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会的伦理基础: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主题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当·斯密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商业性质,他不仅从经济角度把握了文明社会的运转方式,而且从三个层面对文明社会的伦理基础进行了思考。对于文明社会本身是否有道德价值的问题,他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理由是其促进了财富的增加和人们的自由;对于文明社会运转所需要的道德规范问题,他一方面为欲望正名,另一方面提倡正义这种"消极的道德";对于文明社会中道德何以产生问题,他一方面借助同情原则揭示了道德的情感心理基础,另一方面指出了文明社会道德形成的社会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就业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目前研究生的基本就业态度,指出了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不同类别学生就业观的不同点进行了分析,找到了
近十几年里,中国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铁项目作为一项新兴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目前关于高铁建设与运营对区域经济趋同的
刑事政策在预防犯罪、控制犯罪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刑事政策具有灵活性、动态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在执行的过程中易造成执行标准的不统一,甚至出现法外定罪量刑的情况.本文认
摘 要:教俗之争是一条贯穿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红线。层层分封的封建关系造成了世俗政权的严重分裂和闭塞状态,然而以罗马教廷为中枢的天主教会却始终想要建立一统天下的基督王国。教权与王权冲突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权力的合法性根据,由此产生了中世纪不可颠覆的“君权神授”理论。从加洛林王朝创建之初,羽翼未丰的罗马教会就在与世俗王权的相互借重中积蓄实力,经过数百年的激烈博弈,到13世纪下半叶,罗马教会已经无可
建设人才培养基地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高等学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和国际
告别“市场浪漫主义”──俄罗斯经济政策的新调整纪军随着盖达尔等激进改革派的辞职,俄罗斯1992年初开始的“休克疗法”再度流产。1994年1月,俄罗斯新政府组成之后,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宣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如何促进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本文根据实际案例具体分析和探讨创新过程。
50年代,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和民族学家曾将国外引进的民族学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和实践相结合,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理论,这对当时中国民族地区的具体工作是很
“台湾‘直选’前两岸经贸关系及展望”研讨会综述本刊讯继1995年8月29日“台湾明春‘直选’前的两岸关系”研讨会获得很大成果之后,《战略与管理》杂志社和北京台湾经济研究中心于1995年
本文从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实践出发,提出应从建库之初、系统建设和具体应用三个方面强化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质量保障,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其价值,体现其生命力,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