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抑制甲酰基肽受体1减轻脓毒症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来源 :现代免疫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异丙酚在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小鼠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并通过体外试验观察其对甲酰基肽受体1(formyl peptide receptor 1,FPR1)激动剂诱导的人中性粒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组为用50μL 1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处理的假手术小鼠;2组为用50 μL异丙酚(40 mg/kg)处理的假手术小鼠;3组为用50μL 10% DMSO处理的脓毒症小鼠(该模型通过单次腹腔注射200 μL LPS构建);4组为用50 μL异丙酚(40 mg/kg)处理的脓毒症小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FPR1、淋巴细胞抗原6G(lymphocyte antigen 6 complex locus G,Ly6G)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测定试剂盒评估肺组织中MPO活性;ELISA检测试剂盒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主要炎性因子水平.此外,体外条件下于培养的人中性粒细胞中分别添加DMSO或异丙酚,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和超氧化物的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显示,脓毒症显著增加了小鼠肺部组织FPR1和Ly6G蛋白表达水平及MPO活性(均P<0.01),而经腹腔异丙酚注射可有效减少FPR1和Ly6G蛋白表达并显著抑制MPO活性(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小鼠BALF中TNF-α、IL-1β、IL-6和CXCL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均P<0.01),而异丙酚腹腔注射显著逆转了上述变化(均P<0.05).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异丙酚(5~ 100 μmol/L)剂量依赖性地显著减少了N-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N-formyl-methionyl-leucyl-phenylalanine,fMLF)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超氧化物释放(均P<0.05).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异丙酚显著降低了fMLF诱导的人中性粒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p38 MAP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的磷酸化水平(均P<0.001).由此,在脓毒症诱导的小鼠ALI模型中,异丙酚腹腔注射可显著改善其肺部损伤,下调FPR1和Ly6G表达及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数.进一步体外试验证实,异丙酚对fMLF诱导的中性粒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与FPR1结合介导的,可抑制FPR1下游信号转导和炎症级联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20年2月选取合肥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的340名本科及专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40名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111.35±16.28)分,处于中等水平.在各维度均分得分中,职业认知评分认知评价得分最高,为(3.79±0.59)分;职业社会支持得分最低,为(3.57±0.60)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未来就业意向越倾向于改行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顺序的翻转,已成为常见的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护理高校.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教学中的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进一步完善该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超声内镜在食管胃静脉曲张诊疗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文章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等方面总结了98例超声微探头辅助现配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医用胶注射术及内镜下套扎术等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护理体会,以期为临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等简要指南.初步筛选出文献43篇,进一步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删除重复文献1篇,之后阅读全文,最终纳入相关文献共5篇,全部为中文文献.
目的 设计一种医疗用头部支撑固定颈套,并评价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收治于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手及上肢外科行左右颈七神经交叉移位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术后使用传统型颈托,观察组术后使用医疗用头部支撑固定颈套.比较两组患者颈部制动7d的患者颈部舒适度、睡眠质量、不良事件及对医疗用头部支撑固定颈套使用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颈托/颈套使用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一体化甲状腺手术体位垫,并评价其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收治于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甲乳外科的进行择期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77)和观察组(n=77).对照组采用传统凝胶肩垫、凝胶头圈和辅助软垫进行手术体位摆放,观察组采用新型一体化甲状腺体位垫进行手术体位摆放.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手术野暴露程度及甲状腺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手术野暴露程度和甲状腺体位综
文章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直立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及发病机制、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及临床干预措施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 sinus thrombo?sis,CVST)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颅内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使血液回流受阻或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高压和局灶脑损害为特征的一类脑血管病,占所有脑血管病的0.5%~1%[1].其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女性多见,病因较复杂,与遗传性和获得性血栓形成倾向、妊娠、产褥期、感染和恶性肿瘤有关.
连体双胎是一类复杂而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是由单受精卵分裂而又分离不完全形成的[1].未完全分裂的受精卵继续发育,从而形成连体婴儿.其发生几率大约是5万分之一到20万分之一,且60%的连体双胎可通过产前诊断终止妊娠[2-3].正常娩出的连体双胎婴儿顺利健康成长的概率仅为千万分之一.其中,连体女婴的成活概率稍高,约为连体男婴的3倍.胸腹连体婴儿是最常见的连体婴儿类型,约占连体婴儿的74%[1],其存活率也最高[4].胸腹联体婴儿是较罕见的先天性畸形,为使患儿安全度过围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精准的术前评估、分离
POEMS综合征是由于浆细胞瘤或浆细胞增多引起的多系统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病(en-docrinopathy)、M蛋白(M-protein)和皮肤改变(skin changes)等.POEM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克隆性浆细胞疾病,属于血液系统中的恶性肿瘤,起病缓慢、极易漏诊、破坏力大.患者一般一经确诊已属疾病中晚期,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我科于2020年11月15日收治了1例POEMS综合征合并慢性肾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