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舟百年 经典永恒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d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是顾景舟诞辰一百周年,我们缅怀顾景舟,不仅仅是因为他严谨的艺术风格、勤奋的艺术态度,更多的是怀念他那些经典紫砂作品带给我们的领悟。顾景舟制壶60余年,心摹手追明代、清代、民国诸名家,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器必精心构思,出手皆成华章,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他视紫砂为生命,承前启后、融古铸今,一改清代初期以来紫砂壶纤细繁琐、堆砌繁华之气,追求壶体线条的流畅舒展、比例的协调秀美、造型的简朴大方,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寸壶竟有斗米贵”的声誉。他的“均玉壶”(见图1)壶身呈圆角方柱体,圆口、短肩颈、小圈足、桥形壶钮塑带着古意,无论整体或局部造型皆可见方中寓圆之意,有如天地方圆,和谐统一。而“上新桥壶”(见图2)圆扁腹身,肩上带一环,盖口一环,盖中间再一环,如水波荡漾,上有桥形钮立于其中。整壶线条处理得圆润通融,环形把上塑一平背与盖钮呼应,又似一叶过桥小舟,亦利于提握,壶名和壶的意境高度吻合。与韩美林的合作的“雨露天星提梁壶”(见图3)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顺畅,提梁及盖的造型设计突出,形成方中有方、方中带圆、圆中含方的构图,充分掌握雕塑与空间关系的美学概念。壶身丰厚扁圆,稳住了上半部飞扬的劲势,流则浑厚有力,远观此壶,有如飞鸟于天,颇有现代美学之味。
  顾景舟大师的经典之作精美绝伦、经典永恒,令人惊叹。众多经典器型里,独爱“景舟石瓢壶”(见图4),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稳重之感;壶身八字造型,形成一个主视角度内的表面,亦曲亦直。显现出简朴大方的气度;直流为暗接处理。简洁中见力度,融于壶身整体;把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压盖,桥钮干净利索、比特点。从学术角度而言,“景舟石瓢壶”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美学价值:
  1.三角形的稳定之美
  “景舟石瓢壶”按一定的几何比例塑型,壶口直径为壶底直径的一半,壶嘴中心线与壶面的梯形线为平行线。壶把转折到壶下腹的线与梯形线又为平行线,这样的比例走势恰到好处,具体表现为:以形体的中心线为轴,把造型设计的重心落在中轴上,从造型的中轴线落在壶底的中心点。“景舟石瓢壶”的侧立面近于正立的等腰三角形,重心全落在壶体底,但壶底以三乳钉状支脚架空。使得造型稳而不重,视觉舒畅,
  2.嘴、把的均衡之美
  紫砂壶的嘴和把对主体的结构均衡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壶体上的流或把任何一方过重。或是壶把向外回转得过大,都会使得造型重心偏离中轴线。若嘴和把在壶体两侧的位置和空间安排不当时。也会影响造型的平衡。“景舟石瓢壶”很好地演绎了嘴、把的均衡之美:嘴和把都各朝一方倾斜,壶把的曲度与壶嘴的延伸方向相同,以中轴线为基准在两侧形成两个虚拟对称的三角形,并与壶口同高,达到虚拟空间上的平衡。
  3.整体与细节的呼应之美
  众所周知,“景舟石瓢壶”壶身为等腰三角形。壶钮的造型为求得与主体的协调,将其外形做成主体正立面的缩小,这是主体外轮廓的延伸。钮部与盖面的衔接内曲线为椭圆形,使得造型上有动感而不僵化。壶钮外形的切线同样为一个三角形,位于壶身主体三角形内上部,并且在造型上内外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平行,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稳定。
  4.整体的气质之美
  紫砂艺人常说:做壶如做人。壶随心动,艺术的本身就是带着感情而来,完美的作品其本身就具有充沛丰富的感情,可以感染赏玩者。如果没有几何学的知识、没有基本功和扎实而又灵巧的手、没有对紫砂创作发自内心的热爱,不可能制作出精美的器型。“景舟石瓢壶”的线条和块面不是简单的堆砌,它是内在真实的体现,反映着作者的思想、价值、美学等,通过这把壶可以一直深入艺人内心,去体会顾景舟大师创作时的勤奋和用心良苦。
  岁月流逝,大浪淘沙。当一把把经典的紫砂壶作品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时,那都是坚持不懈的付出。那是对艺术满腔的然爱,那是前辈大师们留给后人巨大的精神和艺术财富。
其他文献
紫砂壶艺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它集文学、绘画、书法、堆塑等诸多艺术于一体,具有实用性、文化性、艺术性的风格特征,一把好壶就像是一个经制壶艺人精心孕育的小生命,每一把壶都凝结着制壶艺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记录着灿烂的传统文化,展现着广阔的生活画卷,令世人爱不释手。故而历经几百年长盛不衰。这一切都要得益于紫砂壶的艺术气质,而这是一个内涵广泛、形式宽泛的概念。不同的紫砂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气质和内在
期刊
摘要 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可清晰地看到由佛经翻译所表现出来佛教的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佛教在中国又延伸出另一种体现了佛教生命伦理的禅宗思想,这款紫砂“禅定壶”正是禅意与紫砂壶实用性的巧妙融合。  关键词 禅定壶;佛法;筋纹器;禅意  佛教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佛教文化开始广为流传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并深刻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华文明。佛教和茶早在
期刊
壶艺泰斗顾景舟在《简谈紫砂陶艺鉴赏》一文中说:“抽象地讲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四个要素”。形指壶的具象轮廓。神即壶的精神审美,气即壶型所呈现的气质,态则是作品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等各种姿态。由此可见,一把好的紫砂壶,必是形、神、气、态的完美结合。并通过具体的造型和装饰达到审美目标。  壶有壶的神韵,这种神韵是真正打动人内心的东西,也是促使紫砂壶真正走入人们生活和雅玩范畴。并且长盛不
期刊
摘要 大自然孕育了历代紫砂壶名作,制壶艺人在不断提升紫砂壶创作技艺的过程中,进行过无数次探索,才使其作品古朴、典雅、线条优美,由此焕发出大自然与紫砂壶艺水乳交融的境界。  关键词 亭玉壶;紫砂工艺;文化  在紫砂壶的设计、创意与定型制作完成时,往往借助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基本造型加以艺术的概括整合,将壶艺的各大要素完美地结合后,制成高品位的紫砂花器。现以紫砂“亭玉壶”(见图1)为例,探
期刊
陶都宜兴。紫玉金砂。谈起宜兴,人们必定会想到紫砂壶。宜兴紫砂壶历史悠久,自元代以后。由于紫砂壶具有实用与欣赏的价值,很快就成为了收藏珍品。明代初年,紫砂壶有了较大的发展,畅销市场、名扬中外。到了万历年间。紫砂壶的制作工艺达到了新的水平,精美的紫砂茶具沿着丝绸之路销往阿拉伯、欧洲乃至世界各地,成为一种“神品”。在当时,制作紫砂壶的能工巧匠层出不穷,紫砂壶有它独特的风格,古朴典雅却不乏新意。令所见之人
期刊
紫砂土是世间独一无二的泥料矿藏,它是生命之土、灵魂之土,在一代代制壶艺人们的不懈努力下,它浴火涅槃而重生。成就了一种艺术形式、文化载体和情感蕴藉。紫砂壶艺传承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它伴随着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而诞生。是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堪与金玉比美。为世人所推崇喜爱。  紫砂壶的发展进程离不开历代制壶艺人的贡献,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顾景舟等。他们是紫砂历史上的一座座丰碑
期刊
紫砂壶成为名器名陶,并以其素面素心的特性称著于世,这与中国产茶和饮茶风尚也有一定的关系,古往今来,爱壶的人不一定嗜茶,但嗜茶的人十有八九都钟情于紫砂壶。明代李渔日:“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可见古人就开始推崇宜兴紫砂壶,并以此作为饮茶的圣器。明代中期以后,文人、士子参与到紫砂壶的创作中来,于是逐渐形成了集诗词、书画、陶刻等于一体的紫砂茗壶文化。蜚声海内外。  茶人品茶,壶人爱壶,一把
期刊
摘要 紫砂陶艺以手工完成雕塑人像艺术,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维妙维肖。也因紫砂泥的触摸富有弹性感。使得紫砂雕塑更富有一番逼真性。现代紫砂雕塑的发展不仅要吸收传统,更要突破,仅在表面的相似或物象,那不是艺术,也不会真正产生艺术。事实证明,保持自己的独创精神,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走出一条别人无可企及的艺术道路。  关键词 童年;紫砂雕塑;艺术价值  宜兴紫砂雕塑的发展题材日渐扩大,并在当代陶艺人的努力
期刊
紫砂壶是“世间茶具之首”。其造型质朴、形质完美、色泽古雅,集实用性、欣赏性、收藏价值于一体。闻名中外,被誉为“国之瑰宝”。在中国古代,不论是宫殿亭阁、深宫墙院、杯盘茶盏还是桌椅板凳,都是以方形为主体造型。具有挺拔庄重、雄伟古朴之感。形成一种传统的造型。而紫砂壶也受其影响,紫砂壶中的方壶形体优美、工艺严谨、气韵生动、造型古朴、技法独特。整体透露出豪爽、刚劲、正直的阳刚之气。且比例精准、口盖紧密、块面
期刊
青瓷在我国已经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之后数千年的发展,青瓷以其独有的质感,多姿多彩的造型在中国陶瓷艺术领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古老的青瓷艺术依然焕发着绚丽的光彩。仍然受到当代人的喜爱。这种喜爱是一种美与自然的回归,青瓷艺术作为承载艺术创作的媒介,不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造型设计理念相结合,让东方与西方的美学共存于一体,从而发展出具有新时代意义的当代青瓷造型艺术。  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