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羊卓雍错

来源 :西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un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山,中秋环羊湖,五人皮卡车,费用均摊。”打开微信语音,彭利君的声音传了出来。
  我不假思索地回复:“羊湖我都去三次了,换个地方吧!”
  “你有我去的次数多吗?去和环是两个概念。去是到此一游,环是围着260多平方公里的羊卓雍错转一圈,收获与感受是不同的。给个明确答复,我做攻略。”
  这是征求我的意见吗?好像让我选择,每次都别无选择,只有跟着他走。
  彭利君1996年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毕业分配到西藏,做法语导游。自从在墨脱偶遇以来,我们一起徒步勒布沟中的野狼谷,到哲古草原看星空……他选择的目的地,要么有异于常规旅游路线,要么在熟悉的地方挖掘出不一样的价值。
  羊卓雍错是国人皆知的景区,“错”是藏语音译,“湖”的意思。为了好记,人们往往把羊卓雍错叫作羊湖。彭利君坚持环羊湖,我把信任与佩服化作两个字:同意。
  上了车,我略感惊讶,同行者唐明金入西藏旅游业比彭利君还早,张慎云和郑颖都是多年的西藏导游。这次环羊湖团队五人中有四个持有导游证,能与他们一路同行,我的愉悦与期待猛增。
  我们驶上环湖柏油路。
  看着前面的货车车厢里拉着马,我们感到惊奇。
  靠近了,才看清马的体形、毛色甚至精神状态都很好,显然是经过挑选的。马的周身裹着毯子,两旁用木条固定。货车开得慢悠悠的,看得出他们为了马花尽心思,费尽功夫。他们拉着这些心爱的马去干什么?见多识广的导游居然没人给出精准答案。
  按照预案,中午,我们在湖边支起帐篷。
  羊卓雍错太大了,大得开到哪里都能见到她。从视觉上说,所见水面有限,弯弯曲曲向你展现部分肌肤后又隐于群山之中,正應了“犹抱琵琶半遮面”那句古诗。人们的心理往往是这样,越是享受部分美好,越想穷尽全部。对常人而言,难以遍览湖之所有美景,能围着外围转一圈就不错了。
  她的外围?这样说吧,如果你了解羊卓雍错,不需我细说;如果你不了解羊卓雍错,请看地图。无论纸质版还是电子地图,效果都是一样的。羊卓雍错的主体位于浪卡子县境内。东西南北水域相隔很远,又彼此相连,湖中有岛,岛上有寺。从空中俯瞰,她就是青藏高原上飘起的一朵浪花。
  慢慢地欣赏,她的头弯向县城,浪卡子县与贡嘎县交错的地方是她的腰肢。在浪卡子县境内,从东边的张达乡开始,经伦布雪乡,过多却乡,在西边的打隆镇往北拐个弯,直到阿扎乡,这分明是她的裙摆。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海内外游客痴迷羊卓雍错,因为她是一位身着绿色百褶裙的曼妙少女。
  静静地端详她,她还是一朵盛开的莲花。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流去,在其南岸,一朵莲花经久不息地开放。莲的茎从浪卡子县的白地乡延伸到贡嘎县的东拉乡。浪卡子县境内的张达-伦布雪-多却-打隆-阿扎一线,组成一簇花瓣。看到莲花,自然想起莲花生大师。不必赘述,人们自然明白羊卓雍错为什么成为藏传佛教信徒膜拜的圣湖。
  张慎云把我从地图上拉回眼前。真是人如其名,她对天上的云充满想象力。在她的提示下,我看到左前方的一朵云像一个烟斗,上方好似有位老人伸出拇指正往里面摁烟叶。右前方稍远的地方雨云中偏偏拉扯出一缕黑云,犹如一条乌龙往外喷水。高原的天就是这样,一会儿阳光灿烂,紫外线射得你无处躲藏;一会儿来阵雨甚至夹着冰雹,提示你时值中秋穿羽绒服感觉正好。
  光的角度和云的变幻让湖水色彩斑斓起来。同在羊卓雍错,不同的人对湖水的颜色有不同的感知,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的效果也不一样,即使站在同一地点稍微转换视角都能收获不同的颜色之美,如果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季节来到这里,湖水颜色的变化之大甚至让自己产生怀疑。羊卓雍错并不任性,拥她入怀的群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映衬着她的脸庞一年四季斑斓色,不同时段颜不同。
  圆了在湖边支帐篷野炊的梦,我们继续围湖而转。
  前面出现一片帐篷,附近凌乱地停放着轿车、皮卡和电动三轮。靠近湖边一片空地上有盛装的人们载歌载舞。我们初步判断为小型物资交易会。经询问,这里的人们正在过“望果节”。意在庄稼即将成熟,丰收在望,庆祝一下,要不了多长时间就收获了。
  郑颖感到奇怪,一个多月前就看到有过望果节的,中秋节都到了,羊卓雍错的农民还在“望果”呀?
  其实这种现象是由高原河谷地带特有的小气候造成的。旅游的人常常发现,五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油菜收割完毕,六七月份青海的油菜花盛开,来到西藏,八月份拉萨的油菜花迎风摇摆,九月中旬在浪卡子徜徉,一片片油菜花仍在点缀着充满希望的田野。身在湖畔的我们,眼前有成熟得低下头的青稞穗,有依然把芒举得高高的不知何时能收割的青稞。以作物即将成熟的时间来确定望果节的日期,一年中在西藏大地上最早的望果节与最晚的望果节相隔两个月不成问题。八九月份游客常常与望果节不期而遇。别说远道而来的游人对西藏如此多的望果节感到困惑,就是长期在藏的我们,遇到眼前的望果节,才明白上午坐车的马匹是来参加望果节赛马比赛的。
  羊卓雍错是个好地方,河畔低谷地带有耕地,适合种植农作物;滩涂山坡长茂草,是马牛羊的乐园。
  真是移步换景,刚欣赏了一个村的望果节民族节目,又见到了另一个村的村民在割草。
  村民割草秩序井然。三四十人排成一排,手持镰刀,弯腰趋前,只见队伍向前蠕动,身后倒下一堆堆青草。后面跟着年龄偏大的人,他们是打捆的高手。路旁停着一列电动三轮,是为拉草准备的。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以前割完草,要靠马驮回去,甚至人背回家。
  更进步的在相隔几十公里的一片草地上。好远看到一群人奔忙,有些乱糟糟的。青稞熟了要收割,供人食用,牧草熟了同样要收割,晒干成为马牛羊冬天的美味。这个季节牧草长得快老了,尚未变黄,如果来场风雨或者飘些雪花,三五天就会大变样,马牛羊吃起来口感与营养都会差很多。
  我们庆幸遇到如此宏大的劳动场面,赶紧下车观看、拍摄。远望忙碌的人们往来穿梭,近看才知是有组织的。草地上有割出的一道道长痕,显然是村民们熟知的界线。让我们惊叹的是,手持割草机的大都是妇女,用铁筢子搂草的也是妇女,老人手忙脚乱地往大袋子里装草,开拖拉机运草的为男子。
  有个中年男子在前面指挥,手指之处,十几部割草机齐鸣。如果说之前的割草队伍似蜗牛速度,眼前的割草场景犹如千军万马在战斗。在内地仅用于修剪草坪的割草机,在这里成为村民的生产工具。物尽其用,看得出,对他们而言,手工割草时代一去不复返。
  又开了十多公里,见到农民收割青稞。同样以妇女为主,排成队,如同前面所见手工割草情形。意识到我们站在路旁拍照,有的停下手中活计,直起腰来。她们满脸含笑,我们笑出声来;我们招手,她们举起一把青稞挥舞着回应。
  多么淳朴的农民姐妹呀。我是农民的儿子,也做过农活,不由得走到这些姐妹们跟前。
  她们的衣服上沾满泥土,但脸上的高原红分明透露着幸福。是呀,有什么比收获更令人喜悦呢!
  有几位青年妇女会说普通话,是意料中的事。
  我问她们为什么没使用收割机。她们说,这里的地块小,收割机没有人灵活,况且收青稞就这一阵子的事,劳动量不大,大家在一起干活,有说有笑,还锻炼了身体。
  我又问为什么基本上都是妇女割草收青稞,男人们到哪里去了。她们说,壮年男子都在建筑工地,那里的工资高,女的收割供人吃、喂牛羊,男的务工挣大钱提高生活质量。
  我一抬头,又看到波光粼粼的湖水。羊卓雍错真的不错,是这一片湖水滋润着这片土地,生长着庄稼和牧草,养育着幸福感不断提升的人们。
  责任编辑:索朗卓嘎
其他文献
我缺少那些磕长头的朝圣者三步一叩、五体投地的虔敬,甚至一路上都在抱怨山高路远.平均一天十二个小时以上的车程,从拉萨到昌都,走了七天.没有走过西藏的人,你如何知道天地之高远?她有多么美,就有多么忧伤;有多少洁净,就有多少孤独;有多少冰肌雪骨,就有多少苦寒荒凉.冰雪荒凉的世界让人明心见性,——我的眼睛被装满了,我的心却被清空了.我想记录经历的一切,一切却又无从说起.它的开示来自你陡然间的警醒.
期刊
洼西,本名洼西彭错。1972年生。藏族。四川乡城人。供职于甘孜日报社。作品散见于《民族文学》《西藏文学》《芳草》《长江文艺》《四川文学》《贡嘎山》等刊物。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乡城》《失落的记忆》。  1  次仁湖岸的草甸,小路在稀落的柏树间蜿蜒。柏树的枝干包裹着纸一般的棕灰色树皮,有的正脱落表层,若不抬头看高枝上的叶簇,真就枯树无异。树下的残雪正利用晴好天气努力融化,像要把周遭的一切从萧瑟里唤醒。 
期刊
马相村先生嘱我为他的诗集写个评论,因这段时间持续地下乡出差,带着他的诗集电子版,却没条件细致通读,直到前几天,冬至前后,人归居所,终于安静下来,得以认真拜读这部冠名《走吧,回西藏去》的诗作.从题材上看,这部作品大概分作这么几部分内容:个人情感、西藏游历、家国情怀以及其他,其中,个人情感的篇什过其半.
期刊
期刊
20世纪以来,关于方志戏曲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曲家生平考证、曲目拾遗、戏曲志编纂和民间演剧研究,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当前也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如重应用、轻整理,研究投入的持续性不足及数字化程度低等.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方志中相关戏曲史料进行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理,推动建设“中国方志戏曲文献数据库”,并对方志戏曲文献进行规律概括与理论总结,为研究者提供更为可靠、便捷的文献数据与征引来源,进而为戏曲史的重新建构奠定更加坚实的学术基础.
因为较大程度地规避了证伪的风险,人们在谈论不能去或很难去的地方时,经常大胆到令人吃惊——那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不是被神圣化就是被边地化.这不难理解,因为人总是愿意找个远离尘世的地方安置自己的梦想.而最终,这个被反复讲述的地方,会逐渐变得面目模糊,真假难辨.即便在交通已经变得相对发达的今天,西藏恐怕仍然是这样一块被大胆的谈论反复笼罩的土地,几乎很少人能够例外.
期刊
苏州业余昆曲家陆宗篁的日记《补过日新》记录了20世纪初期陆氏与曲友名辈参与的各类曲叙活动,其间所记陆宗篁侄婿张玉森即是古吴莲勺庐主人.日记中的昆曲曲叙史料涉及曲社、私契、宴会等类型的曲叙活动,展现曲叙切磋争胜、师生传授特点的同时,记录了曲友名辈参与曲叙活动的细节详情.其中关于俞粟庐、张紫东、沈月泉、吴梅、闵万青、闵采臣等曲友的材料,对《中国昆剧大辞典》《昆剧传字辈评传》等所记曲友生平信息是重要补充.
昌都的美和好,不是一眼看上去的,而是日后,在回忆中,像碎片一样,像画片一样,慢慢浮现出来的.rn去昌都的路很长.rn从拉萨出发,走了七八天.西藏是让人惊叹之地.在进藏之前,我们早就从很多画片、影视、朋友圈晒的照片上,看过藏区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坡,寺院和转经筒.西藏的色彩是梦幻之色,那种饱和度在现实世界中呈现出来时,看得人一愣一愣的.比如说布达拉宫的白玛草墙——白玛草墙是用藏区柽柳做的,先将柽柳去皮晒干,然后用湿牛皮绳捆绑成手臂粗细的小束,上下用木钉固定,再砌在墙外——上面的颜色,绛红?赤紫?西藏红?不只是
期刊
1935年春,中国男旦演员梅兰芳与其剧团赴苏联演出,引起当地报社热议.一众男性评论家的声音之外,两位女性的评论引人关注:一位是俄罗斯知名作家玛丽埃塔·沙吉尼扬,她的评论刊登在最有影响力的共产党机关报《真理报》上;另外一位是被放逐的德国女演员卡萝拉·内尔,她的评论发表在莫斯科当地专为德语居民而设的一家小型报社的刊物《德意志中央新闻报》上.二人都只对梅兰芳表演发表过一次评论.比较两位不同政治立场的女性艺术家对同一演出的评论,无疑有其它重要意义.沙吉尼扬代表的是当时苏联的政党视角,而内尔更多的是从世界主义角度出
纳穆卓玛,藏族,现居拉萨。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供职于某家新闻单位。部分诗歌、散文、人物专访在《西藏文学》、《青年作家》、《诗刊》、《香格里拉》、《卡瓦嘎博》、《贡嘎山》、《散文诗年鉴选刊》、《青海湖》、《拉萨河》、《西藏日报》、《民族文汇》等刊物发表。诗集《半个月亮》选入2020年民族文学作品扶持项目。  一  进入五月,相较于藏北部分地方还是白雪茫茫的时候,位于藏东南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