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嚼之趣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食布衣,一日三餐,浆水箪食,吃饭与喝粥,声响殊异。
  饭且不说,单单喝粥有呼呼之声,一家老小的餐桌上风生水起。
  吾乡“萝卜响”,佐清粥之小菜,喝一口粥,咬一口萝卜响,有大嚼之声。
  萝卜响,萝卜腌制的酱园小菜,咸甜酸脆,尤其是脆,咬嚼起来,呱吱呱吱之声不绝于耳。

  生吃萝卜也有大嚼之声,我曾见人腮帮鼓动,吃相夸张地生吃萝卜。李渔说,萝卜有浊气,我觉得生气的人适宜吃萝卜,打一个嗝,则通畅气消。
  大嚼之人,心情大好。他在嚼着食物,也在抒发心情,痛快淋漓。所以,水浒中的好汉,在他们的快意人生中大嚼牛肉,而宋代诗人杨万里平素喜爱梅花,以花大嚼,他曾说:“老夫自要嚼梅花。”
  我小时候看到拉板车的人,捧一纸猪头肉坐在板车上大嚼,我见那个人吃猪头肉时,嘴里馋虫四窜,看得直咽口水。
  想得而得不到,有人用画饼充饥来安慰自己,也有古人用大嚼来幻想体验,汉代桓谭《新论》说:“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有个人,天真得很,他听说长安城里车水马龙,一派繁华,出门时面朝西而笑;知道肉的味道很香,经过肉铺时鼓腮大嚼。
  就连三国时曹丕也觉得这个人挺有趣:“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旧时熟肉店有老旧对联:过门容大嚼,入社要本分。金圣叹留下遗言,“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滋味”,这是他大嚼过后的人生体验。
  郑板桥吃狗肉,大嚼。有富商千金求字画未得,于是设局在他暮归的路旁草庐烹狗肉。板桥闻香叩门而求一口狗肉,大嚼后作为回报,为富商写字写到手发软。
  史湘云吃鹿肉,大嚼。《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史湘云在芦雪亭大嚼烤鹿肉,一面吃,一面说:“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还说是真名士自风流,虽然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清人顾禄认为吃素食也可大嚼,他有《题画绝句》:“绿蔬桑下淡烟拖,嫩甲连塍两有过,试把菜根来大嚼,须知真味此中多。”菜根嚼而别有滋味。
  回想乡间吃饭时,田垄的风,吹荡着荷花和草叶的清香,直扑碗中。大嚼之声,多了真实,少了修饰。
  我在一村庄里,看农妇捧着一只大花海碗,边走边吃,不时地停下来,扒拉着碗中的饭食大嚼。她大概是为了寻一个地方凑热闹。或者,有什么事要到邻居家去,又怕耽误了吃午饭,所以,一边走,一边大嚼。
  大嚼有大情境,小风格。小孩吃黄豆,大嚼。豆硬如铁,稚口小儿,铁齿铜牙,咬豆时,嘎巴嘎巴,成年人望而徒生羡慕,想念丢落的牙齿。
  老头吃花生米,大嚼。花生米好下酒,老頭儿一口酒,两三粒花生米,老酒与花生米是绝配,大老儿不动声色,嚼之声动十里。
  妇人吃黄瓜,大嚼。妇人手执一根黄瓜,伏天充饥又解渴,吃黄瓜的声音,呱吱呱吱,大嚼。
  写武侠小说的古龙先生曾说过,吃得是一种福气。能吃的人不但自己有了口福,别人看着他开怀大嚼,吃得痛快淋漓,也会觉得过瘾之至。
  大嚼,腮帮鼓动,面部运动,爱憎分明,全然忘了吃相,神态是投入的。而至于得不到的东西,在想象中大嚼,嚼着嚼着,那味道也就来过了,带来暂时的满足。
  一个人在凉风晓月时,面对美食,想到那些曾经得到与得不到的东西,他会大嚼而笑。
其他文献
新闻报道,内容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但不等于说形式就可忽略不计,或不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新闻选用的形式好、对路,可使内容得到更好的表现,宣传效果也就更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儿童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期刊
日本人爱吃豆腐。江户时期有食谱,所谓《豆腐百珍》,都是绕着豆腐做文章。老一代日本人对做豆腐颇有执意,聊将起来都有心得,譬如制作豆腐必须用国产豆子;正经豆腐常是奶油黄色,而非纯白色——白色都是贪图好看!  尤其重要的是,豆腐是不能搬运的,不然味道会变。比如日本江户时期做的所谓八杯豆腐,是用六杯水、一杯酒、一杯酱油,加豆腐炖煮;看着平淡无奇,却要求是当地豆腐,未经颠簸。  日本饮食大多如此:工艺用料未
期刊
南航飞东南亚的航食中,有一款选择是,先生,您要鸡肉米饭还是牛肉土豆?我选了牛肉土豆。因为平时牛肉吃得比鸡肉少。打开一看,若干牛肉加两团土豆。米饭去哪了?正想问呢。空姐去到前面一排了,就听到她说:“牛肉土豆,没有米饭。”  没有米饭?听空姐这么一说,前面男子把拿到手的牛肉土豆递了回去,说:“那我要鸡肉米饭。”我不好意思嚷嚷着换,看来,这餐是没有米饭吃了。  不过算了,就吃点儿土豆吧。反正土豆也是主粮
期刊
本文以博物馆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内容设计和激励管理相结合为研究方向,结合有关的激励过程理论,在借鉴国外成功的志愿者激励经验的基础上,旨在找出适合博物馆实际的兼顾志愿者
我幻想过很多次。  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死去,那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该怎么办?聊天记录里隐藏的秘密该怎么办?所有我遗留的数字遗物该怎么办?一切好像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前阵子,温州顺风车事件被曝光后,很多人去遇难者的微博下面悼念。本来是一件很善意的举动,但聚集的人数一多,各种言论也开始多起来。  先是出现了一些对于逝者出言不敬的垃圾,令人觉得十分恶臭。紧接着就是一群人开始排队转发逝者生前照片,最后使
期刊
每次回国内出差,总会被身边朋友问这样的问题:“在东京生活,一个月需要花多少钱?”在大家心目中,东京是全世界物价最高的城市,生活成本自然低不了.rn那么,东京的物价到底高到
期刊
1  一天上午,我们沿着一条崎岖不平的小道,来到海边的黄鱼场。突然,飞过来了成千上万只哀鸣着的野雁。  那些野雁猝然冲过来寻觅食物,有的落在牛角上,有的落在牛背上,但是,大多数落在牛蹄的周围。  “爸爸!”沃托娜尖声地喊叫道,“那头牛正踩在一只野雁的翅膀上!”  威尔逊匆忙地拉了拉那头牛。那只野雁逃脱了,但是它的一只翅膀被踩断了。  威尔逊弯腰捧起那只野雁,“这是一只4岁的雌野雁。”威尔逊边说边用
期刊
在巫山。  早上,只有五點多,但是窗外的拖拉机经过,没法再睡了,被迫起来,站在每夜只收五块钱的小客栈里,乡村也没有宁静,整个山沟随着拖拉机翻滚。这时候,看见一个学生立在小街上,热气腾腾的小食店正揭开锅,白雾把他裹住了。这是星期天,我们要上山,学生放假回家,想搭我们的顺风车。  他叫张铸,读初一,从学校回家要走六个小时山路。张铸站着,腰带上垂下一截塑料绳,挂着两把钥匙和半卷压扁了的透明胶纸,一把削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