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青年到前线去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skysky094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汾阳中学旧址

  朝鲜战争爆发后,学校组织了“抗美援朝宣传小组”,利用每周六下午带领部分同学到农村进行宣传活动,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霸占台湾,轰炸我国渔船的罪行。1951年7月,为响应党中央、政务院“爱国青年到前线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刚刚初中毕业的我毅然放弃了考高中升大学的梦想,投笔从戎参军参战。
  当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家庭问题,因为父亲辈兄弟四人只有我一个男孩,我又是独子,如果提前告知家里我要报名参军,生怕父母不同意拖了后腿走不成;如果不辞而别,又觉得对不起双亲的养育之恩,更怕大人因生气而发生不测。进退两难之际,我的挚友、情同手足的兄弟初15班曹清学友建议我临行前还是要回家一趟,他说要做好家里的思想动员工作,力争大人同意。如果大人思想不通,参军后还应该或者说可以进行补救。他胸有成竹、充满自信的态度鼓舞了我,于是我回家做了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父亲从闷闷不乐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点头同意了。母亲也擦干了满脸泪水,为我做了一顿美餐。第二天,就是让我们一辈子刻骨铭心的1951年7月7日,我们参军的20多名同学,在汾中母校篮球场戴上大红花,唱着《青年团员之歌》,健步走到汾陽城西门外汽车站上车时,我看到父亲从15里地以外的见喜村赶来为我送行。待我到部队之后,当我把穿上军装的照片寄给父母亲时,父母回信说村里收到了革命军人证明书,乡亲们敲锣打鼓给我家大门上挂上了“光荣军属”的牌匾,他们非常高兴,鼓励我好好学习,苦练杀敌本领,为国争光。


  1951年7月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第六后勤学校5大队14中队学员,并担任了7班班长。当时设在河北省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的军校尚未建成,所以暂寄住在丰台西仓库学习。这里很大,几个大仓库,有铁路专运线,四周用铁丝网联成围墙,门口有卫兵站岗。仓库内杂草丛生,一望无际,每走几里路就有几排低矮的茅草房,据说,这是民工们住过的房子。房子刷得雪白,屋里搭着通铺,潮湿的土地上洒着白灰。床铺上有厚厚的一层稻草,我们每人发一床军被一条床单,没有褥子,把全班的床单用棉线连在一起铺在床上,被子叠成小方块,四面成线,有棱有角。晚上学员们睡在一起,既暖和又舒服。
  来校的学员有上海、北京、山西、平原(今河南新乡)、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等五个省市的初、高中学生,共两千多人,大都十六七岁。第一课是拔草,自己动手修建操场。大城市来的同学没干过活儿,手上打了泡流出血,喊着轻伤不下火线,继续劳动。这里军纪严明,生活紧张,每月发两元津贴费,用来洗澡、买牙刷牙膏。每周要开文娱晚会,唱歌跳舞。过年过节改善生活,还要搞游园,开联欢晚会,真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半年以后,我们全部迁入通县新校区,住上了宽敞的楼房,用上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由于朝鲜战争的需要,我们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学完了《人民军队》《伟大祖国》《后勤工作》《军队财务》《军队运输》《军事技术》等10门课程,提前毕业了,总参总后给我们定为中专学历。毕业时,全校进行了动员总结评比,我被评为“学习优胜优秀团员”,政治处予以通报表扬。
  经过严格系统的军事训练,学员们坚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大家填报的毕业分配志愿一是朝鲜,二是西藏。
  赴朝之前,我们汾中同届的张庆淑、邢俊梅、邢雪梅、李艳景四位女同学正好都在北京。1952年8月10日,她们相约专程到通县第六后勤军校看望我们,大家在一起合影,作为永久的留念。至今,一些校友、战友还都很完整地保存着这张十分珍贵的照片。


  1952年9月在第六后勤学校结业后,我们乘坐一列闷罐子火车,来到祖国东北边陲城市安东(今丹东市),等待分配。


汾阳中学旧址

  1952年10月1日,我和四位战友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后勤部,在宽甸留守处吃过晚饭,乘着货车,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跨过了鸭绿江,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土地。
  入朝后我被干部处分配在军后勤部财务科,任见习审计。不久,部队成立,我随军银行调入金库,任出纳,主管全军的货币调拨、分发和保管。我深知资金和货币对保障战争胜利的重要性,也是敌机和特务破坏的重点目标,必须加强保卫,不能出半点差错。我用雨布把窗户堵好,怕暴露目标。把人民币和朝鲜币按不同币值分类存放,把装满票子的麻袋五五成垛,四六成行摆放整齐,提高了发放效率,加快了装车速度,减少了目标。我整日带手枪、手电筒和账本在防空洞内工作,胜利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上级表扬。
  由于积劳成疾,我一度双目失明,回国住院休养。痊愈后,经个人申请,西北第五陆军医院党委批准,我再次赴朝,回到部队工作。
  1954年1月,我调入志愿军后勤第二分部十大站汽车材料转运站,任文化教员。在文化整训中,克服了很多困难,较好地完成了任务,被大站党委授予“优秀文化教员”称号,晋升一级,并参加了人民代表大会。
  四年的军旅生涯是短暂的,但受到的教育是深刻的。部队严格的制度,严明的纪律,艰苦的环境,培养了我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树立了为革命知难而进、勇往直前,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坚强信念。这些都为我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他文献
1954年,郭铁旦当上了山西省潞安县(当时长治县和潞城县合并,称潞安县)六家村“建丰”农业社的主任。他这人爱琢磨,常常一个人蹲在地头想。这一带是半丘陵地区,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按传统的种植方法,种玉茭的行距竟达到2尺多甚至3尺宽,有“玉茭地里卧下牛”的说法。一亩地的玉茭好年景才收100多斤,一个小的手推车就装完了。郭铁旦觉得这太浪费地,于是他同时在好几块地里做试验,最后终于摸索出一套“密植”的办
期刊
苏景铭在发言  1954年6月19日,一艘驶向中国的荷兰客轮“芝万宜”号自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丹绒布禄港起航。船舱里的大部分乘客都是回国求学的华侨青年。其中有几十名是“万隆回国同学会”的成员。毕业于万隆清华中学的19岁华侨姑娘苏景铭,就是其中一员。  眺望着茫茫大海,苏景铭和同学们在兴奋激动的同时,又感到有些伤感留恋。兴奋激动的是,他们将回到心驰神往的祖国,实现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梦想;伤感留恋的是
期刊
太原附近的山西大院有十几座,多是明清时代富商显贵的宅邸。而距我居处东行三公里,有一座大院,占地三万平方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政府驻地。从外观看,最醒目的是省政府南大门,此门是重檐歇山式二层中式门楼,红门红柱,绿瓦红墙,雕梁画栋,十分雄伟壮观。顶上饰绿地黄色雕花琉璃脊,绿色琉璃瓦满铺屋顶,门楼建筑典雅庄重,具有显著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自宋至今,一个建筑群一直承载着本省的最高行政机构的运作,除了太
期刊
白恩佑是清末道光年间山西介休的一位进士,他生活的年代正处在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的时期。近年来,笔者通过对白恩佑所著的《兰言自序年谱》《进修堂奏稿》《进修堂诗集》,以及与之有关的资料进行研究,力求完整地再现这位清末士大夫的一生。  白恩佑(1809-1880),字启南,号兰岩。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生于山西介休东湖龙村白堡。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历任庶吉士、工部主事、军机章京、江南道监察御
期刊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出“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人世界经济体系。这一对外经济政策因为有利于世界经贸的发展,所以深受“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欢迎。其实,早在明清之际,中国的晋商群体就开辟了一条万里商路,向北到达俄国的恰克
期刊
我的伯父姚一廷(1894-1968),河南济源人。1929年在闽赣地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伯母彭克昌(1913-2009),四川通江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们都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抗战时期,伯父、伯母都在八路军驻垣曲兵站办事处工作。当时,伯父任办事处主任,伯母任办事处出纳员。  1938年7月下旬,为了加强我驻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总部通向延安的交通线,保证
期刊
抗战时期周恩来在重庆  周恩来(1898-1976),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县。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战时期,周恩来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艺术,科学地将外交理论和科学实践相结合,建立和发展了国际统一战线,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以谈话演讲文章形式做好外交统战  抗战时期,重
期刊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雕塑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指出:“游山西,就是在读民族融合发展史。山西地处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交错带,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战国伊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创民族融合、风气改革之先;魏晋时期,北魏孝文帝在平城大同开启汉化改革,推动五胡融入中原;洪洞大槐树更是见证了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时而金戈铁马、时而驼铃‘胡’舞的民族融合壮丽画卷。” 
期刊
陈赓  陳赓将军抗日战争时期在沁源驻扎了三年多,担任太岳区军区司令员兼三八六旅旅长。他为人坦诚,乐观好动,说话诙谐,有高超的指挥作战能力,在太岳区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传说,这里讲述的是他战斗生活中的几个小故事。“陈赓司令员不见啦”  陈赓将军住在闫寨村时常爱串门,和群众关系很好,大人小孩都爱和他拉话,人们讲起他的趣闻轶事一串一串的,能逗人发笑。  一天,村里人见陈赓将军的警卫员跑得满头大汗,慌慌
期刊
抗战史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大量相关档案文献资料的数据库开发和建设,更加推进了这一领域的纵深发展。不过,就已有研究成果而言,我仍愿把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Mark Selden)著的《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视为经典之作,推荐给读者。书中指出,《延安道路》一书以地方和地域的研究方式,既可从最基层到地域、民族和全球的视角,也可从国际体系到根据地、县、村庄和家庭的微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