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与旧教材边界知识的衔接策略探析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hua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新课标,边界知识,添枝加叶,以碎立通,借题发挥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9-0037-09
   2018年初,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在文本结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实施要求方面均有重大的修订变化,同时新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等内容。这些变化集中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阶段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新观念,凸显出高中历史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时代性。①
   新课标综合了通史与专题两种体例的优长,既强调历史脉络的发展,又兼顾提要某一时段的历史发展特点。②新课标的问世意味着,旧教材已经难以适应一线教与学的需要。但问题是,根据新课标统编的新教材今年秋季开始在浙、京、津、沪等六个省市正式投入使用,大部分省份和地区仍沿用专题体例的旧教材。从编写体例来看,旧教材的专题体例削弱了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而且旧教材在知识结构以及话语解释体系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滞后的问题。所以,如何合理回应目前过渡阶段的脱节、断裂问题,实现专题体例的旧教材与通史要求的新课标的有效衔接与融通,是广大一线教师都要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此即本文所说的边界知识问题。下面,笔者以新课标专题1.3中“汉朝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内容(下简称“新课标专题1.3”)为例,阐述几种以新课标为准绳、以旧教材为基础来衔接边界知识的基本策略。
  
  一、“添枝加叶”:郡国并行制实施的原因和意义
   曾有学者形容:“假如历史是一棵树,其理想状态便是‘一干竖立,枝叶扶疏’。”③而在新课标与旧教材之间地脱节情况中,存在着“一干竖立,枝叶稀寥”的状况,即旧教材中缺失一些对于落实新课标要求很有价值的枝叶。这些枝叶的缺失,会导致学生对课标要求的某些知识要点的理解因缺少“支架”而难以深入;同时,知识是培养能力和素养的必要载体,欠缺相应的知识基础,能力和素养自然也是空中楼阁。所以,针对“一干竖立,枝叶稀寥”的问题,需要教师适当“添枝加叶”,以使“枝叶扶疏”,才能利于知识的建构、素养的落实。
   新课标专题1.3中,要求掌握汉朝削藩对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④在旧教材中,郡国并行制因非主干知识,只有一句话提及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及其导致的“七国之乱”,并没有充分展开。但这里如果处理不慎的话,会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误的印象:似乎藩国就是统一的对立面,而实行郡国并行制,就是一种顶层设计的失误。这极易导致学生对郡国并行制的简单否定,陷入虚无主义。但历史的实际情况是复杂多面的,并不适宜这样一刀切地定性。这样,郡国并行制的理解和定位就成了问题,难与“文景之治”融通,而且还会消解学生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这与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是相违背的。
   如此一来,对郡国并行制的认知问题,就成了影响达成新课标要求的边界知识。从知识分类角度来看,这属于程序性知识,要求较高,除了要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新情境以进行变式练习也必不可少。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也指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①所以,我们需要借助精选的材料,复原历史语境,以便将学生的视线和思维引到那段历史相应的时空维度,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引领学生建构起准确的知识逻辑,从而给郡国并行制一个较为客观、公允的历史定位,如此才能有利于达成新课标所强调的滋养“真诚的家国情怀”的目标。基于上述考虑,笔者尝试的设计如下:
   探究一:汉初统治者是基于什么考虑而实行郡国并行制的?
   材料1:秦朝既经灭亡,封建政体的反动力就要大张其焰了。原来当时的人习惯于封建,普通人的心里,差不多以为列国分立是当然的。秦国的统一,不过是个变局,秦始皇、李斯等,对于这个问题,却要算先知先觉之士。暴力一过,总得回复到原状的。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②
   材料2:刘邦在楚汉战争中,为笼络韩信等人合力击败项羽,先后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他们为刘邦最后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卓著功勋。异姓诸侯王占据了关东的广大区域,大体上相当于战国末年的六国故地,西汉中央政权直接控制的地区,仅限于关中、巴蜀和河南的一部分,由此形成了干弱枝强的态势。为控制全国局势,巩固新生政权,刘邦先后以谋反罪铲除了六位异姓诸侯王。在此过程中,刘邦暂时还不具备控制全国的能力,同时又主观的认为,秦朝的迅速灭亡是因为秦没有分封子弟为王的缘故。因此在被铲除的异姓王故地,陆续分封了自己的子侄为同姓诸侯王,希望他们能够藩屏汉室。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第2版)③
   设问: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思考汉初统治者为什么会采取郡县、封国并行的统治策略?
   设计思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下简称《课标解读》)指出,应将制度史教学“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避免仅从抽象原则或以‘后见之明’的视角看待历史上的制度”。④有些人喜欢以今论古,以今非古,以“后见之明”去苛责古人,而这显然与我们唯物史观的素养要求是相违背的。所以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历史对话的机会,使学生置身于特定时空维度中,回到历史现场来理解和感悟历史,引导学生理解实施郡国并行制,乃是出于历史惯性的约束、历史教训的吸取、现实形势的妥协、巩固政权和加速认同的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的选择,有其不得不然的时空约束,从而引领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先辈在创制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制度的“苦心孤诣”。
   探究二:结合材料思考,实行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统治者顶层设计的失误吗?
   材料3:刘邦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分封诸王,这样人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习惯了的生活方式来生活。很快人心思定,社会趋向安定,统一得到巩固。……后来诸吕叛乱,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是齐王、琅琊王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在汉初郡国并行体制下,各王国拥有政治、经济上的自主权和独立性,他们因地制宜地采取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各国经济迅速发展。有学者认为“文景之治”是“郡国共同推动的结果”。……(郡国并行制)推动和确保了中央政权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政策的實行。为了抵御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分权要求,汉政府加紧了对民心的笼络,实行轻徭薄赋的与民休息政策来发展生产,以增强自己的实力,从而确保了黄老无为思想的治国指导地位。   ——摘编自唐德荣:《郡国并行体制积极作用的阶段论分析》①
   设问:根据材料,总结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准确、全面地理解郡国并行制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设计思路:通过引入学术研究成果,引领学生深入领会郡国并行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对其能多一些“同情之了解”,进而涵养“真诚的家国情怀”。在全面解读郡国并行制的过程中,需特别强调建构时空观念的重要性,让学生能逐步意识到对郡国并行制的认识和评价,有一个特殊的时空条件前提存在。在楚汉之争中,分封诸王助刘邦打下了江山、让中国恢复了统一;汉王朝初建时,郡国并行制有助于刘家巩固政权、社会发展生产、百姓休养生息乃至“文景之治”盛世的开创;只是过了幾代人之后,藩国渐成尾大不掉之势,郡国并行制的消极影响才愈加明显。这个历史过程,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过程,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也是一个有益的训练。
   综合来看,在新课标中如专题1.3、1.4、1.5、1.6、1.10、1.21等,皆有这类需要适当“添枝加叶”的典型实例。所以,可以“添枝加叶”方式来处理的边界知识并不算少,我们对“添枝加叶”过程的设计,会影响到一系列边界知识的教学效果。那么,这个过程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多加留意呢?粗略来讲,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
   首先,在充分研究课标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判明边界知识的大概情况,并结合课标要求和《课标解读》的教学建议,搞清楚是否应当有所作为,务必有的放矢,避免无效拓展。
   其次,“添枝加叶”是以“一干竖立,枝叶扶疏”为目标的,枝叶与枝叶之间、枝叶与树干之间的内在关联是需要建构的,故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兼顾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毕竟,知识只是培养能力和落实素养要求的载体,在追求完整建构边界知识的同时,如能兼顾素养目标的落实,才是理想的设计。
   再次,有些需要“添枝加叶”的边界知识,即使是课标要求和《课标解读》建议提供了参考方向,倘若我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也定然难以有效落实。《课标解读》就此问题曾反复提醒。②所以,我们一线教师不仅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观念,同时,扩展知识储备,拓宽教学视野,也是当务之急。
  
  二、“以碎立通”:汉武帝对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以碎立通”这个命题,亦借自罗志田先生:“史学本是一门以碎片为基础的学问”;系统而贯通的历史,是以断裂散乱的零碎片段为基础的。③碎与通,二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是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变成有条理、有意义的历史知识”。①所以,本文化用“以碎立通”这一命题,旨在强调一种特殊的优化处理边界知识的方式,即通过整合散乱分布于教材中的零碎知识,引领学生整体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建构系统而贯通的历史解释。既有助于落实边界知识的衔接,亦可进行历史解释的训练。不过,因这一设计思路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均有较高要求,故比较适合在高三复习教学中运用。
   如专题1.3“汉朝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中,新课标提出的学习要求是: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②我们以西汉鼎盛时期,即汉武帝时期为例,来看看其中的边界知识问题。“汉朝削藩、尊崇儒术等举措”是旧教材已有的知识,分布在三本必修教材中;“开疆拓土”的举措是旧教材所不曾涉及的;“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在旧教材中虽有涉及,但模糊、散碎,并无针对性的集中叙述。这些即属于新课标与旧教材之间的边界知识。新课标是通史体例,要达成通史的学习目标,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整合,引导学生在材料和问题引领下主动建构。即为上述的“以碎立通”。
   从知识分类角度来看,上述学习要求中,“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属于陈述性知识,而“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则属于程序性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需注意激活学习者原有的相关知识,以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新知识获得意义才能纳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③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以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为基础,通过在新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变式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另外,陈述性的边界知识“开疆拓土”与旧教材具有的“汉朝削藩、尊崇儒术”等知识,并无上下从属或总括关系,可以通过并列结合学习的同化模式,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而“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作为程序性知识,则需要通过在与教材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变式练习来掌握。
   明确了上述课标要求和设计方向之后,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相关知识,能想起多少是多少,一条一条地写出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自主梳理教材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要求围绕课标整合三本必修教材的相关内容,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罗列表述。然后,将整理好的相关材料提供给学生,并设置相关问题或活动。旧教材时序性较差、知识被割裂,所以要回应新课标的通史要求,最好能以时序清晰的历史材料,给学生提供一种与旧教材呈现逻辑不同的学习情境,以便引导学生进行变式练习;问题的设计应依“以碎立通”的逻辑而呈现梯度性,先通过建构散碎的新旧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逐步为由“碎”到“通”的目标提供支架,继而在材料支撑和问题推动下,再完整建构“碎”与“通”(局部与整体)的逻辑关系,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网络。最后,引领学生将历史问题置于长时段的历史进程中审视,在发展时空观念和训练史料实证的基础上,达成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系统而贯通的解释。
   于是,笔者设计了下面的年表材料和问题: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董仲舒对策,请黜刑名,崇儒术,为武帝采纳。    公元前136年,汉置五经博士,在太学中教授儒家经典等。
   公元前134年,令郡国岁举孝、廉,行察举制度。
   公元前127年,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卫青击败匈奴,收复河南地区,汉设置朔方郡,徙十万口充实朔方。
   公元前122年,颁“左官律”,削弱王侯力量。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兵出陇西,大破匈奴。此役后,汉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等“河西四郡”,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
   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追击匈奴,匈奴向西北远徙,从此匈奴威胁基本解除。
   创立中朝。设大司马官,冠将军号,以尊崇对匈奴作战有功的卫青和霍去病,权势超过丞相。
   張骞再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畅通。
   公元前118年,官铸货币,行五铢钱,币制始定。
   公元前110年,行均输、平准法,盐铁酒官营专卖。
   公元前106年,设十三部刺史,以六条察问郡县。
  ——整理自张耕华编著:《简明中国历史记忆手册》①
   问题和活动:
   1.结合对三本必修教材知识的自主整合,归纳汉武帝时期这一系列巩固统一的举措实施的历史背景。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哪些是教材提到的举措,哪些是教材之外的举措,并分不同角度简述(也可以表格形式完成)。
   设计思路:以“年表”为材料,引领学生建构相应的时空观念;然后立足于学生自主整合的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置身于历史大背景之下思考具体历史问题的习惯,既要能看到夜空中闪烁的星,更要意识到星光后有辽阔的夜空,从而培养学生有纵深的历史感;继而在梳理教材知识和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汉武帝在位54年,反击匈奴之战历时44年之久,可以说,汉武帝以匈奴为一生之敌。然而在即位之初,汉武帝虽继承有“文景之治”所积攒的雄厚国力,却并没有立即着手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请设身处地思考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请思考汉武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诸多举措之间有何内在关联(要求:能清楚写出来)。
   设计思路:一方面,通过问题情境的铺垫,引领学生立足所学知识,发挥合理想象,尝试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历史人物的重大抉择;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改变在学习中过于重视对孤立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和融合,②通过建构散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逐步为由“碎”到“通”的目标达成提供支架。
   3.你知道吗:①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是汉族,而汉族是因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8-0003-08  采访时间:2019年10月  采访地点:厦门大学图书馆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王宇谦  问:钞老师,您好!感谢您百忙中接受采访。首先想请您谈谈求学经历,您是如何走上史学研究道路的?  答:我的中学阶段是在家乡陕西省渭南市的瑞泉中学度过的,这是一所位于渭南老城的省级重点中学。那个年代
关键词?演史料研习,三层次对话,历史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6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8)11-0031-04  “史料研习”是指学生对史料进行研究学习,通过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运用,进而获得历史知识。这种学习活动,适宜采用三层次对话模式。该模式视历史学习为对话,即学生与历史的对话、学生与他人的对话、学生与自我的对话。①  学生与历史的对话,其基本的中介就是史料,对话的缘
摘 要:在极右翼阵营内部联合思想的驱动,以及“德意志帝国党”的大力促进下,德国民族民主党在1964年成立。得益于极为有利的政治经济形势,该党凭借强大的组织力量、有效的政治动员,以及成功的形象打造,在20世纪60年代末迅速崛起。然而,1969年联邦议会选举的失利成为其由盛转衰的拐点。在各种危机的沉重打击下,该党在20世纪70年代迅速衰退,甚至到达了崩溃的边缘。   关键词:德国民族民主党,极右翼,
任何历史研究都要以史料为基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的高中历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载体应该是史料,必须以研习史料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下面以“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期引大家之玉。   对历史原因的探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节点。历史学的基本任务是说清楚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其中的主要研
[关键词]史料教学,批判性思维,建构,王安石变法  [中图分类号]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7-0009-06  “批判性”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则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在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属于历史的核心思维,赵亚夫先生认为:“批判作为一种思维过
关键词 开放性问题,辛亥革命,历史逻辑,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3-0061-06   在执教岳麓版必修Ⅰ“辛亥革命”公开课的时候,为了体现“用旧教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研主题,笔者对教学活动进行了一定的设计。   第一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解释“辛亥革命”的概念。   第二步:在“辛亥革命”核心概念的统
关键词北洋时期,经济,史料教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15-0049-06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包括两课内容,即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导言就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作了概要介绍,其中一句说“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
18世纪的欧洲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问题,欧洲各国思想家们在寻求本国解决方案之外,努力从其他文明中探寻救世良方。同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由于中国在农业经济和社会治理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中国皇帝的亲耕仪式闻名于世”,被世界许多国家借鉴、效仿。耕耤典礼同样引起了欧洲的关注,法国作家福楼拜曾列举世界上声名显赫的统治者的重农举措:“辛辛纳图斯掌犁,戴克里先种菜,中国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8期刊登了任世江主编的一篇文章——《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文章提出:“求真、求实就是要求教学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不能在史实方面出现解释性错误,不能出现错误性的理解。”“求真、求实应该作为评价历史教学的通用标准,也应该是平时课堂教学坚守的底线。”笔者对此深以为然。但文章认为,“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英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是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
[关键词]课堂小结,观照现实,历史思维,历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3-0042-04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们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定位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践行。历史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历史学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