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花木兰”:音乐家江鹜三湘传奇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udemir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鹜原名廖哲平,昆明人,早年立志献身人民解放事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解放战争,创作了许多优秀诗文和歌曲,是云南进步文艺团体“海啸——南风”合唱团的创始人和指挥,《学教唱》专刊主编,昆明“音联”、“文联”常委。她于1946年激情创作了《金凤子开红花》。歌曲通俗优美,烩炙人口,到1948年传唱于滇、黔、湘等省,像号角、战鼓召唤和激励广大穷苦民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求解放。
  江鹜从事革命活动引起了敌特的追捕和迫害。她只得女扮男装逃离魔爪,于1947年经香港来到风云激荡的湖南,在长沙《新潮日报》社以编辑工作为掩护,继续进行党的地下工作。
  1948年初,江鹜和同在《新潮日报》社工作的叶苓到邵阳《劲报》社,分别受聘为副刊编辑、总编辑。江鹜以特有的才智和组织能力,在错综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巧妙地利用副刊揭露、抨击反动势力的黑暗、腐朽,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江鹜推荐因组织学运被中学开除的覃文魁到《劲报》任校对、记者,并和叶苓培养、介绍覃文魁加入党的组织。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携手全力开展邵阳城区青运工作,通过组织歌咏队学唱革命歌曲、读书会学习进步书刊,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团结和壮大了进步力量,把“文艺——政治——学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乌云压境的宝庆(今邵阳)古城出现了黎明前的曙光。
  解放前夕,为加强地方武装斗争的领导力量,江鹜化名林大伟被委任为由湘中地下游击队改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湘中二支队第三团政委。覃文魁改名陈一川,被委任为湘中二支队三团四中队政治指导员。他们在部队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英勇战斗,牵制并配合人民解放军全歼5倍于己之敌,还阻击溃逃广西的敌军,为解放邵阳作出了重大贡献。
  邵阳解放后,江鹜调任邵阳军分区科长,后任资江文工团团长。一年半后,邵东籍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回乡,决定调江鹜去上海音乐学院工作。
  “文革”中江鹜以敏锐的洞察力直言姚文元鼓噪“文革”的文章“不辨方向”、“简单化”、“盛气凌人”,被“四人帮”诬陷为所谓“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她在军队工作时配带的手枪早已上交且有收据为证,却被诬称“隐藏枪支”、“图谋不轨”;她被迫冒着风险女扮男装秘密进行党的地下工作,被诬为“别有企图”,受到严刑逼供,打得体无完肤。1968年2月2日,几个暴徒将她抛空摔下,当场致死,含冤离世,时年47岁,成为以死捍卫真理、忠贞不屈的又一个“张志新”。
  粉碎“四人帮”后,1979年9月27日,上海市有关部门为江鹜召开追悼大会,平反昭雪。(唐廉诚)
其他文献
刘振华被誉为“泰山之子”,被视为齐鲁人的骄傲。他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从齐鲁大地转战白山黑水,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随整体战略挥师南进,驰骋神州,荡涤敌顽,直插海南。  几十年的戎马征战生涯,铸就了刘振华忠党爱国的特质和无产阶级的风骨,成为了一名战功卓著、品格高贵的革命家、军事家和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刘振华的功绩与品格,多年来被广为
今年是湖南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前的峥嵘岁月历历在目,久久难忘。作为长沙和平解放的参与者,作为老党员、老战士,我打开记忆之窗,追忆那段尘封的长沙起义地下斗争经历……
期刊
毛泽东是很讲究人格独立的。在他看来,没有独立的人格、事事依附别人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在国共合作时,他始终主张在政治上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反对盲目随从国民党的作法;在
期刊
我厂多年来一直为“121系统工程”成套工艺配套生产液压棉花打包机、钢丝打扣机、籽棉烘干机等设备。最近,又推出了MFZB-50型棉花堆垛机,有效地解决棉包堆码困难的问题。同时,还
1994年7月8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金日成逝世。噩耗传来,90岁高龄的邓小平当即致唁电高度评价金日成的一生“是为朝鲜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献身的一生,也是为缔造和发展中朝友好奋斗的一生”。电文中“深感痛惜”,“亲密的战友和同志”,“ 最深切的哀悼”,道出了这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交往长达40多年罕见的革命友谊。  首次会面后共商大事  邓小平和金日成的首次会面是在1953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