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7日,全球最大在线旅游公司Priceline集团通过可转债形式向携程投资5亿美元,进一步深化两者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携程CEo梁建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Priceline与携程的合作已有多年,此前也曾通过Priceline获得外海酒店产品资源,今次再度深化现有的商业合作,旨在为开启国际市场大门做准备,今后携程“借船出海”会源源不断的为中国客人提供海外订餐、门票、租车等一站式服务。
目前国内出境旅游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2013年达到9730万人次,同比增长18%;出境旅游花费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2014世界旅游旅行大会预测,未来5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超过5亿人次。
作为国内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携程一直在积极布局中国游客出境游市场,打造更多丰富海外产品。此次Priceline向携程的客户开放其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超过50万家酒店资源。梁建章表示,除酒店之外,携程还在不断加码海外业务寻新增长点,诸如海外机票的预订业务、国际租车、境外景点门票,更甚至是海外订餐业务,都是携程未来发力方向,力求让中国客人可以在携程网上完成一站式海外旅游产品订购。此次和Priceline的深入合作也包括在美国市场推荐携程包括机票预订、景点票务服务等在内的其他旅行服务。
其实早在今年4月,携程就已入股同程网和途牛旅行网,意在推动出境游市场,当有人质疑牵手Priceline是否会导致股东与投资方变成竞争对手,梁建章对此回应,外海市场很大,大家只是优势互补,无须担心“蛋糕”被抢。即使此次已和Priceline握手签约,携程今后也会继续保持独立自主运营的实力,梁建章强调携程完全有能力也有基因长期独立发展,即便与任何其他方合作,这是携程的底线。
携程动作频频,可以看出,自从去年梁建章“回归”携程网,重新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以来,一度处于衰退态势的携程再次显露出主动出击的锋芒。媒体则用“狠角色”来形容这位外表斯文的企业家,大家似乎都明白,典型“IT男”所具备的一种特点其实非常可怕:讷于言而敏于行。而在“创新一停就落后”的激烈的互联网优胜劣汰环境下,梁建章是永远主动出击的那个人。
“神童”的电脑梦想
按照中国人的观念,梁建章小时候是一个“神童”。他出生在上海,父母一个在政府、一个在国企,并没有教给他特殊的技能,反而是少年宫的课外兴趣小组让他迷上了电脑。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初中生的梁建章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做很多事,比如解一些复杂的数学题,制作程序,甚至写诗。
“初二和初三两年基本上都泡在计算机上,做各种各样的课题,觉得受益匪浅,进步也比较快。那时学校管得也很松,连作业都不布置,一星期可以有两天不用去上课,只要考试通得过就行。”梁建章回忆说。后来他开始利用计算机学习高中甚至大学的物理课程。“初三上半学期,高中内容就自学得差不多了,大家说那你索性去考少年班吧。”1985年,梁建章考入复旦大学少年班,半年后进入复旦大学计算机系,这是当时最热门的学科。
对很多“神童”来说,超前教育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人际交往,梁建章则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尽管年纪比同学们小,但他的兴趣爱好很广,在中学里就是排球队成员,这项特长让他在大学里交到了不少朋友。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谈恋爱,其他活动都可以参与。”
1989年初,梁建章还没毕业就去了美国,他的最后一年本科课程是在乔治亚理工大学读的,加上随后的硕士学位,一共用了两年时间。美国大学的生活他同样适应,在国内时,他已经学了不少西方历史、人文、经济和英文的课程,这对他出国后的生活非常有帮助。
有压力的地方反而来自于学业。“乔治亚理工大学是一所管得很紧、压力很大的工科院校,作业量比国内多得多。相比起来,在中国念大学反而要轻松得多。”梁建章说。他刚去的时候要补很多课,加上学费比较贵,他想尽快拿到奖学金、尽快修完课程,然后毕业。由于专业还是计算机,梁建章第二年就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成绩是班里最好的,但他只念了一年就去工作了,最后以硕士学位毕业。
“当时觉得计算机研究比较先进的东西是在企业里,所以就想尽快去硅谷。国内可能认为最好的技术研究是在高校,但在美国,民用科技的研发,最好的是在企业,高校主要是军用科技。当时计算机已经发展到PC(个人电脑),正在走向民用,企业研发超过了学校。”
1991年,梁建章进入著名的甲骨文公司做电脑工程师。他对此很满意。从少年时代意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开始,他的理想就是进入全世界最好的科技企业工作。那时他从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创业。几年后,他的想法有了变化,因为中国有了变化。
没有对手,有点寂寞
1996年,梁建章做了一个决定。他向总部申请回到中国,负责甲骨文公司中国区应用咨询业务。“当时大批外资在往中国走。我觉得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会更好。”1997年到1998年,互联网开始崛起,硅谷一下子冒出很多创业公司,这股热潮逐步蔓延到中国,新浪、搜狐等网站诞生。梁建章有了创业的想法。1999年,他与季琦、沈南鹏、范敏共同创建了携程旅行网。4个人按照专长分工:季琦是总裁,梁建章任首席执行官,沈南鹏负责财务,范敏是执行副总裁,于是有了“携程四君子”的雅称。
现在回头看,梁建章认为当初选择做旅游网站是非常正确的。“互联网在国内起步时很难,只能做一些信息交流的业务,要进行网上交易是很不容易的。”当时可以选择的有网上卖书、卖物、拍卖等领域,现在看每一个都能做得非常大。“但旅游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因为相对来说可以绕过配送和支付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当时都是比较大的障碍。那时中国信用卡普及率不高,酒店预订只能让客户付钱到酒店,机票预订则干脆找一堆人负责上门送机票、收现金,前提是网站自己先垫机票钱。没法想象,这种情况下要是做食物配送该怎么办。 起步初期,梁建章就希望建立一套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模式。携程当时比较重要的创新是“鼠标加水泥”,工作人员去机场给旅客们发卡,网上管理预订,网下建立呼叫中心,60%的交易通过电话完成。与此同时,他在企业中引入了精细化管理。梁建章觉得这套模式“无论是技术含量,流程和人员管理,还是服务水平都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到2006年,携程已经一家独大,“到机场发卡也好,建呼叫中心也好,这些都容易模仿,但在背后支撑这些创新机制、保证其平稳运行的流程和技术却是外界看不明白的。所以当我们有了盈利的时候,同类公司的规模都还很小。”
找不到对手的感觉很好,但也有点寂寞。当携程网上下踌躇满志时,梁建章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当时携程的优势已经很强,看不到竞争对手,即使有,似乎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没多少挑战。我就想,人生还能干点什么其他的事,能挑战更多的东西,比如在学术上取得一些成就。”此时,季琦和沈南鹏都已离开携程,梁建章把CEo的位置交给范敏,挂着董事局主席的头衔回到美国,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那一年他38岁。
“我在班里可能是最大的。他们说,像我这种做企业成功后再去念学术性博士的人,在美国也是极少的。因为企业做成功后,一般都脱不开身。”但他几乎是彻底脱身,从2007年到2011年,携程的具体事务他完全放下了,每年只有暑假两个月回来看看。他离开的时候,大家以为公司会按照既定轨道发展下去,什么都不会变,事实上,公司确实没变,但就在这几年里,对手们变了。
大刀阔斧地改革
当梁建章在斯坦福做学术课题时,携程的竞争对手们抛弃了跟风与模仿,削弱发卡和线下呼叫,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了线上服务。事实上,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是整个电商行业的大趋势,正是在这几年中,淘宝的交易额从169亿元猛增到1万亿元。反观携程,仍然维持原有发展路线,灵活性和性价比都逐渐下降。梁建章坦承:“那段时期,携程的创新停滞了。”
轻视市场变化的代价,是到2011年,携程经历了最大幅度的业绩下滑。这一年末,董事会要求梁建章回来,但他当时一边在北大教课,一边忙着出版学术著作,无暇顾及。2012年初,一个老同学给梁建章打电话,说自己订了携程竞争对手的机票。“真的比你们便宜,服务也不错。”梁建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几个月后,携程发起了一轮价值5亿美元(约合30.8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战,幕后操控者就是梁建章。2013年2月,梁建章正式“复出”,重新担任公司CEo,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一方面是重新打造企业创新力。梁建章认为,创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微创新”,即不断分析、研究每一个环节出现的小问题,想出方法加以完善。另一种是“颠覆性创新”。“当技术变化特别快的时候,可能要跳出原来的模式做一种新的产品或业务,这对大公司来说比较难,因为有风险,又要在内部协调很多部门,所以大公司进行颠覆性创新的脚步会比较慢。”
在他看来,大公司应该模拟初创期小公司的做法,鼓励小团队创新,给予它们相对的独立性、自主性,同时还有资金支持、激励机制。综合起来,才能让创新团队像小公司一样具有创造力。在这个思路下,他将携程的业务划分成几大块,充分授权,配置资源,以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我要把整个公司变成很多小的创业公司,让员工有创新的激情和条件。”
另一方面,梁建章看准了“无线”带来的机遇,大规模攻占移动互联网领域,力图让携程再次进入快车轨道。“我回来后,希望携程有一种二次创业的氛围。今后携程要想做得好,还是要走在创新的前沿。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很激烈,不管曾经多么辉煌的公司,一旦有了优越感,都可能面临衰落的危险。这种变化是非常非常快的。”梁建章感慨道。
回归后的2013年4月,梁建章就明确提出“大拇指 水泥”(即移动互联网 线下服务)新战略,并高调宣称要在两年内让携程无线预订量占总预订量比重提升至1/3。两个月后,答卷交出。最新财报显示:携程在2013年二季度实现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37%;营业利润率由从前两个季度11%和14%回升到16%。
整个2013年第二季度,携程客户端累计下载超过5000万,日交易额突破5000万元。携程无线交易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对酒店预订贡献超过20%,对机票预订贡献约为15%;上一季度,这两项对应数字分别为15%和近10%。单日交易额峰值超过5000万,成为交易额最高的旅行类App。
数据预测显示,5到10年以后60%至70%的预订都是在PC和无线端操作的,呼叫中心仅占1/5。而梁建章认为携程的机会是能否在这60%到70%里面占到10%到20%。“如果能做到,保持在第一阵营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同样是数据让他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现在携程无线的势头非常猛,我们占到20%至30%是完全有可能的。”
几个部门的老大用了一系列词来形容梁建章。“对大势的判特别准”,“决定了的事别人很难说服他”,“靠得住”,“太勤奋”,等等。梁建章笑了,他现在每天七点就到办公室了,然后满公司各个事业部地跑,当然,跑得最多的还是无线事业部。
创办、离开、回归,43岁的梁建章与它创办的这家公司,都已然走了不少的路,有了不浅的阅历,不管前方是朗朗晴空还是风雨兼程,他们都将继续携程向前。
目前国内出境旅游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2013年达到9730万人次,同比增长18%;出境旅游花费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2014世界旅游旅行大会预测,未来5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超过5亿人次。
作为国内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携程一直在积极布局中国游客出境游市场,打造更多丰富海外产品。此次Priceline向携程的客户开放其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超过50万家酒店资源。梁建章表示,除酒店之外,携程还在不断加码海外业务寻新增长点,诸如海外机票的预订业务、国际租车、境外景点门票,更甚至是海外订餐业务,都是携程未来发力方向,力求让中国客人可以在携程网上完成一站式海外旅游产品订购。此次和Priceline的深入合作也包括在美国市场推荐携程包括机票预订、景点票务服务等在内的其他旅行服务。
其实早在今年4月,携程就已入股同程网和途牛旅行网,意在推动出境游市场,当有人质疑牵手Priceline是否会导致股东与投资方变成竞争对手,梁建章对此回应,外海市场很大,大家只是优势互补,无须担心“蛋糕”被抢。即使此次已和Priceline握手签约,携程今后也会继续保持独立自主运营的实力,梁建章强调携程完全有能力也有基因长期独立发展,即便与任何其他方合作,这是携程的底线。
携程动作频频,可以看出,自从去年梁建章“回归”携程网,重新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以来,一度处于衰退态势的携程再次显露出主动出击的锋芒。媒体则用“狠角色”来形容这位外表斯文的企业家,大家似乎都明白,典型“IT男”所具备的一种特点其实非常可怕:讷于言而敏于行。而在“创新一停就落后”的激烈的互联网优胜劣汰环境下,梁建章是永远主动出击的那个人。
“神童”的电脑梦想
按照中国人的观念,梁建章小时候是一个“神童”。他出生在上海,父母一个在政府、一个在国企,并没有教给他特殊的技能,反而是少年宫的课外兴趣小组让他迷上了电脑。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初中生的梁建章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做很多事,比如解一些复杂的数学题,制作程序,甚至写诗。
“初二和初三两年基本上都泡在计算机上,做各种各样的课题,觉得受益匪浅,进步也比较快。那时学校管得也很松,连作业都不布置,一星期可以有两天不用去上课,只要考试通得过就行。”梁建章回忆说。后来他开始利用计算机学习高中甚至大学的物理课程。“初三上半学期,高中内容就自学得差不多了,大家说那你索性去考少年班吧。”1985年,梁建章考入复旦大学少年班,半年后进入复旦大学计算机系,这是当时最热门的学科。
对很多“神童”来说,超前教育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人际交往,梁建章则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尽管年纪比同学们小,但他的兴趣爱好很广,在中学里就是排球队成员,这项特长让他在大学里交到了不少朋友。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谈恋爱,其他活动都可以参与。”
1989年初,梁建章还没毕业就去了美国,他的最后一年本科课程是在乔治亚理工大学读的,加上随后的硕士学位,一共用了两年时间。美国大学的生活他同样适应,在国内时,他已经学了不少西方历史、人文、经济和英文的课程,这对他出国后的生活非常有帮助。
有压力的地方反而来自于学业。“乔治亚理工大学是一所管得很紧、压力很大的工科院校,作业量比国内多得多。相比起来,在中国念大学反而要轻松得多。”梁建章说。他刚去的时候要补很多课,加上学费比较贵,他想尽快拿到奖学金、尽快修完课程,然后毕业。由于专业还是计算机,梁建章第二年就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成绩是班里最好的,但他只念了一年就去工作了,最后以硕士学位毕业。
“当时觉得计算机研究比较先进的东西是在企业里,所以就想尽快去硅谷。国内可能认为最好的技术研究是在高校,但在美国,民用科技的研发,最好的是在企业,高校主要是军用科技。当时计算机已经发展到PC(个人电脑),正在走向民用,企业研发超过了学校。”
1991年,梁建章进入著名的甲骨文公司做电脑工程师。他对此很满意。从少年时代意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开始,他的理想就是进入全世界最好的科技企业工作。那时他从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创业。几年后,他的想法有了变化,因为中国有了变化。
没有对手,有点寂寞
1996年,梁建章做了一个决定。他向总部申请回到中国,负责甲骨文公司中国区应用咨询业务。“当时大批外资在往中国走。我觉得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会更好。”1997年到1998年,互联网开始崛起,硅谷一下子冒出很多创业公司,这股热潮逐步蔓延到中国,新浪、搜狐等网站诞生。梁建章有了创业的想法。1999年,他与季琦、沈南鹏、范敏共同创建了携程旅行网。4个人按照专长分工:季琦是总裁,梁建章任首席执行官,沈南鹏负责财务,范敏是执行副总裁,于是有了“携程四君子”的雅称。
现在回头看,梁建章认为当初选择做旅游网站是非常正确的。“互联网在国内起步时很难,只能做一些信息交流的业务,要进行网上交易是很不容易的。”当时可以选择的有网上卖书、卖物、拍卖等领域,现在看每一个都能做得非常大。“但旅游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因为相对来说可以绕过配送和支付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当时都是比较大的障碍。那时中国信用卡普及率不高,酒店预订只能让客户付钱到酒店,机票预订则干脆找一堆人负责上门送机票、收现金,前提是网站自己先垫机票钱。没法想象,这种情况下要是做食物配送该怎么办。 起步初期,梁建章就希望建立一套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模式。携程当时比较重要的创新是“鼠标加水泥”,工作人员去机场给旅客们发卡,网上管理预订,网下建立呼叫中心,60%的交易通过电话完成。与此同时,他在企业中引入了精细化管理。梁建章觉得这套模式“无论是技术含量,流程和人员管理,还是服务水平都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到2006年,携程已经一家独大,“到机场发卡也好,建呼叫中心也好,这些都容易模仿,但在背后支撑这些创新机制、保证其平稳运行的流程和技术却是外界看不明白的。所以当我们有了盈利的时候,同类公司的规模都还很小。”
找不到对手的感觉很好,但也有点寂寞。当携程网上下踌躇满志时,梁建章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当时携程的优势已经很强,看不到竞争对手,即使有,似乎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没多少挑战。我就想,人生还能干点什么其他的事,能挑战更多的东西,比如在学术上取得一些成就。”此时,季琦和沈南鹏都已离开携程,梁建章把CEo的位置交给范敏,挂着董事局主席的头衔回到美国,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那一年他38岁。
“我在班里可能是最大的。他们说,像我这种做企业成功后再去念学术性博士的人,在美国也是极少的。因为企业做成功后,一般都脱不开身。”但他几乎是彻底脱身,从2007年到2011年,携程的具体事务他完全放下了,每年只有暑假两个月回来看看。他离开的时候,大家以为公司会按照既定轨道发展下去,什么都不会变,事实上,公司确实没变,但就在这几年里,对手们变了。
大刀阔斧地改革
当梁建章在斯坦福做学术课题时,携程的竞争对手们抛弃了跟风与模仿,削弱发卡和线下呼叫,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了线上服务。事实上,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是整个电商行业的大趋势,正是在这几年中,淘宝的交易额从169亿元猛增到1万亿元。反观携程,仍然维持原有发展路线,灵活性和性价比都逐渐下降。梁建章坦承:“那段时期,携程的创新停滞了。”
轻视市场变化的代价,是到2011年,携程经历了最大幅度的业绩下滑。这一年末,董事会要求梁建章回来,但他当时一边在北大教课,一边忙着出版学术著作,无暇顾及。2012年初,一个老同学给梁建章打电话,说自己订了携程竞争对手的机票。“真的比你们便宜,服务也不错。”梁建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几个月后,携程发起了一轮价值5亿美元(约合30.8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战,幕后操控者就是梁建章。2013年2月,梁建章正式“复出”,重新担任公司CEo,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一方面是重新打造企业创新力。梁建章认为,创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微创新”,即不断分析、研究每一个环节出现的小问题,想出方法加以完善。另一种是“颠覆性创新”。“当技术变化特别快的时候,可能要跳出原来的模式做一种新的产品或业务,这对大公司来说比较难,因为有风险,又要在内部协调很多部门,所以大公司进行颠覆性创新的脚步会比较慢。”
在他看来,大公司应该模拟初创期小公司的做法,鼓励小团队创新,给予它们相对的独立性、自主性,同时还有资金支持、激励机制。综合起来,才能让创新团队像小公司一样具有创造力。在这个思路下,他将携程的业务划分成几大块,充分授权,配置资源,以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我要把整个公司变成很多小的创业公司,让员工有创新的激情和条件。”
另一方面,梁建章看准了“无线”带来的机遇,大规模攻占移动互联网领域,力图让携程再次进入快车轨道。“我回来后,希望携程有一种二次创业的氛围。今后携程要想做得好,还是要走在创新的前沿。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很激烈,不管曾经多么辉煌的公司,一旦有了优越感,都可能面临衰落的危险。这种变化是非常非常快的。”梁建章感慨道。
回归后的2013年4月,梁建章就明确提出“大拇指 水泥”(即移动互联网 线下服务)新战略,并高调宣称要在两年内让携程无线预订量占总预订量比重提升至1/3。两个月后,答卷交出。最新财报显示:携程在2013年二季度实现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37%;营业利润率由从前两个季度11%和14%回升到16%。
整个2013年第二季度,携程客户端累计下载超过5000万,日交易额突破5000万元。携程无线交易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对酒店预订贡献超过20%,对机票预订贡献约为15%;上一季度,这两项对应数字分别为15%和近10%。单日交易额峰值超过5000万,成为交易额最高的旅行类App。
数据预测显示,5到10年以后60%至70%的预订都是在PC和无线端操作的,呼叫中心仅占1/5。而梁建章认为携程的机会是能否在这60%到70%里面占到10%到20%。“如果能做到,保持在第一阵营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同样是数据让他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现在携程无线的势头非常猛,我们占到20%至30%是完全有可能的。”
几个部门的老大用了一系列词来形容梁建章。“对大势的判特别准”,“决定了的事别人很难说服他”,“靠得住”,“太勤奋”,等等。梁建章笑了,他现在每天七点就到办公室了,然后满公司各个事业部地跑,当然,跑得最多的还是无线事业部。
创办、离开、回归,43岁的梁建章与它创办的这家公司,都已然走了不少的路,有了不浅的阅历,不管前方是朗朗晴空还是风雨兼程,他们都将继续携程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