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性环境下铝合金自冲铆接头的疲劳特性及寿命预测

来源 :材料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lyzha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腐蚀对5052铝合金(AA5052)自冲铆接头性能的影响,以0.6 mol/L的NaCl溶液作为腐蚀液,采用周期浸没的方法加速腐蚀,并对不同腐蚀时间的接头进行静力学和疲劳测试,基于幂函数拟合各接头的F-N曲线,通过SEM对接头疲劳断口进行分析,结合Paris公式及相关推论预测腐蚀接头疲劳寿命.结果显示,腐蚀周期内腐蚀对接头的静力学性能及失效形式未产生不利影响;未腐蚀接头的疲劳寿命整体高于腐蚀接头,中寿命区变化幅度最明显,腐蚀介质和载荷水平共同影响接头的疲劳寿命;短期盐腐蚀不但会改变接头疲劳断裂的失效特征,而且会使接头产生多个疲劳裂纹源;该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针对中、短寿命区预测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结合生物工程的仿生嗅觉传感器系统的多气味检测和目标气味的特异性识别和区分,使用生物工程化的大鼠嗅觉系统作为敏感元件,植入嗅球的多通道微丝电极作为换能器,采用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和分析响应信号.最后,利用Matlab计算神经元平均放电率,对神经元的气味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证实了该系统检测和区分不同气味的性能.创新性地提出将嗅觉受体基因整合、克隆到在体嗅觉细胞上,用于改造生物嗅觉系统,使之可以对目标气味分子产生敏感的响应信号.结果 表明结合基因工程的生物电子鼻系统能够显著增强其检测特异性目
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问题.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寻找清洁的替代能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共识,新型能源储存和转换器件,如二次锂/钠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成为研究热点,而合适的电极材料是提升其电化学性能和实现其产业化的关键.二硫化铁(FeS2)是一种具有高理论比容量的过渡族金属硫化物,在自然界以黄铁矿的形式存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环保无毒,目前在商用高能Li-FeS2一次电池中得到了产业化应用并大量投放市场,而且在二次锂/钠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新型储能器件上展现出极大的潜力,成为新
功率检波是测量射频信号功率的常用手段之一,采用对数检波的方式对某平台的多种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测量,满足复杂条件下的装备地面检测和检修的需求.分析了对数检波的工作原理,对3种检波器进行了性能比较,并以对数检波器为基础进行了系统论证、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分析了误差的来源,并对误差进行了校准,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多波形检测时,不同的调制波形会产生不同的检波信号,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校准是保证测量精度的必要手段,也是设备的软硬件设计和调试重点,通过标准信号源以频率、功率、波形和温度为参数进行组合校准.设备可
钢筋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但其在服役中常常面临氯盐和硫酸盐的侵蚀,尤其是在滨海和盐渍环境中,其耐久性能将迅速下降,因此有必要探究硫酸盐和氯盐在耦合侵蚀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以及二者对混凝土劣化和钢筋锈蚀的影响.本文从钢筋混凝土中单一氯盐和硫酸盐的侵蚀机理出发,从混凝土因离子传输和基体膨胀而导致的劣化、耦合侵蚀所导致的钢筋锈蚀两个方面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明确硫酸盐侵蚀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是理解氯盐和硫酸盐耦合侵蚀机理的关键,需考虑硫酸盐对结合氯离子的释放以及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孔隙和开裂
本工作以Sr2+和Sm3+分别模拟二价裂变核素和三价次锕系核素,利用NaZr2(PO4)3(NZP)结构丰富的离子取代性同时固化多种模拟放射性核素,采用微波烧结工艺在1100℃保温2 h制备了固溶Sr、Sm的NZP型磷酸盐陶瓷固化体(Na,Sr)(Zr,Sm)2(PO4)3,系统地研究了Sr/Sm掺入量对固化体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表观密度以及维氏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r能够完全固溶进入NZP结构的Na晶格位形成Sr0.5-Zr2(PO4)3(SrZP),而Sm难以进入NZP的Zr晶格位,掺入的
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因无污染、零排放等优点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系统中,车载储氢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其体积储氢密度并确保其应用的安全性,国际标准组织氢技术委员会规定储氢罐最多可充入70 MPa的氢气.因此,实现氢气的安全、高效加注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的关键,这也对加氢站中氢压缩机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大多数已建成的加氢站均使用机械式氢压缩机,其普遍存在安全性差、振动与噪音大以及维护成本高等缺点.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机是利用储氢合金(氢压缩
轧材显微组织特征和表面脱碳是高强度矿用圆环链钢质量控制的关键,对矿用圆环链的编链、焊接、热处理、预拉伸工序乃至服役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实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和气氛对矿用高强度圆环链钢23MnNiMoCr54轧材硬度、显微组织和表面脱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660~710℃退火后,退火前的马氏体、贝氏体分别转变为回火索氏体、退火态贝氏体,碳化物球化程度提高,轧材硬度较退火前显著降低,并且随退火温度升高,硬度也逐渐降低.在720~730℃退火后,出现由粗大马氏体、铁素体、少量碳化物组成的异常组织,轧材硬度较高.
以水冷铜坩埚磁悬浮熔炼-铜模负压吸铸法制备了Fe77.3-xMnxSi9.1Cr9.8C3.8(x=14,23)中熵合金,研究了不同时间高温热处理对其微观组织及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77.3-x Mnx Si9.1 Cr9.8 C3.8中熵合金均为低层错能合金;Fe63.3 Mn14 Si9.1 Cr9.8 C3.8在热处理前后均为单一的FCC结构;Fe54.3 Mn23 Si9.1 Cr9.8 C3.8铸态合金为FCC+HCP双相组织,在1100℃淬火处理中HCP转变为FCC结构.Fe77.
海洋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长期遭受氯盐侵蚀,导致结构损伤严重,因此材料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对珊瑚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为了表征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采用改进交流电测试方法对珊瑚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电阻率进行测量,同时测试不同矿物掺合料珊瑚骨料混凝土的孔隙率,得出掺合料珊瑚骨料混凝土抗氯盐侵蚀的机理.研究表明:粉煤灰、硅灰和矿渣的掺加影响了珊瑚骨料混凝土的电阻率,提高了珊瑚骨料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当珊瑚骨料混凝土中掺合料的掺量为10%(占胶凝材料)时,硅灰珊瑚混凝土的电阻率是粉煤灰珊瑚混凝土的
本工作利用电流作为热源对三明治型钎焊焊点实现瞬态键合,研究采用瞬态电流键合工艺对Sn-Ag-Cu钎料(SAC)进行处理时,所制得Cu/SAC/Cu三明治型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瞬态电流键合工艺,会在Cu/SAC界面形成致密的IMC层,实现有效的冶金结合.随着电流时间的延长,界面Cu6 Sn5晶粒形貌发生短棒状-棱柱状-枝晶板片状转变.初期的短棒状金属间化合物形貌可用杰克逊因子α解释,在初始工艺中焊点温度快速上升至焊点峰值温度(245℃).随着加载时间的延长,焊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