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出口信用保险是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贸易促进措施,是各国政府支持出口、防范收汇风险的国际通行做法。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支持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起步晚,发展比较落后,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支持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2.6;F75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184-04
  出口信用保险是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贸易促进措施,是各国政府支持出口、防范收汇风险的国际通行做法。出口信用保险诞生于20世纪初的欧洲,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支持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并正式运营后,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为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支持作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推出了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出口信用保险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出口促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支持力度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的地位相差比较大,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出口结算方式的多元化和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出口企业面临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剧增,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据商务部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因此,研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一般规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找到相应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我国于1988年开始试办出口信用保险,于1989年正式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设出口信用保险业务;1994年新成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并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共同办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2001年,为进一步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我国唯一专门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经过十多年的磨砺,我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实现了跨越发展。中国信保承保金额从2002年的27.5亿美元增加到了2011年11月的2 275.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0.5%,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同期GDP和出口贸易的年均增长率,承保业务覆盖全球21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的渗透率从2002年的0.8%提高到2011年11月底的11.2%,2010年1—8月出口企业通过出口信用保险从银行获得贸融资超过200亿美元,投保企业的平均出口坏账率已低于1%,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承保总额、渗透率、覆盖面等重要指标上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都实现了跨跃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享受到信用保险的实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据伯尔尼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主要贸易大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投保比例分别是:法国为60%,英国为45%,日本为50%,韩国为19%。就全球范围内来看,全球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完成的。而按照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09年的统计资料,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只有9.7%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有的企业甚至不知道出口信用保险的存在。
  二、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虽然发展迅速,取得较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还比较落后,还存在着较多突出问题。
  (一)法律法规责任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第九章第53条规定:“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及其他促进对外贸易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但是直到2011年底,我国政府还没有专门针对出口信用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仍是由商务部、财政部等部门对口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关系互不明确,管理体制不稳定,影响其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出口企业的投保积极性。
  (二)保险基金规模不足
  2011年之前,财政部为中国信保提供了约5亿美元的出口信用保险风险基金,这相对于中国信保金融危机以来的承保规模以及发展趋势,根本无法匹配。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章程》及财政部下发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办法》,信用保险风险基金充足率以5%为最低标准。而中国信保2004年年末责任就已远远超过了 100亿美元,风险基金充足率完全达不到以上要求,若考虑政策性亏损挂账因素,风险基金充足率可能会更低。在中国信保章程中有财政部承诺补充风险基金的条文,财政部也下发了财务办法,遗憾的是,风险基金补充机制较为脆弱,使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经营中难免瞻前顾后,影响战略目标的确定和实施。为了保证适度的风险基金充足率,使我国的信用保险业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风险基金补充机制。中国信保一直向国家财政部申请追加风险基金,力图解决制约出口信用保险事业发展的资金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承保风险的能力,但实际进程仍较为缓慢。
  (三)经营模式仍待改进
  世界上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模式主要有独家(或垄断)经营模式、适度放开市场模式和完全放开市场模式3种。当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采取的模式是中国信保独家经营,就是由中国信保全面运营出口信用保险,禁止其他中外资保险公司及金融机构从事该项业务。放开市场模式则恰好相反。全球采用放开市场模式的西方国家主要有韩、印、加等;适度放开市场的国家则有德、英等。无论是独家还是放开模式,它们都有经营非常好的例子。一个国家在成立信用保险事业机构的初期,几乎都采取了垄断的经营模式。经营模式本身并无优劣,关键是是否合适一国之国情。中国信保虽然业务发展迅速,但在产品的开发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在经营模式方面还可进行一些探索,逐步适度放开,引入市场经营模式,以激发企业活力。   (四)评估渠道来源单一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出口企业如果能够在信用保险工具的支持下,广泛地采用赔账类(OA)的结算方式,将有助于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订单,扩大贸易额和提高利润。但是这必须以发达的国家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和国外买家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为基础。目前,中国信保所参考和使用的国家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国外买家信用风险评估系以及其他各类有关风险的信息几乎都是出自外国资信渠道或者公司之手。而这一类的资信报告会有不同程度明显的信息缺失,或明显与出口企业提供的买家信息不符,甚至与国外另一家资信调查机构得出的报告有冲突。中国信保自身还没有建起非常完备的风险评估系统,这严重影响出口企业准确地掌握国别风险信息和国外买家风险信息,使其无法及时对不同国家、不同买家进行风险预判,并制定不同的销售对策。
  (五)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偏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迅速,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11年版)》,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的渗透率从2002年的0.8%提高到2011年11月底的11.2%,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外贸支持率还处较低的水平。据统计,韩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外贸支持率为140%,日本为50%,英国为45%,法国为39%。2004年之前,我国受出口信用保险庇护的贸易额只占全部出口额的5%,这增加了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
  (六)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和保险赔付率偏高
  当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费率为0.8%,中长期险种费率为4.9%,平均费率为1.8%;宁波市短期贸易出口信用保险平均费率大约为0.7%,远高于世界平均费率水平。对于南美、非洲和一些新兴市场的费率更是达到2%以上,而法国3年期的出口信用保险费率也不过在0.1%—1%之间。相对于商务部统计的我国出口企业平均5%的利润率而言,偏高的保险费率确实让很多出口企业望而却步。在保险费率过高,保险费负担过重的条件下,期望更多的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使出口信用保险达到理想的规模,是不现实的。
  而对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来说,保险的赔付率又偏高。出口信用保险赔付率是指赔款金额和保费收入的比值。2002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将近5.63亿元,赔款6.49亿元,赔付率高达115.3%。2003年赔付率99.7%,2004—2007年赔付率有所下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赔付率又达到了80%以上。赔付率过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规模过小,保险金额集中在少数出口规模较大的保险标的上,风险分散程度低。赔付率偏高严重制约了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展和保险产品的开发。也使出口信用保险费率难以降低,二者不断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七)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低
  我国企业中真正懂得出口信用保险技巧,并借之提升海外竞争力的屈指可数。从保户数目来看,虽然逐年上升,但到2009年也不过是9 000多家企业。在我国,2002年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覆盖面仅2%,2004年的覆盖水平也才5%;而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涵盖率大约在20%—30%之间甚至更高,涵盖最多的法国达到40%,日本也高达39%。相比较而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不仅远远低于世界通常水平,而且与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规模持续增长极不相称,这不仅造成中国企业的海外坏账率一直居高不下,更是严重制约了我国产品在全球的行销和我国资本在全球的扩张。此外,在农产品方面,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2004年,在我国1.4万家农产品出口企业中,只有200多家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其中主营出口农产品的企业更是不足1/2,投保率不足2‰。而在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已覆盖了农产品出口企业的10%—20%。
  (八)业务种类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承保目前主要集中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其他业务发展略为缓慢。而发达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主要以中长期业务为主,并把中长期险业务作为重点支持和发展的项目。而国内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发展比较慢,企业投保意识还不强。从数据看,短期险从2002年的17.5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902.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84%;而中长期险发展相对缓慢,从2002年的9.3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80.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9.9%。此外,投资及担保业务占比较少且发展较慢,直到2005年才开始开展该项业务,到2009年投资业务仅为46.6亿美元,担保业务1.3亿美元,在整个出口信用保险中的占比都很低。
  (九)政策缺乏可持续性
  国家虽然出台了很多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但政策缺乏可持续性。如:宁波市于2002年起开办短期贸易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政府给当年投保企业的保费补贴率为全年所缴保费总额的70%,这大大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负担,极大地推动了短期贸易出口信用保险在宁波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宁波市越来越多的企业投保,而保费补贴专项资金并没有随之增加,相应地,对企业的补贴率却逐年下降,2004年为50%,2005年为25%。到2011年,宁波市政府单纯的补贴只有15%,对企业已失去补贴的功能,市财政局还对享受保费补贴的对象作了调整。出口欧美传统市场的企业不再享受补贴,出口传统市场之外的企业保费补贴率为10%—20%,而同年,北京的保费补贴率为50%,广东保费补贴率平均为30%,越来越低的保费补贴率和日益严格的补贴条件,很大程度影响了出口企业的投保,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和一些利润微薄的外贸企业的投保热情影响更甚。
  三、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建议
  (一)宏观层面建议
  1.建立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符的经营模式
  出口信用保险与政府信贷贴息、出口退税、直接补贴等财政政策相比更具有市场化的特征。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政策性金融工具,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其作用不仅仅是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而是在支持企业扩大出口,有效规避外部风险,引导出口企业健康发展,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等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着更明显的作用。建议中国信保的模式选择必须与本国具体经济、贸易和金融发展状况相适应,政府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应实行严格监管,考虑到中国进出口市场较大的地域和空间,建议以独家经营为主,独家和多种运营模式相结合。我国现阶段信用保险普遍实行单一的政策,并且采取政策性独家,下一阶段政府也应考虑适当放开政策性信用保险。   2.建立和健全出口信用保险法规
  学习、参考发达国家关于政策性信用保险的法律法规,着手制定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及政策措施。《出口信用保险法》应包含以下几块内容: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意义和作用;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的财政支持、管理办法及具体内容;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经营原则、保险责任;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准入和退出。以保证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操作的规范化,确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3.加大财政扶持出口信用保险的力度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它的运营得到了国家财政的支持。各地政府应建立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补偿基金,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出口信用保险的力度,对投保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支出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并且对该政策固定化,保持政策的延续。同时,也可根据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对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产品和行业实行不同比例的优惠补助,进一步引导地方经济进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
  4.降低出口信用保险整体费率
  根据国内的外贸发展现状合理下调出口信用的保费率,配合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地发挥其政策导向功能。对宁波地区的出口企业来说,应扩大服务对象和范围,适当降低投保费用,加大对服装、小家电、轴承模具等重点行业的推动作用,并进一步加大对吸纳就业人数较多、融资渠道狭窄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在总体水平下调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待遇,对于信誉好、自控能力强、赔付率低的企业可给予更加优惠的费率。
  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互机制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加强与人行、金融办、海关等涉外部门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合作机制和信息交换机制,多方面开展合作,帮助企业防范和规避出口收汇风险。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对涉外经济形势判断和研究能力,以利于制定针对当地科学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微观层面建议
  1.研究出台对出口企业有效的配套政策及产品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可通过其风险管理技术和海外资信评估系统对微观主体境外风险进行监测,通过相关金融部门协同合作,实现对企业的全方位服务和支持。比如,外汇管理局项下,由于出口企业收汇风险已被中国信保锁定,对口部门应充分借助出口信用保险这一政策性手段加大对出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支持力度。包括:一是针对出口企业差额核销证明难以取得的现状,凭中国信保证明差额核销享受退税;二是延长投保信用保险的远期收汇备案期限,信用保险机构的理赔调查期间不做逾期未核销处理;三是买断型保险融资收汇直接进行出口收汇联网核查,办理核销并可以在银行进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规避汇率风险等。
  2.培育强化外贸企业的出口信用保险意识
  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市场,出口企业如果善于利用政策性的出口信用保险工具,将能在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等领域游刃有余地控制业务扩大带来的信用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目前唯一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信保应该会同政府相关部门、商协和各类媒体平台,全面推广出口信用保险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效扩大出口信用风险宣传覆盖面、提高宣传效果。对于宁波市而言,可借助政府平台进行政策宣讲、举办研讨会、组组实地调研等,引导和号召更多的出口企业了解和应用出口信用保险,全面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外贸主管和相关部门要组织专门的培训,普及出口信用保险知识,提高投保率,实现出口信用保险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可结合国务院的政策导向,以更低的门槛将更多的中小企业纳入出口信用保险风险保障体系,真正达到支持、促进和保障中小企业出口成交的目的。并将上述模式向服装、小家电、杂货、农产品等宁波地区主导行业推广,进一步探讨将统保平台由商协会向工业园区等中小企业集中的区域扩展,实现中小企业的低成本投保和服务全面对接,帮助广大的中小出口企业增强发展能力。
  3.拓宽出口信用保险的服务领域增值项目
  出口信用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出口企业获得银行的融资便利,缓解资金紧张状况,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了应对新的环境和形式,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大力开拓新的出口信用保险险种,满足外贸企业多层次的需要,如装船前后出运前信用保险,汇率波动风险保险和各种担保、追账等业务。
  4.探索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市场化模式
  目前,欧盟范围内涉及经合组织之间贸易的信用保险业务基本全面实行了市场化,政府资助的信用保险机构很少介入商业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信用保险公司虽没有任何政府支持和财政担保,但由于其经营不受国家政治影响,也不受国界的约束,它们往往可以承保一些官办机构不能承保的业务。先进国家信用保险市场化的实践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化运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宁波市作为出口贸易发达地区,可探索相应的市场化模式,参考国内贸易信用保险,逐步培育一批经营状况良好的商业性保险机构;可以在短期险业务、资信业务、商账追收等方面先期尝试市场化运营。政府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各家专业机构要积极争取和及时响应。
  5.建立信保机构与出口企业互助共赢的长效机制
  首先,外贸企业投保信用保险之后,应该与保险公司实现客户信息资源的共享,一方面企业应及时将了解到的客户资讯信息告知给保险公司,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应保证出口企业可利用保险公司随时查阅相关客户的最新资讯信息。其次,建议继续维持政府领导下的外贸维稳领导工作小组,这在宁波市被证明是一项很有效的措施。可采取联席机制把出口信用保险这一政策性金融服务纳入外经贸和走出去战略之中,引导企业将出口信用保险嵌入其风险管理链条,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其风险管理体系;同时,考核相关出口企业,特别是重点行业内龙头企业是否实行风险评估、实施风险规避、获得风险补偿和保障,并将考核结果应用于信用评级及贷款优惠,优秀企业、重点企业及高新企业评定,参展资格、享受相关扶持政策资格认定等工作中。最后,建议由中国信保此类机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对出口企业开展持续的、有计划的风险管理培训。通过培训,培育企业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健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拓宽信息渠道,扩大信息来源。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信用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在投保企业增加、投保历史数据丰富以后,更加准确地细分市场和客户,评估风险,制定合理的费率,降低出口企业的投保费用,实现与企业共赢。   参考文献:
  [1] 俞丹桦.宁波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践的考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 宁波市财政局课题组.关于我市外经贸企业经营现状的调研报告[R].2008.
  [3] 宁波市统计局.2011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2.
  [4]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家风险分析报告[R].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5] 曹琳.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现状及其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6] 高丽英.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in our country
  —— Taking the analysis of Ningbo as an example
  ZHANG Wen-bin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Hangzhou 310053,China)
  Abstract:Export credit insurance is the WTO rules permit trade promotion measures,is the international common practice governments to support the export,to guard against foreign exchange risk. At present,th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support exports.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China's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started late,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a lot of problems exist. Therefore,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in China,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xport credit insurance,give full play to support the role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on export trade,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export credit insurance;problems;countermeasures
  [责任编辑 李 可]
其他文献
摘 要:湿地生态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关系到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的基础上,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定位、开发、功能分区、经营管理、区化调整等具体发展策略作深入分析,以期为溱湖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内涵;定位;二源导向;功能分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
期刊
摘 要:发展低碳农业的基本路径是调整农业内部的经济结构,以黑龙江省为例,应从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副渔的附加值结构、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等几方面入手。因此,必须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包括: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利益补偿机制;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经验,推进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新型实现方式,创新土地流转制度;推进龙头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摘 要:从古代法中的“亲亲相为隐”到近现代法中的亲属拒证权,虽然制度的基本内容未发生重大变化,但其本质已实现了从家庭为本的亲情伦理立法到以人为本的亲属权利立法之实质性转变,而后者对于完善中国的证人制度,有效解决证人在涉及亲属权益的案件中出庭率低、容易作伪证等问题,同时避免诉讼过程中产生新的纠纷,从而维护社会整体环境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亲亲相为隐”;亲属拒证权;证人权利保
期刊
摘 要:十六大以来,东莞市政府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服务型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工就业、子女入学、入户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体现了镶嵌于经济、社会双转型过程中制度建设的加强,反映了政府政策从管制到服务的转型,凸显了政治层面上政府行为目标从GDP至上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变换。运用约翰 W 金登政策议程的多源流理论对这些政策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东莞农民工政策议程中的问题流、政治流、政策流,从而透视地
期刊
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快速发展,膨胀土边坡加固问题越来越突出。膨胀土具有裂隙性、胀缩特性等异于其他岩土体的特殊性质,对处于膨胀土地层中的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且反复性强、治理难度大。因此,对膨胀土边坡支护措施的研究一直是铁路建设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实践中,常采用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挡墙对膨胀土边坡进行加固,导致工程浪费且在空间受限时难于实施;传统柔性支护措施又难以避免在膨胀力作用下的大变形。
  本文依托南(宁)百(色)铁路NBSG-5段某膨胀土弃碴边坡加固工程,提出一种针对膨胀土边坡的新型支护措施
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南水北调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好坏,是关乎我国国泰民安的大事。从长久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库区资源的过度消耗、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丹江流域(河南段)的土地生态质量必然会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库区的水源质量。因此分析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的变化情况是生态保护和合理规划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条件,可以为研究区的保护和规划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有助于维持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本
高速列车要实现安全平稳地高速行驶,轨道必须具有高平顺性,作为铁路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测量基准--轨道控制网(CPⅢ)必须精确可靠。CPⅢ网跨度大、网形结构复杂,其观测数据误差、平差基准的原始数据误差和分段衔接误差等因素会影响控制点的精度和可靠性,最终会影响到轨道的高平顺性建设和评判。在现有的技术规范基础上,以轨道平顺性控制为目标,进一步提高轨道控制网测量数据精度和可靠性,完善高速铁路测量数据质量过程控制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确保高速铁路高标准建设和列车高速、平稳、安全运行,是高速铁路测量理论领域值得探索研究的
摘 要:环境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新领域,它融合了风险管理、管理会计和环境会计。环境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其目标之一就是引导企业对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和有效利用,从而确保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这为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提供了现实基础。由此可见,引入环境管理会计既是国际会计界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也是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环境会计;风险管理;风险
期刊
摘 要:根据保险市场发展对宏观经济环境的要求,以2011年江苏省保险业发展为例,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保险市场区域差异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地区间保险市场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外部环境,以及保险业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完善宏观经济环境,加强政府引导、市场培育、自身服务创新,以促进保险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保险市场;区域差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8
期刊
摘 要: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的互联网以超出人们想象之势迅速发展,早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现在,漠视、否定和拒绝互联网的人已极为罕见;相反,我们听到最多的声音、见到最多的文字却是:网络改变了一切!网络颠覆了一切!不知网络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于是,“网络改变一切”,正悄然占领人们的话语阵地和思维定势,而很少有人对它产生怀疑、提出质问,甚至说“不”。在这种倾向呈现压倒之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