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英国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原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1月6日,英国原驻北平领事馆领事高来含拜会了中国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和欧洲司司长宦乡,递交了英国外交大臣贝文的照会。照会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表示愿意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时声明英国已取消了对国民政府的承认。这样,英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那么,作为西方大国的英国为什么没有同美国等国一道对新中国采取封锁、禁运和不承认的政策,而选择承认新中国呢?如果说驱使英国采取“承认”新中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国家利益,那么究竟是哪些利益驱使英国对新中国采取“承认”政策呢?
  第一,英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新中国成立时,英国在华的投资有10亿英镑之巨,遍及各个经济部门,且中英之间有传统的贸易关系。二战爆发前,英中贸易最高达1.06亿英镑,1947年和1948年英中贸易分别为1100万英镑和600万英镑。英国人相信,新中国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会把外国人拒之门外,不会断绝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1948年英国驻华大使馆认为:“共产党接管天津等大城市后,若不想市民饿死,就离不开外国企业。因此,作为一项权宜之计,它也会在新政权成立初期,尊重外国企业。”1949年8月英国外交部拟就的《中国》的备忘录认为:“经营多年,根深蒂固的商业设施和联系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恢复。”“从长远看,一个强大有效的政府管辖下的中国作为原材料和粮食供应地以及出口市场的潜力也不应忘记。”而且当时英国处在战后经济的恢复时期,需要扩大海外市场,自然不会放弃任何在华贸易的机会。而且由于美国对新中国僵硬的敌视政策,英国认为其在华的市场还会扩大。1948年12月上旬,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在一份关于中国内战形势的备忘录中指出:“从长远考虑,我们应力图在这个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之一站住脚”,通过在中国“保留立足点”的方法,在“与中共保持不可避免的事实上的联系”的同时,“调查在华继续进行贸易的可能性”。新中国成立后,殖民大臣琼斯于1949年10月30日在致香港总督葛洪的电报中指出,中英贸易源远流长,非常重要,但英国政府的“保留立足点”的政策只有在承认中共政府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成果,而且应该给予法律上承认。因此,英国认为要维护其在华的经济利益,必须承认新中国。
  第二,确保英国在香港的利益。作为传统的殖民国家,英国看重每一块属地和殖民地。它们可以给英国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是英国传统势力的体现。香港是英国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立足点,也是英国国力的重要载体和象征,由于二战而实力大损的英国对自己在香港的地位以及香港的命运自然十分关注。由于新中国政府已明确宣布了对历史上所有不平等条约的不承认立场,这就否定了英国继续统治香港的法律依据;人民解放军也已抵达深圳河北岸,尽管英国从1948年下半年以来就调兵遣将,紧急部署,但这些举动并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军事意义。英国既不愿丢掉香港,又无力防守,因而只能选择与新中国政府保持“尽可能友好的关系”。正如丘吉尔所说:“如果英国撤消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那么,香港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在英国看来,这才是维护其在香港统治的唯一出路。
  第三,试图谋求地缘政治利益。二战后,由于冷战向全球蔓延,离间中苏关系成为西方主要国家制定对华政策的重要考虑。英国希望通过“承认”政策防止新中国倒向苏联。1949年10月24日,贝文在一份备忘录中指出,如果采取“不承认”政策,“目前这个共产党国家指望苏联的倾向”将会增强。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抵达莫斯科的当天,英国通知美国,它将于次年1月6日承认新中国。同时由于毛泽东谋求中苏关系新定位的努力并不顺利,这也为英国离间中苏关系提供了希望。在此背景下,1950年1月6日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对此决定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后来曾作出明确的解释。1952年5月24日,他在英国议會下院强调:“我相信我们当时承认人民政府是正确的。没有让俄国人以为他们是唯一可以帮助中国的国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清楚地说明了英国“承认”决策所隐含的与苏联争夺中国的意图。在英国看来,西方只有积极发展同新中国的关系,才可能防止中国倒向苏联阵营,进而把中国纳入国际社会。这样,可以压缩苏联在亚洲的影响空间,争取一个中间地带。
  第四,英国国内在承认新中国方面形成的政治一致。新中国成立后,英国在对待新中国问题时,与美国不同,没有太多的意识形态偏见,而且认为中国不会完全倒向苏联。1950年,英国政府驻北京的代表哈奇逊向艾德礼首相报告说:“中国政府不会屈服于苏联。他们不会不顾国家利益而屈从于苏联。他们虽然与苏联合作,但是不会成为苏联的卫星国。”这一观点得到艾德礼首相的认可。英国保守党领袖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议会发言说:“英国不想改变对华政策。英国希望与北平政府发展密切关系和贸易往来。”“从历史、文化和社会基础方面考虑,中国是不会成为苏联的卫星国的。”英国国内的执政党和在野党在承认新中国问题上形成了政治上的一致,也是推动英国政府率先承认新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英国与国民政府在历史上的利益冲突。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主要在英国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进行,英国与国民政府发生了尖锐的对立。1926年11月19日英国领事壁约翰以北伐军通过汉口英租界为借口,向国民政府外交部提出抗议,称:国民革命军如果“继续闯入租界,恐与租界兵警发生冲突,酿成国际严重事件……此事断难容忍”,甚至要求国民革命军“如确需经过租界,必须以指定到达地点通知驻汉口英领事,获得‘许可’,方可通过”。对于英国领事这种公然蔑视中国主权的行为,国民政府代理外交部长陈友仁给予义正辞严的反击。11月27日,陈友仁复函指出:所谓“汉口租界章程,本来系处于中国主权准许之下的一种自治法规,主权者之行为,对于其所准许或曾经准许之法规,本来不生违法之问题”。而且在人民群众的积极努力下,1927年1月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解放战争时期,英国对华实行“不干涉”和“有限的中立”的政策。1946年10月英国公开宣布了对国民党的武器禁运令,并且此后一直执行这一政策。而到1947年5月27日,英国政府又进一步重申了武器禁运令,强调“只要目前中国内战仍然继续进行,英国政府的政策就是不向中国出口武器”,根据这一禁运令,英国政府拒绝了国民党政府多次购买武器的要求,也数次拒绝了国民党政府要求英国公司出售飞机和炸药的要求。英国的这一政策,一方面使英国与国民政府之间出现了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也为与中共政权发展关系留下了空间。因此,毛泽东曾经说中国共产党人不会忘记英国没有帮助国民党扩大内战。同时国民党当局在香港问题上与英国之间出现较大分歧,且国民党当局对解放区的封锁政策以及轰炸解放区港口内任何英国船只的威胁等,均成为英国作出“承认”决定的重要推动因素。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已被提出新的要求,更加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立体感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巧妙地融入人文意识教育,提升数学学科的文化价值,增强人文意
摘 要:数据压缩(Data Compression),是指在一定的数据存储空间要求下,将相对庞大的原始数据,重组为满足前述空间要求的数据集合,使得从该数据集合中恢复出来的信息能够与原始数据相一致,或者能够获得与原始数据一样的使用品质。  关键词:无损压缩 有损压缩 LZW JPEG JPEG2000    压缩编码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信息定义为“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压缩是去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开设电子测量实验课程的目的,并对怎样实现传统实验教学向开放式的实验教学转变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思考。  关键词:电子测量实验 开放式实践教学 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电子工业快速发展,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新的技术催生了新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有了新发展。电子测量技术是进行信息检测的重要手段,也是各个学科领域科学实验现代化的标志。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承载信息的载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性操作的技术。[1]多媒体技术做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为教学主体服务的。作为一种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长期以来,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的机器,多媒体的功能仅限于是老师点
目的:为患有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实施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样本来源: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疑似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共160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两组,阴
目的:调查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抽取96位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和75位体检健康者为一般
移植于大陆法系的传统法学教育模式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手段与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操作能力低下。法科教育必须通过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手段、更新教学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把党政分开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关键的问题提了出来,为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指出了明确方向。党政不分弊端太多在我国,党政不分相沿已久
如今,科技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是青少年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阶段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启蒙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小学科学教育肩负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组成、构成因素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论述,阐明了在智力、教育因素作用一定的情况下,由多种环境因素构成的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将对高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