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关夫妻相的说法,就是说夫妻长时间在一起生活会相互越长越像,有的人对此种说法不屑一顾,可是最近的一则新闻让人大吃了一惊。国内知名生物工程学家尹烨认为,两个人接吻10秒,就会交换8000万个菌群。夫妻相之所以会产生,就是因为两个人的菌群随着经常接吻趋于一致。而且这个观点以前也曾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提出过。
如此说来,以后帅哥、美女的香吻可要升值了,人家那可是“美容吻”。那另一方面容貌长得差点的同学是不是要悲剧了?
世界上有很多科学家热衷于有关夫妻相的研究,而且其中很多研究成果揭露了一些超出大家想象的人类择偶奥秘。
对于夫妻相成因的各种科学解释可分为“婚后相互影响”和“婚前选择”两类。比如前面说的接吻传染就属于婚后相互影响。
此外,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扎伊翁茨在1987年做了一项研究,他把同一对夫妻结婚第1年和结婚25年后的照片进行对比,通过大量比对,发现生活25年后的夫妻容貌比刚结婚时更相似,他认为这是由于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经历相同的喜怒哀乐,会在相同的部位出现表情纹,造成面部皮肤纹理逐渐趋同。
想想这说的也挺有道理,两口子每天在一起面部表情不可能拧着来,比如每次对方哈哈大笑时,你正好哭丧个脸,或者面无表情?那也太尴尬了。
不过更多的科学家还是认同婚前选择说,即夫妻相是由于人们潜意识里倾向于寻找和自己长得相似的异性结婚。
一种代表性的理论是“性印刻效应”。印刻效应是著名习性学家洛伦茨在1935年提出的,是指一些动物,比如鸭子的雏鸟破壳后会对自己第一眼看到的动物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如果雏鸟破壳后第一眼看到的是人,它就会对这个人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时刻紧跟不舍。
“性印刻效应”由印刻效应发展而来,指人们择偶时会倾向于找与自己性别不同的父亲或母亲的容貌相似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成为某个姑娘的男朋友,先要看看自己和对方的老爹长得像不像;你想成为某个男生的女友,先要看看自己和对方的老妈像不像。
2009年《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程序生物科学)发表了一篇名为《相似伴侣的选择:异性父母的性别印记》的论文,论文描述科学家对52个家庭的夫妻及双方父母的14个面部特征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年轻男性与伴侣父亲在6个面部特征上显著相关,年轻女性则与伴侶母亲有更多的相似特征。如果和配偶的父亲或母亲有很多的相似处,自然也会和配偶的容貌很相似。
另外还有一种科学观点认为“人人都是自恋狂”,归根结底大家还是瞧自己最顺眼。2009年《Neuropsychologia》(神经)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相似面孔在大脑中的隐性可信度评级》的论文,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看到和自己相似的面孔时,大脑的内侧前额叶、腹侧额下回和腹侧额中回会被激活,让人潜意识里产生对对方的信任感。
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做过一项研究,让被实验者给照片人物的吸引力打分(其中包括用电脑合成的和被试者相貌相似的异性照片),平均值显示人们对和自己相似的异性照片的吸引力打分更高,而且女性对和自己相似的异性的喜爱更明显。外国科学家的类似实验发现,同性之间也会因为相貌相似产生更高的信赖评分。
不过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江西师范大学对相貌相似夫妻组和非相似夫妻组的婚姻满意度调查来看,相貌相似夫妻并不会生活更幸福。所以说科学家的观点、假设总是很多,大家找对象还要自己拿主意。
(杨洋荐自《壹读》)
如此说来,以后帅哥、美女的香吻可要升值了,人家那可是“美容吻”。那另一方面容貌长得差点的同学是不是要悲剧了?
世界上有很多科学家热衷于有关夫妻相的研究,而且其中很多研究成果揭露了一些超出大家想象的人类择偶奥秘。
对于夫妻相成因的各种科学解释可分为“婚后相互影响”和“婚前选择”两类。比如前面说的接吻传染就属于婚后相互影响。
此外,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扎伊翁茨在1987年做了一项研究,他把同一对夫妻结婚第1年和结婚25年后的照片进行对比,通过大量比对,发现生活25年后的夫妻容貌比刚结婚时更相似,他认为这是由于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经历相同的喜怒哀乐,会在相同的部位出现表情纹,造成面部皮肤纹理逐渐趋同。
想想这说的也挺有道理,两口子每天在一起面部表情不可能拧着来,比如每次对方哈哈大笑时,你正好哭丧个脸,或者面无表情?那也太尴尬了。
不过更多的科学家还是认同婚前选择说,即夫妻相是由于人们潜意识里倾向于寻找和自己长得相似的异性结婚。
一种代表性的理论是“性印刻效应”。印刻效应是著名习性学家洛伦茨在1935年提出的,是指一些动物,比如鸭子的雏鸟破壳后会对自己第一眼看到的动物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如果雏鸟破壳后第一眼看到的是人,它就会对这个人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时刻紧跟不舍。
“性印刻效应”由印刻效应发展而来,指人们择偶时会倾向于找与自己性别不同的父亲或母亲的容貌相似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成为某个姑娘的男朋友,先要看看自己和对方的老爹长得像不像;你想成为某个男生的女友,先要看看自己和对方的老妈像不像。
2009年《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程序生物科学)发表了一篇名为《相似伴侣的选择:异性父母的性别印记》的论文,论文描述科学家对52个家庭的夫妻及双方父母的14个面部特征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年轻男性与伴侣父亲在6个面部特征上显著相关,年轻女性则与伴侶母亲有更多的相似特征。如果和配偶的父亲或母亲有很多的相似处,自然也会和配偶的容貌很相似。
另外还有一种科学观点认为“人人都是自恋狂”,归根结底大家还是瞧自己最顺眼。2009年《Neuropsychologia》(神经)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相似面孔在大脑中的隐性可信度评级》的论文,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看到和自己相似的面孔时,大脑的内侧前额叶、腹侧额下回和腹侧额中回会被激活,让人潜意识里产生对对方的信任感。
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做过一项研究,让被实验者给照片人物的吸引力打分(其中包括用电脑合成的和被试者相貌相似的异性照片),平均值显示人们对和自己相似的异性照片的吸引力打分更高,而且女性对和自己相似的异性的喜爱更明显。外国科学家的类似实验发现,同性之间也会因为相貌相似产生更高的信赖评分。
不过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江西师范大学对相貌相似夫妻组和非相似夫妻组的婚姻满意度调查来看,相貌相似夫妻并不会生活更幸福。所以说科学家的观点、假设总是很多,大家找对象还要自己拿主意。
(杨洋荐自《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