距作战,用—具有良好性能的中距空空导弹攻击和击落敌方目标,并破坏其编队,使只有少量敌机进入视距内空战。如果己方的飞机性能优越,并装备了性能比敌方好,或者与敌方
期刊
美国一些媒体经常使用捏造、诬蔑的手法来为“中国威胁论”寻找借口。日前,美《防务新闻》在其网站上刊登文章说,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多次使用高能地基激光,在美国间谍卫星飞越中国上空时,对其进行致盲的试验。随后,英国的路透社、美国的《今日美国报》、《华盛顿邮报》、澳大利亚的《悉尼先驱晨报》、澳大利亚新闻网等国外多家通讯社、报纸和网站也跟风炒作,引用美国官员和政府智库的话进行大肆渲染。实际上,美国的这一做法
期刊
编者按:本文作者约翰·希尔博士为关注亚洲安全的自由撰稿人,他在《简氏情报评论》发表的这篇文章对中国军事方面的改革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本刊刊登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成为一支越来越职业化和纯军事化的部队,而且正在努力研究出一种全新的更适合中国变革的国情的战略思想。    人民解放军一直在采购有效的新型装备,提高各级指战员的文化素养,扩大士官队伍,并朝着一支全义务兵役制的方向发展。它
期刊
俄军要建新航母的报道无疑是近来最振奋俄罗斯国民的消息。俄海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马索林上将日前宣布,未来10年俄海军将拥有1-2艘新型航母。新航母究竟是什么样,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新航母能得到战略轰炸机的支援    目前,俄海军只有1艘现役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满载排水量近7万吨,长304.5米,编制2600人,舰载机最高配置为24架战斗机和42架直升机。武器装备性能强劲,主要是“花岗岩”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讹诈。然而,新中国依然面临着来自海上的巨大核威胁,党中央、毛泽东果断决策: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潜艇!构筑中国战略核力量的坚实屏障。于是,上至元帅、科学家,下至工人、潜艇水兵,都投身到了这一可歌可泣的伟大工程中。    叶帅临危受命“红工程”    这是一次政治局会议。叶剑英元帅身着军服早早来到了会场,坐在会议桌的中央。他今天是又高兴又气愤。
期刊
编者按:针对台湾空军近来多次使用F-16战机携带AGM反辐射导弹演练跨海攻击大陆雷达的情况,国外媒体发表了众多评述。刊发此文并不代表本刊赞同或证实文中的观点和数据,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台湾面临的作战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国从俄罗斯引进C-300防空导弹系统后,台湾空军飞机在海峡中线附近中高空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台湾方面资料认为,大陆引进的C-300导弹系统为C—30011MH型,对
期刊
举世瞩目的朝鲜半岛核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初凸显以来,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在中国积极斡旋以及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朝鲜的响应下,2003年8月于北京举行了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六方会谈是国际社会为解决朝核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为解决朝核问题四年来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然而,自2005年9月以来,六方会谈处于停顿状态,在会谈中唱主角的美国和朝鲜严重对立的立场,使解决朝核问题陷入了搁浅的境地。  2006年
期刊
众所周知,排开外来因素,如果单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就台湾的防御体系来言,台湾的安全可谓“命系于天”。当军事手段成为统一台湾唯一的手段时,空防的崩溃将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本文将从台湾空军的作战指导思想人手,结合台湾空军的布防和装备体系来对其作战能力进行浅入的分析。由于台湾空军的作战思想要服从于其整体军事战略之中,因此,在探讨台湾空军作战思想之前,笔者先略谈一下台湾军队的整体军事战略,以便大家能够更深入
期刊
2005年5月20日,美国空军在凯特兰空军基地组建了第一个V-22倾转旋翼机训练中队,围绕V-22用于运送特种作战部队的设计初衷展开系统训练。2005年6月,美国海军陆战队VMX-22作战试验与评估中队的全部8架“鱼鹰”集中在美国海军LHD 5“巴丹”号两栖攻击舰上,进行最后阶段的作战评估试验……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这种研制期长达25年的新型作战飞机真正投入了部署。V-22有着独特而优异的性能。但在
期刊
光纤制导方式的优越性    从1945年有线制导导弹诞生以来,总摆脱不了“长尾巴”的印象,虽有难以干扰的优点,但金属导线的重量、长度与信号的衰减,限制了导弹的射程,使其射程限于2000~3000米内,而且作战对象也以反坦克为主。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袖珍化的红外线或可见光波段摄像机可放到导弹里面,通过光纤将图像送回来,让射手看到目标,这种方式形成一类崭新的线导导弹家族。光纤重量轻,延伸距离可达60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