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30日,在市场传出柯达破产传闻消息后,柯达股价大幅跳水,当天报收于每股0.78美元。左图为柯达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彭安东。
伊士曼-柯达公司11月9日宣布将影像传感器(Image Sensor Solutions)业务出售给私募股权投资公司Platinum Equity。
据分析,柯达此举是为了换取现金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11月3日发布的第三财季财报显示,柯达亏损2.22亿美元。此前的9月底,甚至有柯达即将申请破产保护消息传出,导致9月30日当天柯达的股价暴跌接近54%,达到38年来的最低点。
曾经的机会
总部位于美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柯达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供应商,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
面对如今如火如荼的数码影像市场,有着辉煌历史的影像巨人却不得不转卖自己的看家业务,令人叹息。固步自封,没能在几次的关键时期实现转型,是造成柯达今天困境的主要原因。
回望二十一世纪之初,数码相机产品崭露头角,市场不断增长,并有集中爆发的趋势。此时,索尼、佳能、三星、尼康等纷纷杀入数码相机领域,以江山更迭的气势发起对传统胶片产业的强烈冲击。2000年,全球数码成像市场翻了差不多两倍,而彩色胶卷的需求开始出现拐点,此后则以每年10%的速度急速下滑。
然而,站在影像产业巅峰的柯达公司在那一刻却按兵不动,未能抓住本应属于自己的机会。究其原因,原柯达中国总裁叶莺说:“柯达最艰难的转变是思维的改变。柯达数码转型的最大障碍是黄盒子(指胶卷)太成功了,成为很难改变的东西。”
艰难的转型
事实确实如此。成功,很多时候会成为创新和变革的阻力。直到2003年,柯达公司原全球CEO邓凯达才首次公开承认公司在数码决策上的失误,并宣布自上而下展开“全力进军数码领域”的转型运动,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还并购了多家数字技术公司,陆续关闭照片洗印厂而专注于数码印刷。
2004年1月13日,柯达宣布将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胶片相机,2004年底,柯达停止制造使用Advanced Photo System和35mm胶片的相机,全面转向新兴的数码影像产品。
然而,数码影像产业竞争的严酷性远远超过了柯达的想象,因此它首次向数码影像领域的转型并不成功。2005年4月22日,柯达因亏损1.42亿美元,被标准普尔将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其原因是转型数字市场太晚,柯达已经很难赚到钱。
一个时代的结束
2006年,为了加大转型力度,柯达毅然更换了公司标识,去掉了从1971年开始使用,在三十多年里风靡天下的“黄盒子”和“K”图形,试图截断与胶卷世界的联系。
2009年6月,柯达宣布停止生产拥有74年历史的Kodachrome品牌胶卷。“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24年前曾使用柯达克罗姆反转片拍摄《阿富汗少女》的著名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公开表示。
这一句话同样可以形容今天的柯达。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坚守不退,没能拿出时间和精力拓展更有前途的业务,柯达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2010年12月11日,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汰旧换新,在标准普尔已有74年历史的伊士曼柯达风光不再。
技术创新、产业兴衰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柯达从辉煌走向没落,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但关键时刻未能抓住机会,后来的转型又不够坚决,造成了柯达今天的悲剧。前有IBM放弃个人计算,后有摩托罗拉移动转卖给Google,很多公司做出了类似今天柯达的决定。放弃并不擅长的领域,专一去做好一件事,未尝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期待百年柯达有重振辉煌的一天。
伊士曼-柯达公司11月9日宣布将影像传感器(Image Sensor Solutions)业务出售给私募股权投资公司Platinum Equity。
据分析,柯达此举是为了换取现金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11月3日发布的第三财季财报显示,柯达亏损2.22亿美元。此前的9月底,甚至有柯达即将申请破产保护消息传出,导致9月30日当天柯达的股价暴跌接近54%,达到38年来的最低点。
曾经的机会
总部位于美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柯达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供应商,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
面对如今如火如荼的数码影像市场,有着辉煌历史的影像巨人却不得不转卖自己的看家业务,令人叹息。固步自封,没能在几次的关键时期实现转型,是造成柯达今天困境的主要原因。
回望二十一世纪之初,数码相机产品崭露头角,市场不断增长,并有集中爆发的趋势。此时,索尼、佳能、三星、尼康等纷纷杀入数码相机领域,以江山更迭的气势发起对传统胶片产业的强烈冲击。2000年,全球数码成像市场翻了差不多两倍,而彩色胶卷的需求开始出现拐点,此后则以每年10%的速度急速下滑。
然而,站在影像产业巅峰的柯达公司在那一刻却按兵不动,未能抓住本应属于自己的机会。究其原因,原柯达中国总裁叶莺说:“柯达最艰难的转变是思维的改变。柯达数码转型的最大障碍是黄盒子(指胶卷)太成功了,成为很难改变的东西。”
艰难的转型
事实确实如此。成功,很多时候会成为创新和变革的阻力。直到2003年,柯达公司原全球CEO邓凯达才首次公开承认公司在数码决策上的失误,并宣布自上而下展开“全力进军数码领域”的转型运动,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还并购了多家数字技术公司,陆续关闭照片洗印厂而专注于数码印刷。
2004年1月13日,柯达宣布将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胶片相机,2004年底,柯达停止制造使用Advanced Photo System和35mm胶片的相机,全面转向新兴的数码影像产品。
然而,数码影像产业竞争的严酷性远远超过了柯达的想象,因此它首次向数码影像领域的转型并不成功。2005年4月22日,柯达因亏损1.42亿美元,被标准普尔将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其原因是转型数字市场太晚,柯达已经很难赚到钱。
一个时代的结束
2006年,为了加大转型力度,柯达毅然更换了公司标识,去掉了从1971年开始使用,在三十多年里风靡天下的“黄盒子”和“K”图形,试图截断与胶卷世界的联系。
2009年6月,柯达宣布停止生产拥有74年历史的Kodachrome品牌胶卷。“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24年前曾使用柯达克罗姆反转片拍摄《阿富汗少女》的著名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公开表示。
这一句话同样可以形容今天的柯达。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坚守不退,没能拿出时间和精力拓展更有前途的业务,柯达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2010年12月11日,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汰旧换新,在标准普尔已有74年历史的伊士曼柯达风光不再。
技术创新、产业兴衰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柯达从辉煌走向没落,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但关键时刻未能抓住机会,后来的转型又不够坚决,造成了柯达今天的悲剧。前有IBM放弃个人计算,后有摩托罗拉移动转卖给Google,很多公司做出了类似今天柯达的决定。放弃并不擅长的领域,专一去做好一件事,未尝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期待百年柯达有重振辉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