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行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研究--基于2011-2019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的数据

来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2011—2019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信息为数据来源,构建国土资源行业协同创新网络,分析国土资源行业协同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国土资源行业协同创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从整体上看该行业各创新主体间的合作仍然不够紧密,协同创新效率不高;从演化规律看,虽然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中创新主体数量不断增大,合作关系和范围变大,但是网络密度变化不大;合作网络中存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点居于网络的中心位置,影响着整个网络的协同创新。
其他文献
“无锡快”是广受近代寓沪外侨青睐的船屋,为他们在江南一带旅行而用。该船型早年建于无锡管庄,源自江南官船,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内河航船。19世纪中后期,为满足西人使用需求,此船型经过改装。即在保持中式传统座船船型、属具构件等特点的同时,在舱室空间划分、装饰元素与动力设备等方面也体现出鲜明的西式色彩,演变成“洋泾浜”式风格的船屋。“无锡快”船屋承载了近代上海外侨的江南旅行生活,建构了他们的中国记忆,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立之初面对的复杂严峻挑战,是一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战争。为了保家卫国,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地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开展拥军优属,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劳动竞赛,三秦大地到处洋溢着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贡献力量的浓厚氛围。
2004年在罗州荣山江出土的罗州船是迄今为止所发掘出的韩船中最大的一艘古船,之前的研究结果认定此船是船长为32-42米的超大型古船,推断其为高丽时期的哨马船。据文献记载,高丽时期的船型分为楼船、哨马船、戈船、日本远征船等四种类型。戈船是为了剿灭活动在东北海域的女真族海盗而建造的军舰,而日本远征船则是顾名思义在远征日本时所使用过的船只,因此从出土之地考虑罗州船不可能是戈船或日本远征船。假如把罗州船认定为高丽时期漕运时所使用的哨马船,就完全排除了王建所使用过的楼船的可能性。根据推算和验证,我们提出了此罗州船为
为深入研究明代南京造船业,需厘清船厂的位置和分布。学界关注较多的是宝船厂和龙江船厂,南京尚有兵部下辖的造船厂、拨船厂和带管的黄船厂,它们与宝船、龙江二厂的关系则较为模糊。以往观点,或以为这三厂在龙江船厂内,或以为在江淮、济川二卫驻地。但这些认识均与《南枢志》及《南京都察院志》记载不符。结合二志与其他南京志书的地理材料,考证西城门外船厂坐落铺行的位置所在,发现三厂位于南京城西秦淮河西畔,从北往南依次排列。具体而言,黄船厂位于定淮门南、清凉门北;拨船厂位于清凉门南、石城桥北;造船厂位于石城桥南、西城兵马司北。
本报告为泉州市安溪县尚卿乡村下草埔遗址2019-2020年考古调查和发掘的阶段性报告。报告分为前言、典型地层与各台地的形成、遗迹分述、出土遗物、下草埔周边相关遗址的调查和清理、初步结论等六章,将遗址空间上的多个台地、揭露的多属性遗迹、出土的多类型遗物之间关系进行梳理、分述,安溪下草埔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遗址核心区约5000平方米,经发掘清理的遗迹类型多样,涉及冶炼生产设施、生活设施、墓葬、灰坑以及垒砌的石堆等。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地处泉州西北山区腹地的五阆山余脉,位于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在冶炼遗址周边发现了古矿洞、古道,以及为冶炼提供薪材的山地,遗址发现使用小高炉进行块炼铁冶炼的炉底遗迹,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2019年10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下草埔考古队对青阳下草埔遗址展开考古工作,发现系列重要遗迹,包括冶炼炉6座、房址2座、多个活动面、护坡、池塘、小丘、板结层及石堆,与冶铁有关的遗迹年代集中于宋元时期。遗址中发现的板结层为国内冶铁遗址首次发现,具有浓厚的地方性特点。冶炼遗物主要包括炉渣、
以高技术制造企业为例,运用资源拼凑理论、选择战略变革为中介变量研究突破性创新的形成机理、内在演化路径。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资源拼凑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对战略变革(观念差异、定位差异)具有正向影响;战略变革(观念差异、定位差异)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且其在资源拼凑和突破性创新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其次,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了162份针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有效调查问卷,验证和支持了全部研究假设。并且,发现战略变革在资源拼凑影响突破性创新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最后,
历史学者对一个历史事件的剖析,无不从文献资料的层层剥剪入手,一方面要小心处理文献本身的生产过程,又需时时注意超越文字的表层体会作者记录的原委、意图和指向,达到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脉络,重现历史现场。如何把握此一研究过程的“张力”,分寸拿捏得当,每每显现研究者自身的立场和识见。能否“见人所不见处”(钱穆语),适在于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的核心应该是保护其粮食生产能力。耕地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即视为负债是普遍共识,而耕地不合理利用、占优补劣致使耕地质量下降也应该视为一种负债,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兼顾耕地质量情况,根据耕地分等结果开展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能力核算及资源压力指数测算,探索以耕地资源粮食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负债表编制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试算,结果反映依据耕地数量和质量为基础数据测算得出的耕地压力指数更能科学反映区域内耕地资源的承压状况及负债情况,更能科学量化区域内现有耕地资源保障
1557年开埠后,澳门既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然而鸦片战争后,赌博逐渐成为澳门最重要的产业和财政收入之一,“中国的上帝圣名之城”也被称为“东方蒙特卡罗”。因此,澳门博彩业自然成为澳门近代史研究绕不开的话题。近20年来,晚清澳门博彩业史研究颇多,比如赵利峰《晚清粤澳闱姓问题研究》(2003)、胡根《澳门近代博彩业史》(2006)、赵利峰《尴尬图存:澳门博彩业的建立、兴起与发展(1847—1911)》(2010,下面简称《尴尬图存》)和张廷茂《晚清澳门番摊赌博专营研究》(201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