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教学应充分体现“探究性”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新授课中,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那么在复习课中,如何让复习课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性”,使数学课更充满活力呢?在此提出几点初浅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课教学 探究性
  一、自学与辅导相结合。
  复习课应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其中,而不是对知识点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复习课是将已学的知识加以整理、沟通,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在这个从“求同”到“求异”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老师的讲解就不能过细、过密,不能像上新课那样点滴过关,那样就会限制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许多教师在复习时总是面面俱到,不停的讲和练,总是怕学生没有理解和掌握,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但辛苦了自己,也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正确的做法是:自学与辅导相结合,让学生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老师就应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将我们所学的面积知识加以整理,回忆一下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比较公式的异同点。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将所学面积公式归纳、总结、比较,以表格式、对比式、串联式或其它方式整理出来。这样,就形成了面积公式的知识链,使学生对面积知识的内在联系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不仅将知识梳理得“滴水不漏“,而且使能力得到了提升,思维得以激活。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在复习课中,学生的合作交流尤为重要。教师应利用学生已获取知识这一有利条件,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展示、评价、反思,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切忌“孤军作战”,封闭自我。在合作中,要组建“同组异制质,组间同质”的小组,认真讨论解题方法,选择解题策略,互相取长补短,及时汇报学习结果。
  三、兴趣培养与巩固、提高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兴趣,才能将全身心投入学习,调动眼、耳、口、手、脑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发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千万不能采用“热饭式”的练习方法,把学生当作做作业的机器,大搞题海战术。这样,只能使学生产生消极对抗情绪,收到事倍功半的适得其反的效果。再者,复习课应注意练习的坡度,设计一些有趣味性、層次性、灵活性的练习,即以基础题为主展开训练,难度不应太高,以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练习——很久以前,森林之王老虎、狮子和豹子为占领土地打了起来,结果难分难解,造成了很多小动物无家可归。齐天大圣孙悟空知道这件事后,想了一个好办法:他交给老虎、狮子和豹子各一根长度一样长的很长的绳子,叫他们用绳子去圈土地,圈在绳子以内的土地就是自己的领地。老虎用绳圈了一个正方形,狮子圈了一个长方形,豹子圈了一个圆。这时我问学生,谁的领地最大?他们听了故事后,思维极其活跃,纷纷讨论积极发言,以满腔的热情投入计算中,用学过的面积知识算出了结果:当周长一样大时,圆的面积最大,其次是正方形,最后才是长方形,因此聪明的老虎占的领地最大。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在积极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四、实用性练习与探究能力提高相结合。
  教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在复习中,如果老师照本宣科,机械重复的练习,不但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但如果练习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不同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相应发展。
  如在复习“元、角、分”有关知识时,我安排了一个生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当售货员,其余的学生当顾客,用自制的“纸币”去模拟买东西。在“买卖”之中,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使用,掌握其单位换算关系。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中人民币的多少,设计一个最合理的购物方案。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高,自始至终处于一个生动而有趣的知识氛围之中。
  五、开放性练习与发散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探索式教学中,我们应根据练习和习题的特点,将其变化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索求解的方法,在探索中发现最佳的解题思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不同,往往就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对此,教师不仅应予以鼓励,而且还应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条件。使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欲望得以培养和发展。如训练学生“一题多问”时,让学生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多角度的提出问题进行解答。有这样一道题:果园里有桃树25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数的3倍,——————?学生就可以这样提问题:(1)梨树有多少棵?(2)两种树共多少棵?(3)梨树比桃树多多少?(4)桃树比梨树少多少?(5)梨树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6)梨树比桃树多百分之几?……通过此类题的训练,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
  “温故而知新”,总之,在复习中充分体现“探究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他文献
目的:女性盆腔器官脱垂( pelvic organ prolapse , POP)是盆底支持组织因退化、损伤等导致肌肉韧带松弛而引发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学还不十分清楚,研究[1]多指向I型胶原、III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管理学(全英语)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概括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具体方法,并总结了在课堂上提高思维导图使用效率的几点技巧。  关键词:思维导图;管理学;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潘月杰(1977-),男,山东日照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国际商务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学基础理论、企业文化建设。(北京 100025)    思维导图(Mind Maps)是英国“大脑基金
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促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更对他们的成长、甚至是日后的工作和生
摘要:体育意识是在漫长的体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是一项非常艰巨而漫长的系统教教育过程。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体育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 终身体育 兴趣 能力 发展  体育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主渠道,也是灌输终身体育观念的平台。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真正的热
摘要:数学兴趣来源于实践,实践中的动口、动手、动脑、动眼是产生数学兴趣的主要来源,文章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阐述了这几个问题及其关系,更深一层地说明了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数学 兴趣 产生 活动  兴趣产生于数学活动中,这是针对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导和学生的动而言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能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我认为这是走向兴趣的第一步。著名心理学家皮
摘要: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但目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知识与能力脱节,地理素养仍然不高。由于课标规定宽泛而处理教材困难,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难以高效展开教学活动等。因此很有必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活化以及高效使用高中地理各新教材。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教材  1.新课改的理念。  首先要首先明确地理新课改的
荷兰对设计的认识有着深厚的传统,讲究理性的方法和条理,对事物持有鲜明的态度。里特维尔德作为早期风格派的大师奠定了荷兰现代设计的基调,而在今天的荷兰设计界,理查德·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在人类进入新纪元的今天,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中学生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的增多,他们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往往被我们忽视。而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恰恰是阻碍他们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本文仅中学生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及相应的对策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数学 中学生 教学观念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这个整体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分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上表现的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