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材对比看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p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四川省实施了两年多,2013年高考将是四川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笔者就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问题,从教材的编写出发,以《解三角形》为例来分析新课程改革前后教材的异同点,希望对新课程的教学有所帮助
  《解三角形》这一章节在以前教材(以下称老教材)是第一册下第五章《平面向量》里第二个版块“解斜三角形”这是继第四章《三角函数》,第五章第一版块“平面向量”之后的一块教学内容其中9正弦定理,余弦定理;10解斜三角形的应用举例;实习作业“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这里面补充了一块阅读材料“人们早期怎样测量地球的半径”这三部分内容完全隶属于解斜三角形,在教材139页至11页,总计13页结合之前的向量还有一个小结与复习参考题,这些内容被安排在高一下学期最后一章学习现行教材的《解三角形》是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以下称新教材)第一章《解三角形》的形式呈现其中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包括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12应用举例(包括阅读与思考:海伦和秦九韶);13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在教材1页至24页,总计24页因此,从编写及内容上讲,新教材在这部分编写上篇幅有所增加按教材的编写意图应该是按照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顺序进行教学,也就是讲这部分内容应放在必修的最后一册书,应放在学生在高中二年级时才学习但从目前实施来看,绝大部分教师均按照必修1,必修4,接下来必修的顺序在进行教学,所以这部分内容还在继向量、三角后的一个版块,与老教材的顺序基本一致,均按以前代数的学习方式逐步推进
  下面我们就这一块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新老教材的区别与联系
  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11这一节老教材是以初中学习了直角三角形引申出如何解斜三角形,这一点与新教材中的“探究”基本类似,用以引导学生找到三角形中边角的量化关系而新教材是以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1671年两个法国天文学家测出了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导出我们应该如何测量距离,导出包括海上岛屿距离、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高度、飞机上测量飞机下方山顶的海拔高度、航行的轮船的航速和航向这样四个问题来引入我们的研究内容从引入来分析,新教材更贴近生活,更容易让学生进入状态,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能量,开拓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部分内容,学习了有什么用处,学好了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引入上新教材更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数学的生活化,生活的数学化
  12正弦定理的证明,老教材是以向量的形式给出的,这一点应该是基于上一版块内容为平面向量,借以让学生用刚学完的知识解决现有问题新教材则是以三角形中等高为中介得到,这是编写者可能更趋于几何化(高中数学选修教材设置了几何选讲)新老教材均先在直角三角形中说明,后在锐角三角形中证明,老教材将钝角三角形进行了引申说明,而新教材则作为探究而且试问学生是否可以用其他方法证明正弦定理,这里新教材更体现了学生学数学,而不完全是老师教数学
  13正弦定理给出后,老教材直接给出他的应用:能解决两类三角形问题而新教材则给出了一个思考,让学生思考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一些怎样的解三角形问题,然后再给出,而且这里也给出了解三角形的概念
  14例题的呈现上,老教材给出了三个例题,均为正弦定理的应用,由于没有提出解三角形的概念,所以例1、例2均求解三角形中的一个元素,而例3涉及分类讨论,涉及三角形解的个数分类讨论而新教材只有两个例题,均为解三角形,其中例2也涉及分类讨论,老教材在此对三角形解的个数情形进行了总结,而新教材则出现在第8页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
  1对于余弦定理,新老教材均采用了问题引入,均给出了向量的证明方法,老教材采用AC=AB BC,新教材采用AB=CB-CA新教材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坐标证明余弦定理以及其他的方法定理的证明在新教材中有所突出,从高考也可看出,例如2011年陕西卷理科18题就要求学生证明余弦定理老教材给出余弦定理后即特殊化到勾股定理,进而直接指出余弦定理可解决的问题新教材则让学生思考勾股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关系,探究余弦定理可解决的三角形问题例题设置上,新老教材均有两个例题,难度与梯度相当,但新教材第7页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选择性问题:在解三角形的过程中,求一个角有时既可用余弦定理也可用正弦定理,两种方法有什么利弊,应如何选取还给出了一个思考,让学生总结解三角形问题类型,分别如何求解;求解三解形时,是否必须已知一边
  16作业设置上,老教材正余弦定理一共设置了4个练习题而新教材分开各设置了两个练习题虽然数量、难度相当但从教学角度讲,新教材更适用一些,节奏感、层次性更强一些对于习题来讲,老教材设置了9道题目,新教材分为A、B组,其中A组4个题目,B组2个题目老教材习题相对于新教材难度要大一些,应用性强一些,而新教材更精炼,更简洁一些
  2解三角形的应用
  21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上,新老教材的差异极大,首先从篇幅上讲,老教材只用了3页,而新教材用了10页老教材用了两个例题分析如何将实际的距离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在练习题中练习1让学生计算了一个高度问题,练习2以及习题、10均为计算距离或高度,这一点处理很浅显,相对新教材深入不够
  22新教材首先引出正余弦定理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并分成测量距离,测量高度,测量角度等问题的一些应用其中例1、例2为距离测量,例1采用给出实际数据解决实际问题,例2则考察更为灵活,让学生设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类型题目以前的教材、教辅均很少见,这里应该是一个突破以往的数学问题往往模式很固定,即给出一些数据,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解答出一些数据而这里需要的是一种方案,答案可能不唯一,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即可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2009年宁夏、海南卷理科17题与此题类似)距离问题新教材设置了2个例题,其中练习1与老教材习题1材料模型一样,练习2与老教材例1完全一样这也应该体现了新教材的改变是有老教材作铺垫,只是编排更合理一些新教材在测量高度问题上设置了3个例题,3个练习题,其中有数据计算,有方案设计还有证明对于测量距离与方向问题,新教材设置了例6与一个练习题从这些设计上看,新教材更贴近生活,设计层次性更强,应用性更广   23新教材在应用上还单独增加了三角计算(面积问题)及三角恒等证明其中计算两个例题,并推广证明了三角形的高和面积公式,例9设置了应用正余弦定理的三角恒等证明,练习中增设了第3题把三角形两边投影到另一边上的公式证明老教材中习题9第4题要求学生自己推证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而新教材则以公式给出,并多处应用可见新课程改革对这些内容的加强新教材中应用的习题A组前11个题目全部为应用题,12至14以及B组所有题目均为三角证明,其中多处用到正余弦定理与面积公式,而且涉及海伦公式,中线长度等平面几何问题,难度较大,学生处理比较困难这部分与几何选讲衔接很好,更能训练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阅读材料
  老教材在149页设置了一个实习作业:解三角形在测量中的应用让学生设计测量有障碍物相隔两点距离或底部不能到达物体的高度等测量问题,让学生结合实际,使用测量工具,选择测量问题,设计测量的具体方案,以小组合作形式,最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写出实习报告或小论文,总结实习体会这一出发点其实很好,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书写数学作文的能力,但大多数学校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均未做这一项工作,所以这个实习作业的实际操作性不太强老教材还在11页设置了一份阅读材料:人们早期怎样测量地球的半径?介绍了三角网法,介绍了弧长公式,介绍了数学家皮卡尔,还给出了如何测量的方法,从之前的教学观察,这一部分内容趣味性强,应用性强,很受学生欢迎新教材在此做了强化,教材中出现了两处阅读材料,其中第8页的探索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发现错误,找出错因,最后解决问题,给出总结这相对于老教材直接给出结论要来得更自然一些,更顺理成章一些,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最后发现结论以及如何应用新教材第二处是第21页阅读与思考:海伦与秦九韶这里介绍了海伦公式,介绍了一些外国数学家及他们的著作,并介绍了我国数学家秦九韶的“三斜求积”公式,让学生感受这些数学家的伟大发明与他们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体现了新课程中的数学即是一种文化,通过一些数学史来熏陶学生,让学生能在数学的海洋中更进一步
  4小结与复习参考题的设置对比
  老教材在小结上罗列出了知识点,并配套设置了例题而新教材只用了不到1页的篇幅小结,主要罗列了知识结构框图,回顾与反思,让学生自己总结本章节所学知识,锻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学习能力,在小结上新教材更突出了新课标的理念在复习参考题的设置上,老教材由于与向量在同一章节,设置解三角形的题目较少,而新教材则设置了A、B组共计10个题目,主要为应用题目和探究题目,可见新教材在作业设置上更趋于挖掘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另外,从页面设置来讲,新教材较老教材设置页面更大一些,图片,符号,颜色更全面一些,专业术语还有英文注释,例如解三角形(solving triangles)、正弦定理(law of sines)等,这些都更利于学生阅读内容设计上更具有个性化,更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师生教学的需求,提供给老师,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空间数学是有用的、是自然的、是清楚的学数学要靠自己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数学是能提高学习者能力的新课程的这些理念在教材的编写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以上是笔者从新老教材的对比中得到的一些对新课程的思考与感悟,借以能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终生发展,为学生的数学教育而不懈的努力
  作者简介李小蛟,男,四川渠县人,生于1984年10月,中学数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中数学竞赛辅导
其他文献
(二丫摘自微信公眾号“小林”)
依靠拐棍的帮助,老孤佬颤颤巍巍地爬到村头的那块大石头上。轻易不迈步的老黄,吭哧了半天,也爬了上来,中间滑下去好几次,最终站在了老孤佬的身边。一上来,就大张着嘴,一个劲地喘,松垮的肚皮拖在石头上,干脆直接趴了下来。  老孤佬艰难地站起来,像一棵长在石头上的树。老黄看看他,没动。老孤佬再缓缓转过身,面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有些陌生。明明是一幢幢住人的房屋呢,怎么倒像后山冷清的坟场?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也是高考考察的重要内容.抽象函数问题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和图象集于一身,综合考察了函数基本概念、各类性质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所以在高考中不断出现.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对于抽象函数的研究多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赋值(数值、代数式),求函数在特定点的函数值、最值以及解析式,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以及周期性;  2.采取“模型函数”,将抽
一  李小碧到这个楚地县城的时候,十七岁,她是来投奔她叔叔的。  她踏入这个县城,想去掉无所依托的陌生感。狭窄的街道,陈旧的楼房,拥挤的人群,使她感到晕眩恍惚。她背着一个黄色大帆布包,满面灰尘。她在桥头的小面摊上吃了碗热干面,发现这儿的面怪,没有汤,但有芝麻香,二两粮票,一毛三分钱。小碧吃完之后,拿着空碗,倒了半碗开水,慢慢喝,饱了,也不晕了,坐在脏凳上,她劝自己,在哪儿都一样生活。  小碧按着通
不少老师见到我都会问:“你是怎么写那么多文章的?”也有一些学校的领导要我到他们学校做报告,要我谈谈如何进行教育科研,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我都拒绝了,因为自己并不觉得写得有多高的水平,而且量也不够.现在龙岩市普教室和名师工作室要我给大家谈谈这方面的体会,觉得不好意思再推脱了,因为这是分内事情,只好应承下来.  首先要谈的是我为什么会不停地撰写文章,而且乐此不疲.  我觉得,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
1 整体评价  2015年高考全国各地全部进入课标高考(最早的四省区是第9个年头),全国共命制了16套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2套:全国Ⅰ卷(河南、河北、山西、江西等4省使用)、全国Ⅱ卷(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云南、内蒙古、西藏、贵州、甘肃、青海、广西等13省区使用),自主命题14套(广东、山东、北京、天津、江苏、安徽、浙江、福建、陕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上海).试卷侧重
老游一年总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不在家。米莉当年的反对不过是女人的短见,老游还是贷款开了城里第一家私人影院。没几年,影院成了影城。为了不让自己只会当个全职太太,事事蒙在鼓里,米莉咬牙学会跑银行,跟人结交应酬,投其所好地送人礼品。  以前她不是这样一个人。以前她是有点诗意的,喜欢看个小说,读个诗歌。米莉这个名字就是她学诗那一阵给自己起的,美国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米莉。老游偶尔嘲笑一下,并不干涉她。反正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万众瞩目的高考卷精彩纷呈,不负众望,更是呈现了一场导数的饕餮盛宴,令广大师生回味深远.  近年高考卷中的导数压轴题多以多项式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指数与对数函数的组合表达式为载体,以切线、单调性、极值、最值、零点、恒成立、不等式证明等问题进行设问,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因此在复习中要强化研究函數与导数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淡化解题技巧.导数作为兼具代数运算
  
【摘要】基于建构学习理论,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其对学习任意角三角函数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希望学生能在探究和交流合作中,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顺利地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高效的理解学习.  【关键词】建构理论;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