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怀古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rty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泉古村像一幅山水画,古朴典雅,时而温婉清秀、时而豪放豁达,盎然于大雷山深处。
  我们不是当年抗日武工队员,不需要秘藏隐行,却也在曲折中盘桓穿梭,从平坦一步一步走向了崎岖。来到这个远离尘嚣,距离临海市区几十公里的高山小村(海拨560多米,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00多人),迎接我们的是绵绵细雨,以及若有若无的鸡鸣狗吠,让人顿生“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感叹。
  细雨披薄纱,带来的是雾里看花,若隐若现,一派朦胧之美。见过村东石砌的迎宾亭,过路廊,但见村子北高南低,依山傍水,奇峰环列。据说陈氏先祖途经此地,看到村前面有一座像龙船一样的山,村中有棵高耸入云的枫树,感觉这里就像一艘龙船,认为是个风水宝地,于是择地盖房,就此安家,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将此唤作龙船。
  井是生命之依靠,水是生命之源泉。古人将离开故土打拼谋生,称作背井离乡,说明这井与生养的村庄是紧密联在一起的,从古至今,有村子就有水井,特别在水乡江南。果然,在村姑热情的引领下,在村西见到了“泉井”。“泉井”始建于清朝,是村内重要的水源,现用水泥覆面,并砌了四眼相连通的井口供人取水,其下方围了个两三米见方露天的池子,周边用石板敷设,是村民们清洗衣物、蔬果的好去处。这时有两三妇孺在说笑着洗衣濯菜。溪水在旁淙淙流过,带走枯枝落叶,将污秽沉淀,只剩下一片清静。据说,这里的泉水终年不干,就是最旱的日子,也是一汪清水。相传有一年天下大旱,周边村的泉水全都干涸了,只有“泉井”还有水,拯救了无数的村民,村里人便把这泉称作龙泉,我想这村名应与此相关吧。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乡土文化的根。踏进陈氏祠堂,历史在此沉淀。
  村前有一条通往天台寒山寺的古驿道。曾经的交通要道,在公路没有修通之前,村民们就是从这里走向山下的世界。眼下,青石板铺就的台阶被草木虚掩,纷纷的行人圆润了尖锐的棱角。溪水静静流淌,古道交汇处一座古桥在此静立,那模糊的石碑应该是文明的古老印记。古道的身后耸立着一座门楼,人称“城楼”或“了望台”。站上门楼,让人颇有一番占山为王的感慨。村姑说,倘是天气晴好,可清晰地望见山下棋盘一般的田野,以及田野上成片的茶园、杨梅林映现的村庄。
  古老的龙泉村,随处氤氲着一份古朴的气息。全村几乎看不到一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建造的房子,有的都是一幢幢一间间上了年纪的老屋。这些老屋,年长的有几百岁,年轻的也近百岁。它们就像依然生活于斯的老人,显得愈发的沧桑,褶皱悄然印上了脸庞,石墙斑驳,灰瓦出松,院落破败,残草萋萋,透射着一种刻骨铭心的苍凉美。有些院墙外刷着红色的标语,大多是文革时的口号、语录,有的依稀莫辨,有的清晰可见,无不让人感念那时的氛围。面对这些老屋,我仿佛看见了自己记忆中的老屋,那门,在风中摇曳、颤抖。曾经的点点滴滴,在老屋度过的一幕幕,都幻化成了金色的回忆,如水般的温软、甜美与静谧,让人一念即暖!
  徜徉在雨中的龙泉村,我的思绪也淅淅沥沥起来。老屋是乡愁,守护着一方净土。每当黄昏时刻,村里人都开始忙着做晚饭。那袅袅炊烟,在小山村肆意蔓延,铸就最烟火的人间。闻着这炊烟的味道,一代复一代,岁岁又年年。不管身在何方,心中有多彷徨,只要看到、想到家乡老屋里溢出的炊烟,便会重新拾起希望,踩着斜阳,走向远方。
  村后那座拱起的山峰,树木茂盛,村民称之“狮子炮头”。向西眺望,可以看见大雷山主峰,可惜我们是冒雨赏景,前瞻的只能是白茫茫一片烟雨迷蒙。我想,山峦的层迭起伏,以及南方秋冬季节特有的苍翠墨绿,这雨雾是无法抹去的,它遮盖消磨掉的终究是自己,而生活其间的人们依然是这里的主宰,永远在此行动的是大自然中不屈的人类,人们最后会拔云见日,阴蒙的天空又能奈何得了?所以雨雾并没有影响到什么,所谓瑕不掩瑜是也。只是被折断的光改变了它的路徑,被掩埋的喧嚣声不留痕迹。阳光早晚还会再来,好天气终究会出现,那些雨雾中徘徊和郁闷的灵魂,请敞开双臂,尽情地拥抱吧,拥抱当下,拥抱自然随性的山村吧!
  我们无意间走进了这片宁静的村庄,不知有无惊扰在此沉睡了三百多年的历史文明?当我们返程上车之时,发现迎宾亭变成了送客亭,其亭柱上的一副楹联云:“清风野调留行客,明月乡心照坦途”,这亭就像“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营造的趣景,假以不同的句读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我想这样的句读,其实就是我们各自的内心。虽然我不是这个风雨中的归人,就当是历史的匆匆过客吧!
其他文献
俗话说“七九河开、八九燕来”,清早推门总要看一下屋檐下的燕窝,守候着小燕子早早归来。嫩芽初上柳梢头,我心随性河溪走,一个甲子年过后,总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藏在心底的一角,千万不要问我“伴”呢?河自流,溪水响,心也宁静不下来,摸着向阳坡上微吐绿丝的小草,拭着额头边外浸的汗渍,耳边响起春风吹拂的问候,不由得又想起宅子里姗姗来迟的燕子——我的小伙伴。  小燕子每年都来,来的是燕子的儿女,老燕子我真的说不来
期刊
网师园引静桥  小巧,精致。苏州特色彰显无余。  网师园内的引静桥。中国园林里最短最小的拱形桥。全长2.4米,桥面宽0.7米,桥栏高0.2米,桥孔高1.7米。  将你复制130座一座一座连起来还不抵一座宝带桥之长。  将你高高托起6倍还不抵吴门桥桥孔之高。  将你的桥面拓宽9倍也赶不上万年桥桥面之宽。  三步两部便上了桥面,一步便跨过桥面,下台阶抬两下脚便踩到了地面,何不叫你“五步桥”、“袖珍桥”
期刊
这个世界,形形色色万千物种分布在同一个地球上,享受造物主所赐于的恩惠,是相互依存和隶属的关系。任何一类物种的灭绝,都是灾难性的,好像铁轮少了螺丝钉,钟表少了一根弦。它通常的表现就是唇亡齿寒、牵秧带瓜,或是诛连九族、一殒俱损等现象。人类进入近一百年时间里,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几乎每时每刻,就有一种珍贵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物种灭绝是可怕的、也是难以回避的问题。由于新物种难以产生,由于生态遭
期刊
维吾尔族对苜宿芽有着特殊的偏好。一到开春,苜蓿刚从地里露出新绿,那些勤快的主妇,便急不可待前去“掐尖”。苜蓿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会长出新的一茬。只是韭菜生长频率快,一茬一茬照吃不误。苜蓿则慢得多,一年两茬,至多三茬,而且除了春天那一茬新芽外,稍一长老则不可食用。  先是一簇一簇,随后则一片一片,齐拃长的黄杆子,是去年的老茬,新芽就从老茬里长出来。以前苜蓿地都是集体的,因为
期刊
几年前,就想写关于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  他们的爱情没有偶像剧里的跌宕起伏,他们只是平常人家中的普通平凡的一例。而平凡恰恰也最容易感动人,但也往往难以发现。  二十几年前,他只是一个默默奉献的教书匠,她也只是一个农村人家的孩子,家境一般。我曾问他,当年为什么选择了她,他说选择她时大脑一片空白,没有过多考虑。就这样,在他的空白中,她的懵懂里,他们牵手步入婚姻殿堂。  世界上没有合适的两个人,只有相互
期刊
湖那边就是广袤无垠的草原,有高耸入云的扎马日神山和自由翱翔的雄鹰,那里还有能抖落草尖上露珠,歩频与铃声一致的佩戴罗佳的叶合茂姑娘。叶合茂村是刚察县泉吉乡的一个自然村,也是北渡黄河随刚察部落迁徙的一个部族,叶和茂部落是刚察部落的小部落,曾是黄河以南扎玛日神山下的刚察部落的措瓦部落,也曾是游牧在青海湖畔的一个小部落,经过百年世事沧桑,现在扎根青海湖畔。透过浩渺的烟波,我已然发现,我深爱着这片草原,不仅
期刊
几场淅沥的细雨过后,沉睡了一个冬天的东山和它脚下的曲柳河渐渐苏醒了过来。贴在门楣上的过门笺悠悠地飘扬几下,大地绿了,桃花红了,隐藏在草丛中的堇堇花儿也在不经意间悄无声息地傲然绽放。  回到故乡,漫步在无垠的田野上,我不禁想起了那个春天,还有那些年少的金色时光。  天还未亮,娘扛着锨镢还未走出大门,又返回身叫着姐姐的名字说:“带着你弟弟,去坡里薅点草、挖点野菜吧。”  “嗯!”姐姐很痛快地答应着。 
期刊
早春时节,阳光稀稀落落地透过轻纱般的薄雾散落一地,栈道一旁的茶树饱含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伴随着阵阵微风、一股股清香、淡雅的茶香弥漫开来,让这本就古色古香的栈道更加增添了几分历史的韵味。  栈道起始于梅子湖畔、终止于茶山山顶,由下而上环山而行,沿途不但可以吮吸茶乡鲜甜的空气,还能一览茶城妙曼多姿的景色,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沿着栈道朝山顶前行,映入眼帘的是那白里透粉、粉中裹金
期刊
这是一个生命应该要来的地方。  因为黄叶飘飘。  鸟儿从四面八方飞来。它们用了几个季度的经历进行比较筛选,才决定在这里归宿。也许和其它生命一样,它们看厌了钢筋水泥架构的豪华与浮躁,呼吸了滚滚铁流喘息的气体散发的熏肝熏肺的味道。  鸟儿们和其他生命一样,决定要到这里来。它们疲倦的生命需要安静下来,尤其要抓紧时间过一段释放心情的生活,以后的日子对于它们来说非常重要。何况在过去骚动的年华里,由于难免的盲
期刊
栖息在心间的那抹杏子香  我和花一定是前世有约,不管是漫步在园林庭院,还是行走在山间小路,只要看见花,我就像看见久别重逢的故人,一定要凑上去看一看,闻一闻。而那娇媚的花似乎也能讀懂我的心思,被我收养的花,随便我怎么侍弄,它们总能开得眉开眼笑,喜气洋洋。榆林古塔镇的杏花早就在我的心底幽幽地绽放了。早春四月,文友一声召唤,我便驱车直奔而去。  谁没有看过杏花?  到了古塔镇,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络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