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森
1957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师从吴冠中老师。曾任河南美术出版社社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协书籍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有多件作品参加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及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出版多部个人画集及理论专著。
与张森先生相识经年,其间音书互鸣,闲话绘事,也曾就其彩墨画艺术与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内在链接浅谈为文。上次的撰述,是一种犹豫而的尝试,是胆怯的冒险;而要更深入地阐释张森先生的绘画,还需要更宏阔的视野与更延绵的时间之维。张森先生并不从属于艺术家中的一类,而是一个。他与艺术史的相谈契阔铸造了恣肆抒情和沉吟思索的金币,这金币一面是诗人的血肉,另一面是学者的精魄,其中沉淀着艺术的能量。
这种艺术的能量澎湃涌动,往往造就两种艺术的圣徒:天才和禅行者。前者的血液中充满着横溢的才华和任意的挥洒,比如中国唐朝的吴道子、明朝的徐渭,荷兰的凡·高和意大利的提香,他们的人生轨迹如流星般灿烂,他们的绘画艺术是热情洋溢的;后者的身影则如同苦思冥想的修远之人,在艺术的冰河上艰辛地跋涉,例如中国明朝的文徵明、董其昌,法国的塞尚和莫奈,他们的步履并未展示出轻盈的锋芒,反而在一张张画卷上打印着深沉的情感像素。张森先生的气质亦如后者,展示着攀登高峰式的自制力和理性精神。
20世纪的中国画艺术,无疑面临着某种内在的窘困,即当传统情感赖以寄托的意象都渐渐堙没于现代化的浪潮之中,传统的风格与情怀如何涵化更新,构成了视觉艺术语言的悬崖。那些远行者,有些选择折返,有些坚守原地,张森先生则以笔墨、颜色、汗水力求搭建通往彼岸的虹桥。这座桥梁当然不能是单行线,它需要在古典与当代、自我与他者、东方与西方之间酣畅通行,需要有足够踏实的质地以及艺术大地的标本意义,而这要求路径的设计者付出缜密的考量、孜孜的经营和对图像经纬夕惕朝乾的编织。换句话说,新的美学和新的咏唱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的再造,还应取决于对艺术语言脉络的俯视和提纯。如果说,传统的抒情是一种清澈的自为状态,具有根植于相对恒定的文化温度中的被动属性,像河水自然流淌冲刷出的美丽卵石;那么当代的抒情则需要具有一种雕刻家的力气。并且能够从硕大混沌的体量中冷静地凿刻出缪斯的样态,那是能主动地竖立起明朗和隽永的碑刻。
同样,张森先生的彩墨画艺术也不能仅仅被归纳为中国画一类的演绎,毋宁说,那是一条路径,一个可以自由转徙的诗歌牧场,一个统治着文化记忆与当代情感的王国。艺术家没有君主的权威,却可以拥有超越帝王的傲慢。这种傲慢,实质上是一种充满自信的张力,一种摘选精粹的姿态。
张森先生的彩墨画至少具备三个与艺术思维惯性相违的逆向路牌。
其一,与《画山水诀》的断言——“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相比,张森先生在其画作中着意提升色彩的位格,而非延伸由《南华经》而来的玄学式的审美理念。在他的眼里,色彩之于画家,宛如乐器之于歌者,小舟之于渔夫,麦田之于农人,若任其芜杂,则如伊卡洛斯失却了一边的翅膀。低吟浅唱固然需要怀素抱朴,但纵情放歌何尝不需要饱满嘹亮的音色。所谓传统可不仅是文人画的浅绛点染,中国艺术的门廊里,大小李将军的金碧山水、斑驳灿烂的敦煌西方净土变、浑厚华滋的五彩与斗彩,都不是匆匆访客,它们亦是迎来送往的主人,一时被忽略,绝不意味着被剥夺了产权;对其吹去蒙尘,让往昔焕发光彩,正是当代中国画家可以执念的本分之一。
其二,构图则如同营建城池,“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登高凭望“虚实相生”的传统布景,依赖的是阡陌纵横的古典田园风光。满目的重汀觉岸、烟波云霭,其氤氲浩渺的意境与现代视觉的生成机制背离,更易于让人感觉乖谬。传统构图过于依赖哲学媒介,文化深层结构的隐喻属性也日益与当代景观彼此隔膜;因此,张森先生从从容容地让来自西方现代设计中的象征、寓意等手法登场,精心打磨出观察当代心境的镜片,给予观览者以重新凝视的地平线,让“可居”、“可游”、“可观”的山水空间,幻化为个体主义的肩架结构,一砖一瓦地垒砌了足以供万千观者远眺的艺术城堡。
其三,艺术家又如炼金的术士,落墨为蝇只是小技,艺术家的魔法在于重新发现那些远逝的奇石,然后点石成金。在这层意义上,张森先生一方面重新启动了中国绘画的密体风格,另一方面则将传统丹青的续接插口连入到南宋院体的笔墨之中。就前者而言,自画圣吴道子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莼菜条蜿蜒中土以来,只有元代王蒙能于层峦叠嶂、千峰万壑中增添艺术的明度,幻霞子的简逸平淡宛如千年古鼎,清炖着中国传统艺术的主料;而就后者而言,在明人宗派习气的颐指下,“马一角,夏半边”不再是清旷心灵与隽永意境的浓缩和提炼,而是被附会为政治上的残山剩水,虽经“浙派”逆取,却又花自飘零。而张森先生不囿故道,别辟蹊径,辅料即为肴馔,觚斝亦登于明堂,选密体与边角之景,全无偃蹇反俗的做作与凭陵困挫的姿态。里希特曾说过:“艺术家的思考与选择就是艺术创作本身。”张森先生突破藩篱的广议博考符合这句著名论断的语义。
在南宋绍熙年间,有诗人刘学箕曾说:“侔揣万类 挥翰染素……所谓画士,皆一时名胜,涵泳经史,见识高明,襟度洒落,望之飘然,知其有蓬莱道山之丰俊,故其发为毫墨,意象萧爽。”笔者认为,以画观人,此等评语浸及张森先生,可谓中肯。每一个走近张森先生彩墨画艺术的欣赏者,都可以在这位画家营造的世界里嗅到四季的轮转与风吹的方向,见到泥土的温润和万物的生长,抒情与沉思成为了弄墨人热烈、流畅而又铿锵的视觉言语,彷佛接住了朝晖中李白吟唱的诗篇……
哦,中国簇新的彩墨画艺术有福了!
1957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师从吴冠中老师。曾任河南美术出版社社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协书籍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有多件作品参加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及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出版多部个人画集及理论专著。
与张森先生相识经年,其间音书互鸣,闲话绘事,也曾就其彩墨画艺术与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内在链接浅谈为文。上次的撰述,是一种犹豫而的尝试,是胆怯的冒险;而要更深入地阐释张森先生的绘画,还需要更宏阔的视野与更延绵的时间之维。张森先生并不从属于艺术家中的一类,而是一个。他与艺术史的相谈契阔铸造了恣肆抒情和沉吟思索的金币,这金币一面是诗人的血肉,另一面是学者的精魄,其中沉淀着艺术的能量。
这种艺术的能量澎湃涌动,往往造就两种艺术的圣徒:天才和禅行者。前者的血液中充满着横溢的才华和任意的挥洒,比如中国唐朝的吴道子、明朝的徐渭,荷兰的凡·高和意大利的提香,他们的人生轨迹如流星般灿烂,他们的绘画艺术是热情洋溢的;后者的身影则如同苦思冥想的修远之人,在艺术的冰河上艰辛地跋涉,例如中国明朝的文徵明、董其昌,法国的塞尚和莫奈,他们的步履并未展示出轻盈的锋芒,反而在一张张画卷上打印着深沉的情感像素。张森先生的气质亦如后者,展示着攀登高峰式的自制力和理性精神。
20世纪的中国画艺术,无疑面临着某种内在的窘困,即当传统情感赖以寄托的意象都渐渐堙没于现代化的浪潮之中,传统的风格与情怀如何涵化更新,构成了视觉艺术语言的悬崖。那些远行者,有些选择折返,有些坚守原地,张森先生则以笔墨、颜色、汗水力求搭建通往彼岸的虹桥。这座桥梁当然不能是单行线,它需要在古典与当代、自我与他者、东方与西方之间酣畅通行,需要有足够踏实的质地以及艺术大地的标本意义,而这要求路径的设计者付出缜密的考量、孜孜的经营和对图像经纬夕惕朝乾的编织。换句话说,新的美学和新的咏唱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的再造,还应取决于对艺术语言脉络的俯视和提纯。如果说,传统的抒情是一种清澈的自为状态,具有根植于相对恒定的文化温度中的被动属性,像河水自然流淌冲刷出的美丽卵石;那么当代的抒情则需要具有一种雕刻家的力气。并且能够从硕大混沌的体量中冷静地凿刻出缪斯的样态,那是能主动地竖立起明朗和隽永的碑刻。
同样,张森先生的彩墨画艺术也不能仅仅被归纳为中国画一类的演绎,毋宁说,那是一条路径,一个可以自由转徙的诗歌牧场,一个统治着文化记忆与当代情感的王国。艺术家没有君主的权威,却可以拥有超越帝王的傲慢。这种傲慢,实质上是一种充满自信的张力,一种摘选精粹的姿态。
张森先生的彩墨画至少具备三个与艺术思维惯性相违的逆向路牌。
其一,与《画山水诀》的断言——“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相比,张森先生在其画作中着意提升色彩的位格,而非延伸由《南华经》而来的玄学式的审美理念。在他的眼里,色彩之于画家,宛如乐器之于歌者,小舟之于渔夫,麦田之于农人,若任其芜杂,则如伊卡洛斯失却了一边的翅膀。低吟浅唱固然需要怀素抱朴,但纵情放歌何尝不需要饱满嘹亮的音色。所谓传统可不仅是文人画的浅绛点染,中国艺术的门廊里,大小李将军的金碧山水、斑驳灿烂的敦煌西方净土变、浑厚华滋的五彩与斗彩,都不是匆匆访客,它们亦是迎来送往的主人,一时被忽略,绝不意味着被剥夺了产权;对其吹去蒙尘,让往昔焕发光彩,正是当代中国画家可以执念的本分之一。
其二,构图则如同营建城池,“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登高凭望“虚实相生”的传统布景,依赖的是阡陌纵横的古典田园风光。满目的重汀觉岸、烟波云霭,其氤氲浩渺的意境与现代视觉的生成机制背离,更易于让人感觉乖谬。传统构图过于依赖哲学媒介,文化深层结构的隐喻属性也日益与当代景观彼此隔膜;因此,张森先生从从容容地让来自西方现代设计中的象征、寓意等手法登场,精心打磨出观察当代心境的镜片,给予观览者以重新凝视的地平线,让“可居”、“可游”、“可观”的山水空间,幻化为个体主义的肩架结构,一砖一瓦地垒砌了足以供万千观者远眺的艺术城堡。
其三,艺术家又如炼金的术士,落墨为蝇只是小技,艺术家的魔法在于重新发现那些远逝的奇石,然后点石成金。在这层意义上,张森先生一方面重新启动了中国绘画的密体风格,另一方面则将传统丹青的续接插口连入到南宋院体的笔墨之中。就前者而言,自画圣吴道子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莼菜条蜿蜒中土以来,只有元代王蒙能于层峦叠嶂、千峰万壑中增添艺术的明度,幻霞子的简逸平淡宛如千年古鼎,清炖着中国传统艺术的主料;而就后者而言,在明人宗派习气的颐指下,“马一角,夏半边”不再是清旷心灵与隽永意境的浓缩和提炼,而是被附会为政治上的残山剩水,虽经“浙派”逆取,却又花自飘零。而张森先生不囿故道,别辟蹊径,辅料即为肴馔,觚斝亦登于明堂,选密体与边角之景,全无偃蹇反俗的做作与凭陵困挫的姿态。里希特曾说过:“艺术家的思考与选择就是艺术创作本身。”张森先生突破藩篱的广议博考符合这句著名论断的语义。
在南宋绍熙年间,有诗人刘学箕曾说:“侔揣万类 挥翰染素……所谓画士,皆一时名胜,涵泳经史,见识高明,襟度洒落,望之飘然,知其有蓬莱道山之丰俊,故其发为毫墨,意象萧爽。”笔者认为,以画观人,此等评语浸及张森先生,可谓中肯。每一个走近张森先生彩墨画艺术的欣赏者,都可以在这位画家营造的世界里嗅到四季的轮转与风吹的方向,见到泥土的温润和万物的生长,抒情与沉思成为了弄墨人热烈、流畅而又铿锵的视觉言语,彷佛接住了朝晖中李白吟唱的诗篇……
哦,中国簇新的彩墨画艺术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