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力量等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ghts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人都不怕脏
  
  文/洋 洋
  
  在德国生活,很有趣的一件事就是,观察这些鬼子和我们有多么的不同。
  很早以前,我就特诧异地发现,德国鬼子都不怕脏。火车上或者商店里,妈妈们就放任还不会走路的小宝宝们满地乱爬。小孩子从地上捡起来什么就往嘴里放,家长也不会特别制止,美其名曰,吃点细菌好,增强抵抗力。
  前些年的时候,面包店的售货员,会用刚接过钱的手,去抓面包,卖给下一个顾客。幸好,现在这个情况已经有了好转,他们终于知道了拿面包的时候,戴上塑料手套。在家里,一些什么吃的东西不小心弄掉在地上,他们会捡起来继续吃。
  如果身上不小心溅上什么脏东西,他们竟然能把手指头放进嘴里,沾上吐沫,然后不耐烦地不停地在上面擦拭。或者,有的家长会用手指头沾吐沫,擦自己孩子脸上的脏东西!在我看来,衣服上或者脸上忽然沾满了口水,不更脏了吗?
  德国女总理默克尔有次在北京凯宾饭店吃自助早餐,她不小心把一个小面包弄掉在地板上,服务员马上要拣走,她说“不用不用,我可以吃它的。”然后真的放回自己盘子里,干掉了!文章最后便称,默克尔很亲民,不讲排场的观点!可以想象出当那令人“目瞪口呆”的场景呢。
  可能德国的整体国民卫生状态一直比较好,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人们,没有过多对外界是否干净有很高的警惕性吧。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cabincrewyangyang
  
  选美,失去了自然美
  
  文/ 袁 方
  
  我厌恶看到各种形式的选美或者跟选美相关的广告和信息。为什么一群身材苗条、长相漂亮的女人,愿意被一些丑不拉几的男人甚至不会专业审美的男人,点评过来点评过去呢? “你走路的姿势不好”、“你说话的声音不好”、“你腿太粗了”。女孩的身体是父母遗传的结果,即使现在有先进的整容手段,有些诸如声音等的特征也是不能改变的。每个女孩都有不同的美,为什么那些男人评委们就能如此武断地决定“你的声音不够好”、“你的腿太粗了”呢?
  再有后来,因为各式选出来的“美人”,素质好像不是很高,就另外增加了一个环节。那就是知识问答环节。我总觉得这个环节是现在选美最有趣,也是龌龊的地方,那就好似在证明漂亮的女人就是没有素质和知识的。好像只有加入知识问答,选出来的才是智慧与美貌并存,得体的美人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选美,让选美也越来越龌龊了,不断的有各种关于选美和被选美人的,各种负面的、不堪入目的新闻。但即使这样的龌龊,依旧有不少的女生愿意走上选美舞台,上去一搏。参加了一次,又再来一次,好似选美真的能改变命运一样,到后来不过还是一场空。可知昨日冠军,今夕又在何处?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897fd0100uxh9.html
  
  在国外不要轻易说“Are you sure”
  
  文/翟 华
  
  在国外,想要以破烂的英文赢得短暂的友谊很难,还处处暗藏得罪人的话语陷阱,尤其是因文化认知差异所造成的误解。
  日前在芝加哥机场划位时,对柜台小姐说:“你确定不必看机票吗?(Are you sure?)”划完座位后,她将不悦的表情写在脸上,看我一脸茫然无辜的样子,她忍不住严肃地指正我:“绝对不可对女士说‘Are you sure?’这是对女性专业的一种侮辱。”
  天啊!这么简单的英文都会造成误解。这件事让我回想当年留美时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语言入学测验。由于我提早赴美,心想与其等待大伙英文会考,不如主动求见语言中心主任。会面当天,果然,他的态度和蔼可亲,我们相谈甚欢。我问他我需要修哪些英文课。他的回答令我惊讶万分:“你只要修一门写作课就可以了。”“真的吗?为什么?”他重申:“你的口语还可以,不必上会话课。”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劲,我竟然说:“你们美国佬(You Americans)总是说很好、很棒,即使我们错了!”我看他脸色大变,当下的气氛几乎教人窒息。
  我很懊恼,本来这场面试可以画下完美句点,却让我给搞砸了,实在不该多嘴冒出“你们美国佬”而激怒对方,听起来想必很刺耳。看他挥挥手,怒目送客,我心里凉了半截。后来在课堂上,我们讨论跨文化问题时,才有机会跟他解释,中文双主词连用很稀松平常的,他才释怀。
  感谢他宽宏大量,超越文化差异的藩篱,让我申请到名校,安然度过旅美第一关。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70cb20102ds9o.html
  
  美国邻里之间的相互攀比
  
  文/ 梦 银
  
  美国有句俗语“赶上琼斯家”,表白的就是美国人邻里之间的攀比心理。
  美国邻里之间的攀比极具特色的。咱中国人的“比”是求同,就是说,看人家买啥咱也买啥。美国人的“比”则是求异,那就是说人家买啥他就不能买啥,总要整点儿与众不同的东西。所以在买新房子时,从户型的选择,到内部装饰的确定,他们会处处显示出不与邻居苟同,甚至连砖头的颜色,门窗的式样这样一些细节,他们也会仔细斟酌,绝不轻易逊色于邻居。这样攀比的结果,不但比出了创意,也造就了这千姿百态的美国式独立房。
  美国人除了比房子、比车,照样也会比孩子。好多美国父母也同中国父母一样望子成龙,也把子女所上大学的名声和自己的家庭荣耀联系起来。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被名牌大学邀请见面,其父母就会若无其事而又心存炫耀地问别的家长:“你们家的孩子没去哈佛见面会吗?真遗憾,我以为他也可以去的。”
  如果说邻里间的攀比,不管是比房子、比车,还是比孩子,总归这种“比”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至少会催人努力,但也会产生不平衡心理。你若问攀比到底害人有多深,有些经济学家甚至把美国这几年的经济危机都归咎于美国人多年秉承的攀比心理,正是这种攀比心理导致美国人在过去一二十年里不断加大消费力度。
  曾看过一个相关的报道,受访人格林女士就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态道:“心里没有失落感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当你看到别人买了大豪宅,而自己还住在一间很小的公寓里,就会想,我到底什么地方不如别人,为什么不去贷款买大房子,别人可以的我也可以。”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1d76101017rhk.html
  
  图书馆的力量
  
  文/ 英国琐记
  
  从新加坡金文泰地铁站出来,眼前出现一座崭新的购物中心。这是个极小的购物中心,但一般小市民需要的东西和小小的生活奢侈品都可以找得到。里头有超市、小食阁、电器店、玩具店和各种小商店,也有一间大众书局,还有一间图书馆。这就是小小的新加坡令人惊呼的地方。在最商业化的地方,冒出一间最朴实的市民图书馆。
  新加坡的几个购物中心里,都附设了图书馆。在最多人潮的地方,在众声喧哗之中,图书馆就干脆设在那里。优点是,女人血拼时可以把男人丢进去,也可以把孩子丢进去。新加坡的这个做法,一定解决了很多家庭纠纷。我去图书馆走了一圈,我比较留意儿童书籍,发现童书和绘本非常多,儿童读物也划分得很细。
  我当下有个感觉,单单看英文的儿童书类,里头的藏书量,应该比我在英国郊区小镇里,家附近的图书馆的藏书量,更加丰富。而且,英文书,很多源自英国和美国,也有不少本土的书,视野是很广的。
  英国经济萧条,许多公共服务都已经遭砍遭杀,公共图书馆竟然也首当其冲。孩子们少了图书馆,将是一件多可悲的事啊!如果新加坡的这个地方图书馆,是新加坡文化的一个缩影,我觉得,新加坡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因为,他们身边,就环绕着那么多好书。就算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大,没钱的孩子就算买不起书,他们还有图书馆,可以支撑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
  这样的社会,给更多人向上流动的可能。
  博客地址:http://janetwilliams.wordpress.com/
  
  火车上读书的人们
  
  文/ 李 杜
  
  在欧洲坐火车,总能见到很多读书的人。等车时的几分钟时间,也有人掏出厚厚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我看得分外亲切。
  若是距离近,我就能看到书名。有位时髦女孩读的是畅销小说《马语者》,另一个亚裔模样的女子,读的是Alchemist, 中文是《牧羊少年神奇之旅》,一本巴西作家写的畅销小说。还有一位女子,读的居然是《心理学的五十个基本问题》,我见了肃然起敬。
  上来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站定后,一手扶着横杆,一手端着一本书读了起来。我正坐在他的书下,见书名是《意大利黑手党始末》,阴森森的封面,和男子脸上的铁青胡茬相得益彰。不过,胡茬男很绅士,明明面前有座位空出来,也要等着远处的女士们走过来坐,自己继续站着看书。
  今天在火车上,见对面一位中老年妇女读的,赫然是我去年想买的Mao’ Great Famine,关于中国1958到1962年的饥荒。今年,我发现Waterstone’ s一连进了好几本。此书刚刚获英国Sameul Johnson图书大奖,所以销量大增。
  我犹豫了几次,眼见着只剩下一两本,还是没买,实在不忍去看那些苦难,那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块伤疤,国内对此讳莫如深,却被西方人揭得鲜血淋漓。
  在国外,资讯和网络的开放度比较高,可以了解中国另一面的情状,但带来另一种痛苦。我见那老妇聚精会神,读中国的大饥荒,很不是滋味。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1689c0102dre4.html
其他文献
曾经的日本国有铁道公司在改革后分为7家民营公司,其中之一就是西日本铁道公司。  时间回到2005年4月25日。属于西日本铁道公司(以下简称JR公司)的一列城铁在行驶至神户塚口至尼崎路段时,刚二十出头的司机为了按规定准时抵达尼崎站,将时速提高到了100公里以上。在经过一个弯道时,过快的速度让列车7节车厢中的5节“飞出”铁轨,头两节更硬生生插入铁路旁的一栋公寓,公寓底层的停车场面目全非。导致107人遇
我家所在的那个小村子,名字叫西杨家,因为隔着几道山岭和两条小河的东边还有一个东杨家,村子的下游方向还有个细杨家。村子没什么名气,虽然是本村最大的自然村之一,但行政村的名字,却被邻村占用了。即使本乡的人,稍微远点的,未必就能一下子咬准位置,外乡人就更难得知道名字了。但是,说起大枫树下的那个村子,周边方圆几十里的人,几乎没有不清楚的,因为村子背后山坡上,站着一棵得两个大人才能合抱的大枫树,大枫树就成了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离不开这个地方——家。  你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家就是你的起点和终点。  我们的世界是由家组成的,没有家,就没有人类的生生不息。而这里我要讲的是人类共同的家——地球。  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子,住着美丽的一家人。这家人口特别多,有70多亿,他们散布在村里的七个社区(七大洲),四条大河(四大洋)把这七个社区分隔成几大块。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家住哪里吧:我家住亚洲区中国街广东栋广州房,
第一季是锋芒初露,第二季是荡气回肠,第三季是泪流满面,第四季则是狗血到根本停不下来。  作为英剧标杆的独立电视台古装大作《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终于在争议声中迎来了第五季。独立电视台于8月中发布了《唐顿庄园》第五季的首批剧照,并宣布将于今年秋季正式回归。第五季将依然延续前四季的配置,共拍摄8集,并制作每年传统的圣诞特别篇。  比“大表哥”马修的惨死更加悲惨的是,《唐顿庄园》第四季
太阳系外发现7颗潜在可居行星  据国外媒体近日报道,负责登记可居世界的一个项目的研究人员宣称,位于我们太阳系外的银河里的7颗行星或许适宜生命生存。  “可居住性行星实验室”的门德兹科研组2011年12月开始进行可居系外行星目录项目。需要评估这些最近现身的世界适宜生命生存的程度是促使该项目诞生的原因,它被当作把这些新行星介绍给公众的一个途径。研究人员表示,有近80颗已被证实与地球大小类似的系外行星,
科技可以改善生活,也会摧毁生活,日本的核安全问题引发全球范围的对安全使用核能的讨论。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说,全球现有14座危险核电厂,台湾的4座核电厂竟然全部上榜。  台湾有关第四核电厂的建废争端由来已久,长期以来民进党一直将反核作为其与国民党进行政争的主要议题,以此争取民心,赢得民众的支持。民进党执政后,核四问题成了其执政中一块烫手的山芋,拿不住,又难放下。  近20年来,台湾有关核四存废
《看世界》:非洲是人均财富、教育、壽命等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大陆,经常要接受外部援助,今后非洲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庄礼伟:尽管非洲近几年有着非常高的总体发展速度,全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10个国家大多数是在非洲,因此非洲被外界称为“未来的印度”或“未来的中国”。但非洲仍然是全球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目前非洲总体的快速发展是由外来投资拉动并主要依赖资源出口,非洲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改进发展模式。 
上千名身穿白衬衫的高中男女学生,在学校体育馆内席地而坐,围坐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在圆圈正中间地板上,铺放着一张巨大的白纸,15名身穿和服的男女同学,正手持粗细不一的毛笔,伴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  这不是比赛,也不是舞蹈表演,而是日本一所普通公立高中“文化祭”上的一幕。15名学生是学校书道部的成员,几人分成一组,手持笔墨,轮流走上铺在地板上的巨大白纸上,在音乐声中边写边舞,表演他们多日来精心排练
“病人”查韦斯和他的家族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古巴接受了癌症放化疗,病床上的他甚至还不忘记通过发微博来治理国家。他的病情也引发了外界的猜测,因为他此前曾把权力暂时交给哥哥。委内瑞拉的政治局面是否会像古巴一样,出现“兄弟接班”呢?不过,“拖着病体”的查韦斯依旧精力旺盛,活跃在媒体镜头之中,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的家族成员也逐渐为媒体所知。(幼年照片答案:左3)    查韦斯和女儿弗吉尼亚(左)、玛
在悉尼市中心鳞次栉比的商业楼宇间,穿插散落着一些公寓楼。由于生活和交通较便利,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居住在这里。他们通常几人合租一套几十平方米的公寓以减轻经济压力。在悉尼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澳大利亚的80后正经历着“蜗居”生活,在追求事业发展的同时忍受着高房价之痛。  《国际住房可负担报告》将澳大利亚30个城市的房价划入“严重难以承担”之列。悉尼高居国际最昂贵住房市场排行榜第三名,墨尔本则位列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