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严峻的高考压力,很多高中生都出现考试焦虑心理,不仅影响考试心态和考试成绩,甚至给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都留下心理阴影。因此适度调节与干预考试焦虑心理非常必要,帮助学生理性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心理,这应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高中生出现考试焦虑心理的原因,从学校干预和自我调节两方面探讨有效的疏导措施。
关键词:高中教育;考试焦虑;心理调节;干预措施
进入高中阶段后,即将迎来人生一次重大考试——高考,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心理。如果考试焦虑情緒严重并且没有及时疏导和干预,可能造成学生心慌意乱、焦躁不安,进而记忆力下降、思维呆滞,严重影响考试状态。因此面对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心理,我们要及时采取调节与干预措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一大考关。
1.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的成因
1.1缺乏自信心
很多学生的自尊心强,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阵势,他们产生了恐惧心理,害怕自己被淘汰、害怕自己被嘲笑,认为一旦在考试中失败,未来就没有希望可言,逐渐失去了自信心。实际上,这是学生低估自身能力以及期望值过高的表现,再加上他们的抗挫能力较差,只要遇到一点困难就可能一蹶不振。
1.2父母的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我国千百年来封建传统的遗留思想,父母往往对孩子寄予最高的期望,希望他们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无形中带给孩子的巨大心理压力,学生由此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考试焦虑心理,反而对提高考试成绩有害无利。
1.3应试能力差
学生是否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顺畅的解题思路及高效的解题方法,这些不仅直接决定考试成绩,而且对考试应对状态及焦虑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应试准备不充分,还有很多遗漏的知识点,就会导致他们自信心不足,答题时不自觉地表现出紧张和焦虑心理。
2.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的调节与干预措施
2.1学校方面的外部干预措施
2.1.1优化环境,放下心理包袱
高考固然重要,但是学校、家庭与社会不能只将关注的目光定位于孩子的考试成绩,关爱心理健康才是重中之重。学校教育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快乐、轻松、民主的成长空间,营造集体氛围,渗透人文精神,让孩子们在温馨的校园环境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例如多举办一些有趣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他们缓解考试压力,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2.1.2心理辅导,端正考试态度
面对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心理,学校要组建专门的心理辅导团队进行疏导与帮扶;尤其在每次考试之前,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应试心理。另外班主任也要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除了探讨学习问题以外,还要多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及兴趣爱好,引导他们端正考试态度,理性看待高考,减轻内心压力。
2.1.3家长减压,加强沟通交流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家长放下包袱,孩子才能真正解压。首先,家长要调整心态,孩子本身面临高考就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家长不能再给他们增加压力;其次,多与孩子沟通,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当孩子在学习上有了点滴的进步,家长要给予肯定与表扬,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稍有下降,不能一味地指责、批评甚至打骂,而要共同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只有家长放下心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真实想法,才能助力提高考试成绩。
2.2学生方面的自我调节措施
2.2.1调整期望,理性看待竞争
从心理学研究表明,过高的期望值是造成考试焦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一旦学生对高考目标充满过高的期望,甚至超过自身实际能力,那么面对考试时,就会因为没有把握而失去自信心,慌乱地应对考试,反而不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因此学生要理性地看待自身的学习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目标并为之努力,但是也要注意,适当的竞争压力也很关键,理性地看待竞争,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发挥潜力。
2.2.2劳逸结合,转移考试注意力
最佳的应试方法就是劳逸结合,当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并且具备应试能力,就不能再长期陷于压抑、枯燥的学习状态中,要适当地放松心态、调节压力,如参加体育运动、听音乐、看电影、散步等都能缓解心理状态,适当的转移注意力再回到学习状态中,必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2.3情感宣泄,保持心理平衡
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的最好方法。面对考试焦虑心理,学生要学会“宣泄”。例如向亲人、朋友倾诉,说出自己的压力,获得心理平衡;或者以写日记、写信的方法,道出自己内心的烦恼与苦闷;再如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或者放声大笑,这些都能调整内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和不良心理。
总之,及时疏导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非常必要,需要从多方面切入,既要学生自己端正考试态度、调整考试心态、树立自信心;也要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共同重视与关注,帮助孩子调节情绪,以最佳状态投入考试中,集中注意力答题,开动思维、发挥潜力,在取得理想成绩的同时,也能实现身心健康发展,这才是高考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苗苗,相青,刘庆,等.高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8):1265-1268.
[2]吴思遥,何金波,蔡太生.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与成就动机的关系[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5,(4):361-363.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沐溪镇沐川中学)
关键词:高中教育;考试焦虑;心理调节;干预措施
进入高中阶段后,即将迎来人生一次重大考试——高考,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心理。如果考试焦虑情緒严重并且没有及时疏导和干预,可能造成学生心慌意乱、焦躁不安,进而记忆力下降、思维呆滞,严重影响考试状态。因此面对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心理,我们要及时采取调节与干预措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一大考关。
1.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的成因
1.1缺乏自信心
很多学生的自尊心强,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阵势,他们产生了恐惧心理,害怕自己被淘汰、害怕自己被嘲笑,认为一旦在考试中失败,未来就没有希望可言,逐渐失去了自信心。实际上,这是学生低估自身能力以及期望值过高的表现,再加上他们的抗挫能力较差,只要遇到一点困难就可能一蹶不振。
1.2父母的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我国千百年来封建传统的遗留思想,父母往往对孩子寄予最高的期望,希望他们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无形中带给孩子的巨大心理压力,学生由此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考试焦虑心理,反而对提高考试成绩有害无利。
1.3应试能力差
学生是否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顺畅的解题思路及高效的解题方法,这些不仅直接决定考试成绩,而且对考试应对状态及焦虑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应试准备不充分,还有很多遗漏的知识点,就会导致他们自信心不足,答题时不自觉地表现出紧张和焦虑心理。
2.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的调节与干预措施
2.1学校方面的外部干预措施
2.1.1优化环境,放下心理包袱
高考固然重要,但是学校、家庭与社会不能只将关注的目光定位于孩子的考试成绩,关爱心理健康才是重中之重。学校教育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快乐、轻松、民主的成长空间,营造集体氛围,渗透人文精神,让孩子们在温馨的校园环境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例如多举办一些有趣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他们缓解考试压力,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2.1.2心理辅导,端正考试态度
面对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心理,学校要组建专门的心理辅导团队进行疏导与帮扶;尤其在每次考试之前,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应试心理。另外班主任也要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除了探讨学习问题以外,还要多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及兴趣爱好,引导他们端正考试态度,理性看待高考,减轻内心压力。
2.1.3家长减压,加强沟通交流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家长放下包袱,孩子才能真正解压。首先,家长要调整心态,孩子本身面临高考就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家长不能再给他们增加压力;其次,多与孩子沟通,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当孩子在学习上有了点滴的进步,家长要给予肯定与表扬,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稍有下降,不能一味地指责、批评甚至打骂,而要共同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只有家长放下心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真实想法,才能助力提高考试成绩。
2.2学生方面的自我调节措施
2.2.1调整期望,理性看待竞争
从心理学研究表明,过高的期望值是造成考试焦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一旦学生对高考目标充满过高的期望,甚至超过自身实际能力,那么面对考试时,就会因为没有把握而失去自信心,慌乱地应对考试,反而不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因此学生要理性地看待自身的学习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目标并为之努力,但是也要注意,适当的竞争压力也很关键,理性地看待竞争,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发挥潜力。
2.2.2劳逸结合,转移考试注意力
最佳的应试方法就是劳逸结合,当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并且具备应试能力,就不能再长期陷于压抑、枯燥的学习状态中,要适当地放松心态、调节压力,如参加体育运动、听音乐、看电影、散步等都能缓解心理状态,适当的转移注意力再回到学习状态中,必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2.3情感宣泄,保持心理平衡
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的最好方法。面对考试焦虑心理,学生要学会“宣泄”。例如向亲人、朋友倾诉,说出自己的压力,获得心理平衡;或者以写日记、写信的方法,道出自己内心的烦恼与苦闷;再如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或者放声大笑,这些都能调整内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和不良心理。
总之,及时疏导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非常必要,需要从多方面切入,既要学生自己端正考试态度、调整考试心态、树立自信心;也要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共同重视与关注,帮助孩子调节情绪,以最佳状态投入考试中,集中注意力答题,开动思维、发挥潜力,在取得理想成绩的同时,也能实现身心健康发展,这才是高考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苗苗,相青,刘庆,等.高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8):1265-1268.
[2]吴思遥,何金波,蔡太生.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与成就动机的关系[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5,(4):361-363.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沐溪镇沐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