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个人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探索学习兴趣的激发点,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哪些良策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新课改下,学生在课堂上不应再充当“电视面前的无可奈何的观众”。在教师这个“导演”的引导下,他们应成为活生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表演“主角”。要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就必须做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试想,如果是一个学生不喜欢的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见之,情绪马上就会变得消极,就会提不起精神进入学习状态。而当一个有威信、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来上课,学生顿时就会精神振作,学习兴趣也就来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教师平时以真诚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情感。无论是课堂中的提问、评价,还是课后的谈话,教师在和学生相处的每时每刻,或教师对学生的一个点头、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次亲切热情的指导,都应让学生明白:教师尊重他们,理解、关心、爱护他们。要使学生感到教师亲切可信,消除其防御的心理,从而使他们对教师和学习都产生安全感,最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提高吗?
二、结合教材实际,精心设计,发展学习兴趣
学生对教材中的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深掘教材的知识精髓,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1.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中,教师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尤其在“想”字上下工夫,学会解释。如教《特殊的葬礼》时,可根据题目来设疑:“谁的葬礼?特殊在哪里?葬礼是怎样进行的?”这样抓住主要问题来设问,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由于他们急于知道其中的原因,学习情绪极佳,思维活跃,很快便能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并能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又如,《小橘灯》一文中的:“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对这句话中小姑娘没有说完话的原因如何理解,可以这样设疑:“小姑娘没把话讲完,是不是她不清楚爸爸的去向呢?”当学生毫无疑问地回答,小姑娘很清楚爸爸的去向时,又问:“既然知道她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这时,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此时,捉住契机,再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是表现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显然,由于前面的层层深入设问,学生便能顺藤摸到“瓜”了,自然也就明白了小姑娘此时表现出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因势利导,设疑激趣,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思维活跃、茅塞顿开,效果极佳。2.以境引趣。即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文章所描述的境界中去。如教《桂林山水》《荷塘月色》等优美的写景课文,可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制作课件,播放精彩的画面,再配以乐曲,以形、声、色,光等手段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三、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教师应有意识地施以行之有效的课堂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用激励性的话语给予公正、民主的评价。激励性的评价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我教《北风和小鱼》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下面的问题:“同学们,你们会对得意洋洋的北风说些什么?”学生们有的说:“北风北风,你别得意,其实小鱼活得可好了,它们正在水底捉迷藏呢!”有的说:“北风你真坏!把草变黄了,让树叶也落了。”有的说:“北风,你不要骄傲了,我们都讨厌你。”其他学生对这些回答也不置可否。这时候,又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她说:“我觉得北风也挺好的,如果北风不吹,就不会下雪,庄稼就要冻死,再说,北方的人们就不能玩雪了。”这个理解很独特、惊人,课堂上顿时议论声一片。对这意想不到的答案,我先一愣:这与我教案的设想并不一致。但我马上给予了激励性的评价:“这个同学知道得真多,如果没有雪当棉被,庄稼确实会给冻死的。”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不能用“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民主的评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培养了学生自信的个性品质,也给学生营造了适合他们学习的氛围,使学生把学习当做了他们的乐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良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让学生觉得学语文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责任编辑刘宇帆)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新课改下,学生在课堂上不应再充当“电视面前的无可奈何的观众”。在教师这个“导演”的引导下,他们应成为活生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表演“主角”。要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就必须做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试想,如果是一个学生不喜欢的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见之,情绪马上就会变得消极,就会提不起精神进入学习状态。而当一个有威信、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来上课,学生顿时就会精神振作,学习兴趣也就来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教师平时以真诚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情感。无论是课堂中的提问、评价,还是课后的谈话,教师在和学生相处的每时每刻,或教师对学生的一个点头、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次亲切热情的指导,都应让学生明白:教师尊重他们,理解、关心、爱护他们。要使学生感到教师亲切可信,消除其防御的心理,从而使他们对教师和学习都产生安全感,最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提高吗?
二、结合教材实际,精心设计,发展学习兴趣
学生对教材中的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深掘教材的知识精髓,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1.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中,教师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尤其在“想”字上下工夫,学会解释。如教《特殊的葬礼》时,可根据题目来设疑:“谁的葬礼?特殊在哪里?葬礼是怎样进行的?”这样抓住主要问题来设问,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由于他们急于知道其中的原因,学习情绪极佳,思维活跃,很快便能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并能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又如,《小橘灯》一文中的:“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对这句话中小姑娘没有说完话的原因如何理解,可以这样设疑:“小姑娘没把话讲完,是不是她不清楚爸爸的去向呢?”当学生毫无疑问地回答,小姑娘很清楚爸爸的去向时,又问:“既然知道她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这时,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此时,捉住契机,再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是表现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显然,由于前面的层层深入设问,学生便能顺藤摸到“瓜”了,自然也就明白了小姑娘此时表现出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因势利导,设疑激趣,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思维活跃、茅塞顿开,效果极佳。2.以境引趣。即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文章所描述的境界中去。如教《桂林山水》《荷塘月色》等优美的写景课文,可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制作课件,播放精彩的画面,再配以乐曲,以形、声、色,光等手段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三、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教师应有意识地施以行之有效的课堂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用激励性的话语给予公正、民主的评价。激励性的评价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我教《北风和小鱼》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下面的问题:“同学们,你们会对得意洋洋的北风说些什么?”学生们有的说:“北风北风,你别得意,其实小鱼活得可好了,它们正在水底捉迷藏呢!”有的说:“北风你真坏!把草变黄了,让树叶也落了。”有的说:“北风,你不要骄傲了,我们都讨厌你。”其他学生对这些回答也不置可否。这时候,又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她说:“我觉得北风也挺好的,如果北风不吹,就不会下雪,庄稼就要冻死,再说,北方的人们就不能玩雪了。”这个理解很独特、惊人,课堂上顿时议论声一片。对这意想不到的答案,我先一愣:这与我教案的设想并不一致。但我马上给予了激励性的评价:“这个同学知道得真多,如果没有雪当棉被,庄稼确实会给冻死的。”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不能用“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民主的评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培养了学生自信的个性品质,也给学生营造了适合他们学习的氛围,使学生把学习当做了他们的乐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良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让学生觉得学语文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责任编辑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