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教学要求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要求老师必须实现角色转换,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本文就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学的根本宗旨。要突破化学学科的本位观念,把培实现三维目标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有效的完成“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既需要老师更新教学观念,又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方法,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探索知识、掌握知识的体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在具体的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怎样采用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宜的教学模式呢?
1 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
大家知道,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会学,从而达到不教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因为开放式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具备了学习的主动性,就能有效改变他们被动获取知识的情形。那些在知识面前要、等、靠的学生,是无法具备真正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的。
教学实践证明,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探索知识,就必须实现师生的角色转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宰着课堂,满堂讲,学生在严师威严下,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新课程教学的课堂,应该打破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课堂新秩序。师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共同探索知识。学生在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创新新的完成学习任务。比如,要求学生探索配制某物质一定量浓度的溶液。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常常采用边讲解边做实验的方式,在某些重要环节上,反复讲解,惟恐学生掌握不好。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出错率是很低的,但本质上是学生照搬硬套而已,如果将某些条件稍加变化,学生就无处适从了。而开放式教学是先向学生出示探究课堂,明确配制溶液的原则以及各种实验器材的操作方法(如此实验中容量瓶的使用),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确定适宜的实验步骤,老师在此过程中,起引导、组织、点拨的作用。尽管在学生实验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经过改正后,他们记得牢、掌握得好、理解得更深刻,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进行开放式教学时,学生可能得到不至一种的结论,这时候,我们要谨慎对待,不能盲目的错下结论,以免批错学生,从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多要给予适当的鼓励,绝不能将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2 构建探索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教学要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大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综观世界上各国的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同样,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也是没有希望的课堂。
2.1 通过化学题型的转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为了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常常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在题海战术下,疲惫不堪,很多学生怕学、厌学,教学质量无从谈起。就算极少数学生的化学成绩比较好,多数属于高分低能,充其量是一个考试能手。老师所要求学生做的,虽然有不同深度的题目,但多数是封闭的、静态的问题,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我们必须给予抛弃。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封闭的化学问题,转化成开放的、动态的化学问题,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更宽广的思维空间中探索、分析、讨论、归纳。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有机化学中二甲苯同分异构体时,如果就让学生掌握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这三种结构简式的书写,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但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如果在教学中,我们通过一定的变化,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假如它苯环上的一个H被NO2取代后,它的一元取代物能有几种同分异构体呢?(2)假如苯环上接有3个CH3,又有几种?(3)假如苯环上有2个CH3,一个C2H5,情况又如何呢?
2.2 努力提高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众所周知,思维起于疑问,教学实践表面,开展学生的探索活动,首先要让学生产生疑问。只有让学生处在疑问中,学生才有探索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任何疑问,决不会好奇,也不会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学生在老师质疑中,就会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疑问成为了学生从一般性思维发展为创新思维的关键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求老师多鼓励学生提问,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这样,师生之间就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下转第120页)(上接第116页)在做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时,向学生提问: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什么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去积极的思考,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问题意识的教学中,要有反问的技巧。比如,当某些学生提出的问题依据不充分时,就要适当的运用反问,使学生在老师反问的提醒下,再进行思考;假如学生所提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学习的范围,就要用适当的口气加以说明、回避。绝不能小题大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2.3 努力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老师为了挤时间,多讲课,很多化学实验被省略了,只是在课堂上讲讲,或在黑板上画画。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加强化学实验的教学,还要尽量增加学生探究实验的量,凡是能让学生探究的实验,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当然,这要建立在学生具备规范操作能力基础上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大胆的将一些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组织好学生的探究实验,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决不能做形式上的探究,避免开展那些为了探究而探究的活动。
总的来说,新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教学中,对这一目标的追求,并不与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相矛盾。假如老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走走场面,其结果一定会失去教学效率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化学老师,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努力使新的教学模式加以完善。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学的根本宗旨。要突破化学学科的本位观念,把培实现三维目标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有效的完成“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既需要老师更新教学观念,又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方法,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探索知识、掌握知识的体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在具体的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怎样采用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宜的教学模式呢?
1 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
大家知道,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会学,从而达到不教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因为开放式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具备了学习的主动性,就能有效改变他们被动获取知识的情形。那些在知识面前要、等、靠的学生,是无法具备真正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的。
教学实践证明,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探索知识,就必须实现师生的角色转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宰着课堂,满堂讲,学生在严师威严下,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新课程教学的课堂,应该打破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课堂新秩序。师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共同探索知识。学生在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创新新的完成学习任务。比如,要求学生探索配制某物质一定量浓度的溶液。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常常采用边讲解边做实验的方式,在某些重要环节上,反复讲解,惟恐学生掌握不好。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出错率是很低的,但本质上是学生照搬硬套而已,如果将某些条件稍加变化,学生就无处适从了。而开放式教学是先向学生出示探究课堂,明确配制溶液的原则以及各种实验器材的操作方法(如此实验中容量瓶的使用),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确定适宜的实验步骤,老师在此过程中,起引导、组织、点拨的作用。尽管在学生实验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经过改正后,他们记得牢、掌握得好、理解得更深刻,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进行开放式教学时,学生可能得到不至一种的结论,这时候,我们要谨慎对待,不能盲目的错下结论,以免批错学生,从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多要给予适当的鼓励,绝不能将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2 构建探索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教学要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大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综观世界上各国的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同样,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也是没有希望的课堂。
2.1 通过化学题型的转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为了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常常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在题海战术下,疲惫不堪,很多学生怕学、厌学,教学质量无从谈起。就算极少数学生的化学成绩比较好,多数属于高分低能,充其量是一个考试能手。老师所要求学生做的,虽然有不同深度的题目,但多数是封闭的、静态的问题,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我们必须给予抛弃。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封闭的化学问题,转化成开放的、动态的化学问题,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更宽广的思维空间中探索、分析、讨论、归纳。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有机化学中二甲苯同分异构体时,如果就让学生掌握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这三种结构简式的书写,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但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如果在教学中,我们通过一定的变化,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假如它苯环上的一个H被NO2取代后,它的一元取代物能有几种同分异构体呢?(2)假如苯环上接有3个CH3,又有几种?(3)假如苯环上有2个CH3,一个C2H5,情况又如何呢?
2.2 努力提高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众所周知,思维起于疑问,教学实践表面,开展学生的探索活动,首先要让学生产生疑问。只有让学生处在疑问中,学生才有探索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任何疑问,决不会好奇,也不会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学生在老师质疑中,就会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疑问成为了学生从一般性思维发展为创新思维的关键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求老师多鼓励学生提问,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这样,师生之间就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下转第120页)(上接第116页)在做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时,向学生提问: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什么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去积极的思考,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问题意识的教学中,要有反问的技巧。比如,当某些学生提出的问题依据不充分时,就要适当的运用反问,使学生在老师反问的提醒下,再进行思考;假如学生所提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学习的范围,就要用适当的口气加以说明、回避。绝不能小题大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2.3 努力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老师为了挤时间,多讲课,很多化学实验被省略了,只是在课堂上讲讲,或在黑板上画画。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加强化学实验的教学,还要尽量增加学生探究实验的量,凡是能让学生探究的实验,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当然,这要建立在学生具备规范操作能力基础上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大胆的将一些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组织好学生的探究实验,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决不能做形式上的探究,避免开展那些为了探究而探究的活动。
总的来说,新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教学中,对这一目标的追求,并不与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相矛盾。假如老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走走场面,其结果一定会失去教学效率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化学老师,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努力使新的教学模式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