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的习字蒙书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m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字蒙书是古代童蒙教育的重要教材。先秦至六朝,字书因书体演变较快而频繁出现,唐代后,基本书体的稳定使新字书的出现减少。近代流行的《上大人》蒙书始见于敦煌写本《上大夫》,且见引于晚唐文献,可知其起源于唐。其内容在宋元又小有改、补。宋明人解其文字为言儒门之事,附于其后而并行的《上士游山水》、《王子去求仙》诗,则言道门之事;蒙书的思想是儒道结合的。而且,为勉励学童,蒙书中还有“立行方回也,文才比仲壬”的励志性诗句。明清人对此蒙书的文字之意多不能解,但此蒙书又从唐到清末,一直盛行于民间;它在意义失落的情况下而能流行久远广泛,正体现其作为小传统的“长时段史”或“无意识史”的事物,有变化极慢的特点。
  [关键词] 敦煌写本《上大夫》;习字蒙书;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7)02-0188-06
  
  中国古代的童蒙教育包括识字、知识、德行三方面[1]。其中识字是基础,而习字是与之密切相关的环节。关于习字蒙书,王利器《敦煌写本<上大夫>残卷跋尾》,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曾论及敦煌写本《上大夫》的内容与性质、时代与流传、对后世俗文学的影响等。本文以三位先生所论为基础,并藉新的材料,拟在习字蒙书的源流演变、文字意义、流传等问题上,佐助和补充三位先生之说。
  
  一、习字蒙书的源流演变
  
  先秦发蒙教育的内容,见《礼记·内则》:“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计)。”据郑注“方名”为“东西”,注“数日”为“朔望与六甲也”,知其发蒙有数字、方位、干支名等内容。又《汉书·食货志上》云:“八岁人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颜注引臣瓒曰:“辨五方之名及书艺也。”顾炎武《日知录》卷27云:“六甲者,四时六十甲子之类;……书者,六书;计者,九数。”所谓“六书”、“九数”,乃《周礼·地官·保氏》载国子所学六艺之二,即汉郑众所说“象形、会意”等六种造字和用字法,以及计算“方田、粟米”等九种算术法。《隋书·经籍志一》亦云:“古者童子……六年教之数与方名。十岁入小学,学书计。”《礼记》、《汉书》、《隋书》在童子入学发蒙的年龄上虽记载有小异,但皆在童蒙阶段,且其发蒙内容大同,有数字、方位名、干支、六书、算术等。前四者皆含识字和习字的内容,而先秦和汉代用以识习文字的字书,则如《汉书·艺文志》所云:“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造字之本也。……《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汉兴,间里书师合《苍颉》、《爰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为《苍颉篇》。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无复字。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元尚篇》,皆《苍颉》中正字也。……至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于庭中。扬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纂篇》,……臣复续扬雄作十三章,凡一百二章,无复字,六艺群书所载略备矣。”据此可见,先秦到汉出现了一系列的字书,其出现是由书体的演变所致,此在《隋书·经籍志一》亦有所云:“自苍颉讫于汉初,书经五变:一曰古文,即苍颉所作。二曰大篆,周宣王时史籀所作。三曰小篆,秦时李斯所作。四曰隶书,程邈所作。五曰草书,汉初作。秦世既废古文,始用八体,有大篆、小篆、刻符、摹印、虫书、署书、殳书、隶书。汉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鸟,……因事生变也。魏世又有八分书,其字义训读,有《史籀篇》、《苍颉篇》、《三苍》、《埤苍》、《广苍》等诸篇章。”继八分书行世而出现《埤苍》等字书后,六朝因楷书的流行,相应亦出现了晋王义(《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作王羲之)《小学篇》、杨方《少学》、束皙《发蒙记》、顾恺之《启蒙记》、梁周兴嗣《千字文》等。
  唐以前习字蒙书的情况,因文献阙如,只能据以上材料而作四点推测:一、先秦至六朝,发蒙习字含于识字环节中,其内容初为数目、方位、干支等字的识习,后始识习字书之字。二、字书既随书体演变而不断出现,则见发蒙习字亦主要以实用,而非纯以书艺精进为目的,故童子所习为当时流行的书体,而非以前的古体。三、先秦至汉的字书编纂,虽有识字习字的发蒙成分,但汉代经学发达,亦兼尽备“六艺群书”文字之意,故字书作为“小学”类书,有经学附庸的性质,而不尽以发蒙为目的。四、字书既兼属经学附庸,故其作者虽有民间“间里书师”,但主要是官僚士大夫,甚至有以国家行为而编纂的。
  唐以后的习字蒙书,则有较多的记载可资考索。其中最著名的即鲁迅小说《孔乙己》所说《上大人》:“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因该小说被选人初中语文教材,故《上大人》蒙书也最为今人熟悉,故兹先论《上大人》蒙书。清福申《俚俗集》卷7录《水东日记》、《猥谈》、《坚瓠集》,并暗袭《通俗编》之文,对此蒙书的起源、含义、性质等有所涉及。《坚瓠集》为褚人穫撰,福申所录见《坚瓠九集》卷4:
  
  小儿初习字,必令书“上大人,丘乙己,化三
  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丸子,佳作仁,可知礼也”。
  天下同然,不知所起。据此可见:一、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褚人穫所载为“丘乙己”。二、褚人穫虽为清康熙年间人,但犹说“不知所起”,说明在清前期,人已昧其起源。
  先看“孔”与“丘”的异文,此非鲁迅臆改“丘”为“孔”,而是本有作“孔”者,如《说郛续》卷46所录明祝允明《猥谈》作“丘”,但清梁章钜《浪迹续谈》却引作“孔”。《五灯会元》卷19亦有此语,然中华书局点校本作“丘”,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孔”。又清钱大昭《迩言》卷5亦作“孔乙己”。之所以有此异文,盖因古人以为“丘乙己”即指孔子,如明李贽《焚书》卷3云:“年十二,试《老农老圃论》。居士曰:‘吾时已知樊迟之问,在荷蒉丈人间。然而上大人丘乙己不忍也,故曰“小人哉,樊须也”。则可知矣。’”此事见《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事,是则李贽所言“上大人丘乙己”显然是指孔子。后世似亦多作“孔乙己”而非“丘乙己”,如郑阿财和朱凤玉所见二版刻都作“孔乙己”。至于改“丘”为“孔”之因,盖如元谢应芳《龟巢稿》卷14云:“第四字乃圣人 名讳,理合回避,岂宜呼之以口,以渎万世帝王之师乎?”是因避讳而改的。
  再看其起源。褚人穫说其“不知所起”,在此前,明叶盛《水东日记》卷10云:“诸暨陈儒士洙今日云:‘尝见宋学士晚年以眼明自夸,细书小字,尝及此。学士其知所自者耶?’”叶盛以为宋濂或知之。但梁章钜《浪迹续谈》卷7据叶盛所载而推论:“似是元末明初有此语。”又《弁州续稿》卷194载明王世贞与赵汝师书,中有“弟尚未曾描写‘上大人’,将来或得小小实用”之语,清顾张思《土风录》卷10即据之推论说“则知此风起于明初”;并据叶盛所载,而说宋濂“盖一时信笔择其字画之简者,后人以便于童蒙而遍行之”,认为此数语被用于童蒙习字,始于明初宋濂的信笔而书。但此数语又见于宋濂之前,如元方回《桐江续集》卷21《丙申生日七十自赋二首》其一云“忽到古希年七十,犹思上大化三千”,故顾张思之说未谛。而钱大昭《迩言》卷5则据此诗而说“乃知由来已久”。其实在方回之前早有此语,如明释如卺《禅宗正脉》卷10载:“提刑郭祥正字功甫,因谒白云,……(白云)乃曰:‘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公切疑,后闻小儿诵之,忽有省。”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9据此而言:“按此知宋时此数语已盛行,故白云举此以示郭功甫。”又,明释居顶《续传灯录》卷7载某僧问蕴良禅师:“如何是接初机句?”师曰:“上大人。”蕴良为北宋人,故顾张思据此而进一步推论:“则宋时有此语,特未施之学书尔。”那么,此语在宋代是否果未施诸学书呢?宋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39载北宋时,有僧问光祚禅师:“问:‘如何是祖师禅?’师云:‘上大人。’又云:‘会么?’僧云:‘不会。’师云:‘不会且顺朱。’”同书卷17载五代云门宗文偃禅师事云:“师因摘茶,云:‘摘茶辛苦,置将一问来!’无对。又云:‘你若道不得,且念“上大人”。更不相当,且顺朱。’”所谓“顺朱”即描红习字,如宋释居简《北硐集》卷6云:“写字难:画被忘穿,临池忘缁,专心致志,仅仿佛古人用笔意。公孙氏剑舞,观者得草圣之妙。彼顺朱耳。”居简认为勤苦练字者与善妙悟的张旭相比,仅如描红习字耳。是则五代与宋“上大人”等字已施诸描红习字,顾张思之说未谛。又,据郑阿财、朱风玉调查,在敦煌文书里“上大人”多写为“上大夫”,其写卷有七,在有纪年的三卷号中,P.4490b的纪年最早,为唐懿宗咸通十年抄写,二先生遂推断“至晚唐懿宗咸通年间敦煌地区学子已流行以‘上大夫’来习字”。据《祖堂集》卷19,希运弟子陈和尚与僧人也曾“拈上大人”等以对机锋。希运为武、宣宗时人,陈和尚当与之同时或略后。此亦可佐二先生之说。
  《上大人》在流传中又尝被修改,如谢应芳《龟巢稿》卷14言其末“佳作仁,可知礼也”句:“乖刺尤甚,故某不揣狂瞽,尝易之数与方名,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兆’,曰‘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前后’。以字画较之,亦简易也,待其手熟,即兼以‘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伯阡万’字教之,以备公私计算之用。”此修改实本于《礼记》所言童子“六年,教之数与方名”的古法。除对《上大人》蒙书做修改外,古人还创作有新的习字蒙书,《坚瓠五集》卷3载褚人穫《砚田诗笑》诗:“先生虚话说难全,实景描朱更可怜。马眼桶横‘丘乙己’,梅花茢例‘去求仙’。”末三字即见于《上大人》外的蒙书,如《水东日记》卷10在录《上大人》后还录有:
  
  尚仕由山水,中人坐竹林。王生自有性,平子本
  留心。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山中方七日,世上
  已千年。褚人穫诗中的“去求仙”即叶盛所录“王子去求仙”。叶盛所录诗为两首,前四句的起源很早,敦煌文书S.4106b、P.3145b已有之,且二写卷中还有“立行方回夜,文财比重人。去年出北地,今人日南音”及“牛羊万口,舍宅不售”等句[41]。后四句未见于敦煌写卷,当是唐以后所增(参下)。到宋代又出现新的习字蒙书,如元李治《敬斋古今( )》卷1云:“‘文出升平世,禾生大有年。……于戈包已久,永十本支延’,欧阳永叔戏为也。小儿初作字,点画稍多,即难措笔,必简易则易为力……欧公此诗,当亦为儿辈设也。”可见欧阳修也撰有习字蒙书,唯流传不广。在近代四川用以发蒙习字者又有所异,王利器先生说:“旧时四川,幼童发蒙习字,塾师以土红笔写‘一二三’等字,命学童依样描写,谓之‘拉扁担’,拉伸了,然后摹格反复写‘上下十卜丁,人干寸斗平’十字,久之,又换写‘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四川的习字蒙书既存“数与方名”以发蒙的古意,又沿用了全国流行的“王子去求仙”的蒙书。
  
  二、习字蒙书文字的意义
  
  先看《上大人》文字之意。古人视《上大人》为与《千字文》同类者,如《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载曹源“那‘上大人,丘乙己’还自己写得出来。后来知识渐开,越发把这本《千字文》丢在九霄云外,专一与同班不务实的小朋友游湖吃酒。”《千字文》为有意义的韵语,而《上大人》既被视为与之同类,则它在古人看来也应是有意义的。如明赵南星《目前集》前集云:“□(孩)提之童方入学,使之徐就规矩,亦必有方,发□(于)书学是也,故‘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殊有妙理。大□(人)者,圣人之通称也;在上有大底人,孔子是也。□(丘)是孔子之名,以一个身己,教化三千徒弟,其有七十二贤士,但言七十者,举成数也。尔小□(生),是小小学生,八岁九岁底儿子;古人八岁始□(人)小学也。佳者,好也;作者,为也。当好为仁者之□(人)。可者,肯也;又当肯如此知礼节,若能为人知□(礼),便做孔子也做得。凡此一段二十有五字,而□(尔)字居其中,上截是孔子之圣,下截是教小儿□□(学做)孔子。其字画从省,欲易于书写;其语言叶□(韵)者,欲顺口好读也。”此解实出宋陈郁《藏一话腴》,缺字即据而校补,文末尚有“己士子礼四字是音韵相叶。‘也’之一字乃助语,以结上文耳。言虽不文,欲使理到,使小儿易通晓也”等句。明祝允明《猥谈》的解释又有异:“向一友谓予:‘此孔子上其父书也。上大人(句;上,上书;大人,谓叔梁纥),丘(句;圣人名),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句;乙、一通,言一身所化士如许),小生八九子佳(句;八九,七十二也;言弟子三千中七十二人更佳),作仁(句;作犹为也),可知礼也(仁礼相为用,言七十子善为仁,其于礼,可知)。’大概取笔画稀少,开童子,稍附会理也。”在《古今说部丛书》本中末二句作“使童子易知易学也”。不过,也有不同意这些解释的,如翟灏《通俗编》卷7说这些字本“无甚 义理”,“祝氏说,傅会无稽”;梁章钜《归田琐记》卷6言“此说不知所本,要足以广异闻”耳。
  若说古人对《上大人》二十五字之释或有牵强,那么,“尚仕由山水”和“王子去求仙”二诗,以及“立行方回夜,文财比重人”等,作为五言诗句,则不是“无甚义理”的。
  先看“尚仕由山水”首之意。首二句“尚仕由山水,中人坐竹林”,在字面上不甚通。但其“尚仕”二字,《水东日记》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尚士”,敦煌文书S.4106作“上士”,P.3145作“上仕”。“尚”与“上”通,王弼注本《老子》第三章的“不尚贤”,长沙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即作“不上贤”。“仕”与“士”亦通,《周礼·地官·载师》“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句,郑注:“士读为仕”。“由山水”之“由”,与“避”和“游”通,《文选·阮籍〈咏怀诗〉》“素质庭遊商声”句,沈约注:“递字应作由,古人字类无定也。”《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围守邺城,则将军苏游,反为内应”句,李善注:“游与由同。”故“尚仕由山水”即是“上士游山水”。古人的引例也可证之,苏轼《书学太白诗》:“有崔颢者,曾未及豁达李老,作《黄鹤楼诗》,颇类‘上士游山水’。”苏轼以“上士游山水”比崔颢诗之浅易,显然用的是此蒙书之句。此二句又被禅师用作话头,《古尊宿语录》卷46载北宋慧觉的拈古云:“拈云:‘且道如今作么生会?’良久云:‘上士游山水,中人坐竹林。’”南宋密庵咸杰在上堂时,也曾用“上士由山水,中人坐竹林”句,以接引后学。元明清的蒙书中犹存此二句,如《敬斋古今( )》卷1:“小儿初作字,点画稍多,即难措笔,必简易则易为力,故小学有‘上士由山水,中人坐竹林’之语。”明清之际,道独禅师《颂古·风旛》(《宗宝道独禅师语录》卷4)亦云:“人言富有千金好,何似‘中人坐竹林’。”可见此诗自唐至清犹存于习字蒙书,且其首二句的用字,也是“由”与“游”通用的。
  诗末二句“王生自有性,平子本留心”的“王生”,敦煌写卷P.3145号作“天生”,“王”与“天”字形近,而下文“王子去求仙”句中又有“王”字,作为习字蒙书,选字会避重复,故当作“天”字为是。此二句盖用韩平子之典,《说苑·敬慎》:“韩平子问于叔向曰:‘刚与柔孰坚?’对曰:‘臣年八十矣,齿再堕而舌尚存。老聃有言曰:“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此观之,柔弱者生之徒也,刚强者死之徒也。”夫生者毁而必复,死者破而愈亡,吾是以知柔之坚于刚也。’平子曰:‘善哉!然则子之行何从?’叔向曰:‘臣亦柔耳,何以刚为。’平子曰:‘柔无乃脆乎?’叔向曰:‘柔者纽而不折,廉而不缺,何为脆也!天之道微者胜。是以两军相加,而柔者克之;两仇争利,而弱者得焉……’平子曰:‘善!’”蒙书之此二句,盖谓人天生而有刚柔之性,但韩平子能留心柔弱的正面效用。韩平子在后世被看成道家人物,《广弘明集》卷9北周甄鸾《笑道论》:“《化胡经》曰:迦叶菩萨云:‘如来灭后五百岁,吾来东游,以道授韩平子,白日升天。又二百年以道授张陵。’”而此诗的首二句,令人联想到魏晋时受玄学影响而兴起的“林下”之风,它推崇的是道家的隐逸之德,与末二句的贵柔尚弱的道家意旨也有贯通之处。
  “王子去求仙”首,不见于敦煌文书,却见于后世的通俗读物,清蔡爽《官话汇解便览》卷上即引之。此书是以浙江方言与清代官话相对照而用来学习官话之书,它之所以选录此诗,当是因其为时人所悉知之故。诗的“王子去求仙,丹成人九天”句,盖与唐许浑《丁卵诗集》卷上《缑山庙》诗所咏事同:“王子求仙月满台,玉萧清转鹤徘徊。曲终飞去不知处,山下碧桃花自开。”此求仙的王子谓王子乔,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上云:“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风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明普庵印肃禅师《证道歌》(《普庵印肃禅师语录》卷中)云:“八万法门从此出,咄哉‘王子去求仙’。”末句显然和前代僧人引“上大人”或“上士游山水”等一样,也引的是蒙书之句。
  诗末“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二句,也与仙道故事有关,《两宋名贤小集》卷356韩信同《棋盘仙迹》诗:“唐山绝顶棋盘石,戏局流传名自昔。殷勤细问白发翁,云是仙人曾对奕。……又不闻樵采之人王子质,邂逅仙人执手谈。赢输未决藏机密,贪看柯烂不知时。少憩山中方七日,……归来尘世无相识。”王质观仙人棋而柯烂事,见梁任防《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宋朱晞颜《白岳寄怀》:“静思世上千年事,不值山中一局棋。”所咏亦此事。古人又或以之咏刘阮入桃源事,事见刘宋刘义庆《幽明录》,言汉明帝时剡县刘晨、阮肇误人天台山桃源仙境,与天台二女共居半年,回家后,“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人山,迷不得归”。明初王子一《刘晨阮肇误入桃源》杂剧第三折,刘晨从桃源仙境回家后,即以此句来感叹仙凡之异:“方知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信有之也。”又元虞集《道园遗稿》卷6《苏武慢十二首》其六:“对酒常歌,无愁可解,是个道人标格。……世上千年,山中七日,随处惯曾为客。”[72]可见古人又或以之咏修道生活。“王子去求仙”首既然未见于敦煌文书,且征引它的多为宋元以来的文献,故其被纳入描红蒙书盖在宋元之时。
  以上二诗既已考索,再来看敦煌文书S.4106号的“立行方回夜,文财比重人”,此二句在P.3145号作“立行方回也,文才比重仁”。虽郑、朱二先生校录为“例行方回夜,文财(才)比重(众)人”,但其意仍晦。此二句又见《嘉泰普灯录》卷16所载明辩禅师的上堂之语,据其所引文字,或可明其意:“今日忽有人问道场:‘如何是参议见佛灯得力句?’只向道:‘上士由山水,中仁坐竹林。’渠若云:‘曾举似人么?’只向道:‘立行方回也,文才比仲壬。’”明辩为两宋之际的人,可见此二句犹存于当时的习字蒙书。其文字盖当以“立行方回也,文才比仲壬”为是。“回也”指颜回。据《论语词典》统计,《论语》中称“颜回”者唯二例,而称“回也”则有十一例。如《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语词可用于称谓,宋项安世《项氏家说》卷3说,在《尚书》中“凡人之名称有复字者,不助辞。……单称一 字者加哉字,鲧哉、益哉、垂哉是也。他书单名以也字副之,回也、赐也之类”。清刘淇《助字辨略》卷3也说:“《论语》回也、赐也,此语助用之称谓者也。”此“也”字或甚不可缺少,《颜氏家训》卷6:“‘也’是语已及助句之辞,文籍备有之矣。河北经传,悉略此字,其间字有不可得无者,至如……‘回也屡空’……如斯之类,傥削此文,颇成废阙。”因在《论语》中颜回多被称为“回也”,故后人亦袭之,李白《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韦应物《韦苏州集》卷3《答释子良史送酒瓢》:“且饮寒塘水,遥将回也同。”二诗皆用《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之典。故“立行方回也”之“回也”,当指颜回。方,即比也,句意为德行之立可比颜回,典出《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古人本多以颜回勉励学童,如《晋书·虞溥传》载溥训谕庠序诸生云“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宜乎蒙书有“立行方回也”之句。
  “文才比仲壬”句,仲壬盖指东汉王充,《后汉书·王充传》:“王充,字仲任。”“任”与“壬”通,如《史记·齐太公世家》:“齐人共立悼公子壬,是为简公。”其名在《国语》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即作“任”:“今齐侯任不鉴于楚。”三国吴韦昭注:“任,齐景公孙、悼公之子简公任也。”,就王充而言,其字除作“仲任”者外,也有作“仲壬”者,《通志》卷110即云:“王充,字仲壬。”王充才学富赡,其《论衡》“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但此尚非其人习字蒙书之因,真正原因盖为其青少年时代之事,即“充少孤”,“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习字蒙书选颜回和王充之目的是欲“励志”,即勉励学童在德行和学问上当与二人比肩。
  从习字蒙书的思想倾向来看,《上大人》等二十五字,据前揭材料,很显然说的是儒家,而“上士游山水”诗和“王子去求仙”诗,则说的是道家道教。描红蒙书的思想倾向是儒道结合的。儒道二家在古代的影响最大,故习字蒙书中也出现宣传儒道二家的内容,且为勉励幼童在品德和学问方面上进,还有励志之句。而清张尔岐《蒿庵闲话》卷2据白云守端曾以《上大人》启悟郭祥正,故说“白云之意,盖欲合儒释而一之”,显然是错误的。禅师以之作机锋话头,也许只是用平常浅易之事来破除妨碍人悟道的理障,或表明道在一切平常浅易的事物中而已。如《古尊宿语录》卷15载云门文偃曾用“上大人”等句来接引弟子:“问:‘生死根源即不问,如何是目前三昧?’……师云:‘上大人,丘乙己。’进云:‘学人不会。’师云:‘化三千,七十士。’”文偃同时也喜用乘法口诀来接引学人,如人问“宾主相去多少”?“师云:‘如眼如目。’进云:‘合谈何事?’师云:‘三九二十七’”。故禅师以描红蒙书来接引学人,如同其用乘法口诀一样,是欲以平常浅易之事,去助学人悟道。
  
  三、习字蒙书的流传
  
  《上大人》蒙书的流传甚广泛久远。在时间上,它从唐末流传到民国初年;地域上,从西北敦煌到西南川蜀、东部江南等地,都有流传。据前揭蔡寅《官话汇解便览》和王利器所言情况,《王子去求仙》的流传亦类之。在流传的广泛久远上,它颇类似《四书五经》和同为蒙书的所谓“《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但它与《四书五经》又不同,因为它不是作为国家指定的科举教材而用行政权力推行的。它与《三字经》等蒙书也不同,因为后者是作为文字意义明确的文本而流传的,而它却是在文字意义失落的情况下流传的,如叶盛《水东日记》卷10言《上大人》、《尚仕由山水》、《王子去求仙》云:“已上数语,……尔传我习,几遍海内,然皆莫知所谓。或云仅取字画简少无他义,或云义有了了可解者,且有出也。”张尔岐《蒿庵闲话》卷2:“近日吾乡蒙师,为童子描‘上大人’,常倒书‘尔小生,八九子’二句,不知为韵语也。”蒙师之所以倒书文句,不仅是因不知其为韵语,也是因不明其意之故。翟灏说《上大人》“无甚义理”,梁章钜《归田琐记》卷6说:“余流寓浦城,次儿、三儿、五儿及长女、三女,悉比户而居,内外孙十余人,皆不过十岁上下,塾师延至四五人。有初学执笔者,每写上大人等字,辄询塾师以出在何书,如何讲解,多不能对。”鲁迅也说“上大人孔乙己”是“半懂不懂的话”。可见习字蒙书因需顾及文字笔画的简易,而用了借字,故其意义在后世也隐晦不显,因此,可以说它是在意义失落的情况下流传的。另外,如前所揭,明清人昧其起源,也多少反映其流传的“无意识”性。那么,意义失落的文本何以能流传得如此久远和广泛呢?
  关于其原因,王利器说《上大人》蒙书以“其简易”,“取便初学,遂乃盛行”;郑阿财、朱风玉言其“蕴涵中国文字的基本笔法”而“历久不衰”。笔画简易、笔法完备,确为《上大人》等流传久远广泛之因,但又非唯一原因,因为笔画简易、笔法完备之字不胜其数。而且循理而言,“永”字至少亦当见于习字蒙书,因为此字的笔画唯五笔,不算连笔也仅八笔,与“佳作仁”之“佳”字同,可谓笔画简易者。在笔法上,此字具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永字八法”,即宋桑世昌《兰亭考》卷4所云“努、啄、磔、侧、趣、勒、策、掠”等八种笔法,传为唐李阳冰所撰。《翰林禁经》云:“八法起于隶字之始,……所用该于万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昔逸少工书,遂历多载,十五年中偏攻永字,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又《笔诀》云:‘八法是翰墨之良规,习书之源流,无或辄废。’”故“永”字亦可谓笔法最完备者。但“永”字并未见于《上大人》等蒙书,而只见于欧阳修所编蒙书的“永十本支延”句。故单以笔画、笔法来解其流传久远广泛之因,似未尽圆满。在此原因之外,我们认为中古以来基本书体的稳定,也是《上大人》等蒙书流传久远广泛之因。据文首所揭《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可知字书的频繁出现与书体的演变有关,从先秦至六朝,字书之所以不断以旧替新,是因书体经历了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变化。而书体演变为楷书后,直至今日,都是最基本的书体,故《上大人》等作为楷体的习字蒙书,也因基本书体的稳定而无新的习字蒙书来取代它。
  其实,从习字蒙书的流传,还可看出其所反映的民间文化的特点。如前所揭,叶盛说《上大人》等乃“乡学小童”所习蒙书;张尔岐说教童子描“上大人”者乃“吾乡蒙师”;顾张思也说:“乡学书儿描写红字小本,有‘上大人、邱乙己’之文。”可见此类蒙书主要流行于乡学。所谓乡学即乡村学塾,在《上大人》等蒙书流行 的唐代,即已由敕令设置,唐杜佑《通典》卷53载开元二十六年赦文:“其天下州县,每一乡之内,里别各置一学,仍择师资,令其教授。”元代也曾以圣旨设置,《通制条格》卷16载元至元二十三年圣旨:“今后每社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于农隙时月,各令子弟入学。”其所用教材,固然有圣旨所规定的“先读《孝经》、《小学》,次及《大学》、《论》、《孟》、经、史”等高文典册,也有唐以来流行的“《随身宝》、《衣服杂字》之类”的通俗读物;《上大人》等蒙书与此二书性质相类,故它也极可能从唐以来一直流行于民间、乡村社会,其民间性不容置辩。若借美国罗伯特·雷德费尔德(Robert Redfield)《农民社会与文化》中的大、小传统的概念,则《上大人》等蒙书无疑属于小传统的文化,即与大传统的上层、正统、精英文化相对的下层、民间、通俗文化。小传统常体现民族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依法国布罗代尔(Braudel)的历史时段说,它应属“长时段史”,即它与变化甚快的“短时段史”的军政事件及人物活动相对,而具有变化极慢的稳定结构,且多反映的是“无意识历史”的社会形态或传统。《上大人》等的意义虽在后世已失落,但它已作为幼童习字的程式而取得“传统”的地位和权威性,故在无意识状态下得以久远广泛的流传,而此正体现民间蒙书作为小传统的“长时段史”或“无意识历史”的事物,有变化极慢的特点。
  (责任编辑:尹 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 教育投入鸿沟系数是教育投入最高的10省市人均教育投入与教育投入最低的10省市人均教育投入之比。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2年期间,我国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在缓慢拉大。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度,经济欠发达地区CDP对教育投入的弹性系数较大,总体上超过了经济发达地区。从各省市经济发展差距轻微拉大的趋势看,中西部地区正在采取措施,加大教育
期刊
[摘要] 公务员公共品产品链公平的扭曲是转型体制逻辑的必然。中国已经由私人品短缺进入公共品短缺阶段。实践证明,就暴露出的公共品公平问题实行个案整改是无效率的。因此,必须把公共品存在的短缺和次品问题放在公务员公共品产品链中进行整体思考,并以考公、企改、医改、教改、房改等有关公共品质量的共性问题为切入点,推进低交易成本体制改革。  [关键词] 公务员;公共品产品链;体制逻辑;公共品生产系统  [中
期刊
[摘要] 付款人对伪造、变造的票、证进行实质性审查,在实然上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只是权衡各方利弊后的立法政策选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9条确立付款人应对此负责的规定,其实质精神是恰当的。但其通过违背立法原意来解释《票据法》第57条规定的“重大过失”,实际上已不是以过错责任而是以无过错责任来归责,这有悖法律原意。  [关键词] 票据;票据法
期刊
[摘要] 通过对湖南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调查,发现在试点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合理设计筹资结构?如何建立缴费动态增长机制? “强制”还是“自愿”?“保大”还是“保小”?补助比例应向谁倾斜?如何科学划定“起付线”和“封顶线”?补偿率多少才够?如何解决贫困人口的“看病难”问题?如何完善配套措施?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就医;湖
期刊
[摘要]20世纪初期,中国基督教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中外共管”的趋势,并在1910年代逐步体制化。本文以中国教会一位重要领袖诚静怡在1901——1920年间的活动经历为中心,对这一体制的形成原因以及渠道做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1910年代在中国基督教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代,不仅基督教的发展进入了所谓“黄金时代”,一批精英基督徒这时也脱颖而出,从传教士助手成长为教会领袖,并由此促成了“中外共管体
期刊
[摘要] 以前的研究者将见解各异的近代小说理论批评家划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或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两派,暴露了囿于传统思维定势导致的格局狭小、政治偏见局限等问题。摒除上述弊端,按照理论批评主张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近代小说理论批评流派划分为五派:传统评点序说派、译介欧荚西籍派、“新小说”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研究派。这些流派的具体观点尽管不完全一样,但它们都为我国的小说理论批评由古代向现代转换作
期刊
[摘要] 民国时期,成都市同业公会的组织机构设置经历了委员会制和理事制两个阶段,并且形成了会员的入会与出会制、职员的民主选举及任期制、会议制与集体决策制、经费管理制等较为完备的组织管理制度。这种在国民政府法令约束下形成的组织管理制度,从形式上看是完备严密的,具有一定的现代性,但因同业公会众多,工商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再加之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在实际的组织运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 行
期刊
[摘要] 对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是文学理论学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文学本质研究面临着多方“围剿”的当前文学理论界,如果要对它继续加以推进,必须直面争议,开通过全面有效的反思厘清问题本身的意义与逻辑。同时,对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进行学理上的辨析,澄清文化研究的喧嚣话语对文学基本理论研究进行虚假“挑战”的干扰。而正视人类思维的认识特质,以“解释学还原”的立场对“文学”概念进行梳理,在对具体的历史的文
期刊
[摘要] 我国刑法尽管坚持严格限制死刑的宗旨,但是死刑立法仍显一定程度的铺张。人类价值根基,决定人类应当废除死刑;而社会现实背景,决定我国当今社会必然保留死刑.甚至可以说,至少在未来的50年内我国刑法典不会废除死刑。构建合理的死刑制度理应成为现阶段刑法理论的基本责任。应当遵循“总体原则废除死刑,故意命案保留死刑”的基本原则,从特别刑种、适用对象、杀人罪刑、判决执行、死缓制度等方面,对刑法总则与分
期刊
[摘要] 作为一位被遗忘的革命者,朴容万的人生轨迹显示了20世纪前期东亚革命激流中一个不为人知的侧面。在革命进程中,他经历了从“革命者”到“反革命”的身份转化过程,其中既有个人的自我选择,也有革命规则的作用,体现了一个充满断裂和冲突的时代个人身份型塑的复杂性。  [关键词] 身份;革命;朴容万;韩国独立运动  [中图分类号]K26,K3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