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基础教育实施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二十一世纪经济科技挑战的需要,是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作为社会化进程中的社会成员,无可避免地会遭受挫折。这种情绪,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挫折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子系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是亟待开发和发展的课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挫折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指出: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不管活到多大岁数,许多行为都跟童年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开展心理挫折教育,让成长中的学生承受心理挫折,增强适应能力,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挫折的成因
从心理学角度看,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而引发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也就是俗话说的“碰钉子”。
引起挫折的原因可以分为外在的客观因素和内在的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凡是自然界和社会给予个人的干扰和限制,都是客观因素。如亲人伤亡、父母离异或家庭中发生重大事故等,往往会使有直接关系的学生受到影响,产生消极心理。主观因素:凡是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干扰和限制属于主观因素。如因知识狭窄而致
使高考落榜;由于色盲使当医生的梦想破灭等等。
二、挫折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挫折可以磨练人,为人的发展,完善提供契机。挫折还可以提高人对挫折的承受力。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中外历史上不乏逆境成才之人。蒲松龄科场失意,乃埋头收集整理民间传说故事,创作出《聊斋志异》;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因口吃而屡遭别人讥讽,经过刻苦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
2、消极影响
挫折可以使人产生愤怒、焦虑、抑郁、憎恨和失望等消极情绪,当这些消极情绪反应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往往会扰乱人的身心平衡,损害人的心身健康,使人产生一些消极的行为反应。小学生自控力又较弱,受到折挫后很容易引起偏激行为。或者自暴自弃,发生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或者更加心灰意冷,消极悲观,放弃目标,逃避现实等等。
三、如何消除心理挫折
1、适当教育规范行为
挫折教育,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进行,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对学校的呼唤。挫折教育应该是抗挫折能力教育,人为地让孩子吃苦并非挫折教育的本质。我们要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学生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并且结合本班实际,建立完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班风,优化育人环境。对有不良习惯的学生,要严格要求,但要注意观察他们的进步,当他们有了一定进步时,要及时给予必要的表扬,而且表扬切忌空泛,而应明确具体。经过这样若干次的反复,学生在不断的挫折中经受磨练,增强信心,逐步具有规范的行为,最终被教育和熏陶过来,既锻炼了意志,也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2、积极引导正确认识
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是承受挫折,战胜挫折的前提。让学生认识到,遭受挫折的经历有利于培养现代人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发展人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古今中外无数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凝结着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不畏残疾的折磨而成为生活的强者的张海迪;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瘫痪状态下写出了激励一代又一革命青年的伟大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时,我们生活中间许多战胜挫折的事例更具有生动的教育意义。如下岗工人重新找到生活的坐标,高考落榜者自学成才等等。挫折其实并不可怕,问题是我们怎样去面对它,认识它,战胜它,使它成为我们争取成功的动力。
3、分析挫因防患未然
古人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当学生受到挫折时,要善于引导他们从多方面进行冷静分析,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尽快走出挫折的阴影。我班班长王强是一位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高,敢说敢干的学生干部。他经常替班主任在班内布置任务,检查工作。开始工作还比较顺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困难越来越多,同学们逐渐地不听从他的安排,后来班级工作根本无法开展,他为此感到非常苦恼。这时我主动找他谈话,让他好好反思他近段时间以来的班级工作,还让他找他比较要好的同班同学了解同学们对他的工作的看法。从中他找到了工作陷入被动的原因——脱离群众,我行我素。此后他改变了过去的做法,遇事与同学商量,充分发挥其他班干的作用,班级工作慢慢有了好转,他的威信也得以恢复。
4、改变条件创造情境
学生遭受挫折后,往往摆脱不了苦恼情境,表现出愁闷、痛苦、压抑等不良情绪,在学习上则表现出一种莫名的厌烦,相应的自卑、压抑心理就会产生。因此,注意多创造条件,改变形成不良心理的情境,转移情绪。如引导他们看到今后的目标和希望,以冲淡他们的苦闷;传播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信息以转移他们的不良情绪;组织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以减轻或消除他们的挫折感。这些办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受各种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我们能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来正确对待学生的心理挫折,鼓励和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应对的办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耐挫能力,无疑会使他们的一生受益无穷,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能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去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参考文献】
[1]《心理学》:韩永昌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卢家楣 魏庆安 李其维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1998年版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挫折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指出: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不管活到多大岁数,许多行为都跟童年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开展心理挫折教育,让成长中的学生承受心理挫折,增强适应能力,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挫折的成因
从心理学角度看,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而引发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也就是俗话说的“碰钉子”。
引起挫折的原因可以分为外在的客观因素和内在的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凡是自然界和社会给予个人的干扰和限制,都是客观因素。如亲人伤亡、父母离异或家庭中发生重大事故等,往往会使有直接关系的学生受到影响,产生消极心理。主观因素:凡是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干扰和限制属于主观因素。如因知识狭窄而致
使高考落榜;由于色盲使当医生的梦想破灭等等。
二、挫折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挫折可以磨练人,为人的发展,完善提供契机。挫折还可以提高人对挫折的承受力。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中外历史上不乏逆境成才之人。蒲松龄科场失意,乃埋头收集整理民间传说故事,创作出《聊斋志异》;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因口吃而屡遭别人讥讽,经过刻苦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
2、消极影响
挫折可以使人产生愤怒、焦虑、抑郁、憎恨和失望等消极情绪,当这些消极情绪反应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往往会扰乱人的身心平衡,损害人的心身健康,使人产生一些消极的行为反应。小学生自控力又较弱,受到折挫后很容易引起偏激行为。或者自暴自弃,发生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或者更加心灰意冷,消极悲观,放弃目标,逃避现实等等。
三、如何消除心理挫折
1、适当教育规范行为
挫折教育,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进行,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对学校的呼唤。挫折教育应该是抗挫折能力教育,人为地让孩子吃苦并非挫折教育的本质。我们要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学生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并且结合本班实际,建立完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班风,优化育人环境。对有不良习惯的学生,要严格要求,但要注意观察他们的进步,当他们有了一定进步时,要及时给予必要的表扬,而且表扬切忌空泛,而应明确具体。经过这样若干次的反复,学生在不断的挫折中经受磨练,增强信心,逐步具有规范的行为,最终被教育和熏陶过来,既锻炼了意志,也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2、积极引导正确认识
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是承受挫折,战胜挫折的前提。让学生认识到,遭受挫折的经历有利于培养现代人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发展人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古今中外无数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凝结着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不畏残疾的折磨而成为生活的强者的张海迪;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瘫痪状态下写出了激励一代又一革命青年的伟大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时,我们生活中间许多战胜挫折的事例更具有生动的教育意义。如下岗工人重新找到生活的坐标,高考落榜者自学成才等等。挫折其实并不可怕,问题是我们怎样去面对它,认识它,战胜它,使它成为我们争取成功的动力。
3、分析挫因防患未然
古人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当学生受到挫折时,要善于引导他们从多方面进行冷静分析,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尽快走出挫折的阴影。我班班长王强是一位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高,敢说敢干的学生干部。他经常替班主任在班内布置任务,检查工作。开始工作还比较顺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困难越来越多,同学们逐渐地不听从他的安排,后来班级工作根本无法开展,他为此感到非常苦恼。这时我主动找他谈话,让他好好反思他近段时间以来的班级工作,还让他找他比较要好的同班同学了解同学们对他的工作的看法。从中他找到了工作陷入被动的原因——脱离群众,我行我素。此后他改变了过去的做法,遇事与同学商量,充分发挥其他班干的作用,班级工作慢慢有了好转,他的威信也得以恢复。
4、改变条件创造情境
学生遭受挫折后,往往摆脱不了苦恼情境,表现出愁闷、痛苦、压抑等不良情绪,在学习上则表现出一种莫名的厌烦,相应的自卑、压抑心理就会产生。因此,注意多创造条件,改变形成不良心理的情境,转移情绪。如引导他们看到今后的目标和希望,以冲淡他们的苦闷;传播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信息以转移他们的不良情绪;组织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以减轻或消除他们的挫折感。这些办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受各种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我们能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来正确对待学生的心理挫折,鼓励和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应对的办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耐挫能力,无疑会使他们的一生受益无穷,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能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去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参考文献】
[1]《心理学》:韩永昌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卢家楣 魏庆安 李其维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