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沼气池使用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1.1忽视建池标准,影响沼气池的使用寿命 户用沼气池兴建时,部分沼气工不按国标《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和《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范》施工,在具体施工中随意性较大,重数量、轻质量,“三结合”沼气池少,因此留下一些病态池、废池,使用效果不乐观。
1.2强调建池速度,不注重建材质量 部分乡村领导只重视沼气计划和建设任务的完成,而不注重建池材料的质量。为了省钱、省事,随意集中采购一些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低标号水泥和劣质砂石,导致所建的沼气池“一年好,两年差,三年垮”,其结果势必会使沼气户对使用沼气失去信心。
1.3选址不科学,布局不合理 有些沼气池在选址上,没有将沼气池与厨房的距离控制在25米以内,使沼气在输送中达不到最佳使用效果;有的沼气池选址在厨房的上方,忽视沼气密度比空气低而又向下输送沼气,出现灶前压力低、火焰弱、温度低;有的池选址在垫土上,由于地基不实,造成池底下沉,出现漏水漏气现象。
1.4验收不合格 在建造沼气池过程中,不按操作规程施工,施工质量差,不按《农村户用沼气质量检查验收规范》进行验收、质量把关不严,使沼气池带“病”投入生产使用,因而产气率低。
1.5农户缺乏沼气发酵必备条件的常识 目前,大多数建池户缺乏沼气发酵知识,在进行沼气发酵时,往往只注意通过原料发酵来生产沼气,而忽略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条件的满足。沼气池进料时,由于“七不注意”(不注重沼气发酵原料的合理配制;不注意进料前农作物秸秆的堆沤处理;不注意寻找接种物(活性污泥);不注意严格密封沼气池;不注意掌握池内温度对沼气发酵的影响;不注意观察酸碱度的变化;不注意掌握发酵原料的浓度),导致沼气发酵过程中各个必备条件的缺失,致使沼气细菌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从而影响产气率。
1.6发酵原料碳氮比不合适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普遍用混合饲料喂猪,导致猪粪碳氮比失衡,造成池子“消化不良”,产酸过多,抑制或杀灭了产生甲烷的细菌,影响正常产气。
1.7管理滞后 沼气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在农村大多地方却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有的沼气池连续使用几年都不换料,有气就用,无气不管;有的只管进料,不管出料,使沼气池胀满肚子,有的把沼气池当做垃圾坑,什么东西都往里倾倒;有的沼气池零部件、管道出现漏气现象没有及时更换;有的灶具打不着火、不维修,从而影响到沼气的使用效果。
1.8灶具产品质量差 尽管目前沼气配套器材选用的都是农业部和省能源办招标采购的产品,但仍然存在部分管材、管件、附属设备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现象,燃具(灶、灯)热效率低。
2.对策
2.1加强技术培训,严把质量关、验收关 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是沼气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沼气工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过硬技术,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进行精心施工。加强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沼气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确保沼气池建一座成一座,试压试水,及验收确保成功率、合格率、使用率达到100%。
2.2科学合理选址 为确保沼气池经久耐用,池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便于实施“三结合”的地方;在布局时互相兼顾,最好是相邻组合,距离不能太远,沼气池与厨房灶具的距离,应尽可能控制在25米以内,既节约输气管、减少阻力,保证灶前压力,同时也能提高供气质量;按“三结合”设计,决不允许单打一建池;猪舍应建在有利于防疫,方便饲养,在住宅的下风处,按坐北朝南偏东12度或偏西15度左右的方向设置,以达到冬季保温、采光,夏季通风,利于牲畜生长的目的。猪圈和厕所粪便及冲洗水应能自动流入沼气池。
2.3严把材料质量关 建池材料是建好沼气池的物质基础,为确保建造的沼气池牢固、可靠、使用寿命长,要备足备好建池原材料。建池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水泥、砂和公分石。要使用有质量合格证的水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予使用,优先采用325(原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超过3个月的过期失效和受潮结块水泥严禁使用;沙子质地坚硬,干净无杂质,优先选用中沙(细度模数在1.8~2.5),最好是大河砂,少用小河砂。
2.4加强培训,普及沼气管理使用知识 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宣传画、公示栏、阳光工程培训、技术讲座、发放技术手册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沼气管理使用知识,让建池农户掌握简单的管理维修技术,解决一般的技术问题。
2.5加强进出料管理 控制一定发酵浓度,浓度不能超过6%,以4%为宜;新装料或大换料,保证20%~30%接料物,接料物可采用正常产气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或活性泥;经常用配合饲料的农户,适当时把秸秆铡碎后加入预处理池内,使料液的碳氮比趋于合适;常用pH试纸测试沼气池内酸碱度,若偏酸,用石灰或者草木灰配成30~40公斤碱性水,采用沼液回流方式将碱性水冲拌均匀,调节酸碱度。
2.6加强后续乡村服务网点建设,确保沼气池长久使用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服务网点技术人员应做到随叫随到,随时帮助用户排除运行故障,保证沼气设施的正常运转。要达到这一要求,尽快组建乡村服务网点,重点抓好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沼气服务站的建设,确保技术咨询、施工维修、零配件供应等服务措施及时到位。
2.7积极开发和引进沼气先进技术,搞好产品更新换代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沼气投入力度加大,沼气产品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全面升级,零部件生产已实现了标准化,但由于生产厂家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能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乡村服务网点的指导与监督,确保优质原材料及配套产品的合格供应,杜绝劣质产品流入项目区。在沼气配套器材采购中,一定要选择农业部中标产品。
2.8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提高沼气的综合效益 利用沼气点灯做饭,节约农户生活燃料支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利用沼渣、沼液来喂猪、养鱼、育菇、种植蔬菜、粮食、瓜、果、茶等,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通过大力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三沼”综合利用,建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延长沼气产业链条,使沼气的社会、生态效益得到充分体现,让更多的农户放心地建沼气池、用沼气,从而推动沼气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摘自《延边州农网》
1.1忽视建池标准,影响沼气池的使用寿命 户用沼气池兴建时,部分沼气工不按国标《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和《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范》施工,在具体施工中随意性较大,重数量、轻质量,“三结合”沼气池少,因此留下一些病态池、废池,使用效果不乐观。
1.2强调建池速度,不注重建材质量 部分乡村领导只重视沼气计划和建设任务的完成,而不注重建池材料的质量。为了省钱、省事,随意集中采购一些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低标号水泥和劣质砂石,导致所建的沼气池“一年好,两年差,三年垮”,其结果势必会使沼气户对使用沼气失去信心。
1.3选址不科学,布局不合理 有些沼气池在选址上,没有将沼气池与厨房的距离控制在25米以内,使沼气在输送中达不到最佳使用效果;有的沼气池选址在厨房的上方,忽视沼气密度比空气低而又向下输送沼气,出现灶前压力低、火焰弱、温度低;有的池选址在垫土上,由于地基不实,造成池底下沉,出现漏水漏气现象。
1.4验收不合格 在建造沼气池过程中,不按操作规程施工,施工质量差,不按《农村户用沼气质量检查验收规范》进行验收、质量把关不严,使沼气池带“病”投入生产使用,因而产气率低。
1.5农户缺乏沼气发酵必备条件的常识 目前,大多数建池户缺乏沼气发酵知识,在进行沼气发酵时,往往只注意通过原料发酵来生产沼气,而忽略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条件的满足。沼气池进料时,由于“七不注意”(不注重沼气发酵原料的合理配制;不注意进料前农作物秸秆的堆沤处理;不注意寻找接种物(活性污泥);不注意严格密封沼气池;不注意掌握池内温度对沼气发酵的影响;不注意观察酸碱度的变化;不注意掌握发酵原料的浓度),导致沼气发酵过程中各个必备条件的缺失,致使沼气细菌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从而影响产气率。
1.6发酵原料碳氮比不合适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普遍用混合饲料喂猪,导致猪粪碳氮比失衡,造成池子“消化不良”,产酸过多,抑制或杀灭了产生甲烷的细菌,影响正常产气。
1.7管理滞后 沼气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在农村大多地方却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有的沼气池连续使用几年都不换料,有气就用,无气不管;有的只管进料,不管出料,使沼气池胀满肚子,有的把沼气池当做垃圾坑,什么东西都往里倾倒;有的沼气池零部件、管道出现漏气现象没有及时更换;有的灶具打不着火、不维修,从而影响到沼气的使用效果。
1.8灶具产品质量差 尽管目前沼气配套器材选用的都是农业部和省能源办招标采购的产品,但仍然存在部分管材、管件、附属设备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现象,燃具(灶、灯)热效率低。
2.对策
2.1加强技术培训,严把质量关、验收关 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是沼气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沼气工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过硬技术,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进行精心施工。加强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沼气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确保沼气池建一座成一座,试压试水,及验收确保成功率、合格率、使用率达到100%。
2.2科学合理选址 为确保沼气池经久耐用,池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便于实施“三结合”的地方;在布局时互相兼顾,最好是相邻组合,距离不能太远,沼气池与厨房灶具的距离,应尽可能控制在25米以内,既节约输气管、减少阻力,保证灶前压力,同时也能提高供气质量;按“三结合”设计,决不允许单打一建池;猪舍应建在有利于防疫,方便饲养,在住宅的下风处,按坐北朝南偏东12度或偏西15度左右的方向设置,以达到冬季保温、采光,夏季通风,利于牲畜生长的目的。猪圈和厕所粪便及冲洗水应能自动流入沼气池。
2.3严把材料质量关 建池材料是建好沼气池的物质基础,为确保建造的沼气池牢固、可靠、使用寿命长,要备足备好建池原材料。建池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水泥、砂和公分石。要使用有质量合格证的水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予使用,优先采用325(原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超过3个月的过期失效和受潮结块水泥严禁使用;沙子质地坚硬,干净无杂质,优先选用中沙(细度模数在1.8~2.5),最好是大河砂,少用小河砂。
2.4加强培训,普及沼气管理使用知识 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宣传画、公示栏、阳光工程培训、技术讲座、发放技术手册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沼气管理使用知识,让建池农户掌握简单的管理维修技术,解决一般的技术问题。
2.5加强进出料管理 控制一定发酵浓度,浓度不能超过6%,以4%为宜;新装料或大换料,保证20%~30%接料物,接料物可采用正常产气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或活性泥;经常用配合饲料的农户,适当时把秸秆铡碎后加入预处理池内,使料液的碳氮比趋于合适;常用pH试纸测试沼气池内酸碱度,若偏酸,用石灰或者草木灰配成30~40公斤碱性水,采用沼液回流方式将碱性水冲拌均匀,调节酸碱度。
2.6加强后续乡村服务网点建设,确保沼气池长久使用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服务网点技术人员应做到随叫随到,随时帮助用户排除运行故障,保证沼气设施的正常运转。要达到这一要求,尽快组建乡村服务网点,重点抓好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沼气服务站的建设,确保技术咨询、施工维修、零配件供应等服务措施及时到位。
2.7积极开发和引进沼气先进技术,搞好产品更新换代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沼气投入力度加大,沼气产品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全面升级,零部件生产已实现了标准化,但由于生产厂家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能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乡村服务网点的指导与监督,确保优质原材料及配套产品的合格供应,杜绝劣质产品流入项目区。在沼气配套器材采购中,一定要选择农业部中标产品。
2.8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提高沼气的综合效益 利用沼气点灯做饭,节约农户生活燃料支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利用沼渣、沼液来喂猪、养鱼、育菇、种植蔬菜、粮食、瓜、果、茶等,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通过大力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三沼”综合利用,建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延长沼气产业链条,使沼气的社会、生态效益得到充分体现,让更多的农户放心地建沼气池、用沼气,从而推动沼气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摘自《延边州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