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2年在利辛县开展的0.667 hm?高产创建示范,通过选用隆平206玉米品种,采用土壤深松,即麦收后土壤深松30cm;增加密度,即留苗密度90000株/hm?,收获密度83280株/hm?;平衡施肥,即有机无机相结合和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施纯氮575.25kg/hm?;防治病虫保绿防衰,即应用热雾工程技术防治玉米灌浆期的病虫害;以及成熟收获等技术,取得了高产效果。经安徽省科技厅10月5日组织专家实地测产验收,玉米单产达到12123kg/hm?,创造了安徽省夏玉米单产历史高产纪录。
关键词:玉米;隆平206;高产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1-02-30-02
安徽省自2008年实施玉米振兴计划以来,玉米的面积从2008年的67万hm?逐年发展至2012年110万hm?,但单产水平徘徊不前,2010年全省玉米单产平均仅4050kg/hm?。2011年省科技厅启动了“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化”项目,加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的研究,旨在为安徽省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地創建玉米高产提供成熟的技术支撑。2012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结合“安徽省玉米振兴计划支撑技术研究”在利辛县开展了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研究,高产示范面积0.667 hm?,10月5日省科技厅组织5名专家实地测产验收,测产结果玉米单产达12123kg/hm?,创造了安徽省夏玉米单产历史高产纪录。高产创建为安徽玉米振兴发展树立了信心,表明安徽省玉米单产潜力有较大的挖掘空间;高产创建发挥了科技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品种、栽培技术等集成示范,凝练形成的一整套技术措施,为安徽省今后的玉米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加快玉米高产示范技术与经验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内推广应用,现将主要技术、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1 示范片创建基本情况
玉米高产示范创建地点设在利辛县永兴镇,面积0.667 hm?,种植密度90000株/hm?,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0.6m,株距0.185m。前茬作物为小麦,小麦单产为9000kg/hm?。示范片土壤类型为砂礓黑土,土壤肥力状况:有机质22.3g/kg、水解氮200.8mg/kg、速效磷43.6mg/kg、速效钾173.6mg/kg,土壤磷钾含量丰富[1]。
玉米品种选用安徽省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隆平206,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我省主栽品种之一,该品种株型紧凑,穗行数15.8行,行粒数32.2粒,千粒重366.8g,高抗矮花叶病,抗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中抗小斑病、瘤黑粉病、玉米螟。
高产示范于2012年6月12日深松施肥旋耕,深松深度30cm,每hm?基施三元素复合肥(15∶15∶15)1125kg、有机肥(16∶0∶2)750kg、饼肥(含N 5%)1500kg、硫酸锌15kg。2012年6月16日播种,一穴播种3粒;6月18日浇水,出苗齐全,7月4日间定苗,留苗密度90000株/hm?;8月1日追施尿素337.5kg/hm?;8月9日抽雄,花后10d追施三元素复合肥(15∶15∶15)375kg/hm?。8月18日应用热雾工程技术防治玉米后期病虫害,10月12日成熟收获。
2 专家验收结果
示范区种植隆平206玉米新品种,实收地块长53.2m、宽15.6m、面积829.92m?,玉米籽粒重为1006.1kg,折合单产为12123kg/hm?。
3 主要技术措施
围绕土壤深松、增加密度、平衡施肥、防治病虫保绿防衰、成熟收获5个主要技术关键环节和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田间管理,全生育期玉米未发生倒伏,保证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增加了千粒重,实现了高产目标。
3.1 选好示范点 利辛县永兴镇示范点示范农户积极性高,示范田土壤基础肥力较高,示范田能灌能排,保证了出苗齐全,示范田玉米全生育期未出现干旱和涝渍现象;示范点各实施单位的技术人员责任心强,较好地落实了示范方案,技术落实到位率高。6月16日适时播种,及时灌溉,6月23日出苗齐全,大旱之年保证了生育期不延迟,比当地农户种植的玉米7月初出苗早10d左右。
3.2 采取了“土壤深松促根防倒增产”的技术措施 麦收后实施土壤深松,深松深度30cm,疏松了土壤,有利于玉米根系下扎,全生育期玉米未发生倒伏现象,奠定了高产基础。
3.3 采用了“高密度、高肥水、防早衰”的栽培技术 高密度是高产的前提,根据目前玉米单株生产力偏低的特点,通过建立大群体、增加穗数来增加产量。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一穴播种3粒,出苗齐全。早间苗,3片叶时间苗;晚定苗,6~7片叶时定苗,确保留苗密度90000株/hm?。田间6点(每点20株)调查结果(见表1)表明,收获株(穗)数平均83280株(穗)/hm?,高留苗密度保证了收获穗数,高肥水保证了玉米个体与群体发育良好。在增加密度的同时,提供充足协调的营养,保证个体和群体生长的营养需要,保证了有效株(穗)数。防早衰是高密度下玉米穗重和粒重稳定的保证。通过应用热雾工程技术防治玉米灌浆期的病虫害,玉米活秆成熟,粒大粒饱,平均单穗重达146.4g,千粒重平均达到363.8g。
3.4 做到成熟即收获 收获时玉米全生育期达118d,比品种推荐的生育期111d多7d,籽粒灌浆时间充分。果穗外观形态表现出苞叶变枯变白,籽粒尖部出现黑色层,即达到了成熟标准,及时收获。
4 结论与讨论
选用高产潜力大的品种是创建高产的基础。隆平206是安徽省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现已成为我省主栽品种之一。黄泾[2]研究表明该品种耐密植和抗倒性强,耐密和抗倒伏为密植增穗奠定了基础。
深松土壤创造了良好的根系生长环境。宋日等[3]研究认为深松打破犁底层后,各层土壤中根系分布都有明显的下移趋势,而且能提高玉米生长后期的根系活力和抗逆性,使玉米百粒重增加。本示范点土壤深松30cm后,玉米全生育期未发生倒伏现象,活秆成熟,收获密度为83280株(穗)/hm?时,千粒重仍达363.8g。因此,深松土壤促进了根系生长,促进水肥吸收,粒大粒饱,为实现高产创造了条件。
高肥水和增施有机肥是创建高产的保证。玉米营养吸收特性表明,玉米吸收的矿质营养元素60%~80%来自土壤,20%~40%来自当季施用的肥料[4]。按生产100kg玉米籽粒吸收3kg纯氮计算,本年度玉米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的纯氮量为363.69 kg/hm?,从土壤中吸收的纯氮量为218.2~291.0kg/hm?,从肥料中吸收的纯氮量为72.69~145.49kg/hm?。土壤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磷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基础肥力高,良好的土壤条件为玉米高产奠定了基础。复合肥和尿素、有机肥、饼肥提供的纯氮量分别为380.25kg/hm?、75kg/hm?、120kg/hm?,总量为575.25kg/hm?,施肥提供的氮量可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求,充足的肥料保证了玉米生长的养分供应。尤其是有机肥持续供肥时间长,后效足产量高,增施有机肥料是实现玉米持续高产的重要措施[4]。因此,充足协调的营养保证了个体和群体生长的营养需要,实现了穗大粒饱产量高。
活秆成熟和充足的生长时间有利于玉米后期灌浆,增加了籽粒千粒重,粒饱增产。
参考文献
[1]鲁如坤.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96-243.
[2]黄泾.玉米新品种隆平206在阜阳市最佳种植密度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57、60.
[3]宋日,吴春胜,牟金明,等.深松土对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4):73-75、80.
[4]郭庆法,王庆成,汪黎明主编.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5-116.
(责编:陶学军)
关键词:玉米;隆平206;高产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1-02-30-02
安徽省自2008年实施玉米振兴计划以来,玉米的面积从2008年的67万hm?逐年发展至2012年110万hm?,但单产水平徘徊不前,2010年全省玉米单产平均仅4050kg/hm?。2011年省科技厅启动了“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化”项目,加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的研究,旨在为安徽省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地創建玉米高产提供成熟的技术支撑。2012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结合“安徽省玉米振兴计划支撑技术研究”在利辛县开展了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研究,高产示范面积0.667 hm?,10月5日省科技厅组织5名专家实地测产验收,测产结果玉米单产达12123kg/hm?,创造了安徽省夏玉米单产历史高产纪录。高产创建为安徽玉米振兴发展树立了信心,表明安徽省玉米单产潜力有较大的挖掘空间;高产创建发挥了科技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品种、栽培技术等集成示范,凝练形成的一整套技术措施,为安徽省今后的玉米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加快玉米高产示范技术与经验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内推广应用,现将主要技术、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1 示范片创建基本情况
玉米高产示范创建地点设在利辛县永兴镇,面积0.667 hm?,种植密度90000株/hm?,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0.6m,株距0.185m。前茬作物为小麦,小麦单产为9000kg/hm?。示范片土壤类型为砂礓黑土,土壤肥力状况:有机质22.3g/kg、水解氮200.8mg/kg、速效磷43.6mg/kg、速效钾173.6mg/kg,土壤磷钾含量丰富[1]。
玉米品种选用安徽省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隆平206,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我省主栽品种之一,该品种株型紧凑,穗行数15.8行,行粒数32.2粒,千粒重366.8g,高抗矮花叶病,抗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中抗小斑病、瘤黑粉病、玉米螟。
高产示范于2012年6月12日深松施肥旋耕,深松深度30cm,每hm?基施三元素复合肥(15∶15∶15)1125kg、有机肥(16∶0∶2)750kg、饼肥(含N 5%)1500kg、硫酸锌15kg。2012年6月16日播种,一穴播种3粒;6月18日浇水,出苗齐全,7月4日间定苗,留苗密度90000株/hm?;8月1日追施尿素337.5kg/hm?;8月9日抽雄,花后10d追施三元素复合肥(15∶15∶15)375kg/hm?。8月18日应用热雾工程技术防治玉米后期病虫害,10月12日成熟收获。
2 专家验收结果
示范区种植隆平206玉米新品种,实收地块长53.2m、宽15.6m、面积829.92m?,玉米籽粒重为1006.1kg,折合单产为12123kg/hm?。
3 主要技术措施
围绕土壤深松、增加密度、平衡施肥、防治病虫保绿防衰、成熟收获5个主要技术关键环节和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田间管理,全生育期玉米未发生倒伏,保证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增加了千粒重,实现了高产目标。
3.1 选好示范点 利辛县永兴镇示范点示范农户积极性高,示范田土壤基础肥力较高,示范田能灌能排,保证了出苗齐全,示范田玉米全生育期未出现干旱和涝渍现象;示范点各实施单位的技术人员责任心强,较好地落实了示范方案,技术落实到位率高。6月16日适时播种,及时灌溉,6月23日出苗齐全,大旱之年保证了生育期不延迟,比当地农户种植的玉米7月初出苗早10d左右。
3.2 采取了“土壤深松促根防倒增产”的技术措施 麦收后实施土壤深松,深松深度30cm,疏松了土壤,有利于玉米根系下扎,全生育期玉米未发生倒伏现象,奠定了高产基础。
3.3 采用了“高密度、高肥水、防早衰”的栽培技术 高密度是高产的前提,根据目前玉米单株生产力偏低的特点,通过建立大群体、增加穗数来增加产量。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一穴播种3粒,出苗齐全。早间苗,3片叶时间苗;晚定苗,6~7片叶时定苗,确保留苗密度90000株/hm?。田间6点(每点20株)调查结果(见表1)表明,收获株(穗)数平均83280株(穗)/hm?,高留苗密度保证了收获穗数,高肥水保证了玉米个体与群体发育良好。在增加密度的同时,提供充足协调的营养,保证个体和群体生长的营养需要,保证了有效株(穗)数。防早衰是高密度下玉米穗重和粒重稳定的保证。通过应用热雾工程技术防治玉米灌浆期的病虫害,玉米活秆成熟,粒大粒饱,平均单穗重达146.4g,千粒重平均达到363.8g。
3.4 做到成熟即收获 收获时玉米全生育期达118d,比品种推荐的生育期111d多7d,籽粒灌浆时间充分。果穗外观形态表现出苞叶变枯变白,籽粒尖部出现黑色层,即达到了成熟标准,及时收获。
4 结论与讨论
选用高产潜力大的品种是创建高产的基础。隆平206是安徽省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现已成为我省主栽品种之一。黄泾[2]研究表明该品种耐密植和抗倒性强,耐密和抗倒伏为密植增穗奠定了基础。
深松土壤创造了良好的根系生长环境。宋日等[3]研究认为深松打破犁底层后,各层土壤中根系分布都有明显的下移趋势,而且能提高玉米生长后期的根系活力和抗逆性,使玉米百粒重增加。本示范点土壤深松30cm后,玉米全生育期未发生倒伏现象,活秆成熟,收获密度为83280株(穗)/hm?时,千粒重仍达363.8g。因此,深松土壤促进了根系生长,促进水肥吸收,粒大粒饱,为实现高产创造了条件。
高肥水和增施有机肥是创建高产的保证。玉米营养吸收特性表明,玉米吸收的矿质营养元素60%~80%来自土壤,20%~40%来自当季施用的肥料[4]。按生产100kg玉米籽粒吸收3kg纯氮计算,本年度玉米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的纯氮量为363.69 kg/hm?,从土壤中吸收的纯氮量为218.2~291.0kg/hm?,从肥料中吸收的纯氮量为72.69~145.49kg/hm?。土壤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磷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基础肥力高,良好的土壤条件为玉米高产奠定了基础。复合肥和尿素、有机肥、饼肥提供的纯氮量分别为380.25kg/hm?、75kg/hm?、120kg/hm?,总量为575.25kg/hm?,施肥提供的氮量可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求,充足的肥料保证了玉米生长的养分供应。尤其是有机肥持续供肥时间长,后效足产量高,增施有机肥料是实现玉米持续高产的重要措施[4]。因此,充足协调的营养保证了个体和群体生长的营养需要,实现了穗大粒饱产量高。
活秆成熟和充足的生长时间有利于玉米后期灌浆,增加了籽粒千粒重,粒饱增产。
参考文献
[1]鲁如坤.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96-243.
[2]黄泾.玉米新品种隆平206在阜阳市最佳种植密度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57、60.
[3]宋日,吴春胜,牟金明,等.深松土对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4):73-75、80.
[4]郭庆法,王庆成,汪黎明主编.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5-116.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