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推进,专业认证的三级标准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标准分析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结合专业认证的理念,基于专业认证卓越标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与重构。只有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凸显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优化课程结构,推行“教、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新时代的卓越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关键词] 专业认证;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基于专业认证卓越标准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XJG-14-1-20)。
  [作者简介]陈爱忠(1966—    ),男,江西南康人,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姚丽芬(1971—    ),女,江西赣州人,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科实验。
  一、专业认证卓越标准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用专业认证卓越标准来审视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三个层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差别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系统尚未完全形成,同类高校之间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方面并无明显区别,没有凸显学校和专业的优势,人才培养也缺乏应有的地域特色。此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未能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新动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標准。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实施的实效性有待加强
  1.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未能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在家长们普遍重视早期教育的今天,对幼儿营养学、幼儿心理发展、幼儿行为干预、亲子互动教育、家庭教养模式等课程都具有较大需求,但这类课程仍然处于待开发的状态。此外,基于专业相关标准的课程设置的整合、衔接与适应性也不够。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具体表现为:缺乏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教育实践过程管理松懈,缺乏规范、协同育人不足;教育实践质量缺乏监控保障体系,持续改进乏力等。
  课程实施的实效性低主要表现为:教学模式仍以“教”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互动不足,实践体验较少。大部分课程都是以集体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师普遍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方式授课,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积极性与创造性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课程实施的实效性低下。
  (三)持续改进乏力,教学质量缺乏有效的监控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制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基于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没有得到细化、具体化;内部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质量保障体系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对课堂教学实现全面、及时、有效的监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对毕业生并未持续、全面地跟踪反馈,利益相关方的多元化社会评价机制也有待建立;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库建设相对滞后,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测和提高。
  二、基于专业认证卓越标准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凸显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
  专业认证卓越标准要求培养目标定位既要满足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也应契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作为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有所区别,人才培养应着眼于知识、技能等协调发展,做到专业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与今后工作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兼顾,达到新时代教师“一践行三学会”的专业素养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师表风范,具备科学、人文和艺术素养,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意识、保教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潜能的幼儿园教师,以及在其他早教机构从事保教实践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人才的素质培养上,要凸显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就培养卓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而言,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素养,较强的专业知识整合能力、保教工作实践能力和综合育人能力,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前提条件;把具备一定的反思意识与研究能力,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作为评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指标。
  (二)优化课程结构,推行“教、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
  专业认证卓越标准要求课程设置体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要坚持立德树人、拓宽基础、增强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一是夯实专业理论基础。适当增加学科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同时要遵循“必需、够用”的标准,适当减少一般性专业理论课程的比重。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基于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的现状,尤其要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以全实践理念为指导的实践整合课程体系。三是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技能类课程可开设选修方向,为有专长的学生实现专业技能上的个性化发展。坚持不懈地抓好日常性的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四是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运作模式。深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优化协同育人平台,实行“双师型”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根据专业认证卓越标准关于课程实施“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体验”的要求,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实施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实施该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一是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二是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
  (三)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高校应建立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监控与评价机制,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以达到实现卓越标准的目的。一是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架构和组织的运行。增强师生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意识,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特别是要将学校层面的教学质量标准尽量具体化,细化到专业教学的各个主要环节,并融合到课程目标的完成和毕业要求里,让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有据可依。二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内部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加强教学管理机构建设,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制度,加强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库建设,实现各种数据有效对接、共享,根据教学质量监控需要进行实时的统计、分析和检测,努力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面、及时、有效监控。三是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部评价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毕业生、实践教学基地及用人单位等学前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多元化社会评价机制,把利益相关方的评价结果纳入改进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而不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
  总之,遵循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基于专业认证卓越标准,针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对标进行问题分析,着眼推动持续改进,重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初入教师队伍不久的我就碰到了一个恶作剧。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我上初三年级课的第一天就送给我一份“惊喜”的礼物:当我上课写字拿粉笔盒时,所有粉笔从盒底掉了出来,满地都是。显然是有人故意恶作剧,从其他学生的反应来看,嫌疑集中在王同学身上。为了继续上课,我平静了一下情绪说:“粉笔想展示一下,有点迫不及待了。”然后,拿起一支开始上课了。课后,我找到了王同学,他有些吃惊,也不承认是他做的,谈话进入了僵局。一个念
期刊
初夏的清晨,漫步校园,目光所及透着深浅不一的新绿。新建的校舍错落有致,环绕其间的树木挺立、花草含芳,草木掩映下的校园洋溢着盎然生机。唯独几棵去年冬季移栽的银杏树略显突兀,虽然高大却依然不见新叶长出,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蓄势待发?  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教学楼。迎面站着几位六年级的科任老师,隐约听到他们叹息嘀咕:“哎,班上学生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啊,眼看就要毕业考试了,怎么交差啊?”“是呀,全班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不少来自上海、南昌、上饶等地的下放知青到学校教书,虽然那时条件艰苦,但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的高尚品质,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心想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大学毕业后,我一直默默耕耘在高中教学第一线,始终牢记奉献教育的初心。在35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担任了32年的班主任、20年的年级主任,愿在此同大家分享在班级、年级管理中的点滴体会。  一、标杆示范
期刊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又到麦黄杏熟的时节。这样的时节,让我不由得想起十多年前在西山工作的那段日子。  “杏子黄,麦上场。”以前,我倒没在意这句俗语,也许是自己的家乡很少有人栽种杏树的缘故吧。可是,自从我被分配到西山工作以后,才真正记住了这句表示节气时令的话语。因为,一到六月,这里漫山遍野的杏子就变黄了,成熟了。  六月是炎热的,也是忙碌的。随着“算黄算割——”的鸟叫声,山里人拿起镰刀纷纷朝山上走去。
期刊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短小的诗歌将我的思绪带回令我魂牵梦萦的王母河畔。  接过旗帜,勇往直“黔”  2019年6月的一天,在学校的大会议室内,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正在对过去一年的支教情况做详细汇报,我在下面仔细地听着,生怕遗漏了一些重要信息。会议最后播放的一段前几届研究生支教的视频对我触动极深。看着学长们的支教点滴,他们走过的山路、探过的村庄、教过的学生……我对支
期刊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这是梁启超在《论幼学》中的话,意思是人生百年,建树立足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近年来,赣州市把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列入各级政府重点工程,逐年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2016年实现了每个乡镇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目标,2017年实现了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行政村有公办幼儿园的目标,2018年起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园战略,优质园发展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近日,记者在赣州市章贡区、赣县区
期刊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发电技术的发展,核电技术的优势也逐渐凸显,核电站采用的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由于它的容量大,热、电负荷高,加之受转子旋转、振动的影响,其转子绝缘系统比较脆弱。同时,在环保压力下,越来越多的燃煤电厂已经改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与之配套的大容量空冷汽轮发电机有回春之势,而采用单路通风型式的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的温度受转子出风的流量和温度影响,定子侧的温度普
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电力电子变换器面临的电磁干扰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瓶颈。混沌脉宽调制能够从电磁干扰源抑制电磁干扰,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混沌脉宽调制在推向实际工程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混沌脉宽调制的电力电子变换器频谱分析和混沌信号选择方法上还存在不足,尚没有一个能够准确衡量频谱分布特性的标准,不利于混沌调制信号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混沌脉宽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环保政策的不断更新,在环保日益严格要求的今天,燃煤电厂降低粉尘的排放量显得尤为重要。燃煤电厂中除尘设备的除尘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排放污染物是否超标。本文对如皋燃煤热电厂进行除尘设备的改造,使粉尘排放浓度降低,达到最新的环保要求。
  本文主要对现有除尘设备的除尘机理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每种除尘器的除尘性能效果、优缺点,再结合如皋燃煤热电厂的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改造除尘方案。经过对比分析发现,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在除尘效率、节约能耗、运行后维护费用等方面存在着其他除尘方案所不具
鉴于忆阻器阵列的交叉结构具有天然的乘累加运算加速特性,并且忆阻器本身拥有非常优越的综合存储性能和类似神经突触的多值可调性,基于忆阻器阵列实现神经形态处理芯片有望打破传统计算机体系架构的“冯洛依曼瓶颈”,为后摩尔时代高效率实现人工智能提供硬件续航支撑。然而现有器件水平下,实际的忆阻器件存在诸多的非理想特性,如非线性度、器件的波动、有限的位数精度和有限的高低阻值比等,与理想中完美的神经突触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器件的非线性限制了突触权值的有效调控,进而制约了神经网络应用时的识别率。另一方面,3D集成技术是忆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