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和木斋老师交流时,他提到“人类的认知过程是应该从概念出发还是从原点出发”这个问题,在他看来,获取一个认知,若一开始便从某一概念出发是有相当大的风险的,即便这个认知是符合真理的,那也很难与其他材料相系联,发掘出其他认知来。他是经常在课上讲做文学史研究时提及“原点”“原典”的,只不过这是他第一次明确地谈人类的认知过程,跟木斋老师的这次交流对我的启发很大。
这原是一门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报告节选,我们的课程报告每个同学写得都很不同,谈什么的都有,提出了很多未被概念化的东西,这种课程报告在我看来,很是自由的,学习一门课的学生不必限制在一门课的框架体系里进行思考。这种报告写起来舒服,不必先把自己框在哪个领域里面,实际上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人的认识规律的。写报告那段时间,我正在读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弗莱的原型批评,思考一些后现代理论学者提出的问题,一边听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课程,也一边听木斋老师研究《红楼梦》的过程,虽然不成系统,但这些东西刚好碰在一起是很有力量的,它们很神奇地隐隐约约产生丝丝的交流。它们没有指向研究的成果,而指向认知过程,我也不知道顺着哪条线的牵引就这样写下来了,写完一看跟课程没多大关系,不过左右是在木斋老师的课程报告里“纵马”,“纵马”要比记录马的体检报告更有生发力一些。这篇总结主要谈的是艺术在学术中的地位以及古典文学的新生机。
从古代文学史的第一学期授课开始,木斋老师就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術研究功夫,而非一般的艺术鉴赏,刚入门时我很疑惑,一直在担心一个问题——学术研究是否会消解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学术将离文学更远还是更近? 撇去对学术研究的贡献不提,观照文学,正道始终离不开知识性、艺术性与人文性。借助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先将文学学术研究中的文学对象悬置,我们比较容易看清一些。批评家弗莱说,“艺术鉴赏的历史只不过是批评结构中的一部分。”“在艺术鉴赏史中,已见不到客观的事实,所有真理都被理论家用黑格尔的方式(感性的理念显现)劈成半截的真理。”艺术鉴赏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并且对它的工作只是关于文学的一部分。在文学史的研究上,艺术鉴赏只能作为系统构建的一份质素,如果全部的文学史变成艺术鉴赏史,则就像弗莱所说的,看不到客观的事实,真理已变成半截的真理。但这不意味着这我们要抛弃艺术鉴赏,将文学研究完全科学化,变成缺乏感性与人文关怀的死物。老师引导我们从惯有的艺术鉴赏中走出来观赏新天地,是意欲扩展我们看待文学的视野,启发我们摆脱专横的、感情用事的修辞,摆脱把许多论证内容变成含混的故作神秘的东西。
但是,若不重视文学的艺术性则丧失了文学最基本的特质,文学艺术中属于审美或沉思的部分,将成为艺术或批评的归宿。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延伸到第二部分的内容之中。
我相信古典文学的研究需要永久延续,它们新生的价值不是对历史的还原,而是存在于当下与未来,它们承担着滋养人之根基的作用,为未来提供永续的信仰。当人类一步步从原始走来,累积到构建的文化大厦直上云霄的时候,生命一代代的更替,人们在云山雾绕之中不是何处是山头,何处是倒映的虚像,何种才是值得追问的本体时,还尚有追问的实体(人类的传统)保存。艺术研究的新任务之一,在于重新发现功能,当然不是指难以办到的原始功能的恢复,而是在新的背景下对其功能进行新的 创造。当代文化需要沟通人类的“大文化”传统,需要大文学史观来沟通古今文学,大文学史观不仅可以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连成一个整体,甚至也可以将古今文学发展看做一个生命体,其中有变异、置换、融合等,不至于形成古今的断裂,致使现代人接触具体的古典文学时都像返古一样,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历史也同现代一样,不是静止的死物。
所谓“文艺复兴”都只是再创造,当代古典文学的研究应该允许重建,不然就像历史上的死语言,而无法走向未来。古典文学的重现与重建也有助于缓解当代人的虚无主义、存在的焦灼等问题,它不是简单的复古,应该承认“以往的文化并非仅是人类的记忆,而且也是我们已埋葬了的自己的生活,对它进行研究就会掀起一种识别和发现的景象,这是我们所见到的不是我们从前的生活,而是我们当今生活的整个文化形态”(弗莱《批评的解剖》)。记得老师讲苏东坡的一堂课时,提到在台湾做苏东坡巡回讲座时,一些老人就跟着从北一直听到南,他们是把苏东坡当信仰的。后来在对当代的文化知识概念等产生虚无焦灼的时候,从苏东坡等人那里可以获得某种解答,这种虚无的焦灼在一些人看来只是游戏,却很容易击中我们这一代文化断裂的年轻人。这使我想到从过往的历史文化之中,当代人的确可以获取某些力量,那些文学艺术所承载恒久的、普适的东西依旧有巨大的力量,并且能够深入生活,这是古典文学在当代焕发新生机的好例子。前提是这些东西有人继承,不然这种力量的脉络就断了。我想大学的课程不只是学习知识与方法,也应当拓展人的思维与关怀等。
(作者系中山大学在读本科生。)
这原是一门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报告节选,我们的课程报告每个同学写得都很不同,谈什么的都有,提出了很多未被概念化的东西,这种课程报告在我看来,很是自由的,学习一门课的学生不必限制在一门课的框架体系里进行思考。这种报告写起来舒服,不必先把自己框在哪个领域里面,实际上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人的认识规律的。写报告那段时间,我正在读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弗莱的原型批评,思考一些后现代理论学者提出的问题,一边听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课程,也一边听木斋老师研究《红楼梦》的过程,虽然不成系统,但这些东西刚好碰在一起是很有力量的,它们很神奇地隐隐约约产生丝丝的交流。它们没有指向研究的成果,而指向认知过程,我也不知道顺着哪条线的牵引就这样写下来了,写完一看跟课程没多大关系,不过左右是在木斋老师的课程报告里“纵马”,“纵马”要比记录马的体检报告更有生发力一些。这篇总结主要谈的是艺术在学术中的地位以及古典文学的新生机。
从古代文学史的第一学期授课开始,木斋老师就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術研究功夫,而非一般的艺术鉴赏,刚入门时我很疑惑,一直在担心一个问题——学术研究是否会消解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学术将离文学更远还是更近? 撇去对学术研究的贡献不提,观照文学,正道始终离不开知识性、艺术性与人文性。借助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先将文学学术研究中的文学对象悬置,我们比较容易看清一些。批评家弗莱说,“艺术鉴赏的历史只不过是批评结构中的一部分。”“在艺术鉴赏史中,已见不到客观的事实,所有真理都被理论家用黑格尔的方式(感性的理念显现)劈成半截的真理。”艺术鉴赏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并且对它的工作只是关于文学的一部分。在文学史的研究上,艺术鉴赏只能作为系统构建的一份质素,如果全部的文学史变成艺术鉴赏史,则就像弗莱所说的,看不到客观的事实,真理已变成半截的真理。但这不意味着这我们要抛弃艺术鉴赏,将文学研究完全科学化,变成缺乏感性与人文关怀的死物。老师引导我们从惯有的艺术鉴赏中走出来观赏新天地,是意欲扩展我们看待文学的视野,启发我们摆脱专横的、感情用事的修辞,摆脱把许多论证内容变成含混的故作神秘的东西。
但是,若不重视文学的艺术性则丧失了文学最基本的特质,文学艺术中属于审美或沉思的部分,将成为艺术或批评的归宿。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延伸到第二部分的内容之中。
我相信古典文学的研究需要永久延续,它们新生的价值不是对历史的还原,而是存在于当下与未来,它们承担着滋养人之根基的作用,为未来提供永续的信仰。当人类一步步从原始走来,累积到构建的文化大厦直上云霄的时候,生命一代代的更替,人们在云山雾绕之中不是何处是山头,何处是倒映的虚像,何种才是值得追问的本体时,还尚有追问的实体(人类的传统)保存。艺术研究的新任务之一,在于重新发现功能,当然不是指难以办到的原始功能的恢复,而是在新的背景下对其功能进行新的 创造。当代文化需要沟通人类的“大文化”传统,需要大文学史观来沟通古今文学,大文学史观不仅可以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连成一个整体,甚至也可以将古今文学发展看做一个生命体,其中有变异、置换、融合等,不至于形成古今的断裂,致使现代人接触具体的古典文学时都像返古一样,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历史也同现代一样,不是静止的死物。
所谓“文艺复兴”都只是再创造,当代古典文学的研究应该允许重建,不然就像历史上的死语言,而无法走向未来。古典文学的重现与重建也有助于缓解当代人的虚无主义、存在的焦灼等问题,它不是简单的复古,应该承认“以往的文化并非仅是人类的记忆,而且也是我们已埋葬了的自己的生活,对它进行研究就会掀起一种识别和发现的景象,这是我们所见到的不是我们从前的生活,而是我们当今生活的整个文化形态”(弗莱《批评的解剖》)。记得老师讲苏东坡的一堂课时,提到在台湾做苏东坡巡回讲座时,一些老人就跟着从北一直听到南,他们是把苏东坡当信仰的。后来在对当代的文化知识概念等产生虚无焦灼的时候,从苏东坡等人那里可以获得某种解答,这种虚无的焦灼在一些人看来只是游戏,却很容易击中我们这一代文化断裂的年轻人。这使我想到从过往的历史文化之中,当代人的确可以获取某些力量,那些文学艺术所承载恒久的、普适的东西依旧有巨大的力量,并且能够深入生活,这是古典文学在当代焕发新生机的好例子。前提是这些东西有人继承,不然这种力量的脉络就断了。我想大学的课程不只是学习知识与方法,也应当拓展人的思维与关怀等。
(作者系中山大学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