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电气施工中节能措施的探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36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纳入节能理念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建筑节能体系发展的还稍显不足,其中,建筑电气节能体系还未建立,不足之处显而易见。我国应该加快建筑电气节能系统的发展脚步,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并分析自身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提高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气节能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节能;措施  建筑电气行业的设计理念和施工理念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出现了根本性的改革,节能思想、防电脉冲思想、防雷、安全思想开始逐渐融入其设计和施工的理念中,构建了一体化系统的主要依据。建筑电气节能是在满足建筑物的日常使用要求的情况下,结合我国国情考虑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但是不能因此过高地增加投资成本,降低了建筑的经济效益。“节能”中的“能”应该是无为损耗的能量,建筑电气节能的关键是发现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功能的能量消耗,再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电气施工的前期准备
  1.1电气施工设计委托书
  整个建筑施工环节的建设流程和建设质量和设计委托书表达是否清晰、条款是否明确、是否详尽关系有直接影响,因此,设计委托出要涵盖电气施工的所有内容,将建设单位对拟建工程的使用规范、各项施工标准的具体要求以一个清晰的体系表达出来,作为电气施工图设计的有力依据。相关内容应该包括施工对电气功能的要求和操作规范,确定各项技术指标,明确主要的设备情况、施工对电源位置的设计方式和要求、其他建筑电气连接及辅助相关专业的要求、使用性质说明及规定、对时间安排、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工作管理的调控以及对供配电系统的设备用电系数规范、级别控制等。而且,保障系统设备中的某些参数影响施工操作,电气施工设计委托书应该针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可燃气体报警器中的元素名称没有标明,就不能根据元素的比重参数、化学性质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探测,无法确定探测器,也无法进一步确定设计探测器高度位置并进行安装。
  1.2严格控制审图环节
  施工前期,结合设计委托书完成图纸的设计后设计单位提交图纸时,施工单位应该参照相关规范严格审核强弱电电路布线情况、设备布置情况、电气设计指标等,即进行必要的审图环节。施工单位进行审图的目的是为开工和技术交底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设计单位需要全面系统地向施工单位进行说明和讲解,分析今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建筑电气施工的主要审图内容有:是否合理规范布置管线;是否科学安置设备;参数说明、施工图和具体施工方法是否全面;设备规格型号是否清晰等。
  1.3设备型号的确定
  建筑电气的坚固耐用程度、美观程度、施工质量和设备的型号有直接管线,订货、进货的渠道要严格控制,严把质量关,加强管理力度。比如照明系统的选用,当前,照明系统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照明,还需要具有节能减排、亮化房间、美化环境的作用,因此应遵循建筑的建设目标进行照明系统的选型,实现建筑的节能性、实用性、节能性、便捷性。选用照明系统的流程应该按照规定进行,包括看样、订货、进货、运输和管理等环节,严密控制和检验设备进场,如电气性能检验和外观检验,检查材料和设备的验收证明和合格证明。提高电气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设备材料功能、规格、型号的同时能够科学合理地管理建设材料。一旦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和产品,要立即进行停工审查,要针对各种情况进行说明,安装完毕后要测试各种电气材料的性能,如测定接地电阻和测定交流耐压绝缘电阻。
  2.控制电气施工过程
  2.1建筑的电气防雷和接地施工过程中采用钢筋
  现代建筑的设计追求艺术理念中的造型美和线条美,建筑物的顶部的设计尤其体现了这一点,提升造型美感的同时也是对电气施工技术的一项新挑战。大量使用双曲面网和薄壳增加了防雷施工的难度,必须根据结构钢筋的特点焊接融合各个钢筋绑扎点,并在突出部位和屋顶外沿合理设置避雷带,满足电气通路的要求,避免屋面结构因受防雷施工影响出现损害,加大了建筑结构的防雷性能。进行防雷引线施工的过程中要遵循安装电气的接地裝置的施工要求进行线路搭接,避雷引下线为附助圆钢搭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六倍,为了满足混凝土和钢筋的引下线要求,要进行双面焊接。进行接地装置的施工要采取绝缘措施,严格控制防雷击地接与建筑物的距离及其埋深,考虑地下预埋管线深度及环境、防腐、防冻、建筑物基础自身高度等因素,保证了建筑物接地装置施工的安全性。
  2.2控制电线管和配线的铺设工作
  电气施工对预埋管线的规格和材质有一定的要求,整齐排列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缆,其规格与材质要符合设计规范。而且,要将控制和动力电缆分开铺设,要采用屏蔽的手段铺设计算机电缆。电线埋入砖墙内的离地高度至少保证在15mm以上,管线的转弯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实践证明,在新思路和新技术的引导下,引用新型电气施工材料比传统的施工材料性能优越。比如,配线施工中用薄壁紧定管配线取代焊接钢管配线,其经济效益、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超出了预期的建设效果。薄壁紧定管比普通焊接管薄,壁厚仅为1.6mm, 具有连接质量高、精度高、密封性好等特点,有利于施工的高效性及便捷性。
  2.3电气安装与调试
  线盒内、配电箱内的压线要布置整齐、牢固,进行完所有的准备工作后要测试导线、插接母线、电缆及相关设备的绝缘性,确保各项数据合格后再按照先单体后联动、先空载后负荷的原理进行调试。调试完电气及相关设备的机械性能可靠性后,还应该控制消防泵,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保证电气施工顺利进行。
  2.4采用新建筑电气技术
  新建筑电气技术弥补了传统技术的浪费能源较多的缺陷,其主要是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控制传统的建筑电气设备。而且,通过中控电脑系统控制整栋建筑的空调、灯光和遮阳设备,还可以显示各个房间的实际温度,并设定每个房间的温度控制范围。同多定时设备定时控制上下班场所的窗帘、灯光和空调等。
  3.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电气化施工的发展还在继续中,实现建筑电气行业建设的一体化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道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应该配合和努力。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符合我国发展国情的创新技术、实施合理的设计方案、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电气行业发展的节能化、高效化、规范化,为我国基础建设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奕.建筑电气节能措施[J].现代建筑电气,2010(2).
  [2]程嬛,杨豪,程妍.实现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0(7).
  [3]梁美贵.浅析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J].科技资讯,2010(12).
  [4]倪斌.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发展探讨[J].科技资讯,2010(24).
  [5]李茹雪.对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
其他文献
期刊
这些年我任教的是低年级的数学。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可以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一)重视动手操作,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控制,质量的保证措施以及混凝土养护时间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管理;措施  0.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种大型建筑的建设工作层出不穷。如大型水库、大型建筑、大型桥梁等,使大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工程不断增加, 建筑学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是:“结构断面最小尺寸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
【摘 要】商品混凝土的稳定、可靠、优良的质量深受建设单位的青睐,但是,目前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的工程出现最常见的当数裂缝问题。从商品混凝土原材料方面控制、设计方面、施工技术控制和施工后期商品混凝土的养护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建筑;商品混凝土;裂缝;控制  1.原材料方面控制  1.1水泥品种的优选  优先选用C3A 含量低的中、低热的普通水泥或复合、矿渣水泥等,除冬期施工外,不宜选早强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让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期刊
体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强;师生共同活动;教与练的密切配合贯穿于整个体育活动之中。体育活动中有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敢于
改革和加强高校体育工作,首要任务是结合体育工作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坚定不移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不是管理人、约束人、控制人,而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
期刊
【摘 要】民用建筑、框架结构的住宅房屋混凝土结构裂缝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也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本文就产生裂缝的原因以及防治的措施展开探讨,以保证建筑物质量,给广大业主和居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关键词】混凝土房屋;裂缝;原因和防治通过对大量砖混结构的民用建筑、框架结构的住宅房屋等建筑的调查发观,多数建筑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裂缝,裂缝的存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建筑行业更是以突飞猛进的势头发展着,在这种发展现状下,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如何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管理是关键,其全过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是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关键,能够保证其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站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