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 鲜为人知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via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洋底考察的意外发现
  
  1874年的一天,英国国家海洋考察船在太平洋劈波斩浪。驶抵2千米海域时,主机停车,科考队长命令船员施放深海探测网。1米、2米……带重锤的小网向洋底沉去,仪表显示探测网已达2.3千米海底,考察船开始拖拉。30分钟过去,队长感觉到小网的分量,发出起网的指令。绞盘启动,1小时后,一网土黑色的球形石头来到了甲板。考察队员十分惊奇,黑乎乎的是些什么东西?地质学家立即对石头进行目测鉴定,初步认定这是一种含有多种金属的石头。
  考察船胜利归来,科学家对石头进行化验分析,发现石头密度在2.1~3.5之间,含有30多种金属元素、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等。尤其是其中的锰、铜、钴、镍的含量很高。这些金属元素是工业的重要原料,地质学家将它定名为海底锰结核。它的颜色是浅褐色或土黑色的,在海底时比较软,取出海面后逐渐变得又干又脆。外形多种多样,有扁球形、扁圆形、椭球形等,小的如豌豆,大的如土豆。它同海底石油一样,有极大的开采价值,是海底的“露天矿”。
  英国人在洋底发现锰结核的消息,引起了世界的轰动,洋底竟有这样的宝物,这是上天的恩赐!一个海底探宝的热潮很快在世界各地掀起。海洋国家的考察船在各大洋巡游,在印度洋、大西洋海底也发现了锰结核。一百多年的考察调查,科学家确定全世界大洋里的锰结核储量有30 000亿吨,单太平洋里锰结核的储量就有16 600亿吨,其中含锰2 000~4 000亿吨,镍90~164亿吨。有趣的是,锰结核还在不停地生长,它的生长速度是目前工业用量的好几倍,是一笔享用不尽的财富。但由于技术难度、资源分配、开采成本等没有解决好,现在还没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开采。
  1965年,美国海洋调查船在红海作业发现在了3个2 000米的深渊,水温高达56℃,像温泉一样。分析化验那里的海底泥土,发现其中有大量的黄金!而且品位比陆地上的金矿高40倍,仅一个小小的深渊,就有黄金45吨。1978年,加利福尼亚湾的墨西哥海面又传来海面冒烟的消息。经调查,海上的“烟”原来是海底裂缝中喷出来的金属硫化物。科学家取出冒烟海底的堆积物软泥,从里面找到了大量的有用金属。不仅有诱人的黄金,还有银、铅、铜、铁、锌等等。德国科学家捷足先登,研制成功了一种开采红海重金属软泥的装备。在采矿船下拖曳一根2 000米长的钢管柱,柱的末端有一个抽吸装置。吸管把含有多种金属软泥的海水吸到采矿船上,经过处理,获得了32%的锌、5%的铜、0.074%银的浓缩的金属混合物。
  
  胜过原油的甲烷水合物
  
  在300~500米的大洋海底,储有一种冰状物,取出后会变成一股气,一点就着,叫“可燃冰”。可燃冰是微生物分解海底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在低温高压下向海底地层空隙积聚,经过很长的地质年代生成的。据科学家评估,“可燃冰”在海底的分布有4 000万平方千米,占海洋总面积的1/4,是地球已知能源的2倍。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可燃冰”矿藏60多处,最大的单个矿藏储量达数百亿立方米。科学试验表明,一个体积的可燃冰,含有200个体积的天然气,能源效率是天然气的200倍。按初步的储量估算,世界总储量在1×1015~1.3×1017立方米,超过了地球所有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能源的总和。
  “可燃冰”只能在原有的地质条件下才能保持固态,一旦离开了它的故居,就会变成气体散发到空中。因此,怎样从海洋中将它们取出来成了大难题。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要将“可燃冰”大量从矿藏中取出来是不可能的。要使它成为可利用的能源,必须另辟蹊径。由于改变甲烷水合物的稳定条件可使它分解成天然气,用开采天然气的方法,原则上都能用来开采“可燃冰”。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行之有效的开采技术。
  但是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它产生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大得多。如果在开采中发生大量的泄漏,对地球环境的破环将是灾难性的。陆海边缘的“可燃冰”是理想的矿藏,但在开采中稍有疏忽发生井喷造成海水气化,会引发海啸,现在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可燃冰”作为海底的沉积物,对支撑大陆架和海底的强度起关键作用,它分解后会造成海底滑坡,对海岸和海港建筑也是一大威胁。到目前为止,从可燃冰中取得工业用气的,只有俄罗斯陆生矿藏麦索亚哈一例,它是1970年当作普通天然气开采的,其他地方的“可燃冰”仍在地层和大洋中沉睡。
  
  大洋深处的生命世界
  
  早在1979年,美国的科学考察小潜艇“阿尔文”号,就在大洋深处发现了地质运动形成的喷口,有的冒黑烟,有的冒白烟。“黑烟喷口”是由高温矿物热浪从海底喷涌而出后,遇冰冷的海水而形成的。从海底喷出的液体温度低于100摄氏度时,热流就形成了“白色喷口”。在黑烟喷口附近,科学家发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有一种蠕虫竟长达2.5米长!科学家们起初以为“喷口”只有少数生物。但对白色喷口的表面进行处理后,发现了大量的微小生物,一些藏在隐蔽处和裂缝中的小虾、小蟹。这些小的甲壳动物大部分都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体长只有1厘米。白色喷口周围的生物总量没有黑烟喷口处多,但是两处的生物种类的数量是相当的。科学家研究了喷口海水的成分,发现白色喷口里的水环境呈极度碱性,几乎没有二氧化碳,微生物似乎完全靠大量的甲烷和氢气为生。黑烟喷口周围是高酸性环境,充满二氧化碳,也有少量的硫化氢和含量极低的金属,周围的微生物则主要以二氧化碳作为主要能量来源。
  2005年,中国的“海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在印度洋中脊海山的黑喷口,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探测和拍摄,带摄像头的抓斗进行了9次采样。烟囱口不停喷出的是剧毒的硫化氢气体,然而在喷口附近,却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动物世界。一种白色的管子布满了烟囱表面,管子里生活着一种多毛虫。管口的温度有好几百度,它们居然能生活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中,所以科学家叫它们“庞贝虫”(庞贝是意大利古城,后被火山喷发所淹没)。在烟囱口下方看到了铺满海底的贻贝,聚集成堆的螃蟹,成片的白色海葵。此外还有铺天盖地的大头虾,像草地一样茂密的藤壶。科学家们个个瞠目结舌,在这个没有任何光线能够到达的深海,没有阳光,没有氧气,却生存着这样密集的生物群!它们有不同于需氧生物的代谢方式,是全新的生物类群,对研究生命的起源有重要价值。
  
  洋底世界带来科学遐想
  
  生命起源是人类至今未解的科学之谜。为了寻找答案,人类已征服地球之巅,到月球做客,向火星发送了探测器,天文望远镜一刻不停地扫描着遥远的星空,深潜机器人已到达4 000米的洋底,但最深的海沟有11 034米,5 000米的深海至今不曾有人涉足。
  在没有发现深海喷口和热液以前,科学家断定只有浅海才有生命,因为“万物生长靠太阳”,一切生命形式都要靠阳光才能存在,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生物圈和食物链。热液生物的发现,否定了传统的结论,也说明一些我们今天确信的科学结论,都有可能在人类的科学活动中发生改变。人们有理由怀疑科学家以往对地球生命起源的解释。
  1983年,三位美国生物学家率先提出,地球生命可能并不是过去认为的那样起源于闪电击中温暖的浅海,而是起源于暗无天日的深海热液喷口。而且,如果这样的生命演化在地球上可以发生,那么在太阳系其他具有火山活动和液体水并存的相似环境条件下,也可能发生。更多地了解地球岩浆活动与生命的关系,不仅能增加对我们自己星球的认识,也能打开对太阳系及更加遥远的星体的探索视野。
  如今,科学家在太空探测生命的活动中,已经改变了以往的思维模式。前不久,美国夏威夷大学和一个美欧联合科研小组合作,在夏威夷群岛西侧4 800米深的海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海底天文台——“特玛姆特”天文台。为什么要建在有天然水体相隔的海底呢?原来,茫茫的宇宙空间,有一种特别的基本粒子——中微子。然而,中微子却神秘莫测,“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始终未能与天文学家打个“照面”。历经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天文学家们终于“悟”出一个好的去处——海底。他们发现,海底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巨大无比的海洋水体能够阻挡来自宇宙空间的其他粒子,却能接受具有强大穿透力的中微子。中微子携带的信息,是宇宙生命探测的重要参照,里边潜藏的秘密是我们现在不可知的,也许将来有一天科学家会从中微子的研究中,总结出新理论,打开对生命起源认知的新世界!
其他文献
根据人事部颁发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有关要求,需对自2004年1月1日起取得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现就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登记工作,
在河流的交汇处,人们总能看到让人心思忧郁的奇特壮观。在合江门处,长江和它的支流岷江以及分别来自金沙江和金河的浩荡水流汇合。宜宾政府也以不同的形式纪念这三条伟大的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9月18日,2010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五莲县分会场报告会在五莲县职工子弟小学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高登义教授作了《南极与北极的故事》的报告。 On Septembe
1948年的《广西年鉴》记载:“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怀集县共有939人直接被日机炸死或间接被害致死,炸毁民房190间,经济损失约64亿元法币”。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恶行的又一铁证。  怀集位居粤桂湘三省交汇地,抗日战争时期尚隶属广西管辖,当时广西省会设在桂林。1938年秋,广州沦陷之后,日本侵略者又把攻占的目标指向桂林。据有关史料记述,1938年11月21日,日机又一次大举轰炸桂林,
鲁迅小说《药》最后一节是:“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开国少将曾美(1914-2015),原名曾昭泰,江西兴国县茶园乡茶园村人,1930年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任公略步校测绘员、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后参加了长征,并选定了遵义会议会址。  抗日战争时期,曾美在五台山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斗争。五台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从创建那天起,就被敌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拔之而后快。为了加强对敌斗争的领导,1941年3月,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专爱月亮的李白,一生也未曾到过天山,却在诗中对那片大西北的天地神思
为贯彻中国科协八大精神,福建省科协将紧紧把握战略机遇期,围绕中心,融入全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集聚人才,创先争优,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
兴趣是人的基本情感之一。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他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的力量。”有了兴趣,就可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探索欲。 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