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脑计算

来源 :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学家对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由于神经系统是智慧的根本物质基础,因此相关基础研究的进步自然就带动了其他应用学科的发展。其中,神经生物学发现对人工智能研究的影响令人关注。毕竟人工智能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让机器能够像人类大脑一样聪明地工作,这其实就是类脑计算,一个不算新,但又被不断刷新的领域。
  人类大脑是目前自然界已知的,在问题求解、推理、决策、理解、学习等智能行为方面最为高效、最为优异的生物进化产物。它的运行机制对自动化、计算机等的研究群体而言富有吸引力,毕竟人类一开始称计算机为电脑的原因就在于希望计算机能够像大脑那样工作。基于此初衷,研究人员自然而然地试图模仿大脑功能层面和结构层面的运行原理。
  类脑计算、脑机接口和脑信息学
  顾名思义,类脑计算就是“要像人类大脑那样进行计算”。其较为严格的定义是,一种模仿神经生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机制,为某种智能应用设计实现方法的研究。它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子集,针对智能仿真及其应用,研究内容涵盖计算机科学、自动化和控制论范畴的算法设计和系统实现等。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中,联结主义学派所走的研究路线就属于类脑计算,那些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如多层感知机模型、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联想记忆模型等就是典型代表。当下,机器学习研究领域炙手可热的深度学习模型可视为此领域的最新发展。
  人工智能领域中,与大脑研究相关还有两个研究分支,一个是基于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另一个是脑信息学。尽管它们也关系到大脑,却不属于类脑计算的范畴。原因有两个:一是研究目标不同。例如,脑连接组计划针对的是神经科学范畴的问题,尝试利用现成的数据挖掘算法来发现不同脑区的关联性,而类脑计算解决的是算法和自动化系统实现问题。二是研究方法不同。脑机接口和脑信息学通常对取自大脑的数据施加来自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机器学习或数据挖掘算法的现成方法,这些方法本身不是研究对象,只是多种可供选择的手段。而类脑计算所采用是基于模仿大脑机制的方法,其研究基础是弄清神经科学范畴的诸多原理性问题,通常不采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现成可用的方法。
  用一句流行语来形象地归纳它们彼此的不同之处:脑信息学是计算领域的研究者跨界到生物学领域,用计算机方法解决生物学领域的问题;而类脑计算是计算领域的研究者跨界到生物学领域,用生物学启示来解决计算机领域的问题。前者类似于做一个跑得最快的歌手,而后者是歌唱界里歌唱得最好的人。
  类脑计算助力工程问题
  人工智能领域有许多富有挑战性的工程问题,例如图像理解或计算机视觉。人类通过眼睛的视觉神经系统能感知外界超过70%的信息,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好的事,哪谈得上复杂呢?其实,一旦使用计算机来分析图像的意义和处理图像信息,视觉信息加工的巨大复杂性就如同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那样浮现出来。当前,对图像理解或计算机视觉系统而言,要完成图像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和硬件代价非常巨大,效能很低。于是,研究人员想到既然生物视觉系统性能甚佳,可否通过模仿一种或几种生物的视觉神经机制来优化计算效能呢?
  例如,在高等哺乳动物的视网膜中有一种神经节细胞,它是视网膜信息处理的最后一站,也是此阶段最重要的一站。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同心圆拮抗式的经典感受野,其空间整合特性是处理图像区域亮度对比信息和提取图像的边缘信息。然而,高等动物极其复杂的视觉系统对图像信息的处理绝不仅限于边缘增强,它在边缘处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把图像信息传递给大脑。非经典感受野是经典感受野之外的一个大范围区域,单独刺激该区域并不能直接引起细胞的反应,但会对经典感受野内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有调制作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非经典感受野主要是去抑制性的,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由经典感受野所造成的低空间频率信息的损失。它在保持边界增强功能的同时,传递图像的区域亮度梯度信息,显示大面积表面上亮度的缓慢变化。由此可见,非经典感受野大大拓宽了视觉细胞信息处理的范围,为整合和检测大范围的复杂图形提供了神经基础。
  研究发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随视觉刺激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以往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非经典感受野的建模大多基于固定不变的感受野,没有考虑感受野的动态变化特性。研究人员尝试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非经典感受野的基本结构建立多层次、带反馈的神经计算模型,用以精确表征图像。
  再如,颜色知觉是人类的一种主观感觉,其实外部的物理世界本无颜色,目前仍未明晰大脑将不同波长光刺激引起的神经元响应整合成心理上可清晰分辨的机理。研究发现,可见光刺激视网膜中的光感受器——视杆细胞和三种色视锥细胞(蓝色视锥细胞、绿色视锥细胞和红色视锥细胞),视锥细胞对光的波长相对吸收程度不同,这是产生颜色感知的第一步。前述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是由两组不同种类的视锥细胞作用产生的,这两组对不同颜色敏感的视锥细胞的输出对神经节细胞感受野的贡献是对立的,一种令其兴奋,另一种则令其抑制,神经生物学家称此为颜色拮抗机制。
  从视网膜到大脑皮层,拮抗的空间构型有许多,视网膜也存在着多种类型的色拮抗结构。最简单的类型是,神经节细胞感受野的中心区只接受一种视锥细胞的输入,拮抗的感受野外周区则接收另一种对立视锥的输入。此时的拮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负责处理红-绿之间的颜色差异,称为红绿拮抗感受野,一类负责处理蓝-黄之间的颜色差异,称为蓝黄拮抗感受野。基于感受野中心区的颜色,有红中心区及绿外周区、绿中心区及红外周区、黄中心区及蓝外周区、蓝中心区及黄外周区等四种感受野。当人的视觉系统感知处理颜色信号时,这四种拮抗的感受野均有机会起作用,每种视锥细胞都有自己最敏感的颜色波长范围,当它们受到自身敏感的波长刺激,响应会较大。
  基于此机理,可以通过构建模拟颜色拮抗机制的计算模型来处理颜色图像。例如,红中心区-绿外周区感受野的计算单元GC,既接受红中心区的正输入,同时也接受绿外周区的负输入。当这个区域只有中心为红色时,GC的输出达到最大;当这个区域只有外周是绿色时,GC的输出则最小。GC的输出值能直观地表达某个区域的颜色刺激状况。例如在一张图片上,一只翠鸟隐藏在草丛中,翠鸟的羽毛与背景颜色非常相似,对于计算机来说,很难将图片上的翠鸟识别出来。若使用上述计算模型对该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的上层计算单元输出值通过过滤器筛选,很容易将翠鸟的主体轮廓清晰地分割出来。类似的,隐藏在沙漠中的蛇,它的保护色与环境融合得非常好,但经过图像处理,原始图片中的主体能很好地凸显出来,并易于开展后续的物体识别及加工处理工作。   类脑计算助力神经科学研究
  类脑计算不但能以算法启迪的方式来促进工程应用,而且可以以假设验证的方式来促进神经科学的研究。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休布尔(D.H.Hubel)和维塞尔(T.N.Wiesel)曾提出等级感受野假设,用于解释位于大脑皮层中的简单细胞是怎样探测到视野中光条刺激的朝向。其核心思想是,一个简单细胞的感受野是由若干个视网膜上神经节细胞的同心圆式感受野线性排列组成的,当光刺激正好穿过这些同心圆的中心区时,最上层的简单细胞就有了最大输出。
  笔者认为这一假设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难。第一,解剖学上的困难。同心圆式感受野是由细胞的树突野构成的,因此很难要求若干个细胞的树突野大小完全一致,且呈现共圆心的共线排列。第二,数学上的困难。这样构造的带状感受野在数学上存在多解性,即不能区分对称出现的两个刺激。第三,物理学上的困难。若把感受野的大小向外界进行逆向投射,那么随着距离的增加,其覆盖的面积将逐渐增大。这样一来,此区域出现刺激的多样性就会急剧增加,很难保证外界的光条投影正好与感受野中心相切。
  基于这些考虑,笔者团队对休布尔和维塞尔的等级感受野假设模型进行了些许改变。在新的模型中,下层的同心圆式感受野稍微错开一点排列,同时不再要求细胞的树突野尺寸大小一致。这样的设计不但不会与现有的解剖学证据相冲突,还能令上述三个问题迎刃而解。新模型不但能够实现对刺激朝向的评定,还能解释该神经回路究竟编码了何种几何意义下的信息以及它们是怎样被利用的。这样的类脑计算模型在设计上严格效仿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电生理学发现,已成为一种能够验证生物学发现合理性的平台,能助力神经生物学的研究。
  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分支,用于对人的感知、理解、知识、记忆、推理、决策等进行算法化建模,目标是建立能够体现人类智慧的计算机系统。这一研究分支的应用前景广大,但传统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各个细分问题上都遇到了若干个具有共性的基本问题,技术实现难点众多,需要新的解决思路。
  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为开拓新思路提供了可能,人工智能领域对来自神经科学的启示总是期望的,毕竟人类大脑是高度进化的产物,是一个被反复优化的结果,效仿它的工作机理是非常合理的。例如,视觉信息在视网膜、视皮层上的编码对图像表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样,大脑联合皮层区的编码方式对人工智能中的语义表征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海马形成长期记忆的编码机制、前额叶皮层对工作记忆的编码机制对数据分析手段的创新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认知的计算神经学角度来看,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极为紧密的。人工智能提出了对认知模型的需求,神经科学提供了认知加工的神经机制,而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手段提供了实现的基础。
  关键词:类脑计算 人工智能 神经科学
其他文献
[例一]周××,男,71岁,农民。 患者素体丰腴。1992年夏,因触感时邪,初寒热身重,继则小溲艰难,逐渐点滴不通,小腹充盈胀痛。经B超诊为前列腺肥大。诊其脉浮大无力,舌
在中国,作物育种有着悠久的传统,到近现代通过引入西方先进技术,重又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随着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崛起以及面对由此带来的生态与健康风险,中国的作物育种研究更应当在现代与传统技术之间寻求均衡发展。  选育优良作物新品种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和增强作物抵御不良环境能力之根本途径。伴随着人类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物育种方法不断得以更新、发展与融合。考古发掘证明,中国拥有一万多
[本刊讯]北京大学江颖、王恩哥、李新征等在国际上率先测定了氢键的量子成分,揭示了水的核量子效应,相关研究成果于2016年4月15日发表在Science上。  水的结构是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关键困难源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通常认为,氢键的本质是经典的静电相互作用,然而氢原子核质量很小,其量子特性往往不可忽视。氢核的量子效应对氢键相互作用的影响究竟如何,这对于理解水/冰的微观结构和反常物性
罗素发布的一个逻辑矛盾不是无法解释的悖论,igR是集合论中一个由错误前提导致的自相矛盾,它是数学推理中违反逻辑排中原则必然导致荒谬的典型。百年来,它在相关学科中仍在宣传,其实这个所谓悖论百年前已经被策梅洛撤消,这是一段值得反思的历史。  1908年,德国数学家策梅洛(E.Zermelo)为集合论基础研究建立一组公理系统,以其中的“划分公理”解释了当时被称为罗素悖论的矛盾的起因,将其排除出集合论研究
盐穴由于较为简易的造腔手段,较好的封闭性,对储存压力变化的较好适应能力,可作为压缩空气储能和压缩氢气储能工程的储气库,在储能技术领域将会受到重视。  近年来,新能源的规模应用,以及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入网、传统电力峰谷差值的增长,各种能源应用问题也随之出现,而储能技术的应用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非常有效的途径。目前电力储能技术较多,按照技术分类,可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等。压缩空气及
[编者按]科学发展的条件是多因素的,科学进步的程度也是随着条件的成熟而增长的,也就是说知识创新是环境相关的,其最明显的表现即是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和周期性转移现象。本刊分两期刊登董光璧研究员的文章,考察知识创新高峰形成的相关历史环境。本篇主要论及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和英国宗教改革相关的科学发展历程。  科学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并且受外在的社会条件制约。科学共同体作为小社会是以其位于其中的大社会为存在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报道: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课题组联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尼赞(A.Nitzan)教授课题组、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徐洪起教授课题组及其他合作者协力攻关,利用二芳烯分子为功能中心、石墨烯为电极成功实现了可逆单分子光电子开关器件的构建,诞生了世界首例真实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研究成果于2016年6月17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2016,352(6292):1
酶催化立体化学反应的研究,拓展了对酶作用机制的理解,也推动了对生物代谢途径的研究,加深了对生命现象的认识。  酶是生命过程的基础,通过催化机体内一系列化学反应而保证生命过程有序地进行。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一方面具有高效性,另一方面又具有特异性(专一性)。酶催化底物的特异性可根据对底物要求程度的不同而分为绝对特异性(如脲酶只催化尿素水解)、相对特异性(如磷酸酶可催化含有磷酸酯键的化合物)和立体异构特异
[本刊讯]2016年6月25日20时,采用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思想设计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遥一火箭在我国新建设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首飞。火箭搭载的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