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理念探究

来源 :流行歌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音乐艺术成为了现代大众追求的目标之一,因而也成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为此各级院校都开设了与音乐相关的课程,并制定了现代音乐教育理念,以引导现代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音乐教育是整个国家音乐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音乐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育的作用十分重大。近年来,我国一直将专业化的音乐教育作为教学任务,以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为目标,但是这样的音乐类人才技能过于单一,无法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当音乐艺术成为学生进入大学的一个捷径时,音乐教育就变得更加热门了。一般来说,这样的音乐教育以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体系为准,以培养专业化的演唱或者演奏技巧为主要目的。但是这样的音乐教育容易忽视音乐与其他学科以及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综合能力较弱、缺乏艺术实践、思维不活跃、缺乏创新精神。由此看来这样的人才根本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发现随着世界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日渐频繁,世界各民族的音乐则以相对统一或者相对立的格局存在着,这导致音乐教育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失去了本民族音乐的韵味。这也告诉我们在发展音乐教育的时候,要在保持本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世界性的多元化音乐,以便我们能更好了解我们的世界、大家的世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音乐。
  回顾我国音乐教育历史可以发现,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照搬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崇尚欧洲中心论,他们认为欧洲古典音乐正宗、先进,其理论和方法更为科学。这导致学生对于我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逐渐淡忘了我国的本土音乐。直到1995年10月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组委会举办的“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研讨会上,重视本土音乐教育才被一部分学者提出来,但未得到重视。之后,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提倡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后,部分地区与学校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条件和民族民间传统,致力于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新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也纳入了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外国民间音乐。这样,不仅本土音乐得到了发展,而且民族音乐也得到了继承。
  虽然具体的课程目标得到了制定,但实践与否就不得而知了。调查研究发现,直到今天,我国的音乐教育并没有重视对传统优秀音乐理念的继承,课程设置比例严重失调,民族文化也没有得到有效传承。据悉,2004年教育部委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组研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课题组在对国内外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根据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起草了《课程方案》,而后在全国普通高校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实施,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尽量体现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
  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是现代音乐教育的主流。它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1994年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中得到了确定,同时为这项政策在世界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价值、功能、目标、实践等做出了理论上的界定,还提出了贯彻建议,并致力于将民族音乐教育推向全球。当然,这样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深厚的历史背景造成的。这主要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冲击了古老的欧洲文化,使艺术中心由巴黎转向了美国。而在美国独立自主的环境下,人们都积极追求平等的机会,也使得各民族的音乐得到了发展,同时促使了多元音乐文化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繁荣。
  但是,世界的不一定就是民族的。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主要指的是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它的宗旨是提倡各民族的平等和自由,但忽略了民族的特性。在我国,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分享其他种族的文化,这样才能保证民族音乐的原味。因为音乐教育如果脱离了孕育生长的各种文化,也就失去了音乐的生命力,音乐也就无法存活。
  我国的音乐是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音乐的产物,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产物,不同的音乐标志着不同的时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千姿百态、源远流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意识形态的变化,民族音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可以说,民族音乐不仅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而且它还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记载社会的发展。这样看来,我国民族音乐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其艺术属性是国民喜欢的、不可缺少的。虽然众多音乐人用的是流行音乐的元素与气质,但其骨子里仍保留着民族本土音乐的精华。
  现代音乐教育在寻求多元化音乐发展的同时,应保持本土音乐的特色,以发展具有本民族特点的音乐为重。但为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程要融入可借鉴的流行音乐或者世界名著。因为流行音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记载着现代社会的特点。由于现代化的传媒工具多种多样,同样的音乐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表达出来,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感觉。然而不管怎样的方式,都是为了音乐教育,因此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材的更新要及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音乐市场注入新的血液,另一方面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成效。另外,由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局限,无法使其真正的融入到音乐中,因而易与音乐产生距离。虽说这个距离是必然的,但音乐教育的任务则是缩短这个距离,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爱好。比如,现在的音乐教材所选取的大提琴独奏曲《天鹅》,这首曲子描写的是天鹅的神态,反映的是法国巴黎公社后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专业音乐人理解这一曲子都有一定的难度,而十几岁的中学生不具备这种文学、文化方面的修养,更难体会曲子所表达的那种飘逸、傲慢、潇洒、浪漫的音乐内涵。当然我们的音乐课这几年也一直在改革,更注重以人为本,提高中学生的音乐修养。
  流行音乐中的流行元素是吸引学生的法宝,因此音乐教育要在保持本土音乐特色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流行元素,才能推动音乐教育的向前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出生于现代社会,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到了外面的世界和流行的元素,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理,因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新生的事物,他们的接受和模仿能力都很强。所以如果将流行音乐引入课程,不仅可以促进音乐的再学习,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外,流行歌曲的旋律包含着当代学生的审美观,歌词来源于生活,往往渗透着生活哲理。青少年喜欢将自己的烦恼、快乐、情感、理想、追求等寄托在流行歌曲之中。鉴于此,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流行歌曲了解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人生,有效地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成为学生的朋友。
  对于教师来说,流行音乐的加入能够对教学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流行音乐的筛选十分重要。在花花世界里,不是所有的流行元素都是精华,也存在着危害学生的负面元素。流行音乐的筛选对于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流行音乐如果筛选成功,就可以将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增加学习的内容。例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可播放《猫和老鼠》的音乐视频片段,让学生从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中去感受音乐,让他们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到古典音乐的美妙。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对于流行音乐全盘接受,难免会使音乐教学受到负面影响。所以,这就对音乐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流行元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是现代的主流趋势,但是忽略了民族音乐的优越性将不利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为保证民族原有的音乐特性,现代教育提出了在保持本土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以传承优秀的民族音乐,促进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编校:武琼
其他文献
关于分税制若干问题的探讨童本立,何大安随着双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改革现行的地方财政包干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业已成为财税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是由经济体制改革之方向和内容所规...
波兰最伟大的音乐家肖邦,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他是一个为钢琴而生的人,并且一生都在抒发他的民族情怀。波洛涅兹是仅次于玛祖卡,最能表现他作品民族性的体裁。在他创
关于开展税收调查研究的几点思考李岩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税收工作,深化税制改革,调动税务干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税
期刊
去年9月,家住德州的李女士因神经衰弱到省城某医院求治,接待她的大夫说,他们医院专治这种病,用的药是专家研究配制成的,保证一个月见效,两个月除根。李女士花了900多元买了一个疗程
目前用于降压的药物大致可分为八类,即利尿降压药,中枢交感神经抑制剂,交感神经节阻滞剂、交感神经节后阻滞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咧,不怕滩险弯又多、弯又多。”这首歌当年红透了大江南北,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总是能勾起几代人年轻时的美好回忆,
音乐作为时间性的艺术,是在时空运动之中进行的,并随着时间的进行,在音乐的长短、强弱以及节奏上有所变化。节奏、旋律与和声是构成音乐的三个基本因素,它们是一件事物的三个
炎症非用消炎药吗@包佐义 Inflammation non-use of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t!
期刊
警惕药源性中风文\郭旭光一降压药血压是维持脑组织血流量的重要因素,血压过高时若给病人较强的降压药或服用降压药剂量过大,可使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大脑组织的血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