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真真假假的游戏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41466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实现了画家们征服可见世界的梦想,同时也终结了他们再现真实世界的企图。尽管摄影在早期以模仿学院绘画为己任,但不久它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真实地记录这个世界,并把它保存下来。那么,胶片上卤化银颗粒所呈现的黑白明暗,形形色色的影像到底与我们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世界是什么关系呢?它具有同自然等价的真实吗?
  实际上就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世界,“真实”是相对的,不存在一种独立于我们知觉与意识的“绝对真实”。对同一观看对象,不同的人看到的结果并不完全一样,感受也有很大差异。贡布里希在他那本名著《艺术与错觉》(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出版)中转引德国插图画家路德维希.里希特(Ludwig Richter)自传中的一段记述。他写道:“有一帮青年画家决心把他们所看到的一片风景细致、精确地转录下来。但结果却让人大为吃惊,因为他们面对同一景象,每个人所记录的都有所差异,真实呈现出了不同面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观看是怎样依据个人的差异而产生了误差,而我们又无法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我所看到的“真实”也只是相对于我自己是有价值的,可以检测的。这种“真实”不具有普遍和共通性的标准。即使同一个人对同一观看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及处于不同情境中所看到的也不尽相同,更何况他(她)也许会对这一景象视而不见。(如果这一观照对象天天以不变的景象显现的话,这一视觉刺激就会沦为背景,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
  我们的视觉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注意力、过去的经验、目的与要求、文化背景等等。我们的眼睛从来不是被动地映射外部的世界,它始终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从视觉信息的检验到加工,眼睛等于是脑的延伸。照相机虽然是外在于人眼的机械结构,它的成像是依据自身物理和光学系统。但是拍什么?什么时候拍?怎么拍?这些具体的操作还是由人的观察和选择来决定的。照相机等于是我们视觉的一个通道,进入镜头的就是我们视觉所关注并提取的信息。从这一点上来说,摄影也并不存在客观“真实性”。选择就包含了我们的判断,是自身对外在世界的感受、观点与态度。甚至于摄影的影像是否与客观对象具有光影梯度和几何的相似性也遭到人们的怀疑。


  有一种观点认为,假设有来自我们文明之外的外星人,他们能把人的照片与他们所见的真人联系起来吗?他们是否怀疑不论从尺度还是从质感这两者有什么相象之处。据称,在非洲的一些与外来文化隔绝的部落中,许多人辨认不出白人的照片。直到有人把这张照片“翻译”成他们自己的图画语言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是白人。古德曼(古德曼Nelson Goodman的观点集中体现在《艺术的语言》一书,贡布里希在其《图像与眼睛》一书中对古德曼与吉布森James.J.Gibson的观点也有专门讨论。)认为,一幅写实的图画(包括摄影)是人为指定的图画符号系统的一个例子,只有理解了图画符号系统,图画才具有意义和信息功能。而心理学家吉布森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在图画和所绘实物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物理类似性。来自图画中的有界限的视觉系统的信息和在通常环境中视觉里所看到的是同一种信息。”专家们对这一问题做了跨文化的对比研究,他们选取未受教育的非洲人和接受正常教育的欧洲人对照片和图画进行辨认。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可并没有象传说的那样明显。
  但是我们可以说,视觉信息的交流脱离不了文化背景和参与者的自身经验,而照片也的确比一幅简笔画承载了更多的视觉信息,并经常与我们的真实生活相混淆。说明这一点可以从图例来看。a图是女人体的几何化图形,是图像的简约形式,它是对女性的类称或者说是符号化,可以用于各种公共场合。b图是女人体线条轮廓图,有着接近自然的轮廓曲线。向“真实”逐渐逼近,但仍是一种类称。适合用于教科书或专业图书图例。c图是女人体的一幅黑白照片,增添了黑白影调。而照片就对所拍照之人有了明确具体的指向,这就是特定某女人。这一图形在传播领域有着严格限制,它受着文化和法律的约束。应用场合缩小为艺术类专业图书。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继续向“真实”挑战。如彩色照片又比黑白照片增添了色彩信息。影像媒介又增加了动作和时间过程,而一个蜡像或扮演某种角色的演员的他(她)又是一种什么层次的真实呢?
  实际上关于“真实感”并不单单是从a图到c图的递增过程,而是一种相互对比,也是视觉图像不断竞争演进的结果。在摄影发明之前,写实主义绘画是不容怀疑具有真实感的,而在这以前,古代埃及的线描壁画对当时的埃及人来说不但是“真实”的,还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那么距今约两万多年前被称为维纳斯的人形石雕,其对先民们的意义决不亚于我们今天对待所爱戴的亲人和偶像的照片。
  当今,我们每天接触大量记录性的摄影图片,告诉我们谁在某地看到了一处美丽的景色,告诉我们在哪里发生了流血与意外事件。他们都在利用摄影的“真实性”扩大或丰富我们的感受,传递各种信息。可是在市场上你可以用低于购买胶卷的钱买到包括成千上万张摄影图片的图片资料,既可以欣赏也可以使用。通过Photoshop软件的外挂滤镜,你可以模拟各种天空、云层,控制一两个按键就可以调到任一时间的景象。从朝阳到落日,从月缺到月圆。从28mm到300mm镜头的选择瞬间就可完成。同样是这个Photoshop它能制造最骇人的图片。它可以把任何照片进行任意组织与拼合(只要你能想到),而且不留痕迹。尽管计算机的数字图像技术还没有使摄影家失业,但是原来的许多暗室特殊效果,如负像、色调分离、塞巴斯蒂效应等等却变得既破费钱财又浪费时间。摄影所面对的这一窘态正如十九世纪它给绘画带来的麻烦是一样的。但我们确信正如摄影没有使绘画消亡,计算机也不会使摄影销声匿迹。
  真与假,这是一个问题。既然真实性是相对的,我们大可不必困囿于摄影自身的限制,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表现语言。从光影技术到拍摄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成为表达的手段。而另一方面,摄影在社会传播中又体现出真实的力量,这种文化认同构成了一种把观念进行表演的舞台。使一种个人经验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相互对话甚至激烈碰撞。
  自然的四季变换、斗转星移,我们无法施加控制。悲欢离合、生死别离,不是我们每天的经历。我们的世界,每天我们共同经历的、看到的、我们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我们把这种真实复制成卤化银颗粒的幻像。把幻像置于一个真实空间中,或者把幻像打破与一个虚拟环境共存。我们让观者看到真实后面的一个假象或在一个假象后面看到一种真实。真与假相融,观念与物质相融,摄影与非摄影相融。
其他文献
1945年在美国出生的日本血统摄影家帕特里克·长谷,在1980年代,用七年时间与艺术家安德理·特蕾西合作,创作了一系列新颖的有真人尺寸的“立体结构摄影”。他在创作中,利用摄影剪贴物、油画的背景、极为复杂的道具以及真的人物,精心构成了一幅幅寓意深刻的艺术品。他再利用大尺寸的宝丽来一次成像照片,把这个布置出的景像拍摄下来。这里介绍的是他的系列作品中的一幅题为《阿拉马哥多的蓝调》(见图)。因为帕特里克在
期刊
主持人:那日松、陈仲元、郑壬杰世纪末的一天,我们与一些相机收藏爱好者和几位摄影器材经销商聚在北京摄影器材城的一间办公室里,对着琳琅满目的相机橱窗,漫谈照相机的收藏和它的市场。  主持人:摄影爱好者中有不少人属于器材发烧友,他们对各种类型的照相机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是相机收藏爱好者。当然与邮票、古玩等收藏行为相比,相机收藏显得冷清多了。但不管怎么样,这个市场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热衷于此的人也在逐年增
期刊
我不懂摄影,总觉得那是件很奇妙的事情,但不幸却结交了一党痴迷摄影的朋友,我称他们为一群“摄鬼”。每到周末,抑或节假日,我所有的空闲时间全交由他们给安排,常常是人在梦中,电话就迷迷糊糊地响了:“嗨,哥儿们,赶快起床,收拾行装,这回可得去三五天!”这下完了,好不容易赶上个睡懒觉的机会,又让他们给搅黄了,眼睛未睁开便开始穿衣服,这常常让我暗自生出许多“交友不慎”的感慨!  每次出行,按他们的说法那叫“创
期刊
近二十年来,中国摄影艺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  在此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创新意识的摄影者。他们如夸父追日,在摄影之路探索精进!  福建李世雄、广东安哥、河南于德水、解放军袁学军,是这一时期不同摄影领域的颇具典型意义的代表。  过去,本刊就曾关注过他们,除刊发他们那些已成为摄影精典的作品,还先后以《〈先躯者之歌〉及其他——李世雄和象征主义摄影》(1989.2)、《给摄影家拍照——安哥快照》
期刊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早期摄影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919年,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批文人学者、有识之士加入到摄影队伍中来,以他们广博的学识、深厚的艺术素养和不懈追求的探索精神,在摄影艺术处女地上披荆斩棘,辛勤耕耘,才有了源自西方的新兴的摄影艺术在我国这一时期的繁荣和发展。本栏目希望通过回顾介绍这段历史,追忆纪念摄影先贤,激励同仁在现代图像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再创摄影辉煌。    公元192
期刊
于德水当《河南画报》的副主编快两年了,这两年没有主编,所以这一阵子画报上他的署名后边就还有个括号,里面是“执行”二字。由著名摄影家而出任画报的领导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于是乎于执行副主编的手下就有了“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现如今虽说是进入了什么“读图时代”,可带着“画报”俩字的杂志在市场上就是火不起来,就像那青春已逝的过气美女。孰不知,这年头可读的图是太多了,市场的宠儿是流动着还带有声音的图像
期刊
巧用遮光罩    深圳福华路上步医疗中心宿舍3-602房 王仁杰   我是深圳的摄影爱好者,近期发现深圳中心公园前安装了许多的彩色照明灯,使得街道夜景变得绚丽多彩,于是携带了尼康F-401X相机前去拍摄,为了防止眩光进入镜头,我在28-80mm镜头前加装了遮光罩,拍摄数张后,我别出心裁,将80-200mm镜头的遮光罩(接口φ75mm、罩口为81mm)调过头来,反套在28-80mm镜头的遮光罩上,使
期刊
在日本的众多当代摄影家中,杉本博司的作品尤其别具一格,他并不象大多数摄影家那样关注广泛的题材,而是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将自己的创作实践始终定位在既定的轨道上。具体而言,在他的全部拍摄历程中,只将镜头聚焦在三个先后开始、并持续至今的系列上,既博物馆系列、老式影剧院系列和海景系列。作品以无懈可击的黑白语言和钻石般鲜明锐利的影像将摄影的魅力生动地展现出来,从而使他在国际当代摄影界稳居重要的一席之地。  杉本
期刊
今日谈摄影,不能不言及“纪实”二字。该词作为动词,用处极广,含义却极简单。但糊里糊涂地拿来限制摄影,是有些添乱的味道。  由于纪实摄影是从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中脱胎而来,要自立门户,就难免有血肉模糊的特征,也就是说,它既有艺术摄影的血脉,又有新闻摄影的骨肉,而且在具体的作品中都有偏移性。在这一幅作品中可能新闻的成分大一些,在另一幅作品中可能艺术的成分大一些,而且同一幅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性质也会发生
期刊
80年代,中国的摄影界竞赛之风正盛,在各类影展影赛中不断露脸的“发烧友”,象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倍受人们仰慕之时,渐成“大腕”。  1988年,被誉为“获奖专业户”的袁学军,在第1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首次增设的艺术风格类作品比赛中,再获银牌,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当年《大众摄影》杂志“摄影人物”专栏选定的要向广大影友推荐的一位摄影人。因为袁学军的成功,展示了这个时代摄影发展的一种趋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