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高中体育分层分类教学的必要性,探讨高中体育分层分类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 体育 分层 分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122-02
随着全民健身的普及,体育在高中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而如何提高高中体育的教学效率、实现素质化改革则是摆在体育教学发展面前的一大考验。差异性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基础性教育之一,具有“因材施教”和“以学为本”的特点。做好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分层分类教育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和参与兴趣,还能够使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有趣,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这也是高中体育教学实现素质化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高中体育分层分类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学生自身的体能、学习能力、肢体协调能力、配合能力等条件的不同,在教学中必然会体现出差异性。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则是以“一师教多人”的方式为主,这样就导致在教学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教导指导,使教学出现偏失化、无法实现公平教育。另外,在这种偏失化的教学环境下自身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得不到提高、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得不到眷顾,这就会使体育教学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使高中体育失去原有的教学效果。分层分类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自身体能、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分层分类,从而使能力相近的学生归为到一组,并制订有针对性、合理的体育学习计划。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得会、学起来不累,又能够充分保证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实现体育进步。差异性教学是实现高中体育公平教育和素质化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高中生身体素质、完善教学方法、实现优质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高中体育分层分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将学生分层,确立差异性群体。差异性教学所遵循的原则是“分层”,即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体质特征来制订教学计划。有的学生天生体质良好,体育天赋高,而且热爱体育学科,所以他们的体育成绩表明显高于其他学生。相反,有的学生缺乏对体育的兴趣,而且体质偏弱,这便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考虑不同学生个体的具体现状(体质的差异性、能力的差异性等),我们应该将教学方案划分为三个层次,让这三个层次的教学方案分别针对能力强、体质好、兴趣高的学生(C层);能力弱、体质好、缺乏兴趣的学生(B层);能力、体质和兴趣都缺乏的学生(A层)。这样一来,在区分对待的辅助之下,不同情况的学生便可以得到符合自身需求的锻炼,继而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首先,针对C层的学生,可以采取拔高式的训练,并通过各项强化型的训练让该层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等方面更近一层楼,让他们的技巧更加的规范,让他们的体育精神更加的健康;其次,针对B层学生,采取常规式的训练方法,目的在于加强盖层学生对相关技巧的把握,并促进他们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在具体训练方面,可以邀请他们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另外,由于该层学生的体质相对较高,所以我们同样可以采取拔高式的训练,以技巧培养作为主导元素,间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最后,A层学生为被动性,由于该层学生在体质、能力和兴趣等方面都相对较弱(以女生为主),因而我们可以采取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从零开始渗透教学,一点点增加他们的运动量,由此让他们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自身的体育技巧和体能,唤醒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构建良好的体育精神和意识。
(二)将方案分层,制定差异性教案。在完成对学生个体间的分层工序之后,我们还要对教学方案进行分层,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落实分层教学,并彰显分层教学的优势,让全体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指导中,我们应该把兴趣放在第一位,哪怕是完成分层后,依然要认真观察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特点,观察他们的兴奋点,并由此入手,从而让教学方案高效性强。其中,针对C层学生,可以采用培优式的教学方案,将两人划分为一个训练小组,并在其中渗透竞争机制,由此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训练期间,可以逐步增强该层学生的任务量和难度,并在其中穿插一些大型运动的比赛(足球和篮球),让训练活动变得张弛有度,在具备教育性的同时满足娱乐性的要求,做到体智双发展。
针对B层学生,可以采取兴趣式的教学策略,例如,以六个人为标准组织运动团体,然后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活动之中,由此让学习变得充满乐趣,并满足不同体育项目兴趣爱好者,由此突出教学效果。针对A层学生,可以采取带动式教学策略,即将该层的学生打散,然后安插在B层学生之中,让他们自行选择想要加入的团队。其中,由于C层学生缺乏运动动力,所以在B层学生的带动和引导下,不但可以慢慢养成团队意识,而且还能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而积极地参与到训练当中,由此间接增强运动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将目标分层,实现差异性提升。差异性教学是一个建立在实际情况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个因素。所以,在渗透分层教学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分层教学的价值和功能,让学生充分认清什么是分层教学,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例如,针对C层学生,由于该层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因而可以为他们布置强化型的学习目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体质和技能;针对B层C层学生,可以为他们布置基础型的学习目标(扎实掌握基础动作,了解各项运动对人体的哪些部位具有促进性功能),方法是要求他们在参与相关游戏的同时掌握技巧,熟知规则,并在这个基础上体会体育竞技精神。
高中体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培养高中生身心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五项全能全面提高的重要一环。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对C层的学生制定以周为单位的训练计划,比如每周跑1500m,掌握至少一种篮球运动技法等。对B层和C层的学生,则是制定难度偏差不是太大的任务,例如,每周掌握至少三条体育运动的规则,了解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扎实掌握基础动作技巧等。另外,我们还可以每周举行一次运动比赛,利用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或利用周六、周日中的2个小时等。期间,我们必须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参加比赛(个别身体状况出现问题的可以另行处理),而且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由此增强他们对体育课的好感。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公平性的教育方法,它一直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见角色。但是,要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方法的价值和功能,让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和成长,这就是对体育教师的一项考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谨遵差异性教学理念的要求,围绕分层教学展开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东.高中体育教学B型模式授课的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0(2)
[2]葛建军.浅议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2)
[3]叶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差异性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3)
[4]马丽平. 初中体育课中的讲解法与动作示范法[J].考试周刊,2010(18)
[5]李秀英. 高中体育教学应采用“男女生分班教学”[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2)
【关键词】高中 体育 分层 分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122-02
随着全民健身的普及,体育在高中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而如何提高高中体育的教学效率、实现素质化改革则是摆在体育教学发展面前的一大考验。差异性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基础性教育之一,具有“因材施教”和“以学为本”的特点。做好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分层分类教育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和参与兴趣,还能够使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有趣,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这也是高中体育教学实现素质化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高中体育分层分类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学生自身的体能、学习能力、肢体协调能力、配合能力等条件的不同,在教学中必然会体现出差异性。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则是以“一师教多人”的方式为主,这样就导致在教学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教导指导,使教学出现偏失化、无法实现公平教育。另外,在这种偏失化的教学环境下自身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得不到提高、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得不到眷顾,这就会使体育教学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使高中体育失去原有的教学效果。分层分类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自身体能、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分层分类,从而使能力相近的学生归为到一组,并制订有针对性、合理的体育学习计划。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得会、学起来不累,又能够充分保证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实现体育进步。差异性教学是实现高中体育公平教育和素质化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高中生身体素质、完善教学方法、实现优质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高中体育分层分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将学生分层,确立差异性群体。差异性教学所遵循的原则是“分层”,即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体质特征来制订教学计划。有的学生天生体质良好,体育天赋高,而且热爱体育学科,所以他们的体育成绩表明显高于其他学生。相反,有的学生缺乏对体育的兴趣,而且体质偏弱,这便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考虑不同学生个体的具体现状(体质的差异性、能力的差异性等),我们应该将教学方案划分为三个层次,让这三个层次的教学方案分别针对能力强、体质好、兴趣高的学生(C层);能力弱、体质好、缺乏兴趣的学生(B层);能力、体质和兴趣都缺乏的学生(A层)。这样一来,在区分对待的辅助之下,不同情况的学生便可以得到符合自身需求的锻炼,继而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首先,针对C层的学生,可以采取拔高式的训练,并通过各项强化型的训练让该层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等方面更近一层楼,让他们的技巧更加的规范,让他们的体育精神更加的健康;其次,针对B层学生,采取常规式的训练方法,目的在于加强盖层学生对相关技巧的把握,并促进他们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在具体训练方面,可以邀请他们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另外,由于该层学生的体质相对较高,所以我们同样可以采取拔高式的训练,以技巧培养作为主导元素,间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最后,A层学生为被动性,由于该层学生在体质、能力和兴趣等方面都相对较弱(以女生为主),因而我们可以采取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从零开始渗透教学,一点点增加他们的运动量,由此让他们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自身的体育技巧和体能,唤醒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构建良好的体育精神和意识。
(二)将方案分层,制定差异性教案。在完成对学生个体间的分层工序之后,我们还要对教学方案进行分层,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落实分层教学,并彰显分层教学的优势,让全体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指导中,我们应该把兴趣放在第一位,哪怕是完成分层后,依然要认真观察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特点,观察他们的兴奋点,并由此入手,从而让教学方案高效性强。其中,针对C层学生,可以采用培优式的教学方案,将两人划分为一个训练小组,并在其中渗透竞争机制,由此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训练期间,可以逐步增强该层学生的任务量和难度,并在其中穿插一些大型运动的比赛(足球和篮球),让训练活动变得张弛有度,在具备教育性的同时满足娱乐性的要求,做到体智双发展。
针对B层学生,可以采取兴趣式的教学策略,例如,以六个人为标准组织运动团体,然后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活动之中,由此让学习变得充满乐趣,并满足不同体育项目兴趣爱好者,由此突出教学效果。针对A层学生,可以采取带动式教学策略,即将该层的学生打散,然后安插在B层学生之中,让他们自行选择想要加入的团队。其中,由于C层学生缺乏运动动力,所以在B层学生的带动和引导下,不但可以慢慢养成团队意识,而且还能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而积极地参与到训练当中,由此间接增强运动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将目标分层,实现差异性提升。差异性教学是一个建立在实际情况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个因素。所以,在渗透分层教学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分层教学的价值和功能,让学生充分认清什么是分层教学,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例如,针对C层学生,由于该层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因而可以为他们布置强化型的学习目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体质和技能;针对B层C层学生,可以为他们布置基础型的学习目标(扎实掌握基础动作,了解各项运动对人体的哪些部位具有促进性功能),方法是要求他们在参与相关游戏的同时掌握技巧,熟知规则,并在这个基础上体会体育竞技精神。
高中体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培养高中生身心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五项全能全面提高的重要一环。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对C层的学生制定以周为单位的训练计划,比如每周跑1500m,掌握至少一种篮球运动技法等。对B层和C层的学生,则是制定难度偏差不是太大的任务,例如,每周掌握至少三条体育运动的规则,了解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扎实掌握基础动作技巧等。另外,我们还可以每周举行一次运动比赛,利用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或利用周六、周日中的2个小时等。期间,我们必须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参加比赛(个别身体状况出现问题的可以另行处理),而且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由此增强他们对体育课的好感。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公平性的教育方法,它一直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见角色。但是,要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方法的价值和功能,让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和成长,这就是对体育教师的一项考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谨遵差异性教学理念的要求,围绕分层教学展开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东.高中体育教学B型模式授课的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0(2)
[2]葛建军.浅议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2)
[3]叶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差异性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3)
[4]马丽平. 初中体育课中的讲解法与动作示范法[J].考试周刊,2010(18)
[5]李秀英. 高中体育教学应采用“男女生分班教学”[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