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性设计和个体化评价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3075674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仿例题做的题目太多,趣味性和创新运用的题目较少;单纯计算的题目太多,应用表达的题目较少;要求单独完成的题目太多,关注合作互动的题目较少以及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中存在的只给一个对或错的评价、缺乏个性化辅导、作业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作业内容源于生活、数学题目蕴涵游戏、相关学科融会贯通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改进思路以及加强小学数学作业个性评价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 设计 评价
  以应试为中心的数学教学理念使大多数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在课堂传授知识和解题,缺乏对数学作业如何促进学生数学素质、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的深入思考。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不仅剥夺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学生不堪重负,也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作业变成低效的、异化的教学环节。形成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有效的作业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重要要求,也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必须深入思考作业的意义和价值,提高自身设计、布置和评价作业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仿例题做的题目太多,趣味性和创新运用的题目较少,很多学生对做作业没有兴趣,简单重复地应付完成,不求甚解,因此,知识得不到有效的巩固,很难推陈出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单纯计算的题目太多,应用表达的题目较少,缺少对数学应用价值的体现。作业内容乏味重复,学生态度消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这与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数学素质发展相去甚远。
  (3)要求单独完成的题目太多,关注合作互动的题目较少,忽视学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没有充分地利用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没有让学生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此外,单纯地追求知识的机械掌握也使部分学生会对数学作业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2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存在的问题
  (1)在作业评价时,教师往往只给一个对或错的评价,学生往往不知道错在何处,为何出错;对的依据是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法。简单的打个“ √”或“ ⅹ”,给学生的很可能只是雾里花和水中望月。
  (2)“怎么搞的,连这个都不会。”“你就知道玩,看看别人,什么时候你也能像他们一样”。老师带有贬义、鄙视和打击性的评价让一些学生丧失了应有的支持,使得他们对自我的价值满腹疑虑。这样的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否定性的环境中,他们的学习生活就像在走平衡木,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其结果是,他们或者消极地、貌似温顺地屈服,或者采取一种极端的防御姿态,我行我素。
  (3)在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中,评价主体单一、固定,一般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家长对情况也不甚了解。结果使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抱着单纯的任务观念,做完了事,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3 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化设计
  3.1 作业内容源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应当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这样既可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所在。
  3.2 数学题目蕴涵游戏
  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摆一摆”的游戏,让学生用火柴棒摆出各种图形, 并数数所摆出图形的角的个数。因摆法不同,图形不同,角的个数自然不同,在动手完成作业中,学生既可以摆出三角形,又可以摆出长方形。这样具有趣味的游戏性故事性的作业改变了计算题的枯燥乏味,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不仅掌握了数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3.3 相关学科融会贯通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候,应当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加强数学与自然、语文、绘画等学科的融合,从而增加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使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欲望。比如,学完“轴对称图形”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设计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如山在水中的倒影,然后在班级展示台中展览。这样的数学作业,将枯燥的作业变成了生动活泼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4 小学数学作业的个体化评价
  (1)在数学作业评价中,为了杜绝简单化的做法,除了不能只给出一个简单的对错评判,提出肯定性、建设性的建议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每一次作业评价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所谓作业评价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就是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基本情况,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还要评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一般情况下,在接手班级时,需要事先将教师自己的一些批阅习惯告诉学生,同时不妨精心设计一些批阅符号,批阅符号的设计既要准确、多样,也要形象。如用 A、B、C表示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用 、- 来表示对学习态度的评价,对那些解法准确且有创造性的,就给 ,如解法有创造性,但答案不正确就给 -。多样化、形象化的符号总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做作业也就不再成为一种完成任务的负担,反而能激起学生的一种期待和渴望心理。
  (2)每个人都有他应有的位置。也许正因为学生的不够完美,才需要教师具有艺术性的工作。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抱以一种平常心,学生的错误不是他们的责任,这是他们学习道路上必然出现的磕磕绊绊,同时也暴露出我们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批评学生的错误的同时,也应反省自己的工作方式;否定学生的表现,不如去体恤学生的困难。正因为如此,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姿态必须改变,改训诫为聆听,让学生把自己的困难、疑惑表述出来,仔细聆听他们的诉说,帮助他们找出其中的问题和原因,然后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作出参考性的应答。
  (3)在作业评价中,学生不仅仅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除了对学生的作业做出及时的评价,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利用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整理和修正中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的目的。自评、互评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学生观念的转变,即做作业是自己的事,而不是为老师做事。
  总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下,作业设计与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让学生在作业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为学生创造发展的舞台,才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石宝军.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12).
  [2]颜清怀.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批改与讲评[J].考试周刊,2012(52).
  [3]朱红伟.辩证处理好数学作业设计的几个关系[J].江苏教育,2008(10).
  [4]刘红丽.浅谈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08).
  [5]宗彩国.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06).
  [6]徐曙辉.设计与布置充满活力的有效作业[J].考试周刊,2009(27).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困生一旦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兴趣,就相当于打开了数学学习的大门。数学学困生转换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老师对数学学困生有爱心与耐心是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更为直观且灵活的方法展示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空间思维和立体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报纸
介绍了木质材料陶瓷化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状况.针对木质材料陶瓷化方法在原材料选取,熔融浸渍体种类以及不同制备工艺路线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并分析了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的过程,是寻找问题本质、规律和对策的重要途径,是领导干部做好领导工作、推进科学决策的重要方法。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
以Bi(NO3)3为原料,利用化学沉淀法合成Bi2O3粉体,发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h,Bi(NO3)3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0g/L.XRD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α-Bi2O3.TEM和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运用好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8年9月29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十一号)《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
<正>"唐诗学书系"的出版,是当代唐代文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收获,希望这套大书能够充分为中外唐诗研究界信任和了解,从而更广泛深入地推动唐诗研究的展开。主编这套大书,是基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