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小面积增生性瘢痕体积测量方法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gui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临床上评价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治疗效果常用的指标多为瘢痕是否缩小,局部瘙痒症状是否改善,瘢痕硬度及颜色变化等.但这些指标均为观察者的主观判断,缺乏说服力.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种简单而实用的小面积增生性瘢痕体积的测量方法,可以将小面积增生性瘢痕治疗后体积缩小的速度及程度量化,从而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有效评价和比较。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旋转皮瓣用来修复邻近创面,简便快捷,效果好,但其术后往往在蒂部内侧出现皮肤皱褶,有时还须二期手术[1].为使皮瓣转移后平坦,供血充足,我们在设计上做了一点改进,并于2003年至2005年5月,临床应用55例,效果满意。
期刊
病例患者男,32岁.因左胫、腓骨下段骨折并软组织缺损3周入院.检查:左小腿前内侧软组织缺损10 cm×7cm,胫骨外露.X线片见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已行单臂小腿外固定架固定治疗,骨折对线与对位尚好.小腿血管多普勒检查见胫后动脉通畅,但胫前及腓动脉栓塞,肢端未见血运障碍情况.小腿后部及前上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情况,局部有瘢痕形成.故不适宜行局部带蒂或吻合血管的皮瓣修复.而且,对侧肢体因受伤
期刊
2004年1月我们应用血管化游离腓骨[1]皮瓣修复下颌骨移植骨坏死感染1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7岁,因右下牙龈癌,在外院行颌颈联合根治手术及非血管化自体髂骨游离移植术.术后移植骨发生坏死并继发感染,于右下颌皮肤形成瘘口(图1),长期流脓不愈,固定钛板及移植骨外露,X线片显示移植骨坏死(图2).在外院经多方保守治疗无效后,转入我院治疗。
期刊
自2000年以来,我科先后收治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12例,应用颈深筋膜瓣翻转重建颏颈角加全厚皮移植修复,效果满意。
期刊
目的 探讨聚丙烯网的乳房塑形和支持作用.方法以小型猪作实验动物,在其皮下置入聚丙烯网,用扩张器扩张未加网和加网的皮肤,模拟重力对乳房皮肤和置入的聚丙烯网的牵拉作用.分两次采集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研究.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未加网扩张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能降低,组织学性质改变,而加网的扩张皮肤则否;聚丙烯网的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远小于皮肤.结论聚丙烯网对受牵拉的皮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加用聚丙烯网能取
期刊
患者女,43岁.8年前,因左乳肿物曾行纤维腺瘤切除术,术后4年,因左乳瘢痕增大变硬行左侧乳房切除术,病理示黏液型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未行放射及化疗。
期刊
目的 制备含人Fa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使其稳定高效地表达以替换原有无功能的Fas蛋白,并恢复正常的重建后Fas信号传导通道.方法 Fas基因自PcDNA3.1-Fas质粒中切取,应用PDC315载体系统构建携带Fa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检测Fas蛋白的表达及功能.结果成功地构建了携带Fa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能稳定表达的有功能的