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悟党史中砥砺赤诚忠心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j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对党忠诚”问题。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2021年3月1日,他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再次谆谆告诫中青年干部要“保持对党的忠诚心”“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他指出:“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要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回顾党的历史,百年奠基立业沧桑砺洗,百年筚路蓝缕薪火相继;百年励精图治创新发展,百年岁月如歌神州巨变。党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其根、其本、其魂,就在于拥有千千万万对党忠诚不渝的共产党人。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初,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对党的赤诚忠心”,意义深远,作用重大。
  悟史修身,以党纲党章誓词为根砥砺赤诚忠心
  “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是党对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党的一大制定的首部《中国共产党纲领》第四条提出,只有“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介绍才“可以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但是在加入我们的队伍以前,必须与那些与我们的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党的二大通過的首部《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一条写道:“凡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者,均得为本党党员。”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第一章第三条要求党员“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在井冈山叶家祠带领6名新党员在一块写有CCP的红布前举起右手向党庄严宣誓:“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1937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作题为《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结论,要求党员干部“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认为“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1949年9月17日,邓小平在《论忠诚与老实》的报告中指出:“忠诚与老实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有的品质。‘忠诚’就是将全部真情率直而老实地向党坦白出来,就是要忠实于党的事业、忠实于人民的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对党忠诚”问题,将其列为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2014年5月8日,他在《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中首次阐发“对党绝对忠诚”的命题,指出“对党绝对忠诚是中办的生命线,是做好中办工作的根本点”。这一论述明确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实践要求,便于全体党员干部严格遵守。2019年3月1日,他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他认为,“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始终坚守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之根、修身之道、做事之本、发展之基,应成为每个共产党员灵魂深处刻下的精神契约!
  悟史明理,以党史国史军史为本砥砺赤诚忠心
  马克思认为,“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因为我们是在先辈耕耘过的土地上走向现代化、在先烈战斗过的热土上走进新时代的。党史、国史、军史特别是党史,记录着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到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从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到擎天撼地的复兴伟业,始终跳动着共产党人的赤诚忠心。
  党史是党的性质和宗旨、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忠实记录,是党思想的积淀、精神的承载、文化的映照和执政的镜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基础,是党成功和继续成功的红色密码,是加强党性锤炼、增强党性修养的珍贵教材,其中饱含着丰富的忠诚基因、担当精神、党性修养资源和干事创业力量。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竭尽忠诚地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接续奋斗的历史,经历了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四大时期,是一部不懈奋斗史、自身建设史、理论探索史。深悟党史,可以知兴替、明得失、辨是非,可以铸信仰、悟思想、懂荣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
  回首百年,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向全世界昭示其立党、治党、兴党、强党的光明前景,就是因为它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成熟、睿智、坚强的党;就是因为共产党人是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民族先锋,是对党忠诚、光明正大、为民奉献的典型,是与时俱进、善于学习、严于律己的楷模。毛泽东称党史为“党书”,就是记载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百科全书”,本质上是一部党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其字里行间深刻诠释和回答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灵魂之问,是一本滋养初心、常读常新的“教科书”和淬炼灵魂、勤修真修的“终身课”。
  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修好党性教育这门共产党人的“心学”,既是一场深入灵魂的理论学习,更是一场融入血脉的精神洗礼;既是一次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系统回顾,也是一次对全党普遍的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学习党史,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对过去的回忆、纪念和致敬,而是化作了一种精神,一种对党忠诚、人民至上的伟大精神。深悟党史,既是一种党魂重塑、党性锤炼的深入骨髓的忠诚教育,也是一种党纪重温、党风沐浴的融入血脉的忠心洗礼。每一个党员都要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汲取忠诚营养、培育忠诚精神,获取滋养忠诚品质的内生动力。   悟史增信,以理想信念信仰为魂砥砺赤诚忠心
  理想如炬,信仰如钢。虔诚而执着的理想信念信仰,是共产党人的远航之灯、伟力之源、精神之钙。开国上将萧华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党的历史,是一部坚信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史和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血脉、根基和支柱。党一路走来,在惊涛骇浪中启航,在枪林弹雨中成长,在遏制打压中变强,其坚韧力量源自于坚定信仰,源自于党具有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强组织领导、坚固精神支撑和坚决责任担当。党的发展,正应验了那句名言:“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今天,我们筑执政之基、行治国之道、谋复兴大业,既是一次豪迈的进军,也是一种信念的坚守。理想信念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对党忠诚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苏共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而拥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其根本原因是绝大多数苏共党员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已荡然无存。我们要在固本培元中淬炼政治判断力、历练政治领悟力、锤炼政治执行力,在滋养初心、淬炼忠诚中擦亮对党忠诚的政治底色、磨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意识、提高对党忠诚的政治能力。
  悟史对标,以先驱志士英烈为镜砥砺赤诚忠心
  回首党的发展历程,有无数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1965年5月,阔别38年的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念奴娇·井冈山》词作中发出“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的慨叹!井冈山时期,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因叛徒告密被捕。敌人对他施以吊打、踩杠子、灌辣椒水、铁铲烙、割肉等各种酷刑,逼他说出全县党组织和党员名单,以及红色独立团的枪支弹药存放处,但他对党忠诚、宁死不屈。敌人行刑前,他怒斥敌人、宣传革命道理,被敌人用匕首割掉舌头。他忍着剧痛用脚尖蘸着口吐的鲜血,在地上写下“革命成功万岁”6个大字,壮烈捐躯。朱德的妻子、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妇运科科长伍若兰为掩护军部人员转移,腿部中弹后被捕。敌人对她软硬兼施、用尽酷刑,但这位已有身孕的“双枪女杰”始终坚贞不屈,被残忍割下头颅挂在赣州城楼上示众数日,英勇壮烈,催人泪下。
  据不完全统计,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即有15000多人,加上無名烈士达40000多人。红军长征,平均每300米有一人牺牲。仅1921年至1949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60多人。正是在这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不懈奋斗中,中国共产党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擎天柱和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成为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位位铁骨铮铮的英雄,让我们感受到忠诚最感动人心的力量;一个个为国捐躯的英魂,让我们看到忠诚最本真的模样。李大钊的“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王尽美的“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邓恩铭的“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等抒发了共产党人的壮志豪情。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脊梁,是忠诚于党的楷模,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历史丰碑。
  据开国中将吴先恩回忆,1936年2月,长征中的红军在翻越海拔最高、积雪万年的党岭山时,发现有些冻僵了的红军先遣队战士的遗体被冰封在雪中,其中有位战士胳膊高高伸出雪堆外,拳头攥得紧紧的。路过的战友上前发现他被冻死在雪堆中,只好用力把他的手掰开,发现他握着的是一张党证和一块银元,上面写着“刘志海,1933年入党”。这位只有3年多党龄的红军战士临死前仍不忘向党组织交纳最后一次党费,被誉为“雪山忠魂”。
  当历史的硝烟散尽、站在时代高峰上回望党一路走来的奋斗历程,我们更应该深切缅怀那些用鲜血和生命为人民创造新生活的革命先驱和英烈。他们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和英勇,用泣血的笔书写了共产党员为人民利益舍生忘死的正义和悲壮。正是这种忠诚、正义和牺牲精神,奠定了共和国大厦的坚厚基石,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向革命先烈学习,坚守初心、强化使命,砺洗灵魂、淬炼意志,内化忠诚之心,强化逐梦之力,赤诚践诺站在党旗下高喊的入党誓言!因为共产党员绝不只是一个政治称谓,更是一份责任和义务,饱含着担当和忠诚,浸润着公心与党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悟史续脉,以传承红色精神为旗砥砺赤诚忠心
  党员忠诚锻铸红色精神,红色精神激励党员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在多个重大场合多次提及伴随我们一路走来、催人奋进的各种“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饱含初心与使命、熔铸信仰与忠诚、凝聚血泪与真情的伟大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蕴涵了对党忠诚的丰厚滋养,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是激励我们阔步前行的强大力量。
  1975年10月,因患癌症已作过5次手术的周恩来让人找来《长征组歌》唱片,倾听着长征路上的豪迈旋律与病魔作不屈的斗争。长征中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绝地断粮、险象环生等生死考验,红军将士能够共克时艰、战胜强敌,靠的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那钢铁般的意志,为后人竖起仰望生命巅峰的界碑。在湘江战役中,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最后因弹尽粮断、腹部受伤而被俘。躺在担架上的他铁心向党、宁死不当俘虏,在被押解途中忍着剧痛手撕伤口把肠子掏出来拧断,壮烈牺牲。在新时代,我们要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并以此修炼党性、浸润品格、陶冶情操、升华德行,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路上砥砺前行。
  悟史力行,以干实事开新局为要砥砺赤诚忠心
  时间回响历史足音,实践铭刻前进足印。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对党的忠诚始终体现在百年征程中的艰苦奋斗、干事创业上。忠诚干好本职工作,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共产党人永恒的精神本色。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伟大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已连续发表8年的新年贺词中16次提到“奋斗”。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人均寿命是35岁,现已提升至77.8岁。经过接续奋斗的脱贫攻坚战,到2021年2月,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2013—2020年),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体脱贫。这是党对人民群众的时代践诺和持续脱贫攻坚的硕果,是一部波澜壮阔、彪炳史册的伟大传奇,为人类减贫这一世界性难题展示了中国样本和中国道路。而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深学细悟党史中继续奋斗,铭“来时路”之难、强“脚下路”之责、逐“未来路”之梦,在新时代中国巨轮航行的海图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职守,以昂扬姿态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原一级巡视员)
  (责编 孟红)
其他文献
经有关人员探索以及研究可以发现,农村中的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中的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所以,将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中的协调发展方面的路径探究好就非常关键,这同样属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关键趋势以及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农村金融使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路径,令农村经济可以更快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煤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加强自身安全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当前煤矿企业安全成本管理工作中存的不足,导致成本管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为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阻碍。由此,本文对煤矿企业安全成本管理进行研究,根据问题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安全成本管理的效果。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而高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则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社会责任。固定资产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硬件保障,相关管理工作能效提升,对推进高校教学、科研等领域进展有积极的影响意义,并不断朝着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迈进。本文基于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概述解读,以此为切入视角,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并重点就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发展进行了讨论,继而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建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新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学习模式的改变,使得教学设备进步化、教学方式更优化、教学过程动态化。尤其推动了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主动化、探究化、深刻化,从而使学生实现对抽象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应用。本文以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浅谈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信息化技术与产业发展结合越来越紧密,通过信息化技术和平台的应用,能有效提升企业日常的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管理质量,降低管控风险。其中ERP便在这一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产物,随着ERP系统的不断创新与完善,其在企业内控管理中发挥着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山东天保工贸有限公司而言,通过ERP系统的合理应用,能有效连接上下游企业,在钢铁产业链中发挥积极作用,且将公司目前的一系列发货、收款、开票等工作全部实现信息化,对提升企业经管效率有极其明显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本文以ERR系统助力加强企业内
以创客理念为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既需要极具挑战性任务的融入,还需要更优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动态学习中的问题,发现学生的精妙创意,把握好救学时机,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这就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也是创客理念下实现高质量教学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创客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的设计方式。
我国与新加坡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土地大部分为国有、政府主导城市规划、高密度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等,且新加坡国土面积大体相当于深圳市,所以新加坡城市经验对深圳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对新加坡“2019总体规划”中的居住用地规划与深圳市的居住用地规划进行分析对比,以期为深圳市未来的土地规划提供借鉴。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监督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事业单位进行一定的会计监督和管理,对于提升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进行事业单位的工作过程中,要对各级部门的财务信息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其会计工作进行严格的监察。对于其中存在问题进行及时的探讨和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增强各部门的财务信息管理,将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会计工作的
深度学习要拟定一个学科主题。学科主题也是学科项目,就是要在学科内容中选取一个知识序列,然后进行一定的改造和重组,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较为完整的主题内容。选择和确定学习主题需要考量内容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主题下的内容既要有综合性又要有系统性,而且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
随着我国对公立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化,国家教育经费保障工作全面实施,中小学规模不断地扩大,学校的教育资金拨款数目日益增多,为了全面发挥出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稳定发展,全面改善公立中小学的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的公立中小学校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对预算管理的关注度匮乏、预算编制上不够完善、预算执行浮于表面没有落到实处,最后中小学校呈现出来的预算绩效管理结果水平偏低,有待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