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4年以来,全国各省陆续实施高中教育课程改革,自始至终有着一条清晰的教育改革思路,即教育改革的基础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理念认识。
虽然课程改革已几年,但是教育改革喊得多变得少,几乎停滞不前。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学生成了观众,没有了学生的参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学生的作业练习量大重复,以练代学,学生的负担不断加重,三是课堂教学形式化,模仿痕迹过重,叫学生无所适从,教学效果甚微。这些问题不但在困扰着每一个教师,也在延误着学生,更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要解决如上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已迫在眉节,不然就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变成为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卡口.要知道,新课改并不单是课程内容的变化,它必须是走进课堂,直接牵动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
1.树立数学新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现代数学教育观也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和观点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数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他们作为学习者所天然具有的.但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与这样的基本事实相去甚远,把学生仅仅看作教育的对象和灌装知识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记轻思、重外部控制轻内部转化,因此(1)由传统的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过程。(2)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转变为数学课程知识的参与者、探索者、创造者.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新理念。(3)数学教学评价由单纯的学习结果评价转向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2.提高课堂管理教学组织能力
一个课堂教学高效的教师,他的课堂组织管理是成功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效果相关程度很低.就是说,如果教师自己的知识残缺不全,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那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但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以后,不会因为教师的知识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而教师的另类素质却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一这就是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尤其是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
3.体现学生主体.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最好的教学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认识学生,是教师核心的工作。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向学。轻效率,新课标中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的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教师不包办代替。
4、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一个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一段时间不学习,思想就会僵化,思想就得不到更新。通过学习,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现代数学教育的目标。通过学习,可使我们认识到数学价值,通过学习,可以使我们接受新理念、新思想,通过学习,使我们接触教育改革新动向。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必须在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不断进行自我锻炼和提高,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教学积极陛.在这方面,应着重关注教师的批判性、质疑性、独特性等思维品质,以及教师知识系统、教学监控能力、反思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其中,反思是发现的登塔尔强调:“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充分地发挥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师行为指导,才能激发出理性的力量,才能把潜意识的活动纳入有意识活动的轨道。
5.“勤奋”的再认识
很多学校的数学教师都信奉勤能补拙,教学成绩的取得是靠勤奋磨出来的,尤其是前几年江苏不少高中将时间利用到了极致,学生苦不堪言。现在,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把勤奋的作用绝对化,忽视效率,那么,学生就会不堪重负,勤奋的效用就会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是的,教育不能片面地理解“勤奋”,要彻底改变通过加班加点提高成绩的做法,要努力实践通过科研去解决教学低效益的问题.才是我们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真正出路。
其实,老师通过加班加点的勤奋,最终症结就是没有把握好课堂内的教学,老師没有向课堂内要教学效率,导致学生没有向课堂内要学习效率。学生没有在课堂内很好的消化、吸收与运用,领会所学知识及所学知识在该学习系统中的位置,提炼数学能力。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教师为了巩固学生所学,加大练习以练代学,要学生练习在课内没掌握到而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大量的练习必然使教学要重复,从而导致学生消磨学习意志,使教学的时间在不经意间浪费,数学教学效率仍很低下。因此,教师应该把勤奋转化到对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再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注意与学生沟通,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注意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学习精神,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解放老师,让老师的引导者、促进者与合作者发挥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叶尧城,向鹤梅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3]张乃达.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J].
[4]王光明.从教学效率看我国数学教育的问题.
[5]林少杰.对教师增强教学科研意识的几点认识
虽然课程改革已几年,但是教育改革喊得多变得少,几乎停滞不前。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学生成了观众,没有了学生的参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学生的作业练习量大重复,以练代学,学生的负担不断加重,三是课堂教学形式化,模仿痕迹过重,叫学生无所适从,教学效果甚微。这些问题不但在困扰着每一个教师,也在延误着学生,更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要解决如上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已迫在眉节,不然就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变成为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卡口.要知道,新课改并不单是课程内容的变化,它必须是走进课堂,直接牵动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
1.树立数学新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现代数学教育观也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和观点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数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他们作为学习者所天然具有的.但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与这样的基本事实相去甚远,把学生仅仅看作教育的对象和灌装知识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记轻思、重外部控制轻内部转化,因此(1)由传统的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过程。(2)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转变为数学课程知识的参与者、探索者、创造者.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新理念。(3)数学教学评价由单纯的学习结果评价转向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2.提高课堂管理教学组织能力
一个课堂教学高效的教师,他的课堂组织管理是成功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效果相关程度很低.就是说,如果教师自己的知识残缺不全,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那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但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以后,不会因为教师的知识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而教师的另类素质却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一这就是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尤其是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
3.体现学生主体.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最好的教学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认识学生,是教师核心的工作。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向学。轻效率,新课标中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的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教师不包办代替。
4、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一个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一段时间不学习,思想就会僵化,思想就得不到更新。通过学习,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现代数学教育的目标。通过学习,可使我们认识到数学价值,通过学习,可以使我们接受新理念、新思想,通过学习,使我们接触教育改革新动向。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必须在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不断进行自我锻炼和提高,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教学积极陛.在这方面,应着重关注教师的批判性、质疑性、独特性等思维品质,以及教师知识系统、教学监控能力、反思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其中,反思是发现的登塔尔强调:“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充分地发挥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师行为指导,才能激发出理性的力量,才能把潜意识的活动纳入有意识活动的轨道。
5.“勤奋”的再认识
很多学校的数学教师都信奉勤能补拙,教学成绩的取得是靠勤奋磨出来的,尤其是前几年江苏不少高中将时间利用到了极致,学生苦不堪言。现在,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把勤奋的作用绝对化,忽视效率,那么,学生就会不堪重负,勤奋的效用就会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是的,教育不能片面地理解“勤奋”,要彻底改变通过加班加点提高成绩的做法,要努力实践通过科研去解决教学低效益的问题.才是我们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真正出路。
其实,老师通过加班加点的勤奋,最终症结就是没有把握好课堂内的教学,老師没有向课堂内要教学效率,导致学生没有向课堂内要学习效率。学生没有在课堂内很好的消化、吸收与运用,领会所学知识及所学知识在该学习系统中的位置,提炼数学能力。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教师为了巩固学生所学,加大练习以练代学,要学生练习在课内没掌握到而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大量的练习必然使教学要重复,从而导致学生消磨学习意志,使教学的时间在不经意间浪费,数学教学效率仍很低下。因此,教师应该把勤奋转化到对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再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注意与学生沟通,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注意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学习精神,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解放老师,让老师的引导者、促进者与合作者发挥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叶尧城,向鹤梅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3]张乃达.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J].
[4]王光明.从教学效率看我国数学教育的问题.
[5]林少杰.对教师增强教学科研意识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