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效课堂突破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c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中国高中教育在全国改革的浪潮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教学还是高考,都体现了当代素质教育的特征,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達不到现今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进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迫切的探究欲望。物理作为一门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课堂教学和实验探究需要紧密结合,在学生学习的同时能感受到探究的快乐和获得的成就感。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将来的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我结合我的教学过程谈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探究
  一、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历史背景,更加重要的是了解到书本上面的规律都是过去的物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来的,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实验就是打开学生通向物理科学殿堂大门的一把钥匙。当然肯定会有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不明白,留下很多疑问,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无疑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 课堂教学
  (一) 课堂引入
  老师通过神奇而又和生活结合紧密的演示实验,或者是根据教材举出一些生动、直观、新奇的现象,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深深地爱上实验,爱上物理,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所以在《楞次定律》这节课中引入了跳环实验,让《楞次定律》先以一个简单而又神奇的魔术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魔力,进而激发迫切的求知欲。
  (二) 提出目标
  为了让学习更有目的性,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避免陷入盲目的境地,要先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这个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相关规律。
  (三) 实验准备
  既然要实验探究,就要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用具有充分的了解。本节课主要实验用具有线圈和灵敏电流计,其中线圈的缠绕方式要弄清楚,这里也可以让学生自制线圈,以便对器材更加了解;灵敏电流计主要作用是弄清楚电流流向和指针偏转之间的关系。
  (四) 实验探究
  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让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难懂晦涩的文字有据可循,让学生感觉到一些条条框框的知识可以自己通过实验探究验证。高中物理的有些物理规律比较抽象,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有些知识点很相近,但又有所区别,借助实验手段,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效果。尤其是本节要讲述的楞次定律,很多学生往往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把楞次定律逐字逐句读一遍之后,可能还是不知所云。通过实验,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对于加深理解有重要作用。
  当然,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独立实验探究,很多学生会觉得茫然无措,毫无目标。所以实验之前,老师的引导就很重要。这里,我就物理情景中的一种情况先行示范,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完成。《楞次定律》的实验探究,一共涉及四种情景,我先就N极向下靠近这种情况先示范一遍,让学生观察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剩余的三种情况:N极向下远离、S极向下靠近以及S极向下远离就由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学案上面的表格。
  (五) 总结规律
  从物理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许多重大的物理规律和物理结论,都是科学家先大胆假设,再构建物理模型,通过实践验证,最终发现之前的假设与实验事实完全符合的前提下获得的。完成实验以后,对于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很重要。
  分析这个表格,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归纳分析能力,找出不同情况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看看有什么样的规律,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最终的结果。
  (六) 得出结论,学会运用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最后加以归纳总结,这里就得到了最终的结论:楞次定律。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这种方式既受学生欢迎,又能让学生从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克服对物理的恐惧,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恩格斯说:“如果人们要等待建立起定律的材料纯粹化起来,那么这就是在此以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顿下来,而定律也就因此永远不会出现。”同时又说,“教育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这种说法确定了思考的重要性,探究的重要性,同样的探究的思想在物理教学中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翟培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活动教学实践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
  [2]罗贤军.创造性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6(2):103.
  [3]刘丽华.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J].学周刊,2016(27):137-138.
  作者简介:
  方秋实,湖北省襄阳市,湖北省黄冈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本文以积石山县刘集学区学前教育为例,对当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为教育决策者提供依据。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现状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诞生之日,就是学前教育产生之时。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第一个教育阶段。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所有对学
摘要: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促进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与掌握的效果,值得我们的讨论与研究。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 化学实验课程概念的界定  化学实验课程主要通过开展实验操作活动,以一种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优化课堂讲解模式,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渗透数学思想;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数学能力,灵活地应用自己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根源,启发学生不断思考和学习
摘 要:幼儿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起始阶段,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将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了幼儿教育的标准。在幼儿教育中,民间传统游戏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了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民间传统游戏;应用  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民众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
摘 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普及汉语、沟通我国与外国,提升我国影响力的重要课程。顺应信息时代潮流,强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信息化水平是促进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信息时代的背景与特点,从政府、学校、教师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升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水平。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路径;信息时代  一、 引言  汉语国际教育指的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研究以开封市×××幼儿园为例,采用访谈法与该园园长和3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该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探讨现存的问题并提出教育建议。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现如今,幼儿健康已不仅仅指幼儿的生理卫生方面的健康还包括幼儿心理层面的健康。2001年9月起实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
摘 要:文章主要在结合笔者研究和工作经验情况下,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随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一些做好其教学工作的对策,从而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牢固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探讨  一、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工作经验来看,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两方面主要问题:一是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虽然素质教育日渐
摘要: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因素,即家长和教师。因此,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及时沟通、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提高。  关键词:家园;幼儿;沟通  家园共育——从“心”出发,我们作为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做好家长工作,我们要贯彻《纲要》精神,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改进。  一、 家园有效及时地进行沟通,达成教育理念的一致,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与及时
摘 要:受初中地理“副科”理念影响,教师对初中地理课程不够重视,内容讲解不够深刻,导致初中学生毕业时自身地理知识比较薄弱,升入高中时,加大了地理学科的学习难度,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湘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现阶段的高中地理课程应与初中地理课程进行有效
摘要:“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脱离了语境,则不存在语义。”有学者曾这样提出,可见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结合语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词汇的语义,机械地记忆往往是短时的,并且枯燥无味的。因此,本文浅淡了运用语境讲授词汇,探讨如何采用多样化的词汇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词汇学习策略以及提高课堂词汇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语境化  一、 创设语境,领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