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起宋朝的平民饭食,恐怕许多人会想起武大郎卖的炊饼。你可能要说了,炊饼炊饼,顾名思义就是个饼嘛。但是看《水浒传》中的描写,武大郎的炊饼并不是油里煎出来的,而是用蒸笼蒸的。宋人撰写的《倦游杂录》上有解释:“余谓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烧饼,火瀹(yuè,意为煮)而食者呼汤饼,笼蒸而食者呼蒸饼,而馒头谓之笼饼,宜矣。”原来,宋朝人把用面粉做的食品统称为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以火烙的叫烧饼;面条叫汤饼;而炊饼即蒸饼,是為了避宋仁宗赵祯的名讳而改的名称;笼饼即馒头,相当于现在的包子。
除了饭和粥,“饼”是宋朝市民日常的重要食品。面食家族里最重要的成员就是面条,即上面所说的汤饼。在宋代,如果想吃碗上海的阳春面,你得跟伙计说:“上一碗阳春汤饼。”否则人家不理你———鸡同鸭讲,听不懂。当然了,宋朝时还没有大上海,你也吃不到阳春面。在宋人的笔记小说中,多有关于汤饼的记载。在宋朝以前,汤饼都是一片一片的,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刀削面,一直到了宋朝才变成细长的面条,所以当时人们也有将汤饼改叫“面条”的,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的包子也是宋朝人的主食。当时最有名的食品叫太学馒头,据说还是皇帝钦点过的。相传北宋的神宗皇帝热心教育事业,一次视察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时,顺便抽查了一下学校的伙食情况。太学的食堂正在供应一种馒头,神宗皇帝就让人拿了几个来品尝。哎呀!色泽、口味都不错!于是,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说道:“以此养士,可无愧矣!”———用这样的馒头喂养我们的国家栋梁,可以无愧于心了。此话经“媒体”“朋友圈”传播后,太学馒头一时火爆京城,作为天之骄子的太学生们都以能吃到这种馒头为荣,外面的人也都托关系求人帮忙带出几个来解馋、讨彩头。一时间,汴京城内到处上演着馒头的故事。宋室南迁后,这种太学馒头在杭州仍风头十足,连岳飞的孙子岳珂吃过后都赞不绝口,还特地写了首馒头诗,把它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似的。
武大郎的炊饼当然得不到皇帝及大臣们的夸赞,却是宋朝一般百姓的日常主食。北宋汴京的制饼业十分发达,有许多专业的饼店,规模小的像武大郎那样独自挑担零售,规模大的则有饼匠上百人。当时,烧饼、油条、馒头店,都开得生机勃勃。
除了饭和粥,“饼”是宋朝市民日常的重要食品。面食家族里最重要的成员就是面条,即上面所说的汤饼。在宋代,如果想吃碗上海的阳春面,你得跟伙计说:“上一碗阳春汤饼。”否则人家不理你———鸡同鸭讲,听不懂。当然了,宋朝时还没有大上海,你也吃不到阳春面。在宋人的笔记小说中,多有关于汤饼的记载。在宋朝以前,汤饼都是一片一片的,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刀削面,一直到了宋朝才变成细长的面条,所以当时人们也有将汤饼改叫“面条”的,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的包子也是宋朝人的主食。当时最有名的食品叫太学馒头,据说还是皇帝钦点过的。相传北宋的神宗皇帝热心教育事业,一次视察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时,顺便抽查了一下学校的伙食情况。太学的食堂正在供应一种馒头,神宗皇帝就让人拿了几个来品尝。哎呀!色泽、口味都不错!于是,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说道:“以此养士,可无愧矣!”———用这样的馒头喂养我们的国家栋梁,可以无愧于心了。此话经“媒体”“朋友圈”传播后,太学馒头一时火爆京城,作为天之骄子的太学生们都以能吃到这种馒头为荣,外面的人也都托关系求人帮忙带出几个来解馋、讨彩头。一时间,汴京城内到处上演着馒头的故事。宋室南迁后,这种太学馒头在杭州仍风头十足,连岳飞的孙子岳珂吃过后都赞不绝口,还特地写了首馒头诗,把它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似的。
武大郎的炊饼当然得不到皇帝及大臣们的夸赞,却是宋朝一般百姓的日常主食。北宋汴京的制饼业十分发达,有许多专业的饼店,规模小的像武大郎那样独自挑担零售,规模大的则有饼匠上百人。当时,烧饼、油条、馒头店,都开得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