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形象复魅的跨文化阐释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wan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的发展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人类、认识自然界,不再单纯以自己的利益为标准来衡量划定动物的善恶,这促使人们对狼进行再认识。笔者主要通过对“狼形象”的梳理,来探视其在文学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复魅现象。
  【关键词】狼形象;复魅;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175-02
  
  1 光环消逝:旧神走下圣坛
  
  不同文化阶段,人们崇奉的“神”也有所不同。人们面对的“神”是一种信仰,而且每一种信仰在漫长的文化演变中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中国自西汉时期起树立起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并逐步形成了诸多学派。到了封建统治的末期,单纯儒家的“中、和、庸、常”已经远不能满足人们思想发展的要求了。同样,在西方,人们的信仰也在不断变化着。“如果说在传统秩序中,世界即是神言和人言,即是《圣经》之言,那么从16世纪开始,言论变成了注释:随着印刷术、研究东方的手稿和书面文学实践在欧洲传播,开始了对上帝留存在世界上的《圣经》的注释。”[1]原本被奉为神圣经典的《圣经》也被重新诠释,自然神被上帝取代,“狼神”逐渐被人们放逐了。
  在人类的神话、图腾阶段,“狼”曾立于圣坛之上,被光环笼罩。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大都有过以狼为图腾的历史。苍茫的草原上,野狼所表现出来的骁勇、足智多谋是被草原人所敬仰的,他们认为狼是腾格里(天)赐给人的宝物。 “突厥之……兵器,有弓矢鸣镝,甲稍刀剑。其佩饰则兼有伏旗纛之上,施金狼头。侍卫之士,谓之附离夏言亦狼也。盖本狼生,志不忘旧。”[2]草原人以狼为民族图腾,认为狼可以带给人们力量和护佑。汉民族对狼的感情却一直是比较冷漠、憎恶的,但是白狼也曾作为祥兽为中原民族喜爱。图腾意象被人们所熟悉和沿袭,在这个幻化过程里必定渗入了人的心理要素,折射出了人类的心理和集体意识。在草原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草原狼被中原龙所取代了。受儒家文化的熏染,中原的统治阶层以及文人墨客崇尚的是“修齐治平”的内在修养,以及中庸平和的主体意识由此形成的民族优柔、静态的审美价值观,排斥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强悍粗犷。“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之间的长期对峙,这种对峙,从公元前3000年人类文明产生的时候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后1500年。”[3]漫长的几千年里,象征着原始野性的游牧民族在武力上多次征服了農耕民族,但是他们却被农耕民族的文化征服了。
  文化进一步发展中,狼身上所带有的野蛮气息,使其被划归到与人类文明不相容的动物种群中。随着狼形象被不断恶魔化,撒旦的种种品质渐渐附着其上。基督教在西方确立了统治地位后,野蛮被看作是基督教文化的敌人,狼也从此被人宣判了它不可救赎的命运。“基督教和罗马狼神的冲突,造就了西方文学长期以来的内在张力。而就狼的命运来说,漫长的中世纪黑暗时期则是它真正的厄运。”[4]在新的宗教信仰取代动物崇拜的过程中,新神逐渐放逐了旧神。狼形象在中西方都经历了这种变化——由原本圣坛上的动物使者沦落为游荡在民间的恶魔。
  
  2 中西方文学中狼的变形
  
  中西方文学中塑造了很多变形人形象,它们表现为神话传说中的人兽结合体等形象。何为变形?本文中使用变形这个概念时,依据的是以鲁枢元等人的观点为代表的宽泛意义上的变形定义,也即“所谓变形,即文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作出有意或无意的改变。”[5]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中有许多变形事例。中国的《山海经》、《庄子》、《楚辞》等记载的神话中的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炎帝是牛首人身。古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司人面狮身,人马兽喀什是人面马身。人与动物之间互化变形的例子就更多了:
  绛州他村有小儿,年二十许,因病后,颇失精神,遂化为狼。窃食村中儿童。
  [JY]——《广异记》
  至正十年,彰德境内狼狈为害,夜如人形,入人家哭,就人怀抱中取小儿食之。
  [JY]——《元史•五行志》
  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可以在人与动物间互化,如阿波罗曾化为海豚改变船只的方向,指引人们来到它的神庙所在地;宙斯下到凡间化身为牛、天鹅等。可见,变形传统自古有之。而人狼之变更是流传久远。
  最早的狼人传说应该出自古希腊神话,阿耳卡狄亚国王吕卡翁(Lycanon)因向宙斯进献人肉被变成了狼。[6] “他想要说话,却只是徒劳,从那时起,再说不成话,口中尽是白沫,有的只是嗜血。羊群中雷霆大怒,弑杀无数。他的衣袍变成了周身的毛,四肢变为弯曲的爪”[7],奥维德在《变形记》中也记下了这个故事。可见,狼人最初是跟罪恶相联系的,是人们因罪受到的惩罚,原罪的这个内涵一直跟狼人相连。
  
  3 狼形象的复魅
  
  “复魅”(又叫“返魅”reenchantment),是对“祛魅”(disenchantment)的反拨。魅,在这里是指自然所具有的神秘性、主体性,以及人对自然应有的敬畏之心。古人认为自然具有主观性和创造性的力量。 “祛魅”这一概念最早由马克思•韦伯提出,他否认自然具有任何主体性、经验和感觉。人在科技光环的笼罩下,把自己看成了具有神性的无畏“上帝”,世界上只有大写的人(Man)具有统治权,自然由此被科技祛魅。
  “在祛魅的自然中,关于自然的现代科学导致了自然本身的祛魅。关于自然的机械论的,祛魅的哲学最终导致了整个世界的祛魅。”[8]19世纪转折时期有一本重要的作品——《人的原始本质沉思录》,作者在其中描绘了一个机械力学占据了统治地位的世界,人在机器的控制下生活着。这样的世界里上帝不再存在,世界只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转。19世纪末期,西方最振聋发聩的声音是尼采的宣言:“为什么我们如此快乐?——最近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即‘上帝死了’,对基督教上帝的信仰已经没有信仰的价值了。”[9]现代科技的进步,世界的祛魅和世俗化消解了传统、历史。在一个近乎科技万能的社会里,人却面临着全球性的生存危机。这些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学说的弊端。
  复魅的自然观就在此背景下产生。“复魅”这一概念最早由大卫•格里芬提出,作为后现代的哲学家,他认为自然应重新被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科学复魅,自然复魅的过程中,人认识到了“单靠科学,即使我们的科学比现在再发达一百倍,我们也不能生活得更美好。”[10]在信仰遗失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重新希望神性、有机性的回归。一直被基督教排斥的狼,得以重新走入人们的视界。
  狼形象的复魅一方面是因其从未被人们遗忘,有时候越是刻意忘记记忆反而会愈加深刻,作为意识的一种沉淀,狼意象已经成为深埋在人意识深处的一个记忆环节。狼形象在新时代运动后得以复魅的另一方面原因是时代精神发展的需要。文化危机促使人去寻找新的出路,为追回完整的人性提供了新的动力;生态危机促使人去重新审视自己,批判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种种弊端,为重新界定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 陆象洤.死的世界,活的人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3] 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4] 殷国明.西方狼[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5] 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
  [6]晏立农、马淑琴.古希腊罗马神话鉴赏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7] [英]古尔德,刘祥亚,周晶译.狼人传说[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8] [美]大卫•格里芬,王成兵译.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9] [德]尼采.陈君华译.反基督[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0] [美]乔治•萨顿,陈恒六等译.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虚拟财产的出现,鉴于其财产属性和其他财产形式并无二致,对其给予法律的调整和保护是必要的。本文从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性以及法律调控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相关的司
我国目前对票据法的研究从总体上说尚处于起步阶段,远未达到成熟程度,对票据无因性的研究更是如此。为使我国的票据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票据流通的安全,充分发挥票据的结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应当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应当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发
陕甘宁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所处的黄河流域很早就有人类在活动。一是距今八千年前就出现的前仰韶文化,其分布广,类型多。二是龙山文化与细石器文化、齐家文化的相邻
针对公务消费的腐败现象,我国推出了公务卡消费制度,希望借此堵住公务消费的漏洞。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立公务卡消费制度的意义及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这
【摘要】现存国家赔偿法对于精神损害规定的缺失是我们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赔偿范围,赔偿请求权主体及具体的赔偿方式和数额进行梳理,目的在于更好地弥补现存的漏洞。  【关键词】精神损害;国家赔偿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中都存在着节奏,节奏普遍体现在各种事物的运动中,书法艺术也不例外,当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展现在人们眼前时,往往可以把书家书写时那种优美的、变化莫测的,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对我国相当一部分边远、贫困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诸多制约因素予以解剖、分析、并采取一些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促使贫困地区经济运行
诗贵意境。陶渊明的诗便重在意境。陶渊明以其“无我之境”之独特诗风,开辟了诗歌领域的新境界。总观陶诗“无我之境”之特色,当含有物我关系,美的形态,情感状态,自然人格等
通过深入理解学习型职业学校的内涵及其特点,在具备构建学习型职业学校的先决条件的前提下,运用学习型组织构建的五项修炼作为依据,通过实现自我超越,完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