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励志就是勉励意志,是让学生重新焕发起一种奋斗的力量,砺志教育是学生成才的前提和保证。
善学就是善于学习。《礼记·学记》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成就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决非一蹴而就,而需要长期的努力、奋斗,在成功的背后,励志是一种高贵的品质,而博学善学则是前进中指引方向的明灯。
现时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变得安于现状,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加之自小的娇生惯养,这些学生意志力下降,毅力差,学习怕苦怕累。这必然对高中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冲击,而学校要寻求发展,必须要将学生的不良想法与方法扭转过来。我们经过多年的探讨,提出了“励志、善学”的教学理念,在高考备考中收到很大的成效。“励志、善学”就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持之以恒的理想、志向的激励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创造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有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善”字上下功夫,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让每位学生的情、智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通过励志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励志善学”的重点之一在于“励”,即激励学生培养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激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在成功面前再接再厉。激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的有效途径。在高三备考的每个关键时期,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潜能,促使全体学生有一个较高目标而刻苦追求上进,敢于争先,使班级更加具有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如:进入高三,我们召开了“我心中的理想大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确立目标,明确努力方向;然后组织学生观看了《长征》这部影片,让学生在高考的备考复习中学习红军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我们在高三的备考中,注重创设激励性学校文化。校园里,墙壁悬挂张贴含有激励、勤奋、理想、诚信、责任、自信等方面的名人名言、典故,而在高三的课室更是浓浓的备考氛围,对学生产生有效的熏陶与激励。
在学习上,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那么他们能够在学习上设定恰当的目标,而且能够在学习上投入的程度和所付出的努力都会有所增加。相反,如果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足,那么他们就会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应对学习任务,这种不确定甚至消极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必然使学生产生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最终对学习成绩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我校围绕“励志善学”理念,通过导师制模式定期与学生谈心,激励学生。导师的激励能够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以及自信感。在年级的统筹下,班主任将学生有针对性的安排给科任老师(导师)进行跟踪辅导。在每一次大的考试后,以班为单位,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对各个同学的情况进行研讨,分析学生的优势、存在问题、辅导方法等等,并做好详细的“学生情况分析辅导跟踪记录表”。在辅导激励学生的过程中,导师们根据研讨分析的信息,反复跟踪辅导学生。帮助学生认清目前阶段的优点与缺点,分析学生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这必然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培养了正确的、深刻的自我认知。
二、培养学生主动性人格,激发起学生的自我决定动机
主动性人格是指个体采取主动行为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稳定的倾向。主动性个体与非主动性个体的区别在于主动性个体较少受环境的约束,并且主动改变环境,他们能够识别有利机会,采取一系列主动行为,直到能带来有意义的改变;而不主动个体则持有相反的特征:他们被动地对环境做出反应,消极适应环境,甚至为环境所塑造,难以识别机会。我校在“励志善学”理念指导下实施的课堂改革,实施激励性教学,引导学生在“善学”上做文章。我们在于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了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而非单纯的作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具体做法是,一是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二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启发、诱导、鼓励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走路,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动脑、动眼、动口、动手,让他们自己写、让他们自己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四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三、正确合理归因帮助学生维持自我价值和学习动机
在“励志善学”的实践中,导师们及时通过与学生深入探讨成功与失败、认清自身长处与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给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归因;而且导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一种权威的形象,他们的说服方式以及归因大多也会被学生所接受。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失败后不气馁、不放弃,继续努力投入学习;在成功后不骄傲、再接再厉,激发了学生更高的学习动机,精益求精。在2011年的广州市花都区文理综合科测试中,由于物理试题的难度较大,学生普遍的成绩都不高,大部分同学情绪低落,特别是目标生更是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时,老师(导师)及时地给他们分析了试卷的难度,横向对比了其他学校的情况,并将与区教研员了解到的对本次考试的评价反馈给学生,同时跟学生分析目前还没有完成系统的复习,这样的成绩是比较理想的,高考时肯定可以有很大的提升,让他们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另外,导师还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面批面改,帮助学生分析好考试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知识、解题技巧等方面,引导学明确努力的方向生。通过正确合理的归因,导师帮助学生维持了自我价值和学习动机,这是我校在“励志善学”实证研究实验中一个成功的举措。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新华中学)
善学就是善于学习。《礼记·学记》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成就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决非一蹴而就,而需要长期的努力、奋斗,在成功的背后,励志是一种高贵的品质,而博学善学则是前进中指引方向的明灯。
现时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变得安于现状,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加之自小的娇生惯养,这些学生意志力下降,毅力差,学习怕苦怕累。这必然对高中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冲击,而学校要寻求发展,必须要将学生的不良想法与方法扭转过来。我们经过多年的探讨,提出了“励志、善学”的教学理念,在高考备考中收到很大的成效。“励志、善学”就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持之以恒的理想、志向的激励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创造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有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善”字上下功夫,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让每位学生的情、智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通过励志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励志善学”的重点之一在于“励”,即激励学生培养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激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在成功面前再接再厉。激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的有效途径。在高三备考的每个关键时期,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潜能,促使全体学生有一个较高目标而刻苦追求上进,敢于争先,使班级更加具有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如:进入高三,我们召开了“我心中的理想大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确立目标,明确努力方向;然后组织学生观看了《长征》这部影片,让学生在高考的备考复习中学习红军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我们在高三的备考中,注重创设激励性学校文化。校园里,墙壁悬挂张贴含有激励、勤奋、理想、诚信、责任、自信等方面的名人名言、典故,而在高三的课室更是浓浓的备考氛围,对学生产生有效的熏陶与激励。
在学习上,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那么他们能够在学习上设定恰当的目标,而且能够在学习上投入的程度和所付出的努力都会有所增加。相反,如果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足,那么他们就会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应对学习任务,这种不确定甚至消极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必然使学生产生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最终对学习成绩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我校围绕“励志善学”理念,通过导师制模式定期与学生谈心,激励学生。导师的激励能够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以及自信感。在年级的统筹下,班主任将学生有针对性的安排给科任老师(导师)进行跟踪辅导。在每一次大的考试后,以班为单位,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对各个同学的情况进行研讨,分析学生的优势、存在问题、辅导方法等等,并做好详细的“学生情况分析辅导跟踪记录表”。在辅导激励学生的过程中,导师们根据研讨分析的信息,反复跟踪辅导学生。帮助学生认清目前阶段的优点与缺点,分析学生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这必然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培养了正确的、深刻的自我认知。
二、培养学生主动性人格,激发起学生的自我决定动机
主动性人格是指个体采取主动行为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稳定的倾向。主动性个体与非主动性个体的区别在于主动性个体较少受环境的约束,并且主动改变环境,他们能够识别有利机会,采取一系列主动行为,直到能带来有意义的改变;而不主动个体则持有相反的特征:他们被动地对环境做出反应,消极适应环境,甚至为环境所塑造,难以识别机会。我校在“励志善学”理念指导下实施的课堂改革,实施激励性教学,引导学生在“善学”上做文章。我们在于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了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而非单纯的作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具体做法是,一是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二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启发、诱导、鼓励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走路,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动脑、动眼、动口、动手,让他们自己写、让他们自己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四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三、正确合理归因帮助学生维持自我价值和学习动机
在“励志善学”的实践中,导师们及时通过与学生深入探讨成功与失败、认清自身长处与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给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归因;而且导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一种权威的形象,他们的说服方式以及归因大多也会被学生所接受。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失败后不气馁、不放弃,继续努力投入学习;在成功后不骄傲、再接再厉,激发了学生更高的学习动机,精益求精。在2011年的广州市花都区文理综合科测试中,由于物理试题的难度较大,学生普遍的成绩都不高,大部分同学情绪低落,特别是目标生更是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时,老师(导师)及时地给他们分析了试卷的难度,横向对比了其他学校的情况,并将与区教研员了解到的对本次考试的评价反馈给学生,同时跟学生分析目前还没有完成系统的复习,这样的成绩是比较理想的,高考时肯定可以有很大的提升,让他们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另外,导师还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面批面改,帮助学生分析好考试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知识、解题技巧等方面,引导学明确努力的方向生。通过正确合理的归因,导师帮助学生维持了自我价值和学习动机,这是我校在“励志善学”实证研究实验中一个成功的举措。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新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