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射施密特式郭守敬望远镜

来源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56410029uoyuhao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赶超世界的大口径望远镜计划


  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专业天文望远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日渐增强,也陆续自主研制了一些1-2米级的望远镜,但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王授琯院士、苏定强院士为首的科学家提出了“反射施密特式望远镜”方案。该方案瞄准国际天文届亟待解决的大口径与大视场的矛盾,希望开辟中国自主研制大口径望远镜的发展道路。后来,在崔向群院士带领下,中国建设者于2008年建成大口径望远镜并安装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成为中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同类设备国际领先的大型光学天文仪器。该望远镜于2010年经征集命名为“郭守敬望远镜”,2011年对外开放使用。
  郭守敬望远镜,全称“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名为“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Fibre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缩写LAMOST)”。这个名称很长,代表很多意思。
  第一,它具有一次观测“ 大天区面积”的能力,就是说它的视场很大,是同等口径常规望远镜的5倍以上,达到20多平方度;
  第二,这么大的视场,适合于一次观测多个目标(设计达到4000个之多),大大提高了观测效率;
  第三,采用先进的光纤传输光路,保证多目标光线的精确收集和传输;
  第四,它观测的是天体目标的光谱信息,内含比简单测光更加丰富的天体物理数据。
  可以说,这些优点都得益于郭守敬望远镜巧妙创新的光学结构设计和新技术的应用。截至目前,它是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也是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使中国进入了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自主研制巨型望远镜能力的国家。

反射施密特式郭守敬望远镜的创新点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施密特望远镜光路的巧妙之处在于用一块波浪形的折射改正镜放在球面反射主镜的前面,改正球差,并使望远镜有较大的视场。后人对施密特望远镜进行了各种改进,产生了多种施密特式望远镜类型。例如把施密特改正镜的折射透镜改为反射镜,口径做得更大,进而发展出更大口径的施密特式望远镜。
  郭守敬望远镜的结构属于反射施密特式望远镜,但也在多个环节做了创新设计。
  第一个创新,是采用主动光学控制反射式施密特改正镜。前期文中我们讲过主动光学技术,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在望远镜背面安装促动器,由计算机控制来矫正大型望远镜镜面形状,使其维持在运转过程中镜面形状不变形的先进技术。而在郭守敬望远镜的设计中,科学家非常巧妙地利用主动光学技术,来矫正施密特反射改正镜的形状,不是让它维持形状不变,而是控制它根据需要改变面型。就是说,改正镜的面型不是传统的固定形状,而是由主动光学控制,根据观测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形状。这个改正镜还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拼接镜面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在大尺度镜面上同时采用主动变形和拼接镜面技术,使改正镜口径做到4米级(一般折射透镜很难做到1米以上)。因此,郭守敬望远镜的设计指标才能达到1.8米直径的超大焦平面和5度的超大视场角。
  第二个创新,是分区工作并行控制的光纤定位技术。郭守敬望远镜超大视场可以在焦面上放置多达4000根光纤(目前国外同类望远镜的光纤数最多为640根),每根光纤对准一个天体目标,一次就可以观测4000个目标,大大提高了观测效率。然而这4000根光纤的精确定位,也是该望远镜面临的新挑战。得益于现代计算机控制和高精度测量技术的应用,郭守敬望远镜首创国际领先的分区工作并行控制的光纤自动定位,保证了光纤在焦面上精确地对準目标。

  此外,该望远镜的安装结构也非常特别。普通望远镜是主、副镜(包括改正镜)都安装在同一个支架上,安装在同一个圆顶室里,观测时驱动机架转动即可。而郭守敬望远镜的主、副镜(改正镜)是分体的,主镜与副镜之间没有刚性机架连接,观测时各自会受计算机控制,达到光路的准直。这是因为郭守敬望远镜的大口径与大视场特点使得主、副镜相距40米,这样长的望远镜转动起来很困难,所以把它设计成固定在地面的望远镜,其改正镜同时起到定天镜的作用,把不同位置的天体反射到主镜中。如果做成普通望远镜那样的一体结构,镜筒必须很长,控制也十分困难。科学家参考了中星仪类天体测量仪器的卧式结构,并把主镜和副镜(改正镜)分别安装在相距几十米远的两个建筑物中,各自用计算机控制达到光学准直、同步联动,从而使得该望远镜的设计理念得到实现。
  自2011年开放使用以来,郭守敬望远镜已经观测到多种类型天体的数千万条光谱,是国际上同类望远镜观测到的光谱总和的5倍还多。2016年起,中国科学家还建立了开放的光谱数据库,供全世界科学家研究使用。同学们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进入数据库了解一下哦(参考网站http://dr6.lamost.org/)。
其他文献
飞天、遁地、变身……要是没点儿看家本领,在大自然生存可不是件容易事儿。这不,许多动物就领悟了终极本领——装死。  假死捕鸟术  当棘胸蛙直挺挺的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时千万别被他骗了,这是他捕鸟的绝活——装死。好奇的小鸟被这种假死欺骗,放松警惕飞下来东啄啄,西叨叨。这时候,棘胸蛙就会突然跃起,用前肢抱住小鸟,然后钻进水中,将小鸟淹死后慢慢吞食。  请君入瓮  要说对尸体的好奇,蚂蚁绝对排在前面。穿山
采摘机器人7秒摘一个苹果  在丰收的果园里,红红的大苹果结满枝头。在果树间,机器人“工人们”在忙着采摘苹果,只见它们伸出长长的手臂,准确地对准果实位置,不到7秒就摘下一个苹果。  这种摘果子机器人设计很特殊:通过一个专门设计、以气动为动力、带有4个独立驱动机械手指和吸力系统的柔性抓手来抓取苹果,就可以抓住和摘苹果啦!用皮肤热量发电  快步走一会儿,顿时觉得浑身热起来,都开始冒汗了。等等,不要浪费皮
“各位乘客请注意,前方到站——月球!飞船即将着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飞天号”飞船上的空乘小姐温柔甜美的声音回荡在飞船的每一个角落,大家下意识地低头看看自己的安全带是否系牢。我也摸摸安全带的对接扣,挺直后背,做好着陆在月球“天河1号”机场的准备。  顺着飞船上的小舷窗高空俯瞰,那个浑身布满陨石坑,但已成为人类居住地的星球离我们越来越近,甚至,我们可以看到陨石坑里五颜六色的房子。而在一个巨大
惊险!近日,有两颗小行星先毛在地球粥近飞过,它们飞跃时距离地球为560万千米左右。如果它们撞击到地球会发生什么呢?也许会再来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生物大灭绝吧!  其实,这两个小行星个头很小,一个直径为120~260米,一窿房子那么大;另一个直径为290~650米,如同3层别墅大小。它们还是地球的“老熟人”呢,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被发现了,科学家们还对它们进行了仔细观察。  据统计,截至2019
毛利卫在日本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他不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日本人,却和中国的杨利伟一样,头顶着本国第一位航天员的光环。他不仅在日本航天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日本国内的航天知识科普和航天文化推广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948年,毛利卫出生在日本北海道,父亲是一名兽医,母亲则在当地经营一家小浴池。6岁那年,台风摧毁了毛利卫父亲的兽医站和他们家的住房,全家人只能迁居到母亲的浴池居住。狭小的空间,有限
在幼儿园的毕业典礼上,我对着话筒大声说:“我要当一名科学家”。妈妈问我,想当什么方面的科学家呢?  我对很多事物都有兴趣,这个问题可有点难住我了。直到前些天,学校请了一名航天科学家给我们做了“中国航天故事”的讲座,我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地记录下了当时的感受——“当一名中国人好幸运”。在这一刻,我想好了:我要当一名航天科学家!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成为第一名进入空间站的少年科学家,在太空开始了丰富多
他在芯片中搜索着……突然,一条重要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新闻:新型病毒‘闪电’在网上疯狂传播,来源至今未知……”  新宝的芯片高速转动:终于可以行动了!  “切,找了半天,就发现了这个?”小喵对病毒什么的毫不在意。  “电脑病毒的危害大着呢。”新宝耐心地调出资料。  “十年前盛行的电脑病毒‘震荡波’,其破坏力之大令法国关闭了卫星通讯,甚至取消了数个航班。”  “哇,这么严重!”小喵张大了嘴巴
2020,充满梦幻和无限希望的一年。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的话,那就先来完成“终极科学任务”吧!  写一篇观察日记  种子是怎样破土发芽、开花结果的?小毛毛虫变成蝴蝶需要经历怎样的变化?一年四季的景象是如何交替的?小蝌蚪是怎样长成小青蛙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这些变化离不开“发现”的眼睛,快去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变化”,再仔细观察它,写一篇观察日记吧!  任务难度:★
走过车水马龙的街道,登上一级级偶有沥青的台阶,伴着旭日清风,听着远方汽车飞驰而过的声音,我们踏入了航空基地的大门。  参观航天科普馆,感受伟人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观看航天发展纪录片,领悟我国航天事业大步向前的真谛;亲手组装好水火箭,一飞冲天,梦想也随着火箭飞向蓝天……  转眼间,太阳从东升到西落,飞扬的国旗影子由长到短,绿茵茵的草场上还遗留着藿香正气水的味道,黄昏已经悄悄来临。虽然仅仅只过了一天
看到这个题目,是不是内心OS:也太简单了吧,我小学一年级就知道,塑料是不能导电的!  当然,“塑料能导电”在很长时间里是错误的。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条错误的结论,要打上对号了!  来看看这个改变世界的故事吧!  1970年的某一天,日本东京技术学院里,化学教授白川日田吩咐他的一个学生制作高分子塑料。做实验的是一位初来日本的学生,还不精通日语,以至误解了教授的话,过多地加进了某种重要的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