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资助工作是高校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覆盖面也有所提高,经济帮扶体系已日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的物质帮扶有效的缓解了物质贫困问题,但对其开展的精神资助、能力培养等帮扶效果不佳,高校缺乏长期有效的精准资助育人机制。基于此,本文从资助形式、跟进调研、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研究,构建长期有效的发展式精准资助模式,做好脱贫攻坚的高校工作。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精准扶贫
一、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现状
1.明确的精准扶贫、精准资助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2015年6月在贵州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1]。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将脱贫工作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将“精准”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逐步增强家庭经济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精准扶贫思想对高校开展好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学生资助是解决家庭经济苦难学生上学问题的根本保障,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将“精准”落实到贫困生识别、帮扶、教育、管理等方面,切实在精准化上下功夫,践行做实、做细的作风,真正减轻贫困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子女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享有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高校的精准资助工作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健全的按需资助体系,确保扶贫精准发力
高校依托我国健全的资助体系,逐步发展形成了“普惠、助困、奖优、引导”相结合的复合型资助模式,以此来扎实推进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资助的政策。由于每个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其对于经济资助的方式和需求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因而高校设立“奖、助、勤、贷、补”等多种资助形式,力求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的资助方案,真正实现按需资助、因人而异的精准资助需求。高校资助体系目前一是依托助学金为资助主体,实现无偿赠予性资助帮扶;二是依托勤工助学为实践受助平台,通过劳动获取经济报酬;三是依托奖助金为奖励帮扶,鼓励奖励优秀的家庭困难学生;四是依托助学贷款的推迟付费式资助,给予经济上的阶段性帮扶;五是,依托临时困难补助为突发赠予性帮扶,解决学生临时突发的疾病、意外、家庭变故等困难。同时,除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的资助帮扶外,奖学金也是一个有效的经济帮扶形式,依托学业成绩优秀的标准,给予经济奖励,虽与家庭经济能力无直接关系,但却与精准资助的工作目的相辅相成。奖学金作为一种激励奖励,可有效引起学生对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视,落实扶志与扶智的资助政策。
3.深化精準资助内涵,开展育人教育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注重把扶贫同扶志、扶智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内在动力[2]。多年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各个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紧抓扶志与扶智,切实将立德树人与扶困助学紧密结合,开展诚信征文、感恩视频等活动,加强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逐步践行资助育人的理念,培育受助学生的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真正实现从经济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的重大创新发展。
二、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
相较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存在英语水平差、视野不够开阔、沟通表达欠佳、兴趣爱好少等发展不全面的问题。精准资助就是要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短板问题,制定个性化资助方案,以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逐步实现脱贫目的。但就目前的资助效果来看,资助育人工作在开展中受助学生存在部分问题。一是,部分受助学生对精准资助存在消极被动的受助思想[3],他们缺乏对资助目的和价值的理解,不能有效的利用经济资助的资源,从而无法有效提升自我的学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依托诚信的资助形式约束力小,部分学生形成“等、靠、要”等不劳而获的消极受助思想。这都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也不利于精准资助工作的开展。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如下几点:
1.精准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
目前很多高校由于资助理念陈旧、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贫困认定识别难等原因,资助工作呈物质帮扶的“输血”式形式,资助的项目只是延续传统的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内容,没有创新型的精准资助工作,也没有长效的资助机制,从而导致资助的宣传形式相对单一,精准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学生对资助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获取经济补助的认知上,并不知道自己如何争取资助、如何提升技能、如何规划成长等。如此,就失去了精准资助的意义,无法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获得改善家庭经济的能力,从而让高校精准脱贫的工作进程缓慢。
2.“无偿式”精准资助,缺乏教育约束力
高校精准资助多为无偿式,同时为了维护受助学生的尊严,保护受助学生的隐私,甚至采取“无声”的经济资助形式,以至于不少学生认为享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权利,却忽视其应尽的义务,受助学生的公益志愿活动多半流于形式。部分受助学生还存在消极面对资助,以一种置身事外的受助心理,对其受助后会有多少成长不关心,不积极。如此的资助育人效果不佳,恰恰说明资精准资助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发挥的不到位,资助育人的工作缺乏约束力,使受助学生未形成正确的资助观念。
三、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
1.资助形式有效整合,相互配合
资助的多种形式应有效的整合,互相配合,彼此形成不同的资助方案,从而满足不同资助需求而的同学,做到真正的精准资助。在具体资助方案中,应明确不同的资助形式的核心意义,用助学金来缓解经济压力,用勤工助学培养自立自强,用贷款树立诚信责任,用奖学金鼓励求学上进。
形成勤工助学和奖学金相结合的“有偿资助”的辅助资助模式,即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获得经济补助的同时,鼓励选择以劳动付出获取回报的勤工助学,或以学业优秀为受助前提的奖学金。这样,就避免受助学生形成“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让学生逐步形成要采取主动付出的方式,如体力付出、智力付出,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培养受助学生勤俭节约、努力上进的品质。从而以一主一辅的资助模式相配合,将有效的落实精准资助政策,切实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2.长期跟踪,树立制约意识
建立长期有效的精准资助模式,需要在时间上下大功夫。对于获奖受助的学生,不能只是在发放经济补助的学年度开展教育工作,而应该将每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纳入到四年学业的长期跟踪建档教育中。加强制度建设,以切实可行的要求和制度督促学生努力上进。从大一开始到大四结束,定期测量学生的学习结果,并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同时要求受助学生修够学分、控制不及格科目数量。这项要求是一种激励办法,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契约精神。如有不符合条件的学生,虽然不影响受助情况,但要求老师会重点关注,借助一对一帮扶精准培养。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资助水平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高校资助工作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和契机。高校应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把握新媒体舆论规律,用新举措建设资助新媒体,让新媒体有力推进脱贫攻坚战进程。
一是,建立贫困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其中包括学生本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经济状况、获奖受助情况、实践成长经历等,将学生大学四年期间的成长信息详细记录,多维度、全方面地关注;加强数据平台建设,在保护受助学生隐私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共享,让多部门可互通使用,充分做到资助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最终有力推动精准帮扶工作;同时增加数据查询和分析统计的功能,增强资助工作的客观分析和可视性,提供按需资助的数据分析来源,推动资助精准化调研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构建高校资助新媒体平台,采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媒介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积极宣传资助政策、获奖受助学生优秀事迹、义务劳动安排、公益活动组织等信息,发挥网络优势,调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相关工作或活动参與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开通反馈功能,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资助需求、调研受助效果,同时及时获得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改进建议等,以提高资助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R]北京:王昕朋,2018,91-91.
[2]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R]北京:王昕朋,2018,187-187.
[3]李燕燕. 教育叙事视域下精准资助对建档立卡生学业发展影响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94):95-98.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精准扶贫
一、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现状
1.明确的精准扶贫、精准资助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2015年6月在贵州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1]。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将脱贫工作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将“精准”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逐步增强家庭经济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精准扶贫思想对高校开展好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学生资助是解决家庭经济苦难学生上学问题的根本保障,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将“精准”落实到贫困生识别、帮扶、教育、管理等方面,切实在精准化上下功夫,践行做实、做细的作风,真正减轻贫困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子女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享有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高校的精准资助工作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健全的按需资助体系,确保扶贫精准发力
高校依托我国健全的资助体系,逐步发展形成了“普惠、助困、奖优、引导”相结合的复合型资助模式,以此来扎实推进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资助的政策。由于每个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其对于经济资助的方式和需求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因而高校设立“奖、助、勤、贷、补”等多种资助形式,力求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的资助方案,真正实现按需资助、因人而异的精准资助需求。高校资助体系目前一是依托助学金为资助主体,实现无偿赠予性资助帮扶;二是依托勤工助学为实践受助平台,通过劳动获取经济报酬;三是依托奖助金为奖励帮扶,鼓励奖励优秀的家庭困难学生;四是依托助学贷款的推迟付费式资助,给予经济上的阶段性帮扶;五是,依托临时困难补助为突发赠予性帮扶,解决学生临时突发的疾病、意外、家庭变故等困难。同时,除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的资助帮扶外,奖学金也是一个有效的经济帮扶形式,依托学业成绩优秀的标准,给予经济奖励,虽与家庭经济能力无直接关系,但却与精准资助的工作目的相辅相成。奖学金作为一种激励奖励,可有效引起学生对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视,落实扶志与扶智的资助政策。
3.深化精準资助内涵,开展育人教育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注重把扶贫同扶志、扶智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内在动力[2]。多年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各个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紧抓扶志与扶智,切实将立德树人与扶困助学紧密结合,开展诚信征文、感恩视频等活动,加强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逐步践行资助育人的理念,培育受助学生的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真正实现从经济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的重大创新发展。
二、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
相较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存在英语水平差、视野不够开阔、沟通表达欠佳、兴趣爱好少等发展不全面的问题。精准资助就是要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短板问题,制定个性化资助方案,以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逐步实现脱贫目的。但就目前的资助效果来看,资助育人工作在开展中受助学生存在部分问题。一是,部分受助学生对精准资助存在消极被动的受助思想[3],他们缺乏对资助目的和价值的理解,不能有效的利用经济资助的资源,从而无法有效提升自我的学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依托诚信的资助形式约束力小,部分学生形成“等、靠、要”等不劳而获的消极受助思想。这都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也不利于精准资助工作的开展。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如下几点:
1.精准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
目前很多高校由于资助理念陈旧、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贫困认定识别难等原因,资助工作呈物质帮扶的“输血”式形式,资助的项目只是延续传统的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内容,没有创新型的精准资助工作,也没有长效的资助机制,从而导致资助的宣传形式相对单一,精准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学生对资助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获取经济补助的认知上,并不知道自己如何争取资助、如何提升技能、如何规划成长等。如此,就失去了精准资助的意义,无法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获得改善家庭经济的能力,从而让高校精准脱贫的工作进程缓慢。
2.“无偿式”精准资助,缺乏教育约束力
高校精准资助多为无偿式,同时为了维护受助学生的尊严,保护受助学生的隐私,甚至采取“无声”的经济资助形式,以至于不少学生认为享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权利,却忽视其应尽的义务,受助学生的公益志愿活动多半流于形式。部分受助学生还存在消极面对资助,以一种置身事外的受助心理,对其受助后会有多少成长不关心,不积极。如此的资助育人效果不佳,恰恰说明资精准资助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发挥的不到位,资助育人的工作缺乏约束力,使受助学生未形成正确的资助观念。
三、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
1.资助形式有效整合,相互配合
资助的多种形式应有效的整合,互相配合,彼此形成不同的资助方案,从而满足不同资助需求而的同学,做到真正的精准资助。在具体资助方案中,应明确不同的资助形式的核心意义,用助学金来缓解经济压力,用勤工助学培养自立自强,用贷款树立诚信责任,用奖学金鼓励求学上进。
形成勤工助学和奖学金相结合的“有偿资助”的辅助资助模式,即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获得经济补助的同时,鼓励选择以劳动付出获取回报的勤工助学,或以学业优秀为受助前提的奖学金。这样,就避免受助学生形成“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让学生逐步形成要采取主动付出的方式,如体力付出、智力付出,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培养受助学生勤俭节约、努力上进的品质。从而以一主一辅的资助模式相配合,将有效的落实精准资助政策,切实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2.长期跟踪,树立制约意识
建立长期有效的精准资助模式,需要在时间上下大功夫。对于获奖受助的学生,不能只是在发放经济补助的学年度开展教育工作,而应该将每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纳入到四年学业的长期跟踪建档教育中。加强制度建设,以切实可行的要求和制度督促学生努力上进。从大一开始到大四结束,定期测量学生的学习结果,并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同时要求受助学生修够学分、控制不及格科目数量。这项要求是一种激励办法,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契约精神。如有不符合条件的学生,虽然不影响受助情况,但要求老师会重点关注,借助一对一帮扶精准培养。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资助水平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高校资助工作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和契机。高校应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把握新媒体舆论规律,用新举措建设资助新媒体,让新媒体有力推进脱贫攻坚战进程。
一是,建立贫困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其中包括学生本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经济状况、获奖受助情况、实践成长经历等,将学生大学四年期间的成长信息详细记录,多维度、全方面地关注;加强数据平台建设,在保护受助学生隐私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共享,让多部门可互通使用,充分做到资助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最终有力推动精准帮扶工作;同时增加数据查询和分析统计的功能,增强资助工作的客观分析和可视性,提供按需资助的数据分析来源,推动资助精准化调研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构建高校资助新媒体平台,采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媒介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积极宣传资助政策、获奖受助学生优秀事迹、义务劳动安排、公益活动组织等信息,发挥网络优势,调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相关工作或活动参與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开通反馈功能,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资助需求、调研受助效果,同时及时获得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改进建议等,以提高资助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R]北京:王昕朋,2018,91-91.
[2]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R]北京:王昕朋,2018,187-187.
[3]李燕燕. 教育叙事视域下精准资助对建档立卡生学业发展影响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94):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